精选的230字的古诗词:200左右的古诗词

200左右的古诗词" alt="230字的古诗词" />
200分求古诗名篇
1.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5.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2.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1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15.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
16.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1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8.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1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4.东隅已逝,桑隅非晚。
25.多行不义,必自毙。26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7.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28.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9.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30.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31.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2.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33.非问无以致疑,非学无以广识。
34.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7.管中豹,只见一斑。
38.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9.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40.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41.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3.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44.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4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4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4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5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5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5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5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5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58.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59.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60.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6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6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63.暮年,壮心不已。
6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65.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66.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6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68.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69.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70.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7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7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曾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7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7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78.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79.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80.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81.前车覆,后车戒。
82.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8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85.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8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8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8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8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90.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9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9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9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95.一业障目,不见泰山。
96.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97.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9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99.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10
0.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10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10
2.慎终如始,则无败事。10
3.胜人者力,自胜者强。10
4.水则载舟,水则覆舟。10
5.树德务滋,除恶务尽。
10
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10
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10
8.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10
9.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1
1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
1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1
1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
1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1
15.天网恢恢,疏而不漏。1
16.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1
17.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
1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
2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1
2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1
2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1
2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1
2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
25.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1
26.万事俱备,只欠东风。1
2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
2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1
29.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1
30.为山九仞,功亏一篑。1
31.亡羊补牢,犹未为晚。1
3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
3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关于时间的古诗诗句】关于写时间流逝的诗句
时间,它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但却又实实在在地在人们身边无情而匆匆地流逝。古代诗歌,尤其是唐宋诗歌中大凡写“水”便是写时间或言愁。例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等,无不是借助奔流不息的河海之水抒写面对时间流逝的一种焦灼。 时间本来就存在,每个人都生活在时间里,只是许多的人经常忘了时间的存在罢了,所以人们才会对流逝的时间感到不可思议,所以才会有诸如“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这样感叹时光流逝的诗句。
古今中外关于写时间流逝的诗句是很多的: 晏殊的《浣溪纱》: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宣州谢佻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谒山(李商隐 ) 从来系日乏长绳, 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 一杯春露冷如冰。 临江仙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李煜词《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王勃 卷55_12「滕王阁」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陶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下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 天地者,万物之连旅;光阴者,万代之过客。 ——李白 “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 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移越少年。 ——高明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丘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李白 花有重开的,人无再少年。 ——关汉卿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盒进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的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子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朱自清 年华一去不复返,事业放弃再难成。 ——白郎宁 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远无穷尽,最短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我们所有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
——伏尔泰 Lying in my bed I hear the clock tick, And think of you Turning in circles confusion-- Is nothing new Flashback to warm nights-- Almost left behind Suitcase of memories, Time after-- Sometimes you picture me-- Im walking too far ahead Youre calling to me, I cant hear What you he said-- And you say--go slow-- Ive fall behind-- The second hand unwinds If youre lost you can look--and you will find me Time after time If you fall I will catch you--Ill be waiting Time after time If you fall I will catch you--I will be waiting Time after time Time after time After your picture fades and darkness has Turned to gray Watching through windows--Im wondering If youre OK You say--go slow-- I fall behind-- The drum beats out of time-- If youre lost you can look--and you will find me Time after time If you fall I will catch you--Ill be waiting Time after time If you fall I will catch you--I will be waiting Time after time ...... ........ 上帝或许给我们不同的命运,但却给我们等速流逝的时间。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而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每个人都在自己天生的宿命与后天的努力中去品位时间,去铭刻岁月的痕迹。 我,也许也包括你,都已在岁月的流逝中,被生活磨练得圆滑。 匆忙中,已不再有过多的感情在心底来来回回地反复歌唱,我们都已经愈变的成熟,我们的心已变得比我们的实际年龄还要老。
可是生命中曾经的纯真永远不会老,她会在某一天,猝不及防地以年轻的面孔出现于我的梦,我的记忆,她会一遍一遍地提醒我过去的岁月中存留的某一点遗憾,这遗憾搓磨着我的心,让我有了一种想重新来过的渴望。。。 只是过去的痛楚也要再重新来过吗?我不知道。
摘抄秋天的好句230字以上
真有点儿!云越来越厚,由他罢,懒得去管了。
6. 秋后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 秋天到了。然而,台风暴雨一闪而过,默默地托举出如锦似橙的果实,不是常说是金色的吗。近来每晚八点钟以后. 秋天;……秋天来了!
9. 凉爽清明的秋夜里,明亮而发红的火星在星空中为我们增添了不少的光彩和趣味,那永远是蓝湛湛的天空,会突然翻脸而露出险恶的颜色,热带台风夹着密云暴雨,渐渐升到高空。
一片透明的灰云,淡淡的遮住月光,田野上面,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伫立在山颠的秋阳,宛如一尊威武的神器,抖落血染的战袍,溅在草丛中,渗入山下的小溪,泛着数不清的涟漪,重要的是把握机遇蓄势而待。前面的路走得不错;秋风多意,将飒爽一路馈送。“晴空一鹤排云上。 秋天好句好段摘抄大全推荐 1,后面的,使这儿显得更苍郁了,便是树木落叶的季节了。
6. 秋雨打着她们的脸。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低低地压着大地。
7. 将圆未圆的明月,一种坚韧,一种旺盛而又无所畏惧的人生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蛮荒的山,被秋霜洗黄的野草,果子熟了。黄澄澄的是梨,复苏的草原又泛起点点苍苍的颜色. 你悄悄地告诉我,人是由绿色的蝴蝶变来的。春天和夏天人们成群地落在树桠上。
春天给人新绿. 扑入车窗的景色,使我生发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触。4,仿佛它终于乏力了,不能蒸融田野了,也就野和解了似的。雾气翻腾,被九月的月色冲破。4,呜咽地向外流淌,然后乘着一簇飞掠过山谷离开,需让生命的指针暂时沉寂。这时,只有北来的候鸟知道这张温暖的床眠。轻微的茴香气息弥漫在天空中,田野上烟消雾散。春华秋实摘尽之后,也并不是生命的终止,而是为了迎接来年的灿烂与辉煌,将五彩一路赠与。
阳光虽然依旧明亮,却不再痛炙人的脊梁,变得宽怀清澄。它比附近天空中的任何一个星星都亮,不论你在哪里,那飞翔的天鹅鸿雁和野鸭,火星就从东南方的地平线升起,夏天给人荫凉,秋天一到。
8. 怯怯的焰子让大屋顶压着,喘不出气来。我们隔着烛光彼此相看,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除了夜游的东西。还有金菊的芬芳气味,就像一片阴深的云朵,俨然像一位饰着金色丽纱的处女,裸露着奶黄色的艺术,在萧瑟的秋风中婆娑起舞,展现着消魂的倩姿,如同坠人梦境。
晚云飘过之后。那三分鹅黄七分橘绿的落叶,曾几何时默默地陪衬姹紫嫣红的鲜花。历经春的耕耘,夏的生长。2,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的诗句与秋风相伴,与落叶共舞,一起风景成生命的箴言,羞答答的。从前人说;当辽阔的大野无边的青草被摇曳得株株枯黄的时候—一当在这个时候,便是秋了。那碧天的云,从古流到今,自信也不会坏到哪里去,你又何必悲观失望呢?秋日多情。
10. 晚秋底澄清的天,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洪水潜流着,但未来的路依然漫长。2。一阵凉风吹来,果儿点头,四下里的树木和庄稼也开始在微风里摇曳,树叶变得从容而宽余。露水回来了,在清晨和傍晚润湿了田埂,悄悄地挂上田间。露岚也来到了坝子上,静静地浮着,不再回到山谷里去,仿佛一场紧张的拼搏终于渐渐地透出了分晓;当陌上呼头的孩子望断了最后一只南飞雁的时候;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也是秋天的韵味。
5;满目萧索一派肃杀的暮秋时节. 再过一两夜,秋霜在月下布满山谷,然后退回到北面群山那边稍作停留,好让金黄的初秋温柔地抚慰大地。7,田野从它宽阔的胸膛里透过来一缕悠悠的气息,斜坡上和坝子上有如水一般的清明在散开. 西风自然是不会来的。临睡时,我们在堂中点上两三枝洋蜡。错过了就不应再失去,也像蒙着一层烟雾。外面是连天漫地一片黑。
3,红通通的是萍果:“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飞进我的课本,伴着我走进明亮的教室,都很容易找到它。我们一直喜欢生活在生命的律动的氛围里,而缺乏对秋天全面而真实的理解与歌颂。五谷丰登一派丰收的风景,是秋天的极致,海似的,亮晶晶的是葡萄,仿佛笼起一片轻烟,股股脱脱. 人生如秋?的确,她给大自然带来了丰硕的果实,给包括人在内的众多生物赏赐了无数得以延续生命的食粮。
“自古逢秋悲寂寥”,这是常人的看法。在许多的文字里,我们不难寻觅到描写秋天肃杀的段落,露出一片蔚蓝色的天空。
9. 秋,已积淀了几许悲欢离合酸甜苦辣。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有几何?青春岁月已随流水逐日逝去,什么都睡着,你们换上了金黄色的衣裳,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儿,强烈的气流依然抖动着耀眼的波光,水一样的清光,冲洗着柔和的秋夜。
3秋天好句好段摘抄大全精选
1. 九月一到,就有了秋意,秋意在一个多雾的黎明溜来,就满天飞着去找自己心爱的朋友了;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着上了凋敝的颜色,到了炎热的下午便不见踪影。它踮起脚尖掠过树顶,染红几片叶子,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使叶片呈古色苍茏之概,不单以葱翠争荣,再看那一树霜红,燃烧着的又何尝不是一种情愫一种精神;那遍地落荫,显现的又何尝不是一种豁达. 金色的蝴蝶,你愿意和我交朋...
有名的一些古诗(至少300首)
1、《出塞》 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春晓》 孟浩然·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3、《杂诗》 王维·唐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
4、《寻隐者不遇》 贾岛·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去。...
5、《早发白帝城》 李白·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7、《登鹳雀楼》 王之涣·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
8、《凉州词》 王翰·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
9、《赤壁》 杜牧·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10、《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余·唐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
11、《伊州歌》 益嘉运·唐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
12、《哥舒歌》 西鄙人·唐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
13、《宫词》 张祜·唐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
14、《送别》 王维·唐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
15、《八阵图》 杜甫·唐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16、《红豆》 王维·唐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
17、《鹿柴》 王维·唐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18、《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
19、《江雪》 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20、《枫桥夜泊》 张继·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1、《宿建德江》 孟浩然·唐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22、《乌衣巷》 刘禹锡·唐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
23、《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24、《静夜思》 李白·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
25、《春望》 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26、《登乐游原》 李商隐·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
27、《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
28、《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唐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
29、《竹里馆》 王维·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
30、《秋夜寄丘员外》 韦应物·唐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31、《寒食》 韩翎·唐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32、《琵琶行》 白居易·唐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
33、《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唐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
34、《长干行》 崔颢·唐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
35、《寄人》 张泌·唐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
36、《古柏行》 杜甫·唐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霜皮...
37、《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唐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38、《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
39、《送上人》 刘长卿·唐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
40、《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唐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41、《送别》 王维·唐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
42、《马嵬坡》 郑畋·唐玄宗 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终是..
43、《嫦娥》 李商隐·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
44、《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
45、《在狱咏蝉并序》 骆宾王·唐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珠焉。...
46、《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唐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
47、《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
48、《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49、《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唐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
50、《送魏万之京》 李颀·唐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
51、《望蓟门》 祖咏·唐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
52、《滁州西涧》 韦应物·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
53、《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
54、《无题》 李商隐·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
55、《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
56、《夜雨寄北》 李商隐·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
57、《黄鹤楼》 崔颢·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
58、《泊秦淮》 杜牧·唐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
59、《逢入京使》 岑参·唐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
60、《贾生》 李商隐·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
61、《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王维·唐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
62、《感遇》 张九龄·唐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
63、《感遇》 张九龄·唐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持此谢...
64、《和贾舍人早朝》 岑参·唐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
65、《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唐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
66、《赠孟浩然》 李白·唐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
67、《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唐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
6...
带有"群"字的诗句,然后比较优美的
《秋风引》(唐代刘禹锡全集,选自全唐诗:卷23_56)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咏荆轲》(晋朝陶潜全集,选自全唐诗:卷23_56)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其人虽已殁,千载有馀情。《柏舟》(诗经全集,选自诗经·国风·邶风)泛彼柏舟,亦泛其流……静言思之,不能奋飞。《渔家傲》(宋词:宋代李清照全集,选自诗经·国风·邶风)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珑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
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离骚》(屈原全集,选自 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天问》(先秦屈原全集,选自 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何试上自予,忠名弥彰。《吉日》(诗经作品,选自诗经·小雅·彤弓之什)吉日维戊,既伯既祷……以域宾客,且以酌醴。《假乐》(诗经全集,选自诗经·大雅·生民之什)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不解于位,民之攸墍。
《泮水》(诗经作品,选自诗经·颂·鲁颂)思乐泮水,薄采其芹,鲁侯戾止,言观其旗……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天保》(诗经作品,选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天保定尔,亦孔之固……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无羊》(诗经全集,选自诗经·小雅·祈父之什)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旐维旟矣,室家溱溱。
《小戎》(先秦诗经作品,选自诗经·国风·秦风)小戎俴收,五楘梁輈……厌厌良人,秩秩德音。《云汉》(先秦诗经作品,选自诗经·大雅·荡之什)倬彼云汉,昭回于天,王曰於乎,何辜今之人……瞻卬昊天,曷惠其宁。《别诗》(汉朝佚名作品,选自诗经·大雅·荡之什)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愿君崇令德,随时爱景光。《疾邪诗》(汉代赵壹作品,选自诗经·大雅·荡之什)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哀哉复哀哉,此是命矣夫。
《蒿里行》(魏晋曹操全集,选自诗经·大雅·荡之什)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善哉行》(曹丕作品,选自诗经·大雅·荡之什)上山采薇,薄暮苦饥……载驰载驱,聊以忘忧。《燕歌行》(魏晋曹丕作品,选自诗经·大雅·荡之什)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牵牛织女摇踵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杂诗》(魏晋曹植作品,选自诗经·大雅·荡之什)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赠白马王彪》(魏晋曹植全集,选自诗经·大雅·荡之什)序曰: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师,会节气……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咏史》(左思全集,选自诗经·大雅·荡之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咏史》(魏晋左思全集,选自诗经·大雅·荡之什)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连玺耀前庭,比之犹浮云。《临行与故游夜别》(南北时期何逊全集,选自诗经·大雅·荡之什)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古意报袁功曹》(南北时期江淹作品,选自诗经·大雅·荡之什)从军出陇北,长望阴山云……黄鹄去千里,垂涕为报君。
《效阮公诗》(南北朝江淹全集,选自诗经·大雅·荡之什)若木出海外,本自丹水阴……岂与异乡士,瑜瑕论浅深。《企喻歌》(南北朝佚名作品,选自诗经·大雅·荡之什)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登池上楼》(南北朝谢灵运全集,选自 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持操岂独古,无闷徵在今。
《别徐永元秀才》(隋代孔绍安作品,选自全唐诗:卷38_14)金汤既失险,玉石乃同焚……欲训相思处,山川间白云。《贺雪寄本府尚书》(唐朝曹邺作品,选自全唐诗)雨雪不顺时,阴阳失明晦……有客怀兔园,吟诗绕城内。《宿王昌龄隐居》(唐朝常建作品,选自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卷144_5)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春日忆李白》(唐朝杜少陵全集,选自全唐诗)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唐朝杜少陵全集,选自全唐诗:卷222_11,唐诗三百首)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后出塞五首》(唐代杜甫全集,选自全唐诗:卷18_22全唐诗:卷218_16)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恶名幸脱免,穷老无儿孙。
《客至》(唐代杜甫全集,选自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卷226_38)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肯...
求有关/爱国的古诗词
离骚 年代:【先秦】 作者:【屈原】 体裁:【楚辞】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惟夫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齌[1]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兹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度蘅与方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竢[2]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姱[3]以练要兮,长顑[4]颔亦何伤;揽木根以结芷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5];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6]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7]郁邑余挓[8]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女媭[9]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曰:“鮌婞[10]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汝何博謇[11]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薋菉葹[12]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不顾难[13]以图后兮,五子用乎家巷;羿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日康娱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颠陨;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之不长;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皇天无私阿兮,揽民德焉错辅;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阽余身而危死兮,揽余初其犹未悔;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
”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跪敷衽以陈词兮,耿吾既得中正;驷玉虬以乘鹥[14]兮,溘埃风余上征;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匆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鸟飞腾夕,继之以日夜;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緤[15]马;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及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诒;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16]妃之所在;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蹇修以为理;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繣[17]其难迁;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游;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览相观于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凤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欲远集而无所适兮,聊浮游以逍遥;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理弱而媒拙兮,恐导言之不固;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闺中既已邃远兮,哲王又不寤;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此终古。
索藑[18]茅以筳篿...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古诗阅读训练答案
拼音 qián táng hú chūn xíng 钱塘湖春行 原文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编辑本段]作者 白居易(772~846),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是“新乐府运动”的领袖。
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其曾祖父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其祖父白湟又迁居河南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降生了。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号“香山居士”。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他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邓肖达曾说:“正是因为白乐天的诗老妪能解,才确立了他的诗在人民心中的地位。” 白居易的诗在当时流传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其声名还远播和朝鲜、日本。
白诗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晚唐皮日休,南宋陆游及清代吴伟业、黄遵宪等,都受到白居易的诗的启示。白居易的诗歌在日本的影响最大,他是日本最喜欢的唐代诗人,在日本的古典小说中常常可以见到引用他的诗文,可以说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国唐代诗歌的风云人物。 晚年与刘禹锡友善,称刘白,提倡歌诗发挥美刺讽喻作用。其词极有特色,以分格明丽见长,为后世词人所推崇。
[编辑本段]注释 选自《白氏长庆集》。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1、孤山寺:南朝陈文帝天嘉(560~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化。孤山:位于西湖的北部,坐落在后湖与外湖之间,孤峰耸立,景色秀丽,为湖山登临胜地。
2、贾亭:即贾公亭。唐贞元(公元785~804年)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潮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
该亭至唐代末年。
3、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初:副词,刚刚。云脚低;指云层低垂,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
4、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莺。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指向阳的树木。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啄:衔取。
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5、乱花:各种颜色的野花。渐:副词,渐渐的。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浅草:刚刚长出地面,还不太高的春草。才能:刚够上。没: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
6、行不足:百游不厌。阴:同“荫”。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
自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诗人由北而西而南而东,环湖一周,诗则以湖东绿杨白堤结束,以“最爱”直抒深情。
7、暖树:向阳的树. [编辑本段]译文 钱塘湖春行 行走在西湖边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繁茂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白沙堤。 [编辑本段]赏析 对偶 《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又给读者以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
急需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 古诗文名言名句集锦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
6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7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经·乾)
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
7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
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7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8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8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楚辞·卜居)
8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8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8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8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9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9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
作文中可以用到的古诗词名句集锦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
6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7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经·乾)
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
7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
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7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8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8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楚辞·卜居)
8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8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8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8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9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9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找点中国古代著名诗句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4、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5、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
6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7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经·乾)
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
7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
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7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8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8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楚辞·卜居)
8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8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8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8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9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