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的描写锦鸡的诗词
1、澄潭舞锦鸡唐杜牧 《朱坡》
2、麦田烟暖锦鸡飞唐吴融 《过渑池书事》
3、锦鸡花鸭烂成文宋陈岩 《翠羽池》
4、半脱朱袍斗锦鸡宋宋白 《宫词》
5、玉凫锦鸡踏浪霞明蔡羽 《覆舟山临望》
6、玉凫锦鸡踏浪霞明顾源 《覆舟山临望》
7、山头锦鸡金作冠明李东阳 《四禽图》
8、锦鸡宫对乌鹊桥明张泰 《河仙谣》
形容竹子的诗词
1、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竹》 梁·刘孝先
2、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赋得阶前嫩竹》 陈·张正见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 》 清·郑燮
4、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5、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竹》 唐·郑谷
6、竹,临池,似玉。悒露静,和烟绿。抢节宁改,贞心自束。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竹》 唐·韦式
7、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长竹》 唐·陈陶
8、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咏竹》 宋·

关于描写竹子的句子 (不要诗词 只要写竹子好词好句)
竹柏异心 〖解释〗比喻志向不合或表象不同。 鲇鱼缘竹竿 〖解释〗比喻上升艰难。同“鮎鱼上竹竿”。 鲇鱼上竹竿 〖解释〗俗说鲇鱼能上竹竿,但鲇鱼黏滑无鳞,爬竿毕竟困难。后以之比喻上升艰难。 弹丝品竹 〖解释〗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竹马之交 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 竹篱茅舍 用竹子围的篱笆,茅草盖顶的房屋。
形容住房简陋或浓郁的田园风光。 着于竹帛 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亦作“着乎竹帛”、“着之竹帛”。 永垂竹帛 竹帛:竹简和绢,古时用来写字,因借指典籍。指人的姓名、事迹、功名记载于史书上,永远传于后世。 易如破竹 像劈竹子那样容易。形容办事顺利,毫无阻碍。 朽竹篙舟 烂竹竿作篙推舟。
比喻做事的工具或条件不佳,难能成就。 胸无成竹 谓心中没有完整的谋划打算。 武昌剩竹 比喻尚可备用的材料。 松茂竹苞 《诗·小雅·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后遂以“松茂竹苞”比喻兴盛繁荣。 势如劈竹 见“势如破竹”。 青竹丹枫 青竹生南方,丹枫长北地。因以“青竹丹枫”借指南北。 曝书见竹 谓睹物思人。
破竹建瓴 势如破竹,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所向无敌。 品竹调弦 亦作“品竹调丝”。泛指吹弹管弦乐器。 品竹调丝 见“品竹调弦”。 弄竹弹丝 吹奏管弦乐器。 名垂竹帛 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芒鞋竹笠 芒鞋:草鞋。竹笠:用竹子编成的斗笠。穿草鞋,戴斗笠是古人外出漫游的工具。指到处漫游。 柳门竹巷 指幽静俭朴的住宅。
柳门竹巷依依在,野草青苔日日多。「」 急竹繁丝 见“急管繁弦”。 豪竹哀丝 指管弦乐。 东南竹箭 《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后因以“东南竹箭”比喻优秀人才。 调弦品竹 吹奏乐器。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只听的调弦品竹,甚的是论道经邦。”亦作“调丝品竹”、“调丝弄竹”、“调弦弄管”。
调丝品竹 吹弹乐器。 吹竹弹丝 吹奏管乐器,弹拨弦乐器。 垂名竹帛 垂名:传名。竹帛:古代供书写用的竹简和白绢,借指典籍、史册。名字 尺竹伍符 本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亦借指军队。 胸有成竹 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青梅竹马 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
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罄竹难书 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竹苞松茂 苞:茂盛。松竹繁茂。比喻家门兴盛。也用于祝人新屋落成。 竹报平安 比喻平安家信。 竹马之友 指儿童时期的朋友。 竹篮打水 比喻白费气力,劳而无功。 竹头木屑 比喻可利用的废物。
丝竹管弦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势如破竹 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磬竹难书 罄:用尽;竹:竹简,用以写字;书:写。用尽竹子也难写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后泛指事实多,写不完。 敲竹杠 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或以某事为借口来讹诈。
品竹弹丝 品:吹弄乐器;竹:指箫笛之类管乐器;丝:指琵琶、二胡之类弦乐器。指吹弹乐器。 破竹之势 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茂林修竹 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鲇鱼上竹 比喻本想前进反而后退。 金石丝竹 金:指金属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磬;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泛指各种乐器。也形容各种声音。 刀过竹解 刀一劈下去,竹子立即分开。
形容事情顺利解决。 翠竹黄花 指眼前境物。 成竹在胸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哀丝豪竹 丝、竹:弦乐、管乐的通称;豪竹:粗大的竹管制成的乐器。形容管弦乐声的悲壮动人。 鸠车竹马 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对梅花不知倾注了多少情。南宋诗人陆游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佳句,把梅花推到了群芳之首。
然而,梅必竟有“花”。而竹呢?她既具有梅花笑迎风霜雪雨的坚强品格,更以文静、高雅、虚心进取、高风亮节、乐于奉献的美德而给人留下完美的形象。我爱竹、欣赏竹、崇拜竹、赞美竹,不仅是因为竹的万般风情给人以艺术的美感,而是因为竹的自然天情和独特品格给了我哲理的启迪和人格的力量!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千古流传的佳句,可说把竹子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写得淋漓尽致。竹在荒山野岭中默默生长,无论是峰峰岭岭,还是沟沟整整,她都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尽管长年累月守着无边的寂寞与凄凉,一年四季经受着风霜雪雨的抽打与折磨,但她始终“咬定青山”、专心致志、无怨无悔。千百年来,竹子清峻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为人师表、令人崇拜。
竹子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新笋就悄悄在地上萌发了,一场春雨过后,竹笋 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谓“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对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的写...
描写竹子的经典诗词名句,你知道多少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____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____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____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____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____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____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____欧阳修《戏答元珍》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____范成大《喜晴》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____王维《山居即事》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____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
____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____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____郑燮《新竹》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____王维《竹里馆》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____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____王庭筠《绝句·竹影和诗瘦》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____沈自晋《玉芙蓉·雨窗小咏》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____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以上供参考。
关于竹子的美好描写,诗词,象征什么回答好加分谢
竹:也经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竹,中国传统中,竹子象征着生命的弹力、长寿,竹子与松树、梅树合称冬季的三大吉祥植物。许许多多叶似剑鞘的竹子,枝繁叶茂,在竹波荡漾,连片成海。它们有的如绿珠坠地,有的又如翠云接天,那千姿百态的竹海里,竹叶婆娑起舞,摇曳万里。
置身于竹海,处处饱含着竹的清香。其情其景其幽香,无不使人陶醉。在荒山野岭中默默生长,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千百年来,竹子清峻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为人师表、令人崇拜。 文人爱竹,古已有之。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知之者很多,称颂者也不少。竹对苏东坡来说,竹比每天必须的食物都重要了。
李贺的“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写出了竹的几分哀怨,把情与恨的感叹用竹写了出来。范成大的“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则在竹中写出了含泪的离愁,让人感觉那绿竹也有着一分与人相同的离愁别恨。
形容“泉水”和“竹子”的诗词有什么?
1、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清代郑燮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宋代王安石的《钟山即事》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4、唐代李贺的《江南弄》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叠巘红嵯峨。
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鲈鱼千头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绿。吴歈越吟未终曲,江上团团贴寒玉。
5、唐代李端的《赋得山泉送房造》泉水山边去,高人月下看。润松秋色净,落涧夜声寒。 委曲穿深竹,潺湲过远滩。圣朝无隐者,早晚罢渔竿。
关于描写菊花,梅花,兰花和竹花的古诗词呀?
兰花诗十首 爱 兰 不是生来偏爱兰,缘于神姿自天然。 心逐碧草摇清风,嗅得幽香沁心田。 寻 兰 心仪兰花爱意浓,山中寻踪乐春风。 攀登危岩拨荆棘,一见芳姿露笑客。 采 兰 云遮雾罩溪水潺,登高攀崖觅幽兰。 采取奇草花悦目,忘尽饥饿和严寒。 养 兰 阳台莳兰数十丛,朝顾暮看日相逢。 道出不怕君笑我,糟糠说我已发疯。 赏 兰 采回兰花盆中栽,馨香引得蝶飞来。
惹我夜半无睡意,灯照芳容细观测。 梦 兰 痴心兰花登山采,归来未歇数盆栽。 天姿仙影日三顾,多少次第梦中开。 画 兰 一方宣纸几笔墨,画出兰花迎春开。 不知墨香是花香,引得蝴蝶堂上来。 题 兰 阳台兰花巧安排,春夏秋冬轮回汗。 风送天香沁肺腑,自有狼毫抒胸怀。 读 兰 始自子称王者香,空谷幽兰天下芳。 莳养数盆显神韵,引我诗情读华章。
咏 兰 碧草生在幽谷中,沐日浴露姿从容。 天赐神香自悠远,引来蝴蝶弄清风。早梅 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村前深雪里,昨夜一 枝开。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 庚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岭梅 张道洽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 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⑴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⑵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题菊花》) ⑶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菊花》) 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郑谷《菊》) ⑸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⑹ 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 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⑺ 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 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 (刘克庄《菊》) ⑻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 (郑思肖《寒菊》) ⑼ 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 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 (陈佩《瘦菊为小婢作》) ⑽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朱淑真《黄花》) 陶渊明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郑板桥在《画菊与某官留别》中写道:“进又无能退又难,宦途踞蹐不堪看。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是大文学家曹雪芹的心境 李清照以菊花自比,写下了“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唐代诗人 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写一首描写竹子的诗歌三句话要自创的
竹: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清)康有为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竹诗词自序周芳纯1991年元旦安居三年半,静坐读诗篇。华夏竹文化,源远数千年。诗词如潮海,无力仔细看。浏览逾万卷,选编万余言。古今诗竹者,常学竹风格。虚心属秉性,高节贵终生。
狂风竿不弯,暴雨肤更洁。酷署生清阴,严寒葆翠色。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罴。衣食住行用,无不劳此君。贡献愈卓越,砍伐更加烈。此风若不止,竹林尽毁灭。我编竹诗词,奉献给读者。劝君爱惜竹,弘扬竹风格。“水调歌头·咏竹”钱樟明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扬首望青天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造福何论早晚?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七律·答友人1961年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病中见窗外竹感赋董必武1952年3月4日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题竹叶剑英1963年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咏竹方志敏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竹邓拓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岁寒三友(题画诗)陶行知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且待三冬。《萧湘竹子诗词》代序熊文愈1991年4月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诗词书画卷,卷卷有竹篇。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间。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贤。东坡有三绝,板桥更超前。刚直凌云志,虚怀不私偏。郁郁婆娑叶,经冬不凋残。
迎风更潇洒,亮节益韧坚。群承竹风格,研竹数十年。业余集诗画,选纂万余言。宏扬竹文化,四海共仰瞻。我亦爱竹者,相逢庆有缘。聊聊记数语,以电竹诗篇。咏 竹宋·文同(忽忆故园修竹因作此诗)故园修竹绕东溪,占水浸沙一万枝。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应是怪归迟。摘自《132名中国国画家》春江晓景宋·惠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笋宋·王元之数里春畦独自寻。迸犀抽锦乱森森。田文死去宾朋散。抛掷三个玳瑁簪。摘自《咏物诗选》谢刘仲行惠笋宋·朱子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摘自《咏物诗选》竹唐·李建勋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摘自《咏物诗选》庭竹唐·李中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竹唐·郑谷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竹唐·韦式竹,临池,似玉。悒露静,和烟绿。抢节宁改,贞心自束。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摘自《古今中外21—30期合订本》从韦续处觅绵竹唐·杜甫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寄题江外草堂唐·杜甫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衡阳道中二绝宋·范成大黑羖钻篱破,花猪突户开。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宋·范成大临分满意说离愁,草草无言只泪流。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唐·杜甫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远游长儿子,儿地别林庐。堂成唐·杜甫背郭堂成荫白茅,绿江路熟俯青郊。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食笋诗唐·白居易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山夫折盈把,把来早市鬻。竹里清·蒲松龄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摘自《聊斋诗集》咏竹清·吴昌硕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寄罢筼筜当独惆怅,何时归去看新篁。竹石清·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长竹唐·陈陶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竹石清·郑板桥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清·郑板桥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咏竹著明·陈良规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摘自《健康报》19
89.
7.1咏竹宋·黄庭坚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