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的关于白头的诗词《行宫》唐 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满江红
有关大火草,别名白头翁的古诗词
清明二首杜甫【其一】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其二】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锈中。春水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

古韵诗词古韵诗词
代悲白头翁 年代:【唐】 作者:【刘希夷】 体裁:【乐府】 洛阳城东桃李花, 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 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 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 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 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 应怜关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 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 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开锦绣, 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 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 须臾鹤发知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 唯有黄昏鸟雀悲! 注释 【注释】: 这是一首拟古乐府,题又作《代白头吟》。《白头吟》是汉乐府相和歌楚调曲旧题,古辞写女子毅然与负心男子决裂。刘希夷这首诗则从女子写到老翁,咏叹青春易逝、富贵无常。
构思独创,抒情宛转,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艺术性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历来传为名篇。 诗的前半写洛阳女子感伤落花,抒发人生短促、红颜易老的感慨;后半写白头老翁遭遇沦落,抒发世事变迁、富贵无常的感慨,以“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总结全篇意旨。在前后的过渡,以“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二句,点出红颜女子的未来不免是白头老翁的今日,白头老翁的往昔实即是红颜女子的今日。
诗人把红颜女子和白头老翁的具体命运加以典型化,表现出这是一大群处于封建社会下层的男女老少的共同命运,因而提出应该同病相怜,具有“醒世”的作用。 诗的前半首化自东汉宋子侯的乐府歌辞《董娇娆》,但经过刘希夷的再创作,更为概括典型。作为前半的结语,“年年岁岁”二句是精警的名句,它比喻精当,语言精粹,令人警省。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的颠倒重复,不仅排沓回荡,音韵优美,更在于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真实动情。“花相似”、“人不同”的形象比喻,突出了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对比,耐人寻味。结合后半写白头老翁的遭遇,可以体会到,诗人不用“女子”和“春花”对比,而用泛指名词“人”和“花”对比,不仅是由于七言诗字数的限制,更由于要包括所有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可怜人,其中也包括了诗人自己。
也许,因此产生了不少关于这诗的附会传说。如《大唐新语》、《本事诗》所云:诗人自己也觉得这两句诗是一种不祥的预兆,即所谓“诗谶”,一年后,诗人果然被害。这类无稽之谈的产生与流传,既反映人们爱惜诗人的才华,同情他的不幸,也表明这诗情调也过于伤感了。 此诗融会汉魏歌行、南朝近体及梁、陈宫体的艺术经验,而自成一种清丽婉转的风格。
它还汲取乐府诗的叙事间发议论、古诗的以叙事方式抒情的手法,又能巧妙交织运用各种对比,发挥对偶、用典的长处,是这诗艺术上的突出成就。刘希夷生前似未成名,而在死后,孙季良编选《正声集》,“以刘希夷诗为集中之最,由是大为时人所称”(《大唐新语》)。可见他一生遭遇压抑,是他产生消极感伤情绪的思想根源。这诗浓厚的感伤情绪,反映了封建制度束缚戕害人才的事实。
求“病房外焦急的等待”诗词
代悲白头翁【唐】刘希夷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经典诗词名句
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2.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唐.贾岛《戏赠友人》
3.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思二僧》
4.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金.王若虚《论诗诗》
5.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清.黄遵宪《杂感》
6.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7.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宋.戴复古《论诗十绝》
8.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
9.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宋.杨万里《读张文潜诗》
10.莫将死句入诗中,此诀传来自放翁——清.袁枚《仿元遗山论诗》
11.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12.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清.赵翼《论诗五绝》
13.不求好句,只求好意——宋.欧阳修《吊僧诗》
14.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15.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唐.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1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7.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18.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19.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苦吟》
20.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21.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清.袁枚《遣兴》
2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移居二首》
23.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清.黎志远《汉阳舟次》
2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5.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唐.李白《江上吟》
26.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韩愈《调张籍》
27.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28.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诗名句分类二:事理哲理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
4.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晋.刘琨《重赠卢谌》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焕《登鹳雀楼》
6.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7.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李绅《悯农》
9.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10.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11.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唐.杜甫《夏夜叹》
12.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宋.陈亮《三都乐》
13.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宋.王迈《读渡江诸将传》
14.万物兴歇皆自然——唐.李白《日出行》
15.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16.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17.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18.山外青山楼外楼——宋.林升《题临安邸》
19.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20.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21.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唐.李白《上李邕》
22.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唐.李绅《答章孝标》
2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4.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唐.刘禹锡《杨柳枝词》
25.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唐.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2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27.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28.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宋.释文向《过苕溪》
2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3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31.不是一番梅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3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33.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苏麟《断句》
34.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3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水调歌头》
36.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元.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杂剧》
37.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元.白朴《阳春曲.题情》
38.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明.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
3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古诗名句分类三:友谊爱情
1.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4.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6.海内存知己...
求一首含“笑兰”这两字的诗词
1.盈畹笑兰衰《再和倒韵》 苏颂新植苍筤竹,欣欣若感知。日阴纷展盖,风韵巧吹篪。幸对人潇洒,兼依地坦夷。二年官此者,一日可忘之。抱节疏仍密,交柯挺复欹,藂生相友善,特立甚矜持。长处苔微破,看来露亦披。凤姿聊侧翅,蛇变但存皮。莫作恂兵伐,留为介杖骑。雪霜饶欲冒,雨露已先滋。初见犹齐架,俄惊渐出篱。中虚缘物性,外劲是天姿。
比亩虽云少,成林亦未迟。庙丘当见采,栝羽岂劳施。鹊尾冠须制,鵷鶵食可期。拂云思柏悦,盈畹笑兰衰。任土前书贵,名园此地宜。纵难听嶰管,肯学唱巴枝。既许亲斋几,宁辞局甃墀。更烦勤爱护,有用在他时。
2.真香笑兰菊《惜梅》陈棣朔雪没寒芜,严威等群木。东君惜江梅,先与借微燠。造物逞新奇,亭亭付幽独。天然水雪姿,不许铅华凟。
疏影浸澄波,斜枝度修竹。奇标含春容,清致漫山腹。夜月耿扶疏,寒风来馥郁。素艳等琼瑶,真香笑兰菊。昨宵风雨颠,遗英满平陆。凭谁望苍天,荣枯何太速。凌晨眠霜林,余芳犹五六。不厌终日看,尚可供诗目。
有关花鸟的诗词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唐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唐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唐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唐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 塞下曲〉带“鸟”字的诗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芳》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宋·徐俯《春游湖》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宋·徐元杰《湖上》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宋·王令《送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唐·杜甫《旅夜书怀》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四首》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唐·白居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唐·杜甫《羌村三首(之一)》吊影分为千里雁,辞跟散作九秋蓬。——唐·白居易《望月有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元·马致远《秋思》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唐·刘长卿《送上人》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枝啼。——宋·叶绍翁《西溪》②带“鸟”字的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唐·贾岛《题李凝幽居》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哀郢》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唐·王籍《入若耶溪》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唐·韦庄《台城》芳草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李华《春行即兴》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唐·杜甫《望岳》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唐·岑参《寄左省杜拾遗》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鹤《春宫怨》菊花晋·王淑之《兰确铭》:兰既春敷,菊又秋荣。芳熏百草,色艳群英。孰是芳质,在幽愈馨。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唐·太宗《赋得残菊》: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唐·杜甫《云安九日》: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唐·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唐·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吴履垒《菊花》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唐·李商隐《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苏轼《赵昌寒菊》: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百草摧时始起花。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宋·梅尧臣《残菊》: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宋·朱淑贞《菊花》: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金·元好问《赋十月菊》: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明·沈周《菊》: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宋·杨万里《咏菊》: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董必武《赏菊》: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陈毅《秋菊》:秋菊能傲霜,风...
适合重阳节晚会朗诵的诗词
朗诵的话,我觉得这首长度和感情都比较好把握,你看一下。重阳节都远去了 春天诱人的新绿盛夏震耳的雷鸣总有千言万语欲说还休九月重阳 相思凝聚心头谁说秋风过后尽是凄凉登高远望 层林尽染如同我的思绪已扬帆远航 听秋虫歌唱 秋叶坠落枝头看天高云淡 候鸟列队南飞多想也飞回昔日好时光执子之手 重温昨日亲情九月重阳 相思弦断异乡问遍菊花难寻曾相识故土千里 愿今夕同入梦红叶寄语 不变是我的执著摘自天下文学网:http://www.sbkk8.cn/zhuanti/zhongyangjie/39584.html这个网站上面还有其他的,你去看看。
代悲白头翁 年代:【唐】 作者:【刘希夷】 体裁:【乐府】 洛阳城东桃李花, 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 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 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 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 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 应怜关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 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 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开锦绣, 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 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 须臾鹤发知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 唯有黄昏鸟雀悲! 注释 【注释】: 这是一首拟古乐府,题又作《代白头吟》。《白头吟》是汉乐府相和歌楚调曲旧题,古辞写女子毅然与负心男子决裂。刘希夷这首诗则从女子写到老翁,咏叹青春易逝、富贵无常。
构思独创,抒情宛转,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艺术性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历来传为名篇。 诗的前半写洛阳女子感伤落花,抒发人生短促、红颜易老的感慨;后半写白头老翁遭遇沦落,抒发世事变迁、富贵无常的感慨,以“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总结全篇意旨。在前后的过渡,以“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二句,点出红颜女子的未来不免是白头老翁的今日,白头老翁的往昔实即是红颜女子的今日。
诗人把红颜女子和白头老翁的具体命运加以典型化,表现出这是一大群处于封建社会下层的男女老少的共同命运,因而提出应该同病相怜,具有“醒世”的作用。 诗的前半首化自东汉宋子侯的乐府歌辞《董娇娆》,但经过刘希夷的再创作,更为概括典型。作为前半的结语,“年年岁岁”二句是精警的名句,它比喻精当,语言精粹,令人警省。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的颠倒重复,不仅排沓回荡,音韵优美,更在于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真实动情。“花相似”、“人不同”的形象比喻,突出了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对比,耐人寻味。结合后半写白头老翁的遭遇,可以体会到,诗人不用“女子”和“春花”对比,而用泛指名词“人”和“花”对比,不仅是由于七言诗字数的限制,更由于要包括所有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可怜人,其中也包括了诗人自己。
也许,因此产生了不少关于这诗的附会传说。如《大唐新语》、《本事诗》所云:诗人自己也觉得这两句诗是一种不祥的预兆,即所谓“诗谶”,一年后,诗人果然被害。这类无稽之谈的产生与流传,既反映人们爱惜诗人的才华,同情他的不幸,也表明这诗情调也过于伤感了。 此诗融会汉魏歌行、南朝近体及梁、陈宫体的艺术经验,而自成一种清丽婉转的风格。
它还汲取乐府诗的叙事间发议论、古诗的以叙事方式抒情的手法,又能巧妙交织运用各种对比,发挥对偶、用典的长处,是这诗艺术上的突出成就。刘希夷生前似未成名,而在死后,孙季良编选《正声集》,“以刘希夷诗为集中之最,由是大为时人所称”(《大唐新语》)。可见他一生遭遇压抑,是他产生消极感伤情绪的思想根源。这诗浓厚的感伤情绪,反映了封建制度束缚戕害人才的事实。
求“病房外焦急的等待”诗词
代悲白头翁【唐】刘希夷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经典诗词名句
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2.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唐.贾岛《戏赠友人》
3.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思二僧》
4.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金.王若虚《论诗诗》
5.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清.黄遵宪《杂感》
6.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7.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宋.戴复古《论诗十绝》
8.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
9.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宋.杨万里《读张文潜诗》
10.莫将死句入诗中,此诀传来自放翁——清.袁枚《仿元遗山论诗》
11.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12.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清.赵翼《论诗五绝》
13.不求好句,只求好意——宋.欧阳修《吊僧诗》
14.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15.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唐.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1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7.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18.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19.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苦吟》
20.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21.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清.袁枚《遣兴》
2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移居二首》
23.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清.黎志远《汉阳舟次》
2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5.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唐.李白《江上吟》
26.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韩愈《调张籍》
27.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28.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诗名句分类二:事理哲理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
4.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晋.刘琨《重赠卢谌》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焕《登鹳雀楼》
6.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7.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李绅《悯农》
9.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10.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11.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唐.杜甫《夏夜叹》
12.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宋.陈亮《三都乐》
13.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宋.王迈《读渡江诸将传》
14.万物兴歇皆自然——唐.李白《日出行》
15.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16.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17.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18.山外青山楼外楼——宋.林升《题临安邸》
19.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20.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21.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唐.李白《上李邕》
22.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唐.李绅《答章孝标》
2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4.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唐.刘禹锡《杨柳枝词》
25.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唐.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2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27.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28.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宋.释文向《过苕溪》
2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3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31.不是一番梅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3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33.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苏麟《断句》
34.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3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水调歌头》
36.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元.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杂剧》
37.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元.白朴《阳春曲.题情》
38.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明.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
3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古诗名句分类三:友谊爱情
1.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4.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6.海内存知己...
求一首含“笑兰”这两字的诗词
1.盈畹笑兰衰《再和倒韵》 苏颂新植苍筤竹,欣欣若感知。日阴纷展盖,风韵巧吹篪。幸对人潇洒,兼依地坦夷。二年官此者,一日可忘之。抱节疏仍密,交柯挺复欹,藂生相友善,特立甚矜持。长处苔微破,看来露亦披。凤姿聊侧翅,蛇变但存皮。莫作恂兵伐,留为介杖骑。雪霜饶欲冒,雨露已先滋。初见犹齐架,俄惊渐出篱。中虚缘物性,外劲是天姿。
比亩虽云少,成林亦未迟。庙丘当见采,栝羽岂劳施。鹊尾冠须制,鵷鶵食可期。拂云思柏悦,盈畹笑兰衰。任土前书贵,名园此地宜。纵难听嶰管,肯学唱巴枝。既许亲斋几,宁辞局甃墀。更烦勤爱护,有用在他时。
2.真香笑兰菊《惜梅》陈棣朔雪没寒芜,严威等群木。东君惜江梅,先与借微燠。造物逞新奇,亭亭付幽独。天然水雪姿,不许铅华凟。
疏影浸澄波,斜枝度修竹。奇标含春容,清致漫山腹。夜月耿扶疏,寒风来馥郁。素艳等琼瑶,真香笑兰菊。昨宵风雨颠,遗英满平陆。凭谁望苍天,荣枯何太速。凌晨眠霜林,余芳犹五六。不厌终日看,尚可供诗目。
有关花鸟的诗词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唐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唐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唐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唐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 塞下曲〉带“鸟”字的诗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芳》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宋·徐俯《春游湖》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宋·徐元杰《湖上》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宋·王令《送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唐·杜甫《旅夜书怀》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四首》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唐·白居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唐·杜甫《羌村三首(之一)》吊影分为千里雁,辞跟散作九秋蓬。——唐·白居易《望月有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元·马致远《秋思》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唐·刘长卿《送上人》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枝啼。——宋·叶绍翁《西溪》②带“鸟”字的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唐·贾岛《题李凝幽居》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哀郢》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唐·王籍《入若耶溪》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唐·韦庄《台城》芳草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李华《春行即兴》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唐·杜甫《望岳》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唐·岑参《寄左省杜拾遗》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鹤《春宫怨》菊花晋·王淑之《兰确铭》:兰既春敷,菊又秋荣。芳熏百草,色艳群英。孰是芳质,在幽愈馨。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唐·太宗《赋得残菊》: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唐·杜甫《云安九日》: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唐·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唐·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吴履垒《菊花》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唐·李商隐《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苏轼《赵昌寒菊》: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百草摧时始起花。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宋·梅尧臣《残菊》: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宋·朱淑贞《菊花》: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金·元好问《赋十月菊》: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明·沈周《菊》: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宋·杨万里《咏菊》: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董必武《赏菊》: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陈毅《秋菊》:秋菊能傲霜,风...
适合重阳节晚会朗诵的诗词
朗诵的话,我觉得这首长度和感情都比较好把握,你看一下。重阳节都远去了 春天诱人的新绿盛夏震耳的雷鸣总有千言万语欲说还休九月重阳 相思凝聚心头谁说秋风过后尽是凄凉登高远望 层林尽染如同我的思绪已扬帆远航 听秋虫歌唱 秋叶坠落枝头看天高云淡 候鸟列队南飞多想也飞回昔日好时光执子之手 重温昨日亲情九月重阳 相思弦断异乡问遍菊花难寻曾相识故土千里 愿今夕同入梦红叶寄语 不变是我的执著摘自天下文学网:text-align:center">选一首最合适自己的。
关于菊花的诗词
菊花 晋·王淑之《兰确铭》:兰既春敷,菊又秋荣。芳熏百草,色艳群英。孰是芳质,在幽愈馨。晋·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唐·太宗《赋得残菊》: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唐·杜甫《云安九日》: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唐·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唐·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吴履垒《菊花》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唐·李商隐《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宋·苏轼《赵昌寒菊》: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百草摧时始起花。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宋·梅尧臣《残菊》: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宋·朱淑贞《菊花》: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金·元好问《赋十月菊》: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明·沈周《菊》: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
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宋·杨万里《咏菊》: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明·唐寅《菊花》: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董必武《赏菊》: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陈毅《秋菊》: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唐·李白《感遇》;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李白生于盛唐,郁郁不得志,伤感之情,跃然于纸。晋·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田,自耕自食,悠然自得之情,溢于诗外。唐·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唐·黄巢《咏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唐·黄巢《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裁,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是唐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他以"冲天"为主题,借菊咏志,表达了他敢于冲天摧毁封建王朝黑暗统治的豪情壮志。宋·史铸《咏翻集句》:东篱黄菊为谁香,不学群葩附艳阳。直待索秋霜色裹,自甘孤处作孤芳。宋·张孝样《鹧鸪天》:一种浓华别样妆,留连春色到秋光。能将天上千年艳,翻作人间九月黄。
凝薄雾,傲繁霜,东篱恰似武陵乡。有时醉眼偷相顾,错认陶潜作阮郎。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她把"瘦"字人词,把她的离情与菊花体态交融在一起,抒发内心久别的情感。明·高启《晚香轩》:。
不畏风霜向晚秋,独开众卉已凋时。地荒老圃苔三径,节过重阳雨一篱。秋色苍茫人欲醉,寒香冷落蝶先知。山翁独念同衰晚,坐对幽轩每赋诗。明·文征明《咏菊》:菊裳茬苒紫罗衷,秋日融融小院东。零落万红炎是尽,独垂舞袖向西风。《采桑子》: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沈钧儒《赏菊》:一丛寒菊比琼华,掩映晴窗动绿纱。乍觉微香生暖室,真拟奇艳出谁家。樱唇滴处酥融雪,粉靥羞时涉泛霞。莫道婆娑春意减,案头回盱有名花。臧克家《菊畔香》:北国风光,无风无雨过重阳。不去西山相红叶,来对丛黄。人倚疏篱,华傍宫墙,邑英红幛,门楼仰天望。借芬芳,只独赏,念天涯分飞雁行。不须持鳌把酒,默诵佳句分外香。
人影瘦,精神畅,昂首向东天一方。朱德《赏菊》:奇花独立树枝头,玉骨冰肌眼底收。且聆和平共处日,愿将菊酒解前仇。明·戴进《画菊》:黄花开满院前坡,醉杀西江计汝和。忽见钱塘著色画,不知秋色较谁多。清·刘大槐《题菊》:翠叶丹苞斗晚霞,眼明真见故园花。依稀白雁江天幕,得眼篱边箬帽斜。清·陈鹤年《题画菊》:离离丰骨傲霜寒,晚节谁知事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