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的大意是:兰花生长在幽远的山谷之中,本来不为人所知,只是由于她的芬芳,寻找她的人遍布高山。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的优秀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长。
陈毅兼资文武,博学多才。有多种军事、政治论著和诗词著作,编为《陈毅军事文选》、《陈毅诗词选集》和《陈毅诗稿》等。扩展资料:陈毅主要功绩
1、黄桥战役1940年9月30日,国民调集部队,对江苏省泰兴县黄桥地区的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发动进攻。黄桥战役进行时,八路军第5纵队从淮阴地区南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部队东进至运河,在战略上起了策应作用。此役历时4天,共歼国民军队
1.1万余人,俘虏官兵4000余名,缴获军用品甚多。
新四军伤亡900余名。这次战役,对反击国民军队进攻的重要战役。为苏中、苏北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打开了华中抗战新局面。
2、孟良崮战役1947年4月,蒋介石在进攻延安的同时,调动40万人向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陈毅、粟裕等率领的华东人民解放军作战,歼灭国民2万4千多人。5月上旬,国民军复由临沂、泰安一线,分左、中、右三路向沂蒙山区进攻,压迫华东解放军退至胶东狭窄地区。
华东解放军以部分兵力分别钳制国民的左右两翼,而以主要兵力实施中间突破,即选择了冒进突悬的中路敌人,实行猛烈的围攻,经过5月13-14日的浴血战斗,陈毅率军将国民素有“王牌师”之称的整编74师全歼于孟良崮山区,此战共毙伤俘虏国民3万2千多人,该师师长张灵甫亦被击毙。这就是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也是后来小说《红日》的历史题材。解放军打退国民对沂蒙山区的第二次进攻,扭转了山东战场的整个战局。7月,陈毅率军再次打退了国民的第三次进攻,国民被迫西撤。
3、淮海战役(1949年)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第二个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这时,中国共产中心军委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统一指挥淮海战役。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发起。解放军经过66天的战斗,以伤亡11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军
55.5万人。
4、上海战役(1949年)上海战役是陈毅指挥的最后一场战役,也是他指挥的最艰难的战役。国民大部分军队退集到了上海,蒋介石要求指挥这三十万军队的汤恩伯坚守六个月,等待美国人出兵救援,陈毅指挥的第三野战军已经达到了上海。陈毅担当上海市市长;共产军队极力将国民调到外围阵地加以歼灭,以轻武器攻占城市,付出了重大代价,取得了胜利,前后15天时间。上海战役,除汤恩伯率5万人乘军舰撤逃外,其余
15.3万人全部阵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陈毅
陈毅青松古诗
1. 《青松》为陈毅诗作,是《冬夜杂咏》中的首篇。原文:《青松》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2. 译文:厚厚的一层雪压在松枝上,仔细看一看,这青松又高又直,要想知道这青松又多么纯洁多么高大,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了之后才能看到。
3. 陈毅(1901~1972年) 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字仲弘。四川省乐至县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1927年在武汉中央军校负责政治工作。

陈毅的咏兰诗的大意_至于哪首诗
同年在南昌起义部队任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政治指导员。1928年参加领导了湘南起义。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72年于北京逝世。遗著编为《陈毅诗稿》《陈毅诗词选》《陈毅军事文选》。陈毅写了那几首古诗。
《哭阮啸仙贺昌》《三十五岁寄怀》《梅岭三章》《十年》《孟良崮战役》《青松》《红梅》《幽兰》《含羞草》《题西山红叶》等诗词。 陈毅诗词书籍:《陈毅诗词选集》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77年4月出版的图书 陈毅简介: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的优秀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长。 陈毅兼资文武,博学多才。有多种军事、政治论著和诗词著作,编为《陈毅军事文选》、《陈毅诗词选集》和《陈毅诗稿》等。...
陈毅的《梅岭三章》
陈毅《梅岭三章》 《梅岭三章》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苏区坚持斗争的红24师和地方武装共1.6万人,遭到敌人残酷围剿,大部损失。
何叔衡、毛泽覃等和红军的高级干部在突围中牺牲,瞿秋白和刘伯坚被俘后遇害。敌人占领中央苏区后,残酷杀戮革命干部和群众。据有的材料说,瑞金被杀达12万人,宁都被杀绝的有8300多户,闽西被杀绝的有4万多户。 突围出来的少数部队会同地方武装和敌人打起了游击,项英、陈毅经过转战,于1935年2月来到了位于赣南的油山地区和梅岭,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青山巍巍,绿水长流;古道悠悠,雄关屹立 梅关,位于大庾岭(今江西大余)海拔七八百米高处的巅峰。唐开元四年,左拾遗张九龄奉诏开凿岭南驿道,以连结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推进岭南经济、文化发展。3年功成后,两侧植梅,梅关因此得名。当年古驿道上“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履,冬无寒土”,因此有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美称。
唐代诗人杜牧《过华清宫绝句》诗中有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那岭南的荔枝就是通过这条驿道,由飞骑日夜兼程至长安,而色味不变。 1934年10月31日,8万多参加长征的红军大部队突破封锁后,经由此关,折而向西,直逼湘粤边境。陈毅因为在兴国老营盘战斗中负重伤,未能参加长征,于是在粤赣边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其中多次往返穿越梅岭。
这里号称“千峰转不尽,十里万重山”,树木遮天蔽日,漫山遍野,山中有洞,洞洞相连,便于部队隐蔽,保存实力。项英、陈毅确定了“依靠群众,坚持斗争,积蓄力量,创造条件,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行动方针,开始了在赣粤边界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游击生活。 “天将晓,队员醒来早。
1.

陈毅的咏兰诗的大意_至于哪首诗
露侵衣被夏犹寒,树间唧唧鸣知了。满身沾野草。天将午,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陈毅元帅一篇《赣南游击词》,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当年红军在艰苦环境下的斗争生活。 1936年冬,陈毅旧部下陈海叛变,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引诱陈毅等同志下山。陈毅不知是计,一大早来到县城,当他们距离交通站只有三四十米远时发现了危险,最后在一妇女的帮助下撤回梅岭,潜伏莽丛间20多天。敌人因搜捕不到,恼羞成怒放火烧山。因担心不能脱险,陈毅危机时刻写下豪气冲天的《梅岭三章》藏于棉衣内层。 在以后的峥嵘岁月里,陈毅与《梅岭三章》诗词为伴,将革命进行到底。但《梅岭三章》诗词能有幸与后人见面,其夫人张茜当记一功。
1940年,盘踞苏北的国民顽固派制造摩擦,同年十月,蒋介石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妄图消灭新四军。此时,著名的黄桥战役开始了。国民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和八十九军军长李守维,调兵三万,齐头进攻黄桥。新四军为了生存和抗日,只好被迫应战,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我军顽强反击,予敌军以重大杀伤。正当前线决战时,敌方配合八十九军作战的保安四旅一部百余人,在战场上溃退下来,不辨方向,一直冲到距陈毅指挥部200米处,而新四军当时全军出击,总部已无保卫部队。
得到好消息的李守维,叫嚣要“活捉陈毅”。面对窘境,陈毅一面从容自若地立即组织机关工勤人员迎击敌军,一面命令其新婚妻子张茜,把所有文件立即烧掉,以防落入敌军手中。做机要秘书的张茜,一边烧文件一边看文件的内容。当看到《梅岭三章》诗稿时,张茜犹豫了,她浮想联翩陈毅在南方三年游击战的烽火岁月,深谙陈毅一生与诗歌结下不解之缘,于心不忍,便问:“老总,诗稿也要烧掉吗? ”陈毅说统统烧掉。
张茜对《梅岭三章》爱不释手,又问: “老总,我替您保存诗稿吧?!”陈毅不作声了。《梅岭三章》就这样被张茜“救”了下来。由于陈、粟反复谋划,部署周密,相机反击,结果,新四军以五千人战胜了敌人三万兵,创造了军史上的一个奇迹。 解放后,陈毅对《梅岭三章》原稿进行了修改。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做编辑工作的张茜,遵照陈毅的意愿,亲自选定《陈毅诗词选集》,并把《梅岭三章》作为首选,然后公开出版。
下面不妨将陈毅当年的《梅岭三章》诗稿与解放后公开发表的,我们从课本里读到的《梅岭三章》,作个对比,以飨读者。 《梅岭三章》诗稿与修改稿对比
(一) 绝命今日意若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十万旌旗斩阎罗。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 廿年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陈毅的咏兰诗的大意_至于哪首诗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种遍革命花。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可以看出,虽然陈毅对《梅岭三章》诗...有关雁门关的诗词句
1、题王昭君董必武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2、再过雁门关陈毅百尺雄关气郁森,驱车登览感丛生。能兵李牧难终任,多计刘邦仅免身。慷慨捐躯悲继业,从容谪戍念南星。纷纭千古伤心事,端绪由来封建根。
3、谒杨无敌祠[宋]苏辙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一败可怜非战罪,大刚嗟独畏人言。
驰驱本为中原用,常享能令异域尊。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
4、风土记。李牧祠[宋]司马光椎牛晌壮士,拔距养奇才。敌帐方惊避,秦金已暗来。旌旗移幕府,荆剌蔓丛台。部曲依稀在,犹能话郭开。
5、三垂冈[清]严遂成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
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6、题李克用墓[清]顾炎武唐纲既不振,国姓赐沙陀。遂据晋阳宫,表里收山河。朱温一篡弑,发愤横琱戈。虽报上源仇,大义良不磨。竟得扫京雒,九庙仍登歌。伶官陨庄宗,爱壻亡从珂。传祚颇不长,功名诚足多。我来雁门郡,遗冢高嵯峨。寺中设王像,绯袍熊皮鞾。旁有黄衣人,年少神磊

陈毅的咏兰诗的大意_至于哪首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