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的九江市是指哪九条江九江市不是指有九条江,一是“九”为古代中国人认为的最大数字,“九江”的意思是,“众水汇集的地方”,“九”是虚指。因为九江地处多条河水汇流长江的地方,并非恰好九条,古时以“九”为多数,故名九江。 九江之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中“九江孔殷”、“过九江至东陵”等记载。后据《晋太康地记》记载,九江源于“刘歆以为湖汉九水即赣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泽也”。长江流经九江水域境内,与鄱阳湖和赣、鄂、皖三省毗连的河流汇集,百川归海,水势浩淼,江面壮阔。
扩展资料:九江市地处赣北,位于江西省最北部,长江、鄱阳湖、京九铁路三大经济开发带交叉点,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有70%的水域在九江境内,面积近300万亩。九江地理区位优越,襟江傍湖,水运发达,长江过境长度151公里,年流量8900亿立方米,直入长江的河流流域面积3904平方公里,万亩以上湖泊有10个,千亩以上31个,全省最大水库柘林水库库容达
79.2亿立方米。
九江市处于江、湖、河交汇之位,扼长江与鄱阳湖走廊之咽喉,与南昌、武汉、合肥、长沙等省会城市相距不远,是江西、湖北、安徽、湖南四省区域性重要支点中心城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江市
用一句话形容九江
匡庐在上,三国风云汇聚,点将台后,文人政客齐集。
九江的地名由来
九江古称浔阳,柴桑。秦设九江郡,有“江到浔阳九派分”之说,故名九江,又称江州。九江之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中“九江孔殷”、“过九江至东陵”等记载。九江称谓的来历有两种,一是“九”为古代中国人认为的最大数字,“九江”的意思是“众水汇集的地方”,“九”是虚指;二是“以为湖汉九水(即赣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泽也”,即九条江河汇集的地方,“九”是实指。长江流经九江水域境内,与鄱阳湖和赣、鄂、皖三省毗连的河流汇集,百川归海,水势浩淼,江面壮阔。
九江市在江西的北陲,长江中游南岸,庐山北麓,东滨鄱阳湖,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古称浔阳、柴桑。秦设九江郡,有“江到浔阳九派分”之说,故名九江,又称江州。它“襟江带湖”,雄据三省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素称“江西门户”。古书说九江“据三江之日、当四达之衢”,七省通连、商贾集至,亦是我国近代“四大米市”和“三大茶市”、现为江西北部重要工业城市和唯一的对外航运港口,昌九工业走廊中的重点开放开发区。
扩展资料:九江历史上的三次建都:京都是一个政权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出现了像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杭州等著名的古都。这些古都在中国历史的大舞台上,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演绎过一幕幕悲喜交加的戏剧。然而在我们九江,也曾有过三次小王朝的建都,虽然建都时间很短,但在九江的历史上却应书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一次建都,是在大动乱、大分裂的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刘宋王朝在武帝刘裕、文帝刘义隆的统治下,曾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安定和发展,形成了短暂的“元嘉之治”。但好景不长,元嘉末年,文帝发动了对北魏的北伐战争,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势南攻,至使刘宋王朝遭受到严重损失。元嘉三十年(453),文帝欲废太子刘劭,谋泄,反为刘劭所杀。从此,刘宋皇室内部争权夺利的自相残杀连绵不断。
文帝第三子刘骏,由江州刺史起兵讨伐刘劭弑父篡位,劭败被杀,刘骏称帝,是为孝武帝。刘骏死后,其子刘子业继位,是为前废帝。这个子业是个荒残暴的家伙,常常滥杀无辜,甚至连众多的皇亲国戚也不放过。刘抚军咨议参军何迈,少年好武,喜欢招募才力之人。文帝之女新蔡公主本是嫁给他的,不料废帝却把公主纳于后宫,诈称公主病死。为掩人耳目,杀宫人代之,显加殡葬。
何迈知其情,誓报其仇。趁废帝出行,欲迎立孝武帝之三子江州刺史晋安王刘子勋即位。不慎事发,废帝自率兵谋杀了他。并派使者朱景云赴江州送汤,赐晋安王刘子勋死。朱景云至湓口,派人将这一消息撤给晋安王的镇军长史邓婉,邓婉即奉子勋令在寻阳起兵。宋前废帝景和元年(465)冬,湘东王刘彧的主衣阮细夫等,密结废帝左右主衣寿寂之、姜产之等11人,弑废帝于华林园,湘东王刘彧取而代之,是为明帝。刘彧即位后,先是安抚晋安王刘子勋,进其号为平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子勋不受,在寻阳起兵反对。
徐州刺史薛安都、衮州刺史毕众敬、汝南太守常珍奇、会稽太守寻阳王刘子房、荆州刺史临海王刘子硕等兄弟均纷纷起兵响应。宋明帝一见不妙,慌忙命建安王刘休仁督沈攸之等攻晋安王刘子勋。明帝泰始二年(466)正月,晋安王刘子勋在寻阳建都称帝,改元义嘉。南徐、徐、司、豫、靑、冀、湘、广、梁、益十州皆应之,四方贡计,尽归寻阳。朝廷仅有丹扬、淮南等数郡。
由于晋安王刘子勋起兵仓促,又没有统一的调度指挥,三月,沈攸之部吴喜平定了三吴。八月,沈攸之攻入寻阳,杀晋安王及其母,时刘子勋仅11岁,被杀后葬于寻阳庐山。这次建都仅只半年多的时间。第二次建都亦发生在战乱缤纷的南朝梁陈之际。萧庄是梁元帝萧绎的孙子,武烈世子萧方等之子。其祖父梁元帝萧绎在做湘东王时,萧庄的父亲被封湘东世子。梁元帝继位后,追谥其子萧方等为武烈世子;封孙萧庄为永嘉王。
承圣三年(554),西魏攻陷江陵、杀害梁元帝时,萧庄只有七岁,逃匿于民家之中。之后被王琳发现,将护送回建康(今江苏南京)。梁敬帝萧方智即帝位之后,将萧庄作为人质送往北齐。南陈永定二年(558年),陈霸先废萧方智即帝位后,王琳等人要求北齐送还萧庄,并使其接替南梁皇帝;萧庄回到南朝之后,于同年二月,在江州湓城被王琳拥立为梁皇帝,年号天启,设置百官,王琳总管其军国大事。据有长江中上游地区。
之后,萧庄的南梁与陈霸先的陈朝便持续交战,560年,当王琳与陈朝的侯瑱在芜湖交战时,北周便发兵攻打郢州,结果王琳兵败,与萧庄逃亡北齐。萧庄投奔北齐后,北齐封他为梁王,允诺帮他复兴梁朝,但没多久北齐也灭亡了。不久,萧庄在邺被北周暗杀。萧铣追谥他为烈宗思皇帝。此次湓城建都达两年之久。第三次建都是在元末大规模农民战争中产生的。1358年,红巾军徐寿辉部军中主帅陈友谅领军攻下安庆,又破龙兴、瑞州,分兵取邵武,自领兵入抚州,继而又攻下安建昌、赣州、汀州等地,在江西战场上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而这支起义军的首领徐寿辉闻陈友谅攻克了龙兴,欲迁都龙兴。陈友谅怕寿辉来了对自己不利,不同意迁都龙兴的主张。徐寿辉不听,引兵发汉阳,十二月至江州,“陈友谅出迎,而于城西门外,寿辉既入,门闭伏发,入杀其部属,推存寿辉。”于是,陈友谅以江州为都,奉寿辉居之,自己则称汉王,立王府于城西门外,置官属。从此,陈友谅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徐寿辉只不过徒有虚位耳。
1360年5月,陈友谅拥徐寿辉领兵攻打朱元璋占据太平。在驻军采石矶时,陈反谅乘机命人击杀徐寿辉。寿辉即死,陈友谅以五通为行殿,自称汉帝,改元大义。1361年8月,朱元璋派遣使者与元军察冠罕贴本儿通好,以解除元军的威胁,集中兵力攻打陈友谅。朱元璋攻下安庆,随后乘胜追击陈友谅至江州,友谅战败,夜挈妻子奔武昌。陈友谅忿疆土日戚。乃造艨艟巨舰数百舰。1363年4月,陈友谅大举围攻洪都(今南昌),又分兵夺取朱部的吉安、临江。7月,朱元璋亲自领兵救洪都。陈友谅听说朱元璋来了,东出鄱阳湖,迎战朱元璋于康郎山。
激战三日,值东风起,朱元璋纵火攻陈军,陈军大乱,死伤无数。陈友谅骤中流矢,贯睛及颅而亡。太尉张定边护陈友谅之子陈理、载陈友谅之尸循还武昌。至此,从1359至1363年陈友谅在江州建都,其间有4年光景。在此期间,大汉政权不仅予打击了元朝统治集团,对朱元璋建立王朝,也曾都巨大威胁。它是元末农民起义政权中,最具实力的政权,在中国的农民起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江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九江网-九江概况
什么是九江文化?
九江文化又包括了什么?
它又有怎样的特点?
要了解九江文化,就得了解九江的人文历史,九江古代名浔阳,现名九江,为江西的一个港口城市,其著名庐山坐落于此,九江在历史上享有名望,其中出现不少历史文人,如陶渊明,其中庐山在中国文化上享有很高声誉,历代文人墨客都曾在庐山留有佳句,如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及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同时庐山在现代历史中也很有分量,如庐山会议就是在庐山大厦举行,揭露了那个特定年代的历史。所以九江文化更多的是历史人文统一的特点,谈其文化涉及人物,特定历史事件及山水诗歌等许多方面。
九江的历史
一、夏、商、春秋、战国夏、商时期,九江境地分属荆州、扬州;春秋时期,分别属吴国、楚国,有“吴头楚尾”之称;战国时多有变更:周元王三年(前473),越灭吴,属越;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楚败越,属楚。商代设艾侯国,建都于修河上游,所辖范围大致为今修水、铜鼓、武宁、永修一带;武王克商后,除艾侯国,设艾。春秋后期至战国期间,在分封诸侯国之外,出现了县邑,江西境内有番(pó)、艾2邑,其中艾邑辖区范围大致与艾侯国、艾相等。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时属孙吴,柴桑隶武昌郡,寻阳隶庐江郡。各县分属武昌(柴桑)、豫章(艾、海昏、建昌、永修、新吴、西安、彭泽)、鄱阳(鄡阳、历陵)、庐江(寻阳)4郡。西晋太康元年(280),改西安县为豫章县。元康元年(291),分扬州之豫章、鄱阳、庐陵、临川、南康、建安、晋安,荆州之武昌、桂阳、安成10郡为江州,治豫章(今南昌)。永兴元年(304),分庐江郡寻阳县、武昌郡柴桑县合立寻阳郡,治寻阳县(江北),属江州。
东晋咸和年间(326~334),先后将寻阳郡治、寻阳县治由江北迁至柴桑;咸康六年(340),又将江州州治由豫章移驻寻阳。至此,州、郡、县三级政权同治寻阳。义熙八年(412),寻阳郡改名为江州郡;省寻阳县,并入柴桑。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废鄡阳,并入彭泽县。元嘉元年(424),废历陵,并入柴桑县;二年(425),废海昏,并入建昌县。
三、明、清明洪武初三年(1370),降建昌州、宁州为县;九年(1376),改江西行省为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全省分为5道、13府,其中九江道辖九江、南康、饶州3府;九江府辖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泽5县。清代,九江境内各县隶属仍承明制。嘉庆六年(1801),改宁州为义宁州。咸丰四年(1854),太平军改湖口为九江郡,以九江府为江西省;太平天国失利后,清复原制。
四、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后,废除府制。1912年改义宁州为义宁县。1914年,全省设4道,辖81县,其中浔阳道辖20县。同年,为避免道、县同名,改德化为九江县、义宁为修水县、建昌为永修县。1926年废道,各县均直属省政府。1927年设九江市政厅,次年改称市政府,1930年撤销,并入九江县。1932年以后,江西省设行政督察区,其区划变更频繁,数量时有增减。以1935年全省设8个行政督察区,今九江境内各县隶属关系为:武宁、修水、永修属第一行政督察区;都昌、彭泽、湖口、九江、星子、德安、瑞昌属第五行政督察区。
九江在民国以前,商业发达,几度繁华,曾为富庶之地。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5月7日九江解放,7月19日设九江专员公署,析九江县城厢设九江市。1968年4月,成立九江专区革命委员会。1971年2月,改为九江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改为九江地区行政公署。1980年九江市从九江地区划出,升为省辖市,辖浔阳区、庐山区、郊区三区。1983年7月27日地市合并,同时实行市管县体制,辖浔阳区、庐山区、九江县、武宁县、修水县、都昌县、彭泽县、湖口县、星子县、德安县、永修县、瑞昌县。
1989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瑞昌县撤县设市,设立县级瑞昌市,由九江市代管。201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县级共青城市,由九江市代管。
扩展资料:
九江,古称浔阳、柴桑、江州,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与“天下眉目之地”,有“江西北大门”之称。九江是“三大茶市”和“四大米市”之一,是江南地区“的鱼米之乡”。地处长江、鄱阳湖、京九铁路三大经济开发带交叉点。201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星子县,设立县级庐山市,由九江市代管。同时将庐山区牯岭镇划归庐山市管辖。以原星子县和庐山区牯岭镇的行政区域为庐山市的行政区域。原来的庐山区更名为濂溪区。
将驻濂溪区赛阳镇的庐山云雾茶场(含剪刀峡景区入口)、庐山茶科所,驻莲花镇的莲花林场,驻海会镇庐山茶场管理范围划入庐山市牯岭镇管辖。2017年8月21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函〔2017〕104号文件已同意撤销九江县,设立九江市柴桑区,以原九江县的行政区域为柴桑区的行政区域,柴桑区人民政府驻沙河街镇庐山北路168号。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江
中华经典诗词短一点五篇
卞之琳《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王维: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4、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5、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九江市是指哪九条江
6、裴迪:送崔九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7、祖咏:终南望馀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8、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9、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0、李白: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1、李白: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12、杜甫: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3、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4、刘长卿:送灵澈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5、刘长卿:弹琴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16、刘长卿:送上人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17、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18、李端:听筝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19、王建:新嫁娘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20、权德舆:玉台体昨夜裙带解,今朝〔虫喜〕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21、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2、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23、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4、张祜:何满子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25、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6、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7、李频:渡汉江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28、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30、西鄙人:哥舒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牧马,不敢过临洮。
31、崔颢:长干行二首之一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32、崔颢:长干行二首之二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33、李白: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4、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一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35、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二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36、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三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37、卢纶:塞下曲四首之四野幕蔽琼筵,羌戎贺劳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九江市是指哪九条江
38、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39、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40、张旭: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41、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2、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3、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44、王昌龄:春宫曲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45、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46、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47、李白:下江陵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8、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9、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50、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51、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52、韩□: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53、刘方平: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54、刘方平:春怨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55、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56、顾况:宫词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57、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征人尽望乡。
58、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59、刘禹锡:春词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60、白居易:后宫词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61、张祜:赠内人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62、张祜:集灵台二首之一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昨夜上皇新授□(“录”加竹头),太真含笑入帘来。
63、张祜:集灵台二首之二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64、张祜:题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65、朱庆馀:宫词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66、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67、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68、杜牧:赤壁
折戟沈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销二乔。

九江市是指哪九条江
69、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0、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71、杜牧: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72、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73、杜牧:赠别二首之一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74、杜牧:赠别二首之二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75、杜牧:金谷园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76、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77、李商隐:寄令狐郎中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笔。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78、李商隐:为有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79、李商隐:隋宫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80、李商隐: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81、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碧海青天夜夜心。
82、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83、温庭筠:瑶瑟怨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84、郑畋:马嵬坡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85、韩□:已凉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86、韦庄:金陵图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87、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88、张泌:寄人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89、无名氏:杂诗尽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90、王维:渭城曲渭城朝雨〔氵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91、王维:秋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92、王昌龄:长信怨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93、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94、王之涣: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5、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96、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97、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三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98、杜秋娘: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九江市是指哪九条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