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句

形容工作态度好的词语

tiemuzhen 坐标: 124094 目录:/xing/

精选的形容工作态度好的词语工作态度和工作状态不同,和做事风格、性格也不同。而且,工作态度不是只有好的一面,就是说工作的人不是都用积极、诚恳、善意的态度面对工作的。我例举一些工作态度,不全面,算是抛砖引玉吧。专心致志、一丝不苟、马虎大意、心不在焉、兢兢业业、玩忽职守、积极主动、认真负责、消极怠工、偷工减料、呕心沥血、敷衍了事、孜孜不倦、死而后已、拖沓懒散、得过且过、求真务实、弄虚作假、精益求精、粗枝大叶、勇挑重担、袖手旁观。

形容工作态度严谨的诗句

工作态度严谨的诗句《冬夜读书示子聿》(南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总是不遗余力的,即使这样,也是从年轻开始就下苦功夫且不断努力,直至老年方才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显的,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自己亲身的实践。纸上得来的东西感受总不是很深刻。要真正弄明白其中的深意,往往来自与生活实践中自身的真实体验,很多东西都是自己碰过壁,吃过苦头,走过弯路,才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运用在教育小孩方面,教育不通的地方,只有放手让小孩自己去闯,让小孩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在吃苦受累中摸索成长。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由南宋诗人陆游晚年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一首哲理诗,饱含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理念,也寄托了诗人对子女的殷切期望。

形容心态的古诗词


1、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2、草舍茅屋有几间,行也安然待也安然。
3、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
5、病来心静一无思,老去身闲百不为。——白居易《斋月静居》
6、安禅未必需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7、鸟穿浮云云不惊,沙沉流水水尚清。任他尘世多喧嚣,静我凡心立功名。


8、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
9、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柳宗元《晨诣班超师院读禅经》
10、官曹称心静,居处随迹幽。——白居易《赠吴丹》
1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2、凡事大半天注定,何必三更费心肠。


1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14、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柳宗元《晨诣班超师院读禅经》
15、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白居易《船夜援琴》
20、智者乐山山如画, 仁者乐水水无涯。 从从容容一杯酒, 平平淡淡一杯茶。 ——陶渊明
21、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曾国藩


22、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纪昀《训次儿》
23、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张英曾《聪训斋语》
24、知足不贪,安贫乐道,力行趣善,不失其常,举动适时,自得其所者,所适皆安,可以长久。
25、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
26、一个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
27、寻常衣食随时度,分外资财莫妄求。


28、能自得时还自乐,到无心处便无忧。
29、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口乐意莫生嗔。
30、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 ——李白《赠汉阳辅录事其一》
31、石室人心静,冰潭月影残。——贾岛《寄白阁默公》
3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描述工作的诗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仰止弥高,钻之弥坚。 桃礼不言,下自成蹊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玉壶存冰心 朱笔写师魂 谆谆如父语 殷殷似友亲 轻盈数行字 浓抹一生人 寄望后来者 成功报师尊 酬问师 唐 刘商 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 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远师 唐 白居易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一身平价布,两袖粉笔灰,三餐吃不饱,四季常皱眉。五更就起床,六堂把言吹,七天一礼拜,八方逛几回?九天不发饷,十天就断炊。

辛勤曾寄玉峰前殷勤为我问平安金公的的生炉际可以终老同清欢师心好善善心渊认取时情与醉颜灵真下试心确然看来的是多情物可以终老同清欢师心好善善心渊

形容餐厅服务态度好的句子

客人的满意是我们事业的动力。 满意只有起点,没有最好;服务永无止境,只有付出。 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面带微笑,热情服务。 藐视三百天,重视一伸手。

形容心态的诗句


1、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
3、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形容心情复杂的诗句。
5、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
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6、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7、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8、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9、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形容心情复杂的诗句。
10、十人堪有九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1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14、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15、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6、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
17、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
18、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
19、桃花流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0、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21、夙风野大,纸灰飞扬,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矣。
22、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23、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24、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25、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最新形容工作态度好的词语可以看看这篇名叫形容人品行不好的词语有哪些 形容人品不好的词语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形容工作态度好的词语

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形容人品行不好的词语有哪些 形容人品不好的词语形容人品行不好的成语有:顽皮贼骨:指品行不端,无赖狡诈的人.文人无行:喜欢玩弄文字的人,品行常常不端正.铜臭熏天:.充满难闻的铜钱气味.常用以讥刺有钱人品行丑恶.也指贿赂公行,败坏风气.市井无赖:指城市中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轻薄无行:谓轻佻浮薄,品行不好.狗彘不食:连狗猪都不吃他的肉.形容其人的品行极端恶劣。狗彘不若:形容品行卑劣到连猪狗都不如的程度.卑鄙无耻:品行恶劣,不顾羞耻.狐鼠之徒:〖解释〗比喻品质低下的人.卑陋龌龊:形容品质恶劣.亦作“卑鄙龌龊”.卑鄙无耻:指品质行为恶劣,行恶劣,不顾羞耻.形容人品行不好的词语有:冷漠懦弱邪恶马虎吝啬贪婪古怪懒惰骄傲下流聒噪自私冷漠多嘴卑鄙丑陋妒忌钝固执怀疑抑郁依赖圆滑武断消极虚伪自大清高消沉粗心跟风丑恶怯弱傲慢

最新形容人品行不好的词语有哪些 形容人品不好的词语可以看看这篇名叫形容人品质好的成语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形容人品行不好的词语有哪些 形容人品不好的词语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形容人品质好的成语形容人品质好的成语


1、厚德载物: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2、忠肝义胆:忠心耿耿,仗义行事。


3、庸中佼佼:佼佼:美好。指平常人中特别出众的。
4、驰名中外:驰:传播。形容名声传播得极远。
5、宽大为怀:对人抱着宽大的胸怀。
6、心如铁石:心象铁石一样坚硬。比喻心肠硬或意志十分坚决。
7、鸿鹄之志: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志:志向。比喻远大志向。
8、高风亮节: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9、大器晚成: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10、前程万里:前程:前途。比喻前途远大,不可限量。
11、俭可养廉:俭:节俭;廉:廉洁。节俭可以养成廉洁的操守。
12、顶天立地: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13、赤胆忠心:赤:比喻真纯。形容十分忠诚。


14、穷而后工:旧时认为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
15、木人石心:形容意志坚定,任何诱惑都不动心。
16、功成名遂:遂:成就。功绩建立了,名声也有了。
17、海枯石烂: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时久远。()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
18、风华正茂:风华:风采、才华;茂:旺盛。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19、奋发有为:奋发:精神振作。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20、暗室不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21、心小志大: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22、以身许国:许:预先答应给与。把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
23、成仁取义: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以取得正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24、玉洁松贞:象玉一样洁净,如松一般坚贞。形容品德高尚。


25、龙跃凤鸣:象龙在腾跃,凤凰在高鸣。比喻才华出众。
26、知难而进:迎着困难上。
27、以德报怨: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28、德厚流光:德:道德,德行;厚:重;流:影响;光:通“广”。指道德高,影响便深远。
29、老骥伏枥: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最新形容人品质好的成语可以看看这篇名叫形容人品质坏的成语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形容人品质好的成语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形容人品质坏的成语形容人品质坏的成语


1、横行天下:横行:纵横驰骋,毫无阻挡。形容遍行天下,有受阻碍。亦形容东征西战,到处称强,没有敌手。
2、横行不法:横行:行动蛮横。肆无忌惮,专做违法的事。


3、遮人耳目:遮:遮掩。遮掩他人视听。指玩弄手法,掩盖真相。
4、蛮不讲理:态度粗暴,不讲道理。
5、上楼去梯:比喻进行极其秘密的谋划。也比喻诱人上当。
6、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
7、为鬼为蜮:蜮:传说中能含沙喷射人影,而使人致病的动物,比喻阴险辣的人。指象鬼蜮一样阴险狠,在暗地里害人的人。


8、横加指责:横:蛮横。不讲道理地批评或挖苦别人。
9、以邻为壑: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
10、用尽心机:心机:心思。用尽了心思。
11、横行霸道:横行: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不讲理。依仗权势为非作歹。

形容工作态度好的词语

形容工作态度好的词语

12、横行无忌:横行:指行动蛮横;无忌:无所顾忌。指倚仗暴力,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13、称王称霸:王:帝王;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比喻凭借权势横行一方,或狂妄地以首脑自居。
14、明争暗斗:明里暗里都在进行争斗。形容各用心思,互相排挤。
15、造谣惑众:制造谣言,迷惑群众。


16、人面兽心:面貌虽然是人,但心肠象野兽一样凶狠。形容为人凶残卑鄙。
17、撒娇撤痴:撒:尽量使出来或施展出来;娇:娇气;痴:憨痴。形容仗着受人宠爱,故意做作。
18、贼喊捉贼:做贼的人喊捉贼。比喻坏人为了自己逃脱,故意制造混乱,转移目标,把别人说成是坏人。
19、专横跋扈:跋扈:霸道,不讲理。专断蛮横,任意妄为,蛮不讲理。


20、居心叵测:居心:存心;叵:不可;测:推测。指存心险恶,不可推测。
21、害人不浅:给别人的损害非常之大。
22、谋财害命:为了劫夺财物,害人性命。
23、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24、鬼头鬼脑:鬼:形容人阴险狡诈。形容行为举止诡秘,不光明正大。
25、包藏祸心:包藏:隐藏,包含;祸心:害人之心。心里怀着害人的恶意。


26、鬼鬼祟祟:祟:古人想象中的鬼怪或鬼怪出而祸人。指行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27、强词夺理:强词:强辩;夺:争。指无理强辩,明明没理硬说有理。
28、装神弄鬼:比喻玩弄手段蒙骗人。
29、阴谋诡计:诡:欺诈,滑。()指暗地里策划坏的害人的坏主意。
30、移天易日:易:更换。比喻野心家篡夺政权。
31、蛇蝎为心:蝎:一种蜘蛛类的虫。形容心肠狠。


32、做神做鬼:指鬼鬼祟祟;使用欺骗的手段。
33、诡计多端:诡计:狡诈的计谋;端:项目,点。形容坏主意很多。
34、造谣生事:制造谣言,挑起事端。
35、血口喷人:比喻用恶的话污蔑或辱骂别人。
36、心术不正:指人用心不忠厚,不正派。最新形容人品质坏的成语可以看看这篇名叫形容社会复杂的成语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形容人品质坏的成语

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形容社会复杂的成语形容羡慕的成语图片11070293x220形容说得很准确的成语图片26222320x534赞美别人的成语图片29203480x360形容看的成语图片5453300x220形容虚心的成语图片9459286x220成语故事 旁若无人的故事 旁若无人的意思解释图片18130390x272关于鼓励他人的成语图片289186620x403疯狂猜成语一个人拿着令牌出发是什么成语图片

35907319x220有关于形容一个人品质的成语 经典好词成语大全图片63695500x333替别人悲哀的成语图片74218602x496 [1] 最新形容社会复杂的成语可以看看这篇名叫关于读书的成语,形容读书的成语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形容社会复杂的成语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关于读书的成语,形容读书的成语锲而不舍、坚持不懈、滴水穿石、博览群书、学而不厌、

博学强记、不耻下问、循序渐进、顿学累功、闭户读书、融会贯通、各抒己见、集思广益、笃学好古、顿学累功、闭户读书、刺股读书、映雪读书、映月读书、据鞍读书、折节读书,囊萤照书、废寝忘食、高才绝学、孤学坠绪、不愧下学、不愧下学、博学多才、一丝不苟、专心致志、勤学苦练、勤能补拙、将勤补拙、笃学不倦、笃实好学、高斋学士、邯郸学步、鸿儒硕学、宏儒硕学、好学不倦、

记问之学、钜学鸿生、教学相长、家学渊源、绩学之士、长材茂学、才疏学浅、才学兼优、村学究语、虫鱼之学、笃实好学、道山学海、笃学不倦、独学寡闻、笃学好古、笃信好学、顿学累功、钝学累功、道学先生、笃志好学、断织劝学、高才大学、迎刃而解、手不释卷、书声琅琅、程门立雪、穿壁引光、春诵夏弦、读书三到、读书三余、耳闻则诵、古为今用、囫囵吞枣、开卷有益、名落孙山、

困而学之、口耳之学、困而不学、款学寡闻、临池学书、力学不倦、力学笃行、敏而好学、末学肤受、贫不学俭、品学兼优、诠才末学、青藜学士、青钱学士、曲学阿世、勤学好问、曲学诐行、勤学苦练、博学多闻、博学洽闻、刺股读书、不学无术、不学无识、饱学之士、斗酒学士、取长补短、取精用弘、然荻读书、入主出奴、三余读书、生吞活剥、熟能生巧、似懂非懂、万世师表、文行出处、

上当学乖、市民文学、宿学旧儒、硕学通儒、通才硕学、通儒硕学、调嘴学舌、文江学海、枉辔学步、文人学士、晚生后学、文宗学府、学步邯郸、学而不厌、学富才高、学非所用、学海无涯、学究天人、学老于年、效颦学步、学富五车、学贯中西、学浅才疏、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如穿井、学如登山、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疏才浅、学书学剑、学识渊博、学无常师、学无止境、下学上达、

新学小生、学以致用、用非所学、一家之学、鹦鹉学舌、鹦鹉学语、以学愈愚、幼学壮行、牙牙学语、真才实学、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温故知新、学以致用、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孜孜不倦、秉烛达旦、笃学好古、囊萤映雪、发奋图强、持之以恒、废寝忘食、夜以继日、韦编三绝、闻鸡起舞、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牛角挂书、笃信好学、学而不厌、勤奋好学、好学不倦、孜孜不倦、

学而时习之、读书破万卷、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学而优则仕、学然后知不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活到老学到老、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枕典席文——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照萤映雪——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招贤纳士——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摘句寻章——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一箪一瓢——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摇头摆脑——脑袋摇来摇去。形容骄傲自得或自得其乐的样子。亦以形容读书吟诵的姿态。洋洋盈耳——〖解释〗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燕颔儒生——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亦用以称美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寻章摘句——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雪天萤席——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形容工作态度好的词语

形容工作态度好的词语
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五行俱下——谓读书敏捷神速。五行并下——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五行并下——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五车腹笥——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文弱书生——〖解释〗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书香门第——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书通二酉——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后因以此为喻。

书声朗朗——〖解释〗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的人家。士农工商——〖解释〗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十行俱下——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极快。

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徒读父书——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孙康映雪——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宿学旧儒——〖解释〗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硕学通儒——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十年窗下——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诗礼之家——诗:指《诗经》;礼:指《周祀》、《仪礼》、《礼记》。旧指世代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

诗礼人家——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舍策追羊——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语本《庄子·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舌战群儒——舌战:激烈辩论。儒:儒生,旧指读书人。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山陬海筮——【出处】清·王晫《今世说·德行》:“宦辙所至,山陬海筮,有以读书能为文者,必枉车骑过之。” 【解释】山隅和海边。泛指荒远的地方【示例】【故事】

雪窗萤几——《文选·任昉〈为萧扬州作荐士表〉“集萤映雪”李善注引《孙氏世录》:“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晋书·车胤传》:“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后即以“雪窗萤几”比喻勤学苦读。臧穀亡羊——〖解释〗《庄子·骈拇》载,臧、穀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穀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臧谷亡羊——《庄子·骈拇》载,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然荻读书——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七行俱下——读书,同时读七行。比喻非常聪明。

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牛角挂书——比喻读书勤奋。囊萤照读——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纳士招贤——〖解释〗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目不识书——谓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磨穿铁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布衣韦带——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病国殃民——使国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难。明·桑绍良《独乐园》楔子:“只因误用了王安石,创立新法,招呼类,病国殃民,天下骚然。”亦作“祸国殃民”。郭沫若《不读书好求甚解》:“你们的动机不怕就出于利国福民,然而你们的结果必弄到~。”

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闭户读书——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白面书生——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白面儒冠——〖解释〗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八百孤寒——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许许多多贫寒的读书人。

琅琅上口——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匡衡凿壁——《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以“匡衡凿壁”为刻苦读书的典实。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部分国: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唇腐齿落——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春诵夏弦——指应按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九儒十丐——儒:旧指读书人。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

集萤映雪——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挂席为门——汉初丞相陈平,好读书,在未发迹时,家里很穷,挂着破席子当门。见《史记·陈丞相世家》。后以“挂席为门”指隐士居处。亦形容贫穷或居处简陋。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废书而叹——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读书种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读书三到——形容读书十分认真。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读书得间——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积雪囊萤——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形容刻苦攻读。浑浑沉沉——广大貌。《淮南子·兵略训》:“天化育而无形象,地生长而无计量,浑浑沉沉,孰知其藏。”一说,“沉”当为“沆”字。参阅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淮南内篇二》。

画荻教子——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含英咀华——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读不舍手——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暗室求物——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形容工作态度好的词语

形容工作态度好的词语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道学先生——〖解释〗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大璞不完——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关于读书的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作者:(清)袁牧 识字要读书,种地要养猪。 作者:谚语 没有比读书更好的更持久的满足了。 作者:(英国)谚语 夫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 作者:(汉)王符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作者:朱熹 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作者:罗曼·罗兰 进学致和,行方思远。 作者:字严 善读者日攻、日扫。攻则直透重围,扫则了无一物。 作者:(清)郑燮 读好书就是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作者:(欧洲)谚语 为学大病在好名。 作者:(明)王守仁

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 作者:谚语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作者:郭沫若 有阅读能力而不愿读好书的人,和文盲没有两样。 作者:马克·吐温 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作者:章学诚 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 作者:(元)陶宗义 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于一件事情很长时间很热心地去考虑罢了。 作者:牛顿

只要愿意,就一定能够学会。 作者:列宁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导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 作者:伊萨克·巴罗 读书当将破万卷;求知不叫一疑存。 作者:《集锦》 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疾瘤。 作者:(清)袁牧 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 作者:《清诗铎·趁早歌》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作者:富兰克林 任何一个人,都要必须养成自学的习惯,即使是今天在学校的,也要养成自学的习惯,因为迟早总要离开学校的!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行路,还是要靠行路人自己。 作者:华罗庚 区别成功人士和普通人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前者喜欢读书。 一日学一日功,一日不学十日空。 作者:谚语

读书何所求?
将以通事理。 作者:张维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作者:孔子 不学,则不明古道,而能政治太平者未之有也。 作者:(唐)吴兢 人永远是要学习的。死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 作者:萧楚女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 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 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 上课就越轻松。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学习——永远不晚。 作者:高尔基 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作者:加菲劳 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 作者:赫尔普斯 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作者:孟德斯鸠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作者:(春秋)孔丘 我读的书愈多,就愈亲近世界,愈明了生活的意义,愈觉得生活的重要。 作者:高尔基

把一页书好好地消化,胜过匆匆地阅读一本书。 作者:(英国)谚语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作者:余秋雨 关于读书的名言


1、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
4、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
5、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迅
6、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煮
7、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 ——胡居仁


8、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吴晗
9、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
10、书犹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然荻读书---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七行俱下---读书,同时读七行。比喻非常聪明。 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牛角挂书---比喻读书勤奋。 囊萤照书---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囊萤照读---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纳士招贤------〖解释〗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老虎借猪,相公借书---相公:旧指读书人。比喻东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据为己有。也比喻各有各的爱好。 琅琅上口---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匡衡凿壁---《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以“匡衡凿壁”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部分国: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勤奋。 九儒十丐---儒:旧指读书人。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 尽信书不如无书---〖解释〗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集萤映雪---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积雪囊萤---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形容刻苦攻读。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解释】积蓄财产,不如学点技术。 浑浑沉沉---广大貌。《淮南子·兵略训》:“天化育而无形象,地生长而无计量,浑浑沉沉,孰知其藏。”一说,“沉”当为“沆”字。参阅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淮南内篇二》。

画荻教子---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含英咀华---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挂席为门---汉初丞相陈平,好读书,在未发迹时,家里很穷,挂着破席子当门。见《史记·陈丞相世家》。后以“挂席为门”指隐士居处。亦形容贫穷或居处简陋。

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废书而叹---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唇腐齿落---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春诵夏弦---指应按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才贯二酉---二酉yǒu:指大酉山、小酉山。据《太平御览》卷四引《荆州记》裁:传说大酉、小酉(在今湖南沅陵县)二山藏书很多。因以才贯二酉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镜花缘》一六回:“大贤世居大邦,见多识广,而且荣列胶庠,自然才贯二酉,学富五车了。”

布衣韦带---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病国殃民---使国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难。明·桑绍良《独乐园》楔子:“只因误用了王安石,创立新法,招呼类,病国殃民,天下骚然。”亦作“祸国殃民”。郭沫若《不读书好求甚解》:“你们的动机不怕就出于利国福民,然而你们的结果必弄到~。”

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闭户读书---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白面书生---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白面书郎---〖解释〗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白面儒生---〖解释〗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白面儒冠---〖解释〗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八百孤寒---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许许多多贫寒的读书人。 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暗室求物---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读书种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读书三到---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读书得间---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读不舍手---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道学先生---〖解释〗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大璞不完---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出处】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解释】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枕典席文---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照萤映雪---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招贤纳士---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摘句寻章---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臧穀亡羊------〖解释〗《庄子·骈拇》载,臧、穀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穀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文弱书生---〖解释〗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徒读父书---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孙康映雪---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宿学旧儒---〖解释〗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硕学通儒---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书香门第---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书通二酉---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后因以此为喻。 书声朗朗---〖解释〗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的人家。 士农工商---〖解释〗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十行俱下---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极快。 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十年窗下---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诗礼之家---诗:指《诗经》;礼:指《周祀》、《仪礼》、《礼记》。旧指世代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

诗礼人家---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舍策追羊---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语本《庄子·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
则挟筴读书;问榖奚事?
则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舌战群儒---舌战:激烈辩论。儒:儒生,旧指读书人。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山陬海筮---【出处】清·王晫《今世说·德行》:“宦辙所至,山陬海筮,有以读书能为文者,必枉车骑过之。”【解释】山隅和海边。泛指荒远的地方 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形容工作态度好的词语
形容工作态度好的词语
形容工作态度好的词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