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寒食东风御柳斜
1、暗黄看到绿成阴。
2、弱柳从风疑举袂。
3、一城春色,不掩柳树万千风情。
4、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5、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6、只道梅花发,那知柳亦新。枝枝总到地,叶叶自开春。
7、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
8、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9、花柳上、斗尖新。
10、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11、亚夫营畔柳蒙蒙,隋主堤边四路通。攀折赠君还有意,翠眉轻嫩怕春风。
12、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13、日落谢家池馆,柳丝金缕断。
14、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15、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16、苇萧中辟户,相映绿淮流。莫讶春潮阔,鸥边可泊舟。
17、春澹情浓半中酒。
18、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周紫芝《踏莎行》
19、素色清薰出俗华。腊前花。轩前爱日扫云遮。几枝斜。
20、郎到断桥须有路,侬住处,柳如金。
21、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雨搓金缕细,烟褭翠丝柔。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2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23、冷空淡碧,带翳柳轻云,护花深雾。

寒食东风御柳斜
2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5、门前蜀柳□知春,风淡暖烟愁杀人。将谓只栽郡楼下,不知迤逦连南津。
26、律到御沟春,沟边柳色新。细笼穿禁水,轻拂入朝人。
27、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不及栽杨柳,明年便有阴。
28、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
29、门前蜀柳□知春,风淡暖烟愁杀人。将谓只栽郡楼下,不知迤逦连南津。
30、湖岸千峰。嵌岩隐映,绿竹青松。
31、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32、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33、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李贺
34、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35、舞腰那及柳,歌舌不如莺。
36、出墙花,当路柳。
37、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
38、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
39、恨郎何处纵疏狂?长使含啼眉不展。
40、正千丝万绪,难禁愁绝。
41、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自黄河东至淮,绿阴一千三百里。
42、花阴月,柳梢莺。
43、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44、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45、长门柳丝千万结,风起花如雪。离别复离别,攀折更攀折,苦无多旧时枝叶也。
46、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47、翠拂晴波,烟垂古岸,灞桥春色。斜带鸦啼,乱萦莺梦,愁丝如织。
48、满城春色宫墙柳。
49、短亭杨柳接长亭。攀折赠君行。莫怪尊前无语,大都分外多情。

寒食东风御柳斜
50、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51、芳蹊密影成花洞,柳结浓烟花带重。
52、西楼下,何处玉骢骄?酒醒又今宵。
53、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欧阳修
54、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55、属城甘雨几经春,圣主全分付越人。俗眼不知青琐贵,江头争看碧油新。
56、柳边丝雨燕归迟,花外小楼帘影静。
57、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58、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59、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60、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61、凭栏干,细浪,雨萧萧。
6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3、春思重,晓妆迟。
64、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65、芳蹊密影成花洞,柳结浓烟花带重。——李贺
66、湖岸千峰。嵌岩隐映,绿竹青松。
67、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满江南。
68、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9、金谷园中黄袅娜,曲江亭畔碧婆娑。老来处处游行遍,不似苏州柳最多。絮扑白头条拂面,使君无计奈春何。
70、风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楼,焚了茶肆,柳营花市,更呼甚燕子莺儿。
7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72、韶华不为少年留。
73、缃桃红浅柳褪黄。燕初来宫漏渐长。任日转花梢也,倚兰屏犹未试妆。
74、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75、两岸桃花烘日出,四围高柳到天垂。

寒食东风御柳斜
76、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欧阳修
77、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78、暗柳烟深何处,翡翠帘栊,鸳鸯楼阁。《丹凤吟》——陈允平
79、留恋海棠颜色、过清明。
80、暗柳烟深何处,翡翠帘栊,鸳鸯楼阁。——陈允平《丹凤吟》
最新寒食东风御柳斜可以看看这篇名叫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寒食东风御柳斜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赏析据孟棨《本事诗》记载:德宗时制诰缺乏人才,中书省提名请求御批,德宗批复说:“与韩翃”,当时有两个韩翃,于是中书省又以两人的名字同时进呈。
德宗便批与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韩翃。这虽是一段佳话,但足见《寒食》这首诗的广泛流传和受到的赏识。这是一首讽刺诗,但诗人的笔法巧妙含蓄。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作者怀着强烈的不满,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宦官进行了深刻的讽刺。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对此都极为愤慨。本诗正是因此而发。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两句描写春日长安城花开柳拂的景色。“无处”指花开既多又广、“飞花”写花开的盛况,时值春日,长安城到处是飞花柳絮,一派缤纷绚烂的景象。“东风”指春风,“御柳斜”是状摹宫苑杨柳在春风吹拂下的摇摆姿态。“斜”字用得妙,生动地写出了柳枝的摇曳之神。这是寒食节京城的白天景色。景色由大而小,由全城而入宫苑。下面接着写宫苑傍晚的景象。“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是写天黑时分,宫苑里传送着一支支由皇帝恩赐给宦官的蜡烛。蜡烛燃烧通明,升腾起淡淡的烟雾,袅袅娜娜地萦绕在宦官家,到处弥漫着威福恩加的气势!使人如见他们那种炙手可热、得意洋洋的骄横神态。在封建习俗的统治下,不要说全城百姓,就连那些不是宠臣的朝官之家,在禁止烟火的寒食之夜,恐怕也都是漆黑一片。
唯独这些宦官之家,烛火通明,烟雾缭绕。由一斑而见全豹,仅此一点,足见这些宦官平日如何弄权倚势,欺压贤良。作者在这里仅用两句诗,写了一件传蜡烛的事情,就对皇帝的厚待亲信宦官,宦官的可恶可憎的面目暴露无遗,达到了辛辣讽刺的目的。

寒食东风御柳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