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的赞美巾帼的诗句飒爽英姿五尺,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巾帼一 紫房日超胭脂折,素艳风吹腻粉开。 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 二 腻如玉脂涂朱粉,光是金刀剪彩霞。 从此时时春梦里,应添一树女郎花。 唐.杜牧题木兰庙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唐.李商隐木兰花诗 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 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 明.曹琏诗题商丘诗 亳上商丘绕故宫,荒台古墓冷秋风。 火星有庙应分野,金果无园发旧丛。 代父尚看传孝烈,死固犹复许孤忠。 悠悠往事空留迹,尽在行人感慨中。 清.徐作肃题木兰祠 远廓东南孝烈祠,木兰桑榜记隋时。 仓皇戎檄摧穷老,慷慨中闺有健儿。
铁甲环来杂佩冷,鸾书绝去令威迟。 千看血食瞻灵爽,伏腊金枝宛宛披。关于巾帼英雄花木兰的诗句
1、《木兰诗》 南北朝:佚名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惟闻 通: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题木兰庙》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3、《和白使君木兰花》 年代: 唐 作者: 徐凝 枝枝转势雕弓动,片片摇光玉剑斜。 见说木兰征戍女,不知那作酒边花。
4、《戏题木兰花》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 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
5、《题令狐家木兰花》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腻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
从此时时春梦里,应添一树女郎花。 木兰从军讲的是当时一位巾帼英雄的故事。木兰据说姓花,商丘(今河南商丘县南)人,从小跟着父亲读书写字,平日料理家务。她还喜欢骑马射箭,练得一身好武艺。有一天,衙门里的差役送来了征兵的通知,要征木兰的父亲去当兵。但父亲年纪老迈,又怎能参军打仗呢?木兰没有哥哥,弟弟又太小,她不忍心让年老的父亲去受苦,于是决定女扮男装,代父从军。
木兰父母虽不舍得女儿出征,但又无他法,只好同意她去了。 木兰随着队伍,到了北方边境。她担心自己女扮男装的秘密被人发现,故此处处加倍小心。白天行军,木兰紧紧地跟上队伍,从不敢掉队。夜晚宿营,她从来不敢脱衣服。作战的时候,她凭着一身好武艺,总是冲杀在前。从军十二年,木兰屡建奇功,同伴们对她十分敬佩,赞扬她是个勇敢的好男儿。
战争结束了,皇帝召见有功的将士,论功行赏。但木兰既不想做官,也不想要财物,她只希望得到一匹快马,好让她立刻回家。皇帝欣然答应,并派使者护送木兰回去。 木兰的父母听说木兰回来,非常欢喜,立刻赶到城外去迎接。弟弟在家里也杀猪宰羊,以慰劳为国立功的姐姐。木兰回家后,脱下战袍,换上女装,梳好头发,出来向护送她回家的同伴们道谢。
同伴们见木兰原是女儿身,都万分惊奇,没想到共同战斗十二年的战友竟是一位漂亮的女子。有关“巾帼不让须眉”的诗词有哪些?其赏析是什么?木兰诗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 hán)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w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jiū)。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
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qiáng)。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huò huò)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赞美巾帼的诗句
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tiē)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译文】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
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
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每间房都打开了门进去看看,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上装饰物。
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评论】诗歌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慽慽,感激强其颜。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
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鞲理丝簧。昔为雄,今复娇子容。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
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今也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叹重徒嘻吁。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一千多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著作《诗薮》:木兰歌是晋人拟古乐府,故高者上逼汉魏,平者下兆齐、梁。如“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尚协东京遗响;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齐梁艳语宛然。
又“出门看火伴”等句,虽甚朴野,实自六朝声口,非两汉也。谢榛《四溟诗话》:《木兰诗》云“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北市买长鞭。”此乃信口道出,似不经意者,其古朴自然,繁而不乱。若一言了问答,一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殆非乐府家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等绝似李白五言近体,但少结句耳 。
“雄兔脚扑朔……”此结最着题,又出奇语,若缺此四句,使六朝诸公补之,未必能道此。【赏析】木兰诗(曹道衡)北朝长篇叙事民歌。它的产生年代及作者,从宋代起,就有不同记载和争议。始见于《文苑英华》,题为《木兰歌》,以为唐代韦元甫所作。《古文苑》题为《木兰诗》,以为“唐人诗”。宋代程大昌《演繁露》据诗中“可汗大点兵”语,认为木兰“生世非隋即唐”;而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则认为“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之类,“已似太白,必非汉魏人诗”。
此后,历代都有人持“隋、唐人作”之说,但宋代黄庭坚已指出此诗并非韦元甫所作,而是韦“得于民间”(《题乐府〈木兰诗〉后》)。《乐府诗集》列入《梁鼓角横吹曲》,亦题...当代巾帼英雄 李灵1982年出生于河南省淮阳县,毕业于淮阳师范,毕业后办起了许湾乡希望小学,被网友"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 被评为中央电视台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2011年被国务院选为《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杰出代表人物之一,全国人大代表。
2.姚厚芝 女,重庆市巫溪县塘坊镇红土村村民。2006年姚厚芝查出乳腺癌,需立即做切除手术。面对高额的手术费,姚厚芝选择了"疗"。经3年多的时间,终于绣好了《清明上河图》2014年2月10日,姚厚芝荣获2013感动中国人物。
3.许月华 人称"板凳妈妈",1956年出生在湖南湘潭板塘乡,1岁时失去父亲,母亲在她12岁时也去世了。由于家境贫寒,许月华没有上过一天学。
就在母亲去世那年,为谋生计,她偷偷跑到铁路上捡煤渣,不幸被火车轮夺去了双腿。 没有双腿的她开始用两个四角板凳支撑着,学习一手一步地向前"行走"。每天天没亮,她就开始练习。深夜福利院的人都睡了,她仍不肯休息。摔倒、爬起来、再摔倒、再爬起来。 许月华终于重新学会了"走路",成为福利院编外保育员。许月华同志2010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责任公民,荣获央视2010年度全国"三农"人物奉献奖。
4.冼夫人周恩来总理曾称颂冼夫人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约520—601,,是岭南俚族,,百越的一支,,杰出的政治领袖。她出身于首领世家,“幼贤明,多筹略”,善于“抚循部众,能行师,压服诸越”,从青年时代起就是一个卓越不凡的领袖人物。 她常规劝亲族为善,以“信义结于本乡”,且为人秉公处事,不徇私情,因而在乡里很有威信,深得当地百姓拥护和爱戴。
冼夫人始终维护中央集权和祖国统一,反对分裂割据的行为,深深影响了她的后代。
5.、梁红玉梁红玉(1102—1153),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丈夫为抗金名将韩世忠。淮安北辰坊人,原籍池州,也就是现在安徽省贵池县。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侍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梁红玉击鼓退金兵的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 建炎四年春,金军从杭州饱掠北归。
韩世忠的部队已紧急出动,沿运河水陆两岸齐头并进,抢先占领京口一带的金山、焦山,专截金兀术的归路。当天金兀术就给韩世忠下了战书,约定第二天开战。 岳飞被害后,韩世忠愤然辞官,与梁红玉归隐杭州西湖。1151年,韩世忠病逝。不到两年,梁红玉也悒郁而逝。夫妇合葬于苏堤灵岩山下。 拓展资料: 古时候的贵族妇女,常在举行祭把大典时戴一种用丝织品或发丝制成的头饰,这种头巾式的头饰叫巾帼,其上还装缀着一些金珠玉翠制成的珍贵首饰。
巾帼的种类及颜色有多种,如用细长的马尾制作的叫“剪耄帼”;用黑中透红颜色制作的叫“绀缯帼”。因巾帼这类物品是古代妇女的高贵装饰,人们便称女中豪杰为“巾帼英雄”,后人又把“巾帼”作为妇女的尊称。

赞美巾帼的诗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巾帼英雄赞美花木兰的诗句 白居易戏题木兰花 一 紫房日超胭脂折,素艳风吹腻粉开。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二 腻如玉脂涂朱粉,光是金刀剪彩霞。从此时时春梦里,应添一树女郎花。唐.杜牧题木兰庙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唐.李商隐木兰花诗 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明.曹琏诗题商丘诗 亳上商丘绕故宫,荒台古墓冷秋风。火星有庙应分野,金果无园发旧丛。代父尚看传孝烈,死固犹复许孤忠。悠悠往事空留迹,尽在行人感慨中。 清.徐作肃题木兰祠 远廓东南孝烈祠,木兰桑榜记隋时。仓皇戎檄摧穷老,慷慨中闺有健儿。
铁甲环来杂佩冷,鸾书绝去令威迟。千看血食瞻灵爽,伏腊金枝宛宛披。清.陈文组题木兰祠 闻说蛾眉勇冠军,弯z弓跃马建殊勋。十年血战生全父,一片贞心死谢君。别有英称崇庙号,不劳彤管写灵芬。西川更忆黄崇嘏,千古双奇武共文。清.杨文淳题木兰祠 将军女儿身,戎装雄且武。不是爱从军,代父心良苦。将军从军十二年,迷离扑朔草如烟。
归来且喜高堂健,持壁还亲更可怜。清.查岐昌题木兰祠 帕首弓腰出阁姿,苍凉营廓纪完碑。俯怜弟妹辞家远,爷答君亲矢节奇。世上几曾留姓氏,人间那复辩雄雌。女郎剩取花名在,岁岁春风一度吹。雍正〈完县志〉吕法曾 木兰祠诗 徒倚荒祠古树旁,车流曲水自汤汤。城边日射熊旗影,天际星摇宝剑光。直到回时惊伙伴,知从去时谢花黄。
只今闾里崇祭祀,千古英雄一女郎。雍正〈完县志〉董廷晋 题木兰祠诗 谁云生女不如男,万里从军一力担。朱扉日月如重镏,森大干戈比旧探。柔质几会沽重禄,大名会且壮雄谈。忠孝可怜巾帼俱,忍使须眉对影惭。雍正〈完县志〉卷王淑 题木兰祠诗 闺阁奇英亦有佬,独君代父把征鞭。远征汹汹强寇畏,归家蔼蔼暮亲怜。如依塞月三千里,一着戎衣十二年。
陷阵归来无遗相,若惜闺身向犹全。民国〈完县新志〉文征卷下前人 浦阳千载水冷冷,孝烈将军几度经。庙貌未消君父恨,一腔热血壮丹青。唱凯归来弱弟迎,叙环出示万人惊。至今松柏皆环向,似与将军诉不平。民权〈完县志〉赵阑 木兰祠 将军忠孝两双全,墓畔因栽十顷莲。叶出伞遮江底月,花繁锦砌水中天。潘妃举步留金蕊,君子清香送画船。
一片朱华娇欲语,江南江北让兹妍。河南大学教授于安澜 题木兰祠 侨装代父出从戎,卫国胸怀不世雄。奋斗十年靖塞寇,艰辛百战建边功。郎官厚赐谢明主,匹马还乡侍耄翁。忠勇永垂民族史,千秋中外仰英雄。河南大学教授朱绍候 赞木兰 替父从军豪气生,报国杀敌誓出征。扑朔迷离十二载,巾帼英名留虞城。河南大学教授高文 题木兰祠二首 一 朝辞暮宿黄河北,跃马弯弓黑水南。
代父从军逾十载,谁谓女子不如男。二 荣勋十二出群材,齿剑如归气壮哉。营廓年年春草绿,弓人萧鼓上香来。河南虞城马俊华 颂木兰十二绝 木兰,代父从军十二载,因赋绝句十二首,歌以敬之。一、 边关惊传胡马嘶,代父从军媲丈夫。横槊当关百战后,凛凛英风壮九州。二 白天铁骑逐塞尘,梦里膝前戏娘亲。百战不卸锁子甲,九死一生壮国魂。
三 抛机从戎就 鼓,跃马黑山春风舞。十年长剑倚天外,百万胡骑漠北走。四 挥戈燕蓟暗黄云,夜巡边关惊雁群。剑指绝域烟尘灭,国人谁识女将军。五 幽燕飞马系女魁,昔有昭君出塞悲。琵琶曲曲千古恨,青冢哪有侠骨威。六 金檄嘶哑大河封,铁衣寒光夜巡营。十年血战谢君命,一片忠心为国宁。七 机杼房里贴花黄,北国沙场闪剑光。
九州父老崇祭祀,千古英烈一女郎。八 荣功不受明堂勋,固辞归里奉双亲。高标风范千古赞,闺阁奇英殊无群。九 京师国防运帷幄,战马征衣未曾收。将军莫憾当年事,燕蓟早已归版图。十 凯归中原父老迎,闺装出见伙伴惊。漫说巾帼无勇将,千古敬重女英雄。十一 枕戈待旦长城尊,莫让歌声压鼓音。孝烈祠上天边月,悠悠高悬报国心。
十二 千年古祠今重建,木兰浩气冲宵汉。喜有新秀接长缨,不许胡马嘶长安。河南虞城 吴中立 题木兰像 战马嘶嘶旷野茫,金甲宝剑耀寒光。征途万里关山道,谁识将军是女郎。河南虞城刘绶符 赞巾帼英雄花木兰 一 替父从军勇戎边,奇女英雄载史篇。戎马生涯十二载,辞封侍亲回故园。二 闺秀英武扮男装,剑指边关放寒光。疆场征战显身手,关山硝烟不起扬。
河南虞城刘西亭 江成子.花木兰颂 从军代父意何雄,别娘翁,执弯弓。涉水登山,戴月赴兵戎。踏破重关三万里,豪气足,贯长虹。
一、

赞美巾帼的诗句
冲锋陷阵战胡兵。勇谋宏,伏苍龙。十有二载。为国立奇功。拒赏归田,奉双亲。芳百代,九州崇。七律·题《木兰从军》邮票 方崇元 花木兰,据《河南通志》记载:“木兰,宋州人,姓魏氏。”木兰祖籍为今商丘市虞城营廓镇。中州巾帼世称雄,十载戎机赫赫功。秣马黄河安朔漠,横燕地靖边烽。角声吹月霜天白,剑气冲云汉帜红。脱下战袍还本色,尧天千古唱精忠。形容巾帼不让须眉的诗句或者成语有哪些? 形容巾帼不让须眉的诗句或者成语如下:
1、巾帼须眉 【拼音】jīn guó xū méi 【释义】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须眉:胡须和眉毛,借指男子汉,大丈夫。具有男子汉气慨的女子。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14回:“容貌虽说不得美丽,却气概丰富,倜傥不群,有巾帼须眉之号。
”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含褒义。 【示例】杨家铁骑,男儿傲骨,巾帼须眉,擅长策马冲锋,杨家更是被传为天下无敌手。
2、女中豪杰 【拼音】nǚ zhōng háo jié 【释义】豪杰:指才能出众的人。女性中的杰出人物。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二:“十娘钟情所欢,不以贫寠易心,此乃女中豪杰。” 【示例】过学士儿子百般用计求他,他有本事百般拒绝,又是个女中豪杰,正好与中玉作配。
——明·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十四回。
3、女中丈夫 【拼音】nǚ zhōng zhàng fū 【释义】指女子中有男子气概的人。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虽说你是个女中丈夫,是你去毕竟停当。只是万里程途,路上恐怕不便。” 【示例】世言女中丈夫,犹知非丈夫也,妇并忘其为巾帼矣。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农妇》
4、巾帼英雄 【拼音】jīn guó yīng xióng 【释义】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指女子中的英雄。 【出处】唐·房玄龄《晋书》:“亮遗懿巾帼妇人之饰以辱之。” 【译文】“诸葛亮送巾帼给司马懿讽刺他像个女人。” 【示例】:因为穆桂英这个巾帼英雄,不过是人们凭想象创造出来的。——王朝闻《论凤姐》第三章
5、飒爽英姿五尺,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为女民兵题照》。 【释义】飒爽:矫健威风。奇志:大志。红装:女子美丽鲜艳的衣着打扮。武装:战士的装束。 【译文】在红日初升的万里红霞中,漂亮的女民兵们身着朴素的战斗服装,手持钢,劲捷勇健而又神采飞扬地在练兵场里瞄准、劈刺。新中国妇女有着远大志向,不爱美丽鲜艳的衣着打扮却爱战士的装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巾帼须眉...巾帼英雄事迹。
一、妇好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商朝的武功以商高宗武丁时代最盛。武丁通过一连串战争将商朝的版图扩大了数倍。而为武丁带兵东征西讨的大将就是他的王后妇好。 甲骨文记载,有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双方相持不下,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
二、花木兰 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经好莱坞拍成动画片后更是全球闻名。真正的花木兰历史上确有其人,生卒年不详,魏氏女,为湖广黄州府西陵县双龙镇人(湖北黄陂人)。 汉文帝前元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老上单于(冒顿单于之子,名稽粥)大举入塞,杀掠甚众。文帝大征天下民以御,木兰父当往,而年已老迈,弟尚年幼。
木兰悯其父老,便替父从征。 木兰从军凡十二年,屡立殊勋,人终不知其为女子。后凯还,天子嘉其功,封尚书郎,不受,恳奏省亲。及拥军还谯,释戎衣,服巾帼,同行者皆骇之。
三、吕母 吕母(?~公元18),是西汉末年最早反抗王莽统治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农民起义的女领袖。她是琅琊海曲(现属日照东港区)人。
子吕育,任县游徼,掌管一方巡察缉捕。 王莽新朝天凤元年(公元14年),吕育因没有按县宰吩咐去惩罚那些交纳不起捐税的百姓,以至于被县宰所杀。吕母满怀悲愤,发誓为儿子报仇。她把家产全部拿出来,经过一番周密策划,很快拉起一支数百人的队伍,演练兵马,等待时机。 天凤四年(公元l7年),吕母登上奎山西麓的土台祭天,自称“将军”,率领起义大军浩浩荡荡杀向海曲城。
经过一番激战,活捉县宰,将其处死。 从此,吕母声名大振,远近贫苦农民纷纷投奔于她。不久,起义军发展到上万人。吕母起义,点燃了反抗王莽统治的火炬,并很快形成席卷全国的燎原之势。天凤五年(公元l8年),吕母病故,其部卒大部分参加了赤眉军,其余部分分别投奔到青犊和铜马等农民起义军中。
四、冼夫人 周恩来总理曾称颂冼夫人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冼夫人(约520—601)是岭南俚族(百越的一支)杰出的政治领袖。她出身于首领世家,“幼贤明,多筹略”,善于“抚循部众,能行师,压服诸越”,从青年时代起就是一个卓越不凡的领袖人物。 她常规劝亲族为善,以“信义结于本乡”,且为人秉公处事,不徇私情,因而在乡里很有威信,深得当地百姓拥护和爱戴。 隋开皇九年(589),隋文帝进军岭南,遭到陈朝旧臣和部分少数民族的抵抗,冼夫人获悉后立即派其孙冯魂前往迎接隋军,并以自己所辖八州归附隋朝,使隋军得以进至广州,最后完成岭南地区的统一。
冼夫人也因此受封为谯国夫人。冼夫人是岭南少数民族首领,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具备称雄割据的条件。但她在全国处于混乱分裂之时,不搞割裂分治,而始终拥护封建朝廷和维护祖国的统一,成为支持南朝梁、陈两代和隋与唐初稳定珠江流域政治局面的主要支柱。
五、迟昭平 西汉农民起义的巾帼英雄。迟昭平,平原县城南人,生卒年月无考。
迟昭平也于吕母起义的同年秋,聚众数千人在河阻中(现平原城西南)举行起义,抗官税,荡府衙,杀豪绅,掠贵族,扶危济弱,分粮与贫苦百姓,一时声威大震,成为众豪杰中一位杰出的农民起义女领袖。 由于斗争形势的发展,于地皇三年(公元22年)夏,迟昭平部与徐异卿部汇合,战斗在平原、富平、乐陵、无棣、盐山等地,队伍很快发展到10万之众。
这支农民起义军,不但攻县郡,杀贪官污吏,抢府衙官库,砸地方牢狱,拯求身隐囹圄的无辜百姓,给王莽统治集团以沉重打击。 同时,他们也地方豪强的营堡、乡聚(乡镇民团),无情的打击那些宦官、王孙、公侯,没收他们剥削的粮食和财物,分散给贫苦百姓,深受广大贫民的拥护。形容女人事业诗词有哪些?
1. 《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2. 白居易《长恨歌》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3. 王维《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久宁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脂粉,不子著罗衣.君宠亦娇态,君怜无是非.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4. 《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5. 曹植《美女篇》美女妖且闲,采桑岐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皎腕约金环上金爵钗,腰佩翠琅

赞美巾帼的诗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