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人生

扎克伯格:从“校园CEO”到“最年轻富翁”

Kamila 坐标: 76290 目录:/zha/

扎克伯格:从“校园CEO”到“最年轻富翁” “脸谱”(Facebook)申请首次公开募股(IPO)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作为硅谷领军者,Facebook在投资人眼中的火爆程度,让人不禁想起五年前的谷歌(Google),其上市必将成为近十年来美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里程碑。

Facebook的上市让其创始人扎克伯格再次成为焦点。他一头棕色卷发、蓝色眼睛、总以运动装扮示人,他被朋友描述为“机器人”,他自嘲说不管是在公众前还是与朋友一起“都是一样奇怪的人”。这位年仅27岁的哈佛辍如何在短短八年间创造了Facebook神话?这家八岁的神奇公司未来之路如何走?硅谷规模最大IPO

2012年2月2日,Facebook向美国证券管机构提交IPO申请,公司估值介于750亿至1000亿美元,首次公开发行规模预计为50亿美元。尽管Facebook的融资额比此前市场分析人士的预期少了一半,但这并不阻碍其成为迄今美国互联网企业最大规模的上市交易之一。 Facebook在招股书中披露,其2011年营收为


37.1亿美元。2011年Facebook收入规模为37亿美元,运营利润为
17.5亿美元,净利润10亿美元。

根据招股书,这位27岁的创始人拥有


5.338亿股Facebook股票,持股比例为
28.4%。按照1000亿美元的估10.5pt; mso-bidi-font-size:
10.0pt; mso-fareast-font-family: 宋体;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

值计算,他的财富达到284亿美元,在《福布斯》杂志,可排名第九。超越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和塞吉·布林,后二者的谷歌股票价值均为150亿美元。 根据雅虎公司的估计,到2015年Facebook在美国的注册用户会达到5250万,有60%的和年轻人都会使用该网站,远远高于2005年的8%及去年的18%。雅虎预计,到2015年,Facebook营收有望达


18.6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来自广告,网站的广告收入可能会达到10亿美元之巨。

上市只为兑现“承诺”? MarketWatch专栏作家辛奈尔(JohnShinal)近日撰文指出,Facebook已从私募投资者那里得到了23亿美元,现在以及未来相当时间之内根本不需要更多的钱。那么这家不差钱的公司为什么要申请IPO? 扎克伯格曾表示,若上市都是为了让风险投资者和员工得到回馈。他在致新股东的公开信中也再次提到,上市是“向员工和投资者兑现承诺”。

随着Facebook的成功IPO,该公司将诞生一千多名百万富翁。据悉,在2009年时,Facebook曾授予工程师15年期期权,可以6美元价格购买6。5万股公司股票,2010年Facebook实施拆股计划后,这批工程师的期权规模达到了32。5万股,持股价值都将超过百万美元。有业内人士推测,保守估计将会有超过1000人获益。 《福布斯》估计,Facebook股价将轻松突破100美元,其中员工将通过行使期权买入


1.38亿股Facebook股票,均价仅为
0.83美元。138亿美元均摊至3100名员工身上,平均每人获益超过400万美元。

位于加州帕洛阿尔托的风投公司AccelPartners的老板也将因持股获得巨大收益,这家公司2005年向Facebook投资1270万美元,当时Facebook估值约为1亿美元。目前Accel Partners是Facebook最大的外部投资者,拥有约10%的股份。尽管Accel曾卖掉了在Face-book的一小部分持股,但根据估算,剔除股权稀释和其他因素考虑之后,该公司的持股价值最高仍然可达90亿美元。

Accel也并不是唯一的机构赢家。俄罗斯投资公司DST和PayPal联合创始人彼得·塞尔也收获颇丰,他曾是Facebook首位投资人,出资50万美元。此外,Greylock Partners、Meritech CapitalPartners和Elevation Partners也是Facebook投资者,都持有不同大小的股权。 华人首富李嘉诚也将在FacebookIPO中进账。资料显示,李曾于2007年至2008年约以1。2亿美元买入Facebook公司约


0.8%的股份。有观点称,以750亿至1000亿美元市值推算,Facebook上市后李嘉诚股权账面值会暴升近7倍,达62亿港元。

对于Facebook寻求上市的原因,也有人道出其他原因。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在其新浪微博中分析称,美国现行证券法规要求,任何美国公司只要资产大于1亿美元、且股东人数超过500人,就需要向SEC披露相关信息,近年来科技型公司通常都会向公司员工派发股份或者认股权,很容易在没有上市之前就已经达到设定的股东人数,Facebook预期最迟今年4月就会达到。

互联网承载梦想 2010年,电影《社交网络》令他少年得志的事迹风靡全球。影片根据本·麦兹里奇(BenMezrich)的小说《意外的亿万富翁:Facebook的创立,一个关于性、金钱、天才和背叛的故事》改编,讲述了Facebook的创建人马克·扎克伯格的发家史。 扎克伯格的经历与比尔盖茨的确有几分相似,也因此被称为“盖茨第二”,然而对于这个绰号,扎克伯格似乎并不喜欢。他曾说过,“对于前辈比尔·盖茨,我个人相当尊敬,他也是IT业界的成功典范。如果外界非要给我加上‘盖茨第二’的帽子,这是你们的一厢情愿。我为什么要成为比尔·盖茨呢?微软靠的是Windows和Office发家,承载我梦想的是互联网。”

扎克伯格在上市“公开信”中这样说道,Facebook的创建目的并非成为一家公司,是为了践行一种社会使命,让世界更加开放,联系更加紧密。在这一点上,他显然是成功的。 2010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年仅26岁的马克·扎克伯格为该杂志2010年年度人物,并称之所以作此决定,是因为“他完成了一项此前人类从未尝试过的任务:将全球5亿多人口联系在一起,并建立起社交关系”。《时代》周刊认为,如果将Facebook联系起来的5亿人聚集在一起,人口数量仅次于中国和印度,相当于世界第三大国。

Facebook的招股书中表示,“根据行业数据,全球目前有超过20亿网民,我们的目标是将这些人全部联系起来。”少年成名 扎克伯格1984年5月14日出生在纽约州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牙医,母亲是心理医生。10岁的时候他得到了第一台电脑,从此将大把的时间都花在了上面。11岁时,父母专门为他请了软件开发的家教,每周上课一次,家教称他为“神童”。之后不久,扎克伯格开始在家附近的大学旁听计算机研究生课程。据他的父亲回忆,第一次送他去上课时,教授指着小扎克伯格说“你不能带着他来上课”,父亲则说他就是。

扎克伯格天生有种创造简单易用软件的能力。12岁时,他为父亲的诊所编制了名为“Zuck Net”的软件,让诊所和家之间实现了在线即时通信。一年之后,风靡全美的美国在线(AOL)问世,其原理和思路与Zuck Net大同小异。 高中时代,他与朋友一起编写了能记录听众收听习惯的音乐播放软件Synapse,AOL和微软表示希望购买这个软件并高薪雇佣扎克伯格,但是扎克伯格都拒绝了,并于2002年秋进入哈佛大学学习计算机和心理学。

哈佛宿舍里的“突发奇想” 在哈佛时代,扎克伯格创业项目的最初设计,是想帮助哈佛在校根据别人的选课来确定自己的课程表。只要用户在网页上点击一门课程,就能发现谁在报名选学这门课;点击一个注册的姓名,就能看到他选择了哪些课程。 不过,扎克伯格和他的朋友们很快发现,这个系统的使用者并不是都乖乖地用它来选课,反而是更希望通过这个选课系统知道邻桌的美女同学这学期都选了哪些课,然后自己再选择相同的课,以便有机会与美女搭讪。但这反而激发了扎克伯格的灵感:既然大家如此热衷于交友,为何不建立一个网站,让大家认识周围的同学?

在与同校高年级共同开发了“哈佛连线”(Harvard Connections)之后,扎克伯格转而开发自己的网站,于是最初的Facebook问世了。 意想不到的是,网站刚一开通就大为轰动,几周之内,哈佛一半以上的大学部都注册会员,主动他们其个人资料,如姓名、住址、兴趣爱好和照片等。们利用这个免费平台掌握朋友的最新动态、和朋友聊天、搜寻新朋友。

2004年1月,扎克伯格在网上向域名公司支付了35美元,注册了名为The facebook.com网站一年的域名使用权。 到2004年2月底,整个哈佛3/4的在校生都在Facebook注册了账户。随后,注册扩展至所有的常春藤名校,并很快扩展到美国主要的大学校园,包括加拿大在内的整个北美地区的年轻人都对这个网站饶有兴趣,如今,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大学校园同样风靡。

和当今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许多让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一样,如微软的创造者盖茨和苹果的创造者乔布斯,扎克伯格也最终成了一名“大学辍学者”。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被邀请加入,网站需要大量时间和人力维护,扎克伯格因此离开了哈佛,成为全职创业者,最终,从2006年9月11日起,任何用户输入有效电子邮件地址和自己的年龄,都可以注册。Facebook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社会化网络,其影响力也随之被推向最大化。

扎克伯格_从“校园CEO”到“最年轻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