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句

以缅怀先烈 圆梦中华”为主题300字

fangzheng 坐标: 124567 目录:/yi/

精选的以缅怀先烈,圆梦中华”为主题300字临清明,我们怀着悲痛的心情,来到墓前,缅怀祖国春天的缔造者,悼念敬爱的革命先烈。这里翠柏凝春,我们为那些因正义而牺牲的拂去尘土,凭吊的英魂,缅怀的丰功伟绩。 我们的脚步轻轻,我们的心情沉重,苍天也流泪,松柏也动情, 这里,播撒着革命的火种;这一片圣洁的净土,安放着先烈的英灵。 几十年来,我们有许许多多的子弟兵为捍卫民族尊严,保卫祖国领土,为亿万人民的幸福安宁,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浴血奋战,一往无前,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五千年沧桑,山水雄浑而来,凝固了岁月不朽的痕迹。在中国面临瓜分灭亡、危难深重的年代,中国人民从来没有被屈服过。无数正值壮年的中华民族先烈分子、志士仁人们,在他们最好的年纪,为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抛头颅、洒热血,舍身就义,谱写了一页页爱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篇章,雕塑了一座无字的丰碑。 历史不会忘记,高矗的胜利丰碑是无数先烈用热血和头颅垒就的。如今的光明和幸福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当历史的车轮飞转到2014年,一个世纪前那弥漫于中国大地的硝烟早已在人们的印象里泯灭,“战争”这个近乎残酷的词已被束之高阁。但是,历史不会忘记这一切,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切。 曾几何时,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岁月中,有多少‍英雄儿女,为着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鲜血洒在家乡和异乡的土地上。他们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却连姓名也不知道。但他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那就是为了解放水深火热的中国人民、结束中华民族被奴役的命运而奋斗终生。先烈们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一身傲骨,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我们的五星红旗正是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啊,是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和安宁。我们才得以在舒适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我们在这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虽然离硝烟滚滚、战火纷飞的年代很远了,也许无法体会那时的艰辛,但我们已经明白了“幸福”的来之不易。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祖国新时代建设的重任,我们将永远铭记和颂扬革命先烈的事迹,继承先烈的遗志,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读书活动举办有哪些新颖形式

读书活动的形式:


1、举办诗歌朗诵比赛;
2、演讲比赛;
3、征文稿;
4、举办每周读书之星的活动;
5、以此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
6、出手抄报。自由交流书籍信息、读书体会,这是读书会的本质。本质是交流,其成员之间必须有或多或少的互动,有互动的才能成为读书会成员,不互动的只能是听众,听报告。在读书会中,只有互相约定的“读书义务、发言义务”,以及配合主持人的“协调义务”,没有下级服从上级的说法。

扩展资料:

评选标准:


1、诗歌朗诵比赛可以通过语言表达是否流畅自然,是否融入了感情等来评选;


2、演讲比赛可以通过思想是否独到且紧扣主题,有无煽动性等来评选;


3、读书之星可以通过每周读的书的数量和质量来评选;


4、手抄报可以以版面规划的美观程度,内容是否充实丰富,是否扣紧主题等来评选。

《世说新语》是_____(朝代)的___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宋代,刘义庆.志人小说(记述人物的轶闻琐事、言谈举止)集

我要知道一些可以投稿的杂志,可以投诗歌,笑话的呢种,要具体的投稿方式,网上投稿的邮箱

如果满意请采纳。爱好写作是一个美丽的嗜好,写一写贴补家用也是怡情乐己之好事。《里短》家庭美文投稿邮箱:dagongcl@1


26.com《大地文学》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dadiwx@sina.com《首先文学》文学投稿邮箱:cqdtch@1
26.com《家庭之友》情感故事投稿邮箱:coolnini@1
63.com《长江诗歌》投稿邮箱:cjwx2003@1
26.com《长江诗词》投稿邮箱:cjscbjb@1
63.com

《初雪报》文学投稿邮箱:chuxuebao2007@1


63.com《中国花卉报》美文投稿邮箱:chinaflower@vip.1
63.com《分忧》纪实、情感故事投稿邮箱:cdsuqi@sina.com《长安文学》文学投稿邮箱:cawx2006@1
26.com《百家故事》故事投稿邮箱:bxgsh@1
63.com《境界》小说、散文、诗歌投稿:fxh122008@1
63.com《布谷文学》投稿邮箱:buguwx@1
26.com

《白塔湖文学》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bthwx2011@1


63.com《爱人》情感故事投稿邮箱:bloom3194@sina.com《北极光文学》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bjgshige@1
63.combjgxiaoshuo@1
63.combjgspb@1
63.com《中国校园文学》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bianjibu123@1
26.com《百花园》文学投稿邮箱:bhyrxy@1
63.comxxszjw@1
63.com

《北方文学》小说、散文、诗歌诗歌投稿邮箱:bfwx@1


63.combjwxjcyd@vip.sina.com《做人与处事》美文投稿邮箱:beiyuan99@1
26.com《蓼城诗刊》投稿邮箱:beareyes_0577@1
63.com《白杨诗报》投稿邮箱:baiyangshibao@1
63.com《秋实》投稿邮箱:baienjieshige@sina.com《女报-生活志》纪实、情感故事投稿邮箱:amian@2
63.net《诗歌月刊》投稿邮箱:ahszh@1
26.com

《文锋》杂文、故事投稿邮箱:2008wfwx@1


63.com《天下诗歌》投稿邮箱:17177851@qq.com《天岳》文学投稿邮箱:hbtczx@1
63.comwanhaixiong@1
63.com《幸福-情爱版》情感故事投稿邮箱:happyfuyan@sina.com《柏枫》诗刊投稿邮箱:guyijinzhi@1
63.com《闺房》女性情感故事投稿邮箱:guifangsiyu@1
26.com《故事作文》投稿邮箱:gszw226@1
63.com

《关东文学》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gdwx2205@1


26.com《诗红河》投稿邮箱:gb1220@sina.com《赣西文学》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ganxiwenxue@1
26.com《福建文学》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fjwxxs@1
63.comfjwxsw@1
63.comfjwxsg@1
63.com《飞鸟》诗刊投稿邮箱:feiniaoshikan@1
26.com《佛顶山》新诗投稿邮箱:fdssb2010@1
63.com

《芳草》小说、诗歌、散文投稿邮箱:fc82627200@vip.1


63.com《演讲与口才》美文投稿邮箱:liuchang2009@1
63.com《恋爱婚姻家庭》纪实、情感故事投稿邮箱:fangkun212@sina.com《都市》小说、诗歌投稿邮箱:dushiwenxue@sina.comsxzsl@1
26.com《第三岸》投稿邮箱:dsawxxiaoshuo@1
26.com《东方故事》故事投稿邮箱:dongfanggushi@1
63.com

《敦煌》诗刊投稿邮箱:dhsk2002@1


26.com《大河》诗歌投稿邮箱:dhsk1989@sina.com《东风文艺》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dfzazi@sina.com《登封文学》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dengfengwenxue@1
63.com《腊子口》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dblzk_ok@1
26.com《大文豪》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dawenhaotougao@1
63.com《当代故事》故事投稿邮箱:dangdaigushi@1
63.com

《大家》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dajiazzbjb@1


26.comdajiawenxue1994@1
63.com《花溪》小说投稿邮箱:daizi_bre@1
26.com《麒麟》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lbwenlian@1
63.com《山西文学》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kongling19801205@1
63.comsxwx2002@1
63.com《文学与人生》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jxncwyr@1
26.com《骏马》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junmawenxue@1
63.com

《雪花》诗歌投稿邮箱:jixixuehua@1


26.com《几江》诗报投稿邮箱:jijiangshibao@1
63.com《西江月》文学投稿邮箱:jiaoren88@1
63.com《幽默讽刺-精短小说》投稿邮箱:jdxs888@1
63.com《婚姻与家庭》纪实、情感故事投稿邮箱:huijuan0608@1
63.com《一首诗》投稿邮箱:huahaiwenxue@sina.com《花城》诗歌投稿邮箱:huachengshige@sina.com

以缅怀先烈_圆梦中华”为主题300字

以缅怀先烈_圆梦中华”为主题300字
《汉水》投稿邮箱:hsbjb2007@1
26.com《文艺生活-精品小小说》投稿邮箱:hnwysh@1
63.com《通肯河》小说、散文投稿邮箱:hlshc2008@1
63.com《攀枝花》投稿邮箱:pzhhzazhi@1
63.com《青年作家》文学投稿邮箱:puxz@sina.com《蒲江》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pujiangwenxue@1
26.com

《牡丹》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posuidige@sina.commudanwenxue@sina.com《高度》文学投稿邮箱:pengzhi824@1


63.com《南方作家》小说、诗歌、散文投稿邮箱:nfzjsgtg@1
63.comzhangqiyu1985@1
63.comnanfangzuojia2008@1
63.com《通山文艺》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ncwx.2008@1
63.com《南安文学》投稿邮箱:nawx2006@1
63.com

《蓝野》文学投稿邮箱:nanye2001@1


63.com《南风》文学投稿邮箱:nanfengtougao@vip.sina.com《芒种》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mzwxyk@1
63.commangzhongwenxue@sina.commzwxyk@sohu.com《岷州文学》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mzwxbrb@1
63.com《满族文学》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mzwxxs@1
26.commzwxsw@1
26.commzwxsg@1
26.com

《泸州文艺》文学投稿邮箱:lzwy.bjb@1


63.com《天目湖》文学投稿邮箱:lytmh2006@sina.com《芙蓉》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lotusmagazine@1
63.comyanjiawenl@sina.com《东方女人》女性故事投稿邮箱:liudipiaopiao@1
63.com《蓝点文学》校刊投稿邮箱:literary@1
63.com《零度》诗歌投稿邮箱:lingdushishe@sina.com《辽宁青年》美文、诗歌投稿邮箱:liaoningqingnian@1
26.comslymao@sina.comsly@LNYouth.cn

《香河文艺》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xianghewenyi@1


26.comxianghewenlian@1
26.com《男生女生》校园文学诗歌、散文投稿邮箱:xfjiejie@1
63.com《文艺生活-精品故事汇》故事投稿邮箱:wysh520@1
63.com《经典美文》美文、诗歌投稿邮箱:wy_jdmeiwenyc@1
63.com《九香村》文学投稿邮箱:wwwshouwang@1
63.com《巫山文艺》小说、诗歌、散文投稿邮箱:wushanwenyi@1
63.com

《五泉文学》校园文学投稿邮箱:wuquanwenxue@1


63.com《闻如是》诗歌投稿邮箱:wrszz201012@1
63.com《完美女人》女性故事投稿邮箱:woman5@1
26.com《雪莲》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wlxuelian@sina.comgq0227@mail.chia.com《人生与伴侣》纪实、情感故事投稿邮箱:wllonly@1
63.comsln9009@1
63.com《威海文学》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whshcqzx@1
63.com

《文化闽西》文学投稿邮箱:whmx2006@1


63.com《喜剧世界》文学投稿邮箱:xjsj01@qq.com《百家故事》故事投稿邮箱:wenzi_yan921@1
63.comsongzhili1975@1
63.com《文苑》经典美文原创投稿邮箱:wenyuanyc@1
63.comsong_dai@1
26.comeiwenyjdmc@1
63.com《文学界》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wenxuejie@1
26.com《天涯》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tyzzz@vip.sina.com

《通许文苑》文学投稿邮箱:txwyjk@sina.com《同学绘》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txuehui2010@sina.com《鸿儒文学》文学投稿邮箱:tougao_09@1


26.com《》女性故事、情感投稿邮箱:minirose@vip.sina.com《天津诗人》投稿邮箱:tjpoets@1
26.com《天涯诗刊》投稿邮箱:tianyashikan@sina.cn《天天》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tiantianwenxue@1
26.comsoubawang@1
26.com

《运河》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tezdsc@1


63.com《顺义文艺》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sywybjb@1
63.com《索桥》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sqzz2009088@1
63.com《中国审计报-副刊》新闻热点、社会现象投稿邮箱:songyue3816@sina.com《四海文艺》文学投稿邮箱:sihaiwenyi@sina.com《竹乡文学》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zhuxiang_1109@sina.com

《短篇小说》投稿邮箱:shortstory01@sina.com《诗林》投稿邮箱:shilin0755@1


63.comShilin0451@Sina.comhrbshilin@1
63.com《诗刊》投稿邮箱:shikanzw@1
63.comshikan@vip.sina.compdsk2010@1
26.comsk1957@vip.1
63.com《诗方向》投稿邮箱:shijiangshan999@1
26.com851305726@qq.com《时光》文学投稿邮箱:shiguangyg@1
26.com

《时代文学》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shidaililun@1


26.comshidaiwenxue@1
26.comshidaiwenxue@sina.com《山花》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shanhuabjb@1
63.comgzshanhua2008@1
26.com《上海文学》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shanghaiwenxue@1
26.com《陕北杂志》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shanbei123@1
63.com《沙地》文学投稿邮箱:shadizazhi@1
63.com

《三月》小说、散文、评论投稿邮箱:sanyuewenxue@1


63.com《散文诗世界》纯散文诗投稿邮箱:sanws@1
26.com《桃花源诗季》投稿邮箱:saiyt2010@1
26.com《校园诗人报》投稿邮箱:xiaoyuanshirenbao@1
26.com《小说林》投稿邮箱:xiaoshuolin0451@1
63.com《中国诗歌》投稿邮箱:xiaoman-113@1
63.comzallsg@1
63.com《人文杂志》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rwzz177@1
63.com

《人民文学》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rmwxsg@1


26.comrenminwx@2
63.net《日月文学》文学投稿邮箱:riyuewxjk@sina.com《北部湾》小说、诗歌、散文投稿邮箱:bbwxs0777@1
26.combbwsw0777@1
26.combbwsg0777@1
26.com《青年心理》情感故事投稿邮箱:qnxlzz@vip.sina.com《青年文学》美文投稿邮箱:qnwx1981@1
26.comqnwx-wx@sohu.comqnwx@sohu.com

《祁连风》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qlf1999@1


26.com《綦江文艺》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qjwy2010@1
26.com《星期九》文学投稿邮箱”qingtianguier@1
63.com《青海》诗歌投稿邮箱:qhhshikan@1
63.com《柞水文艺》文学投稿邮箱:zswytg@1
63.com《走廊诗地》投稿邮箱:zoulangshidi@1
26.com《啄木鸟》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zmnzz@1
63.com

《作家村》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zjc6136@1


63.com

以缅怀先烈_圆梦中华”为主题300字

以缅怀先烈_圆梦中华”为主题300字
《自由诗报》投稿邮箱:zhaoluwenxueshe@sina.com《星星》诗刊投稿邮箱:xxsk1957@sina.com《中外文艺》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zhongwaiwenyi@sina.com《钟音诗报》投稿邮箱:zhongyinsb@1
63.com《钟山》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zhongshanzazhi@vip.sina.com

《中华文学》文学投稿邮箱:zhonghuawenxue@1


63.com《华夏诗人》投稿邮箱:zhongguoqunxing001@1
63.com《指纹》诗刊投稿邮箱:zhiwen20110717@1
63.com《诗歌月刊-下半月》投稿邮箱:zallsgyk@1
63.com《中国诗歌》投稿邮箱:zallsg@1
63.com《永善文学》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yswx2007@1
63.com《银生文化》文学投稿邮箱::jindwl@sina.comynjdyk@1
26.com

《鸭绿江》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yljwxyk@1


26.com《伊犁河》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ylhzzs2009@1
63.com《阳江文艺》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yjwlyjwy@1
63.com《豆沙关》文学投稿邮箱:yjwl123@1
26.com《伴侣》爱情小说、故事投稿邮箱:yihehe@1
63.com《阳光》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ygmag@1
26.com《阅读》美文投稿邮箱:ydttlg@1
63.com

《蒲阳花》文学投稿邮箱:ycpyh8888@1


26.com《女人坊》爱情故事投稿邮箱:yaorao_19278353@1
63.com《延河文学》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yanhewenxue@1
26.com《西藏文学》西藏文化类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xzwx1234@1
26.com《天马诗刊》投稿邮箱:xw203@1
63.com《打工文学周刊》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xudong75@1
63.com

《九头鸟》文学投稿邮箱:xngbzs@1


63.comxnjtn@1
26.comxngbzs@1
63.com《佤山》文学投稿邮箱:xmwl815@1
63.com《厦门文学》小说、散文、诗歌投稿邮箱:xmwenxue@1
26.comkbfkb@1
26.com《新叶》文学投稿邮箱:xinyewxs@1
63.com《东方女性》女性故事投稿邮箱:xingxiaohui108@sina.com《延伸诗社》投稿邮箱:yanshenshikan@sina.cn

《湿地》诗刊投稿邮箱:dxxz_2009@1


63.com《青年诗人》投稿邮箱:425865019@qq.com《新诗鉴赏》投稿邮箱:xsjsxk@1
26.comclgss@1
26.com《诗中国》投稿邮箱:keyouxiang88@1
63.com《初雪诗刊》投稿邮箱:cxsktg@1
63.com《长白山》80后诗人投稿邮箱:dxyhra@1
63.com《中国诗歌》投稿邮箱:zallsg@1
63.com《一首诗》投稿邮箱:huahaiwenxue@sina.com

《九龙》散文、诗歌、小说投稿邮箱:gaozizhen3512@1


63.com《毓灵文苑》散文、诗歌、小说投稿邮箱:yulingwxs@sina.cn《天涯诗刊》投稿邮箱:tianyashikan@sina.cn《指纹》诗刊投稿邮箱:zhiwen20110717@1
63.com《印迹》散文、诗歌、小说投稿邮箱:shallowyinji@1
63.com《濠江》散文、诗歌、小说投稿邮箱:haojiangzazhi@1
26.com

《南方诗人》投稿邮箱:fycmnfsr@1


26.com《零度》诗刊投稿邮箱:lingdushishe@sina.com《国酒诗刊》投稿邮箱:wangxingwei197412@1
63.com《诗刊》投稿邮箱:pdsk2010@1
26.com《橄榄叶》香港诗报投稿邮箱:olivelees.hk@gmail.com《藕塘村诗刊》投稿邮箱:xuhouxian@1
63.com《海燕》散文、诗歌、小说投稿邮箱:hywxyk@sina.com

《世界诗人》投稿邮箱:iptrc@1


26.com《中国诗坛》投稿邮箱:sukai66@sohu.com《钟音诗报》投稿邮箱:zhongyinsb@1
63.com《水镜文艺》散文、诗歌、小说投稿邮箱:nzsjwy@1
63.com《诗汇》投稿邮箱:spsh2011@1
63.com《泾河》散文、诗歌、小说投稿邮箱:jinghe0933@1
63.com《领悟》散文、诗歌、小说投稿邮箱:dgshazheng@gmail.com

《竹乡》散文、诗歌、小说投稿邮箱:zhuxiang_1109@sina.com《蒲江》散文、诗歌、小说投稿邮箱:pujiangwenxue@1


26.com《泛》诗刊投稿邮箱:fanshige@sina.com《大西北诗刊》投稿邮箱:daxibeishikan@1
63.com《守望》诗刊投稿邮箱:wwwshouwang@1
63.com《远方》散文、诗歌、小说投稿邮箱:hxjh001@1
63.com《南麂诗刊》投稿邮箱:njsk2010@sina.com

《巫山》散文、诗歌、小说投稿邮箱:wushanwenyi@1


63.com《西南作家文学》小说、散文投稿邮箱:609123591@qq.comxinanzuojia@1
63.com《中山文艺》散文、诗歌、小说投稿邮箱:zssrb@sina.com《新诗人》投稿邮箱:newpoet2010@1
26.com《琴台文艺》散文、诗歌、小说投稿邮箱:qintaiwenyi@1
26.com《中联文学》诗歌投稿邮箱:zhonglianwenxue@1
63.com

《西凉文学》散文、诗歌、小说投稿邮箱:Wwxlwxsw@1


63.comWwxlwxxs@1
63.com《西部时报》文化随笔投稿邮箱:yinli3@1
63.com《索桥》散文、诗歌、小说投稿邮箱:sqzz2009088@1
63.com《阵地》诗报投稿邮箱:baojizhendi2000@1
63.com《阅读与写作》散文、诗歌、小说投稿邮箱:xiaoshuotoug@1
63.comsanwentougao@1
63.com《阅读》美文投稿邮箱:ydttlg@1
63.com

《光雾山文学》散文、诗歌、小说投稿邮箱:nzy_120@1


26.com《天天》散文、诗歌、小说投稿邮箱:tiantianwenxue@1
26.com

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影响如下:道家思想尤其是道家老庄派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超过了诸子百家,也超越了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这种影响如此之大,至今仍然没有过时。许多近现代文学艺术大家,如鲁迅、郭沫若、胡适、周作人、林语堂、废名、施蛰存、沈从文、汪曾祺、范曾、阿城、韩少功、阎连科、高行健等,都曾受过道家深刻的影响,其作品中也有浓厚的道家意味,以至于有人将高行健获得诺贝尔奖文学奖看作是“庄子的凯旋”。

综合来看,道家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以缅怀先烈_圆梦中华”为主题300字

以缅怀先烈_圆梦中华”为主题300字

1、审美观道家主张道法自然,所以追求自然美就成为了中国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
2、文学创作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来雕饰”;体现在绘画艺术上,就是水墨画简淡含蓄形神兼备的风格。
3、建筑艺术就是私家园林“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意境;体现在音乐艺术上,就是古琴“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

同时道家主张无为自化,得意忘言,所以也使文艺形成了虚实相生的审美追求。同时,由于道家思想与盛世关系密切,所以有助于增加文学艺术的豪气,而在衰世中道家思想是文人的治疗创伤的精神支柱,所以又造就了文学艺术旷达放逸的艺术风格。另外,道家主张高下相随正反相倚,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学艺术的结构。中国建筑,尤其是园林,总爱追求一种欲显先抑,欲直而曲,欲放先收的曲折反复之效果,小说戏曲的故事进程也多是如此:先是由合到分,然后中间经过无数的曲折,最后又由分到合,以大团圆作为结局。

扩展资料:“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在中国哲学史上,“道”这一范畴为道家首先提出。道的原始涵义指道路、坦途,以后逐渐发展为道理,用以表达事物的规律性。这一变化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春秋后期,老子最先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成为道家的创始人。以后,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其涵义虽有不同,但基本上成为世界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的代名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家

古琴中州派的由来,为什么要叫中州。

中原的古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优良的传统。古琴伴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一直流传至今,从未间断过早在公元前662年,河南人早就选用桐、梓来造琴了。在公元前五百多年前,周简王至周景王时,晋国著名乐师师旷,亦以善琴闻名于世,他曾在开封古吹台弹琴奏乐,创作了著名琴曲《阳春》与《白雪》。古吹台至今仍座落在开封市禹王台公园内。西汉宣帝时期,梁国(今河南开封)人龙德,以琴待诏仕于宫廷。他一生的著述很多,在《汉书·艺文志》中著录有他的《龙氏九十九篇》。刘向说过:“雅琴之事皆出龙德《诸琴杂事》中。”这可能是一部琴书巨著,可惜原书已不传了。东汉顺帝至献帝时期的蔡邕,字伯喈,河南陈留(今河南开封)人,博学多才,好辞章,工书画,尤妙于音律,年轻时就以善弹琴而知名,是中国音乐史上的大琴家、大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他创作的《游春》、《绿水》、《幽居》、《坐愁》、《秋思》五首著名琴曲,总称为《蔡氏五弄》,这些琴曲在当时就广为流传。不仅嵇康在《琴赋》中列有他的曲目,一直到唐代都享有盛名,成为琴家最常弹的曲子。像王维、李白、白居易、李贺等诗人,都写有听弹蔡氏作品的诗作。现存的《山中思友人》、《秋月照茅亭》等曲,据明初朱权《神奇秘谱》记载,也是他的作品。他创作并演奏的这些琴曲在中国古琴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他还著有《琴赋》与《琴操》。在《琴操》一书中,不仅介绍了古琴的演奏手法和当时的流行曲目,而且还系统地汇集并介绍了50首曲子,这些都是汉代以前非常古老的曲子,成为后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作品的珍贵史料,在中国古琴史上他开创了弹琴注重手势、研究手势、绘制图谱的先河。

蔡邕还是一位斫琴名家。蔡邕琴,亦名焦尾。就是他自制的这张焦尾琴,还流传着一则故事:“蔡邕在吴,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起火烈声,知其良材,因请裁为琴,果有美音,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就是这张琴的缘故,古人遂把琴尾称作“焦尾”。于是焦尾就成为古琴琴尾的专有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蔡邕女蔡琰,字文姬,也是一位“博学有才辩,又妙於音律”(《后汉书·董祀妻传》),兼善诗词的女琴家。蔡邕在中国琴坛上的影响很大,犹其是对於中州琴学传统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他的影响下,汉魏间在他的家乡河南陈留(今开封),又先后出了阮瑀、阮籍与阮咸等善琴的名士。阮瑀是当时文坛有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幼时从蔡邕学琴。名曲《酒狂》与《三峡流泉》,相传就是他的儿孙阮籍与阮咸叔侄所作。阮籍还著有《乐论》音乐理论著作传世。他俩也都是“竹林七贤”中的大琴家.

到了北宋,中州古琴再度繁荣。著名宫廷琴师朱文济,他在宋太宗太平兴国中“鼓琴为天下第一”。他的门生和再传弟子,在宋代琴坛,个个都是大名鼎鼎。京师(今河南开封)的慧日大师夷中是他的得意门生,夷中又将他的琴艺传授给知白和义海。欧阳修听了知白演奏后,写了一首长诗来赞美。义海在京师学完琴之后,回到越州(今浙江绍兴)法华山继续苦练,“积十年不下山,昼夜手不释弦,遂穷其妙”。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指出:“海之艺不在于声,其意韵萧然,得于声外,此众人所不及也。”当时向义海学琴的人很多,著名的则全和尚就是他的。则全不仅琴艺高超,而且对演奏理论有独到的见解,著有《则全和尚节奏指法》,这是《琴苑要录》中的重要文献之一。则全的弟子钱塘僧照旷在宋徽宗政和间,所弹奏的《广陵散》,以“音节殊妙”而著称。这几位朱氏的弟子,皆为出家的和尚,个个琴艺精斟,还有琴学理论著述传世,当时人们都尊之为“大师”。

北宋还出了个嗜琴的皇帝,那就是宋徽宗赵佶,他设有“万琴堂”,收罗储藏天下名琴。张瑞义《贵耳集》所载宋人撰写的李师师佚事里,有宋徽宗赵佶微行至李师师家听琴的故事:“师师乃起,解玄绢褐袄,衣轻绨,倦右袂,援壁间琴,隐几端坐,而鼓《平沙落雁》之曲。轻拢慢捻,流韵淡远,帝不觉为之倾耳。……时大观三年(1109)八月十七日事也。……三月帝复微行如陇西氏(即李氏)……帝赐师师偶坐,命鼓所赐蛇跗琴,为弄《梅花三叠》,帝衔杯饮听,称善者再。”

从这些宋人的记载,使我们得知,一直流传至今几乎没有一位琴家不会弹奏的古琴名曲《平沙落雁》和《梅花三弄》,早在北宋时京都已很盛行,而且广为流传。这是中州派具有代表性的两首名曲,直到清代乾隆年间,在中州派的几部琴书谱集中,都载有《平沙落雁》的曲谱。直到近代苏州古琴家吴兰荪先生还藏有他手抄的《平沙落雁》谱,他在其曲名下还特意注着中州派,说明这是中州派的传谱,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到了明代,在河南邓州又出现了一位古琴家,就是嘉靖年间的大学士丁钲,字维静,号粛庵。 到了清代乾隆年间,中州琴派又出现了好几位在琴界很有影响的古琴家,他们都著有琴书谱集,并一直流传至今。 一部是清代乾隆四年(1739)王善撰辑的《治心斋琴学练要》,共五卷,前二卷论琴,后三卷是琴谱,共收录二十六曲,凡三十谱。其中有九首是他创作的新曲谱,如有名的《精忠词》、《关雎》、《读易》等。王善,字元伯,陕西长安人。他在自序中说他编辑此琴书时,“反复参稽,昼夜思维。……殚精竭虑,盖数十年於兹矣!”他在凡例中指出:曲中的“指法字母,予第取中州调之应用者,……”是一部有琴论,有传统古谱及自创新曲,“简当明切”的琴书谱集。

一部是清乾隆十六年(1751)李郊撰辑的《颖阳琴谱》,李氏在自序中说他的父亲要他学琴,“遂博采四方,闻雍邱李君襄五,乃挥抚名手,音声谐和,调衍中州正派,不惜重聘敦请於家。自雍正甲辰以至巳酉,岁经五更,……口传手授。”后来李郊将他所学“逐曲按其音律,详摹手法,而谱记八曲,后又推广四曲,合订一十二曲,……用作学琴者行远登高之一助!”记谱时,李郊为帮助初学者分清句逗,他还特创分句成行,又再分点的形式,为古琴记谱另辟蹊径。这是一部中州派的琴谱,强调用指取音贵乎苍老恬静,迟疾顿挫,安舒自如。《琴曲集成·据本提要》云“其演奏风格与江浙巴蜀各派迥然不同。”

再一部是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崔应阶撰辑的《研露楼琴谱》,崔氏在序文中自认他和他的琴师是中州派,王受白是崔应阶的琴师,崔在长江一带作高官,最后升到中丞(巡抚)。王受白随他“往来豫楚间几三十年,得其秘传十余操,高古淡远,不同凡响,倘所谓中州派者非欤?”这部琴谱是崔氏在苏州作江南臬司时,和受白之子王如熙(当时王受白已死)“所录受白谱数卷,择其雅俗共赏者,凡二十曲,相与手订。”在崔作中丞后,“政暇拣出复较,命张子松孙录以付梓,公之於世。”他以极简要的“高古淡远,不同凡响”概括了中州派的演奏风格。另一部《龙吟阁秘本琴谱》,主要收有王受白辑录的传统琴论。详研以上几部琴谱,能使我们对于乾隆中叶再度盛行的中州派能够得到有系统的认识和了解。

此外,清人王坦《琴旨支派辩异》篇中指出:“中州派高古端严,宽宏苍老;浙派清和善俗;金陵派参序有节,抑扬有纪;虞山派清微淡远。”王氏这段文字精辟地概括了当时几个派别的琴风,记载了中州派独具魅力的演奏风格。 尽管这些对于中州琴学的评说,多出於清人之口,但事实上,中州琴派及其演奏风格的形成,当是由来已久的。纵观琴史,中州琴学出现过三次高峰,一次是以蔡邕、阮籍等为代表的汉魏时期;一次是以朱文济、义海等为代表的北宋时代;一次是以王善、李郊、崔应阶等为代表的清代乾隆年间。

直到清末仍有一批有影响的中州派古琴家活跃在琴坛上。如沈懿安,号可悟子,湖北宜昌人。“清末传‘中州派’琴,在宜、沙、荆、襄间有盛名”(查阜西《琴学文萃》)。在沈懿安的弟子中,除其子沈应彪外,有名的还有宜昌的段选青、杨理臣,扬州的潘维周等(1936年《今虞琴刊》)。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古琴家徐元白和邓峡峰(河南南阳人)等人,在河南省省会开封,一同组织成立了“中州琴社”。古琴家陈仲巳和邓玟,都是当时“中州琴社”的成员。徐元白先生在“中州琴社”期间,曾制过大批古琴有百余张。陈仲巳老先生在解放后五六十年代,与古琴家查阜西先生一直有着书信往来,发掘过琴曲古谱,曾打过《广陵散》等曲。书学苏东坡,也有很深的造诣。邓玟是邓峡峰的侄女,家藏唐琴,自幼跟着叔叔学琴,后来,也是徐元白先生的。她不仅琴艺出众,犹擅书画,17岁中学时代就开过个人画展,后毕业於河南大学外语系日语专业,是一位琴、棋、书、画“四艺”皆优的才女。其叔邓峡峰在抗战胜利后解放前出家为僧,仍以琴书相随。和尚邓峡峰的名字,永远留在河南琴人的心中!

最新以缅怀先烈,圆梦中华”为主题300字可以看看这篇名叫缅怀先烈重温历史主题活动心得体会【3篇】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以缅怀先烈,圆梦中华”为主题300字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缅怀先烈重温历史主题活动心得体会【3篇】不能忘记的鲜血曾经染红过这一片天地,我们的英雄在这里沉睡,他们是为了祖国为了人民而战,继承精神就是就是一种前进的力量。下面是小编带来的缅怀先烈重温历史主题活动心得体会【3篇】,快来看看吧。

316px; width:500px;">


1. 青春换得江山壮 碧血染将天地红 哈尔滨有这样几条街道:兆麟街、一曼街、靖宇街、贵新街和尚志大街,他们都是以耳熟能详的的名字命名的。走近重温他们的故事,感动着我们也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2018年9月30日时值我国第五个纪念日,作为新盟员我有幸参加了民盟哈尔滨市委、新盟员总支部带领新盟员开展的“缅怀先烈 重温历史”主题活动。

“四海今歌赵一曼,万民永忆女先锋。青春换得江山壮,碧血染将天地红。”伴着婆娑细雨,踏着铺地黄叶,在民盟哈市委驻会副主委姚书元和齐燕秘书长的带领下,100余位新盟员来到抗日英雄赵一曼纪念碑前齐唱国歌、献花鞠躬,以此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追念先烈们的爱国情怀。赵一曼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面对祖国和人民,她是充满温情的,哪怕是在牺牲前也要叮嘱儿子记住母亲为国捐躯的遗志;面对日寇,她是坚强的,哪怕是老虎凳、辣椒水甚至更严酷的刑讯也不能让她屈服。苍松翠柏簇拥着赵一曼纪念碑,见证了中国人民的奋起反抗,见证了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

在盟市委领导的带领下,新盟员沿着这条以名字命名的一曼街一路来到了东北纪念馆、东北抗联博物馆和黑龙江历史纪念馆。纪念馆中主要展出在东北具有影响和代表性的文物、图片和资料。纪念馆中的文物有用过的钢笔和墨水瓶,墨水瓶已经空了,钢笔造型简单,但就是这样的一套文具写出了多少豪言壮语、号召了多少仁人志士参与到一场一场浩大的为人民幸福生活而战的斗争中。还有一双硕大的黄胶鞋。说它是鞋因为它的介绍旁的确写着“鞋”,看上去也是鞋的模样,但是它看上去硕大无比、质地坚硬、材质很薄。很难想象这样一双又薄又不合脚的“鞋”是如何伴着英雄们走过漫漫的抗战之路,如何扛过这东北的凌冽寒冬----心疼,我们可爱又可敬的们,我们的英雄们!

纪念馆用高科技的“声光电”技术重现了当年革命岁月的场景,人物蜡像栩栩如生。有一处模拟展示的是当年的街道:墙上贴着各色口号标语,一位革命战士手握钢迈步向前,注视着远方,他也许是在视敌情,也许是发现了敌军的藏匿之处,正准备与战友并肩作战一举歼灭敌军。另一模拟展示点是战士们围坐在一起,燃起一小堆篝火准备吃饭,炊具就是一个钢盔。没有崭新的灶台,没有齐全的调料,更没有高档的就餐工具。但是战士的脸上却洋溢着笑容,也许他在为这一次的战斗胜利欢欣鼓舞,也许他想起了远方的父母,想起了故乡的妻儿,也许他想到了革命胜利后的美好生活。总之,那时英雄们的快乐如此简单,他们想要为之奋斗的生活正是如今我们每天享受的:生活祥和、物资充足、“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纪念馆中的布置匠心独具,用于展示照片和各类珍贵图片的墙是用青色方砖搭建的,不同主题间用城门的造型或是通过不同颜色的灯进行区分,这些灯的颜色或昏暗或凄冷,与陈列品的内容相呼应,我的心情沉重压抑愤怒。沿着长廊一路走过,灯光逐渐柔和明亮了,一些战时的诗歌作品和鼓舞士气的歌词歌曲让我惊叹:在那一段冰冷灰暗的时期,战士们英雄们不向敌人屈服、不任青春放弃,他们是那样坚强地为人民幸福而战,为祖国胜利而战。

我热血澎湃,心情激动禁不住跟身旁的盟友讨论:如果祖国现在召唤我们,我们也一定会面对敌人不屈不挠。但是并非只有战争才能体现我们爱国的决心,和平年代更需要我们的拳拳爱国之心。作为民盟的一份子我们要立足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祖国的明天培养栋梁之才。以积极的态度生活学习和工作。居家则和谐邻里爱护家人,求学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任职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我庆幸能够成为祖国富强建设的一份子,我庆幸能够成为民盟的一份子,我将多关注身边事做有心人,从点滴小事做起积极行动起来。


2. 山河已无恙,英魂耀中华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2018年9月30日是我国第五个纪念日,我有幸参加了民盟哈尔滨市委新盟员总支部“纪念日”缅怀先烈 重温历史的活动。 全体新盟员按时到达集合地点,在民盟市委领导的带领下,首先来到了“一曼街”,瞻仰了革命赵一曼的雕像,同时向革命纪念碑敬献了花篮花束,表达了缅怀之情。关于一曼街名字的由来,我也是听完介绍才知道的,这里曾是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遭受酷刑后走上刑场的地方,为了纪念她的事迹,命名此街为“一曼街”。

我们来到了位于一曼街的东北纪念馆内参观,纪念馆大体内容分为两部分:《黑土英魂——东北抗日事迹陈列》和《伪满警察厅遗址复原展》,从那些展出的图片、留下来的实物、信件,特别是通过大屏幕图像故事及采访介绍资料,对这些耳熟能详的抗日英雄杨靖宇、赵一曼、李兆麟、赵尚志及解放战争时期的董存瑞、杨子荣等英烈的英雄事迹再次震撼。尤其让我感动的是赵一曼写给儿子的手书,承载的是一个母亲对孩子最真挚的爱和期望,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另外让我感受很深的是纪念馆还原了抗日时期的很多真实情景,在纪念馆展厅的墙壁上贴满了当时所拍摄的照片和各种文献,还陈列着革命使用过的步、机、将领使用过的手和当年拍摄照片所使用过的照相机等,在一些地方还制作了场景和人物蜡像,生动的展示了当时革命的艰苦岁月。接着解说员带我们来到了革命赵一曼曾经被关押的地方,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并没有向敌人屈服,敌人用掺有辣椒和小米的汽油往她的嘴里和鼻子里灌,灌进去的是小米吐出来的却是黄豆粒大小的血珠,我很难想象那是一种多么痛苦的折磨。赵一曼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意志正是广大中国革命者的意志,一种不屈的意志,一种不可磨灭的意志,正是这种意志才取得了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通过学习历史,感受历史,感受红色革命精神,后人要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观念。 近代以来的中国,约有2000万名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英勇牺牲。他们用身躯挡住了撕裂中国的炮火,用生命贡献祖国的建设,倾尽所有,让后人身处的中国为之一新。“为了新中国,向我开炮!”“为了新中国,我甘愿赴死。”声声仿佛回荡在每个人的耳畔。

习总说过:“不能让英雄既流血又流泪。”惟有传承先烈风骨,才能挺起民族脊梁;惟有铭记先烈意志,才能拥有光明的未来。今天请向英雄、向先烈们致敬! 作为当代青年,作为一名新盟员,一名医院的基层工作者,深刻体会到身上肩负的使命。在金钱崇上的今天,我们缺乏的就是这样的红色精神支柱,缺少的就是能坚定我们正直为人的支撑,缺少的就是能让我们释怀的感悟。

接受了一次生动的思想洗礼和爱国主义教育。大家深深体会到今天幸福的来之不易,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热血,用生命换来的。他们为谁拼杀,又为谁倒下?如今的实际生活中,这个世界也并不总是阳光普照,当狂风暴雨、疾雷闪电的时候,当分子拿着利刃或者弹,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我们是否有抵挡的勇气,我们是否有义无反顾的精神?就像前段时间流行的那句话:哪有那么多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我们应该对如今的生活倍感珍惜,决不能因优越的生活条件而遗忘艰苦奋斗的精神,时刻谨记先辈们的辛劳,多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常怀感恩之心。

让我们缅怀先烈,勿忘历史,继承精神就是凝聚中国不断前行的力量! 请在心里对这些英雄们说一句:山河已无恙,英魂耀中华!375px; width:500px;">


3. 重温历史 缅怀先烈2018年9月30日,全国第五个纪念日,作为新盟员,我参加了民盟哈尔滨市委组织的“纪念日”活动。 这一天,我们参观了黑龙江历史纪念馆;这一天,我们参观了东北纪念馆;这一天,我们参观了东北抗联博物馆;这一天,我们向赵一曼纪念碑敬献了鲜花。这一天,我们重温历史,缅怀先烈。

红旗·黑土·丰碑——“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播撒火种 革命觉醒”“烽火岁月 艰苦卓绝”“自力更生 力创伟业”“改革开放 开拓前行”“科学发展 再铸辉煌”“群星璀璨 大爱无疆”,是龙江儿女浴血奋战,艰苦奋斗,开拓进取,谱写的波澜壮阔、光辉灿烂的历史篇章。

黑土英魂——“东北沦陷 抗日斗争兴起”“联合御敌 组建抗日联军”“艰辛苦斗 配合全国抗战”“坚持斗争 赢得抗战胜利”“争取民主 建立东北根据地”“捍卫和平 进行防御作战”“扭转战局 转入战略进攻”“解放东北 迎接新中国诞生”,是为了龙江人民的自由幸福而奋战在这片黑土地上的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

抗战十四年——“民族危亡 义勇军抗击强虏”“抗战中坚 东北抗联建立”“民族脊梁 抗联浴血苦斗”“坚强后盾 军民联合御敌”“红星指引 对抗联领导”“完成使命 建树历史功勋”,是1931年到1945年,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十四年。

展厅中有历史图片,有杨靖宇工作时穿的大衫,有李兆麟遇害时穿的血裤,有赵尚志使用的手,有赵一曼留给儿子的遗言,有董存瑞炸碉堡的雕塑,有东北抗联使用的电台,有东北抗联军歌集……一张张图片、一件件文物、一座座雕塑、一个个武器、一处处场景……向我们诉说着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撰写的故事。

他们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他们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他们无私奉献、敢于牺牲;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抗击侵略者,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国。他们有的是身经百战的司令员,有的是刚翻身解放参军参战的儿童团团员,有的是在战场上牺牲的普通战士,有的是英勇就义的国际主义战士……杨靖宇、李兆麟、赵尚志、赵一曼、朱瑞、董存瑞、杨子荣们的故事令我们心情沉重,感慨万千。

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为了国家繁荣富强,千千万万优秀的中华儿女用难以想象的超常抗争精神,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同侵略者血战、直至最后胜利。无数为国捐躯的先烈,有的只留下遗照和遗物,更多的没有留下姓名。正是他们用血肉之躯争得了民族的独立,捍卫了国家的尊严。他们用生命铸造的民族精神,是我们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高扬的旗帜!我们不会忘记,在反侵略战争中,牺牲的所有将士及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不同国籍的。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昨天,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为了国家繁荣富强,无数的英雄献出了生命。的功勋彪炳史册,的精神永垂不朽。今天,作为新时代民盟人,我们要牢记在共和国旗帜上民盟前辈血染的风采,做铭记英雄、不忘历史,继承先烈使命、弘扬先贤精神的行动者。 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砥砺前进!

最新缅怀先烈重温历史主题活动心得体会【3篇】可以看看这篇名叫2018重阳节活动心得体会 范文模板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缅怀先烈重温历史主题活动心得体会【3篇】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2018重阳节活动心得体会 范文模板九九重阳佳节活动结束之后的心得体会应该怎么写呢?
不要担心,文章为大家带来了2018九九重阳佳节的心得体会还有范文模板,相信一定对大家有所帮助,快阅读文章收藏起来吧!

2018重阳节活动心得体会、范文模板重阳节前夕,我和几位新伙伴再次来到xx市xx,提前给老人带来真挚的节日祝福。想起中秋节前夕第一次来到xx,这次的xx之行觉得亲切许多。如果说上次的活动是我们给爷爷奶奶表演、爷爷奶奶只是观众的话,那这次爷爷奶奶就是主角、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表演。活动一开始,我们和爷爷奶奶玩了一个“红绳结情”的游戏,看的出来,这个游戏成效很大,每位爷爷奶奶都参与进来,最终结成了一张很大的红绳网,就像社区一样,是一张无形的网——网住了所有的居民,大家在这张网中和睦相处。

这个游戏把整个活动的气氛都都调动起来了,爷爷奶奶们热烈的笑脸让我们对下面的环节充满了信心。接着我们玩的游戏叫做“心有灵犀——你来比划我来猜”。让爷爷奶奶既动脑又动手,看着爷爷奶奶憨态可掬的比划和猜不出来的焦急模样,大伙都笑成了一团。最后的游戏是“击鼓传花”,虽然有些爷爷奶奶不愿意上台表演,但还是有几位积极的爷爷奶奶自告奋勇地上台来,有唱戏剧的,有唱红歌的,还有位阿姨热情地上台来跳舞,气氛相当热烈。

不过这两个环节稍显不足的是,由于文化程度及语言因素,部分老人参与度不大,这也为我们今后的活动开展了经验。活动最后我们给爷爷奶奶们分发小礼品,爷爷奶奶们也是尽兴而归,短暂的欢聚也接近了尾声。这次活动值得肯定的地方是气氛比较热烈,这对鼓励老人参与很有帮助,但也有不足之处,游戏的设计不太适合高龄老人,这我们也会引以为戒,尽力克服,希望下次的活动能更完美些。

以缅怀先烈_圆梦中华”为主题300字
以缅怀先烈_圆梦中华”为主题300字
以缅怀先烈_圆梦中华”为主题300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