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的100千字:是多少字10万字。100+000+字=100000字,读作十万。10^0(十的零次方) 一10^1 十10^2 百10^3 千10^4 万10^5 十万10^6 百万(兆[2])10^7 千万10^8 亿10^9 十亿(吉)10^10 百亿10^11 千亿10^12 兆(万亿、太[2])10^13 十兆10^14 百兆10^15 千兆(拍)10^16 京10^17 十京10^18 百京(艾)10^19 千京10^20 垓10^21 十垓(泽)
10^22 百垓10^23 千垓10^24 秭(尧)10^25 十秭10^26 百秭10^27 千秭10^28 穰10^29 十穰10^30 百穰10^31 千穰10^32 沟10^33 十沟10^34 百沟10^35 千沟10^36 涧10^37 十涧10^38 百涧10^39 千涧10^40 正10^41 十正10^42 百正10^43 千正10^44 载10^45 十载10^46 百载10^47 千载10^48 极10^49 十极10^50 百极10^51 千极10^52 恒河沙
10^53 十恒河沙10^54 百恒河沙10^55 千恒河沙10^56 阿僧只10^57 十阿僧只10^58 百阿僧只10^59 千阿僧只10^60 那由他10^61 十那由他10^62 百那由他10^63 千那由他10^64 不可思议10^65 十不可思议10^66 百不可思议10^67 千不可思议10^68 无量10^69 十无量10^70 百无量10^71 千无量10^72大数10^73 十大数10^74 百大数10^75 千大数
10^76 全仕祥10^77 十全仕祥10^78 百全仕祥10^79 千全仕祥10^80万全仕祥10^
81...... ......10100古戈尔(goo-gol)...... ......1010100 古戈尔普勒克斯(goo-golplex)十退制汉字对照表100 一10-1 分10-2 厘10-3 毫10-4 丝10-5 忽10-6 微10-7 纤10-8 沙10-9 尘(奈、纳[2])10-10 埃10-11 渺10-12 漠(皮)10-13 模糊10-14 逡巡10-15 须臾(飞)
10-16 瞬息10-17 弹指10-18 刹那(阿)10-19 六德10-20 空虚10-21 清静(仄)10-22阿赖耶10-23 阿摩罗10-24 涅盘寂静(攸)注:厘亦作厘。毫亦作毛。漠是正确写法,而莫并非正确写法。比漠微细的,是自天竺的佛经上的数字。而这些「佛经数字」已成为「古代用法」了。
千字开头开字结尾的七字诗词
千字开头开字结尾的七字诗词:
1、千树万树梨花开-------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千株御柳拂烟开-------唐 苏颋 《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
3、千花万花如雪开-------元 王冕 《素梅 五五》
4、千红百紫雪中开-------宋 杨万里 《姑苏馆上元前一夕观灯》...

来字开头的诗词
《辋川集二十首·竹里馆》——唐·裴迪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唯山鸟,幽深无世人。《戏题关门》——唐·岑参 来亦一布衣,去亦一布衣。羞见关城吏,还从旧路归。《奉和兵部张侍郎酬郓州马尚书祗召途中…郓州之作》——唐·韩愈 来朝当路日,承诏改辕时。再领须句国,仍迁少昊司。暖风抽宿麦,清雨卷归旗。赖寄新珠玉,长吟慰我思。
《送集文上人游方》——唐·贾岛 来从道陵井,双木溪边会。分首芳草时,远意青天外。此游诣几岳,嵩华衡恒泰。《秋夜思归》——唐·耿湋 来时犹暑服,今已露漫漫。多雨逢初霁,深秋生夜寒。投人心似切,为客事皆难。何处无留滞,谁能暂问看。《赠海明上人(一作赠朗公)》——唐·耿湋 来自西天竺,持经奉紫微。年深梵语变,行苦俗流归。
月上安禅久,苔生出院稀。梁间有驯鸽,不去复何依。《潼关兰若》——唐·许浑 来往几经过,前轩枕大河。远帆春水阔,高寺夕阳多。蝶影下红,鸟声喧绿萝。故山归未得,徒咏采芝歌。《江西郑常侍赴镇之日有寄,因酬和》——唐·许浑 来暮亦何愁,金貂在鹢舟。旆随寒浪动,帆带夕阳收。布令滕王阁,裁诗郢客楼。即应归凤沼,中外赞天休。
《登明戍堡》——唐·潘咸 来经古城上,极目思无穷。寇尽烟萝外,人归蔓草中。峰峦当阙古,堞垒对云空。不见昔名将,徒称有战功。《净业寺与前鄠县李廓少府同宿》——唐·贾岛 来从城上峰,京寺暮相逢。往往语复默,微微雨洒松。家贫初罢吏,年长畏闻蛩。前日犹拘束,披衣起晓钟。《寄魏少府》——唐·贾岛 来时乖面别,终日使人惭。
易记卷中句,难忘灯下谈。湿苔粘树瘿,瀑布溅房庵。音信如相惠,移居古井南。《饯裴行军赴朝命》——唐·武元衡 来时圣主假光辉,心恃朝恩计日归。谁料忽成云雨别,独将边泪洒戎衣。《别李十一五绝》——唐·元稹 来时见我江南岸,今日送君江上头。别后料添新梦寐,虎惊蛇伏是通州。《题武关》——唐·李涉 来往悲欢万里心,多从此路计浮沉。
皆缘不得空门要,舜葬苍梧直到今。《送李山人归山》——唐·陆畅 来从千山万山里,归向千山万山去。山中白云千万重,却望人间不知处。《代魏宫私赠》——唐·李商隐 来时西馆阻佳期,去后漳河隔梦思。知有宓妃无限意,春松秋菊可同时。《宣州送判官》——唐·赵嘏 来时健笔佐姚,去折槐花度野桥。谁见尊前此惆怅,一声歌尽路迢迢。
《狂题十八首》——唐·司空图 来时虽恨失青毡,自见芭蕉几十篇。应是阿刘还宿债,剩拼才思折供钱。《江行》——唐·吴融 来时风,去时雨,萧萧飒飒春江浦。欹欹侧侧海门帆,轧轧哑哑洞庭橹。《和三乡诗》——唐·韦冰 来时欢笑去时哀,家国迢迢向越台。待写百年幽思尽,故宫流水莫相催。《题玉壶赠元柳二子》——唐·南溟夫人 来从一叶舟中来,去向百花桥上去。
若到人间扣玉壶,鸳鸯自解分明语。《韶州留别张端公使君(时宪宗元和十四年十月)》——唐·韩愈 来往再逢梅柳新,别离一醉绮罗春。久钦江总文才妙,自叹虞翻骨相屯。鸣笛急吹争落日,清歌缓送款行人。已知奏课当征拜,那复淹留咏白苹。《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唐·白居易 来书子细说通州,州在山根峡岸头。
四面千重火云合,中心一道瘴江流。虫蛇白昼拦官道,蚊蚋黄昏扑郡楼。何罪遣君居此地,天高无处问来由。《早发天台中岩寺度关岭次天姥岑》——唐·许浑 来往天台天姥间,欲求真诀驻衰颜。星河半落岩前寺,云雾初开岭上关。丹壑树多风浩浩,碧溪苔浅水潺潺。可知刘阮逢人处,行尽深山又是山。《无题》——唐·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题报恩寺上方》——唐·方干 来来先上上方看,眼界无穷世界宽。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众山迢递皆相叠,一路高低不记盘。清峭关心惜归去,他时梦到亦难判。《钓翁》——唐·罗邺(一作郑谷) 来往烟波非定居,生涯蓑褐外无馀。
闲垂两鬓任如鹤,只系一竿时得鱼。月浦扣船歌皎洁,雨蓬隈岸卧萧疏。行人误话金张贵,笑指北邙丘与墟。《江上逢故人》——唐·韦庄 前年送我曲江西,红杏园中醉似泥。今日逢君越溪上,杜鹃花发鹧鸪啼。来时旧里人谁在,别后沧波路几迷。江畔玉楼多美酒,仲宣怀土莫凄凄。
"下" 字开头的诗句?
下马一为郯子问,中原云鸟正凄迷。——无题 顾炎武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长干行 崔颢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送别 王维下白雨,取龙女。织得绢,二丈五。——绵州巴歌 魏晋无名下土惟秦醉,中流辍越吟。——无题 鲁迅 下杜城边南北路,上阑门外去来车。——感旧 黄仲则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古诗十九首 汉无名氏 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
——孔雀东南飞 汉无名氏下马如在山,令人忽疏散。——从天平节度使游平流园 曹邺 下指高鸟,俯听闻惊风。——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岑参 下床畏蛇食畏,海气湿蛰熏腥臊。——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韩愈下有张仲蔚,披书案将朽。——感枫五首 李贺...
谈中国诗歌一千字作文内容涉及各种诗歌
古代诗词是中国的国粹,当你读古诗时,会觉得沉浸在书香和文学的海洋中,仿佛脑海里有此情此景一般,这就是中国古诗所蕴藏的一种独特的古典与韵味,古诗很精练,浓缩了文学的极品达到了最高境界,表现出了诗人的才智和知识还有他的喜、怒、哀、乐,使人由衷的钦佩和赞叹。其中李白的《赠汪伦》、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苏轼的《水调歌头》、杜甫的《登高》等等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一生狂放不羁,热情豪放,对待友情,更是坦率真挚。在《赠汪伦》中,他用四句全无矫饰的话道出了对朋友的珍惜。开头两句平直叙述,后面更是道出汪伦的名姓,其实古人写诗一般忌讳直呼姓名。但是李白这样不仅将他洒脱的性格呈现,也反衬出他的朋友亦是位豪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句诗更反映出李白和汪伦之间的友谊是多么的深,这样的一种友情我们也只能从这首诗中去体会了。
韦应物的《滁州西涧》: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滁州即今安徽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这诗写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所见。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与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与不合意的情事,而其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流露出来。但是诗中有无寄托,寄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它通首比兴,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
实则各有偏颇。诗的前二句,在春天繁荣景物中,诗人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而对深树上鸣声诱人的黄莺儿却表示无意,置之陪衬,以相比照。幽草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时,其喻仕宦世态,寓意显然,清楚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后二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不多,此刻更是无人。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
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傍晚雨中潮涨,正是渡船频繁使用之时,不能悠然空泊了。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在前、后二句中,诗人都用了对比手法,并用“独怜”、“急”、“横”这样醒目的字眼加以强调,应当说是有引人思索的用意的。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是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
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回家的日期。但秋雨连绵,交通中断,无法确定,所以回答说:君问归期未有期。这一句有问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停留之愁。诗人与夫人王氏情深意重,时刻盼望能速归故里,与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烛花,深夜畅谈。而此时,只能苦苦思念。
诗只有四句,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跳跃。“何当”为设想之词,设想由实景而生,所以第二句中的巴山夜雨成为设想中回忆的话题,自然成为“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样的巧妙诗句。李商隐的诗多以典雅华丽、深隐曲折取胜,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中题作《夜雨寄内》,“内”指的是妻子。诗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之情。
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情深意远 ,思绪缠绵 。《夜雨寄北》一诗,指出了李商隐诗歌创造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形象、细腻、含蓄、深刻。 苏轼的《水调歌头》:本词作于中秋节。 中秋,皓月当空,银光泻地,苏轼想起了分别七年的苏辙。词人举杯望月,心中生起无限遐思“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出照人”张若虚痴情的追问,在苏轼心中回响。
不禁触景生情,睹物思人。 本文充满豪迈的意气,在“把酒问青天”中排空直入,似乎潇洒的带走了一些作者的愤怒。“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将天上与人间作对比,突出了他当时“仕”与“隐”的矛盾心理,词人不满现实,企望天上的纯洁。但天上恰如人间,同样不能圆满,同样一种缺陷的美好。苏轼遥望月宫,似与嫦娥共舞,身处瑶池仙境,起舞弄影的飘逸中带着几分酒后的轻狂。
随着月光的移动,低照在门窗上,照的屋里的词人难以入眠。无眠的孤清与亲人分离的悲凉只能唯圆月是问。但作者知道人之离合与月之圆却是自然。既知此理便“不应有恨”,从而感情转化为理智,化悲怨为豁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表达了作者乐观的态度:只要人常在,纵然千里相隔,也能同赏一轮明月,恍如咫尺相依。 本词整篇咏月,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却处处将人间世事贯穿与其中。
在月的阴晴圆缺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本词意境虚虚实实:文字在幻想与现实中穿梭‘思绪在天上与人间中徘徊。孤独的作者终于求得出路:离合的悲欢,仕途的苦闷,只可借自宽自慰来消解,只能豁达的一笑而过。杜甫的《登高》: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
是 字开头的诗句
是离愁 —— 五代 ·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非成败转头空 —— 明 ·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气所磅礴 —— 宋 · 文天祥《正气歌》是殆有养致然尔 —— 宋 · 文天祥《正气歌》是处红衰翠减 —— 宋 ·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是以见放 —— 先秦 · 佚名《渔父》【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煜 【作品】:相见欢 【内容】: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1]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2]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3] 【注释】:[1]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2]离愁:指去国之愁.[3]别是一般:亦做“别是一番”,另有一种之意.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过片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或写愁之长,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1、“无言独上西楼”:“无言”,无尽思绪,无可倾诉;“独上西楼”:登高问月,无人倾诉、心境落寞的行为观照;“月如钩”:寂寞清愁的意象,月圆必缺,载荷着人生的无常之悲.
2、“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种着梧桐树的寂静庭院为秋色笼罩(梧桐,古有“梧桐树,三更雨”、“疏雨滴梧桐”等句),“寂寞梧桐”,似有人树泯合之感;“深院”,庭院深深,音讯隔绝杳无;“清秋”:背景,为通篇充溢的“离愁”愁起之由.全句摹画了一幅意境朦胧、浸染着哀愁的图画.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表现了心宇深处深深的寂寞、万般的无奈和无法排遣的离愁.
4、“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别是一般滋味”指离愁,即“离愁在心头”之意.如果说前文还用“剪”和“理”的动作对离愁加以形象摹刻,本句则将离愁写得无可形状、无以陈述,为更深一层的写法。
【原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注释】 淘尽:荡涤一空。渔樵:渔父和樵夫。渚:水中的的小块陆地。【鉴赏】 这是杨慎所做《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后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
词的开首两句令人想到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历史的进程,用后浪推前浪来比喻英雄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然而这一切终将被历史的长河带走。“是非成败转头空”是对上两句历史现象的总结, 从中也可看出作者旷达超脱的人生 观。“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和夕阳象征着自然界和宇宙的亘古悠长,尽管历代兴亡盛哀、循环往复,但青山和夕阳都不会随之改变,一种人生易逝的悲伤感悄然而生。
下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白发渔樵的形象,任它惊骇涛浪、是非成败,他只着意于春风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谈笑间,固守一份宁静与淡泊。而这位老者不是一般的渔樵,而是通晓古今的高士,就更见他淡泊超脱的襟怀,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全词似怀古,似物志。开篇从大处落笔,切入历史的宏流,
四、五句在景语中富哲理、意境深邃。
下片则具体刻画了老翁形象,在其生活环境、生活情趣中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从而表现出一种大彻大悟的历史观和人生观。此句甚为豪迈、悲壮,其中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含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澹泊、轻视。临江豪迈的英世伟业的消逝,像滚滚长江一样,汹涌东逝,不可拒,空留伟业。而我认为此句比起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更有悲壮和凄婉之情。
尽管当初英雄们意气风发,春风...
超字打头的诗句。
急求。
以(超)开头的七字爱情诗句 走南闯北多少年召来媚眼在今天千里姻缘一线牵花开蝶来呈自然 以超字开头的七字诗句 超览堂中遗爱在,几人同恋津亭别。 ——毛并《满江红》超然便欲为仙去。 ——汪莘《水龙吟》 超名累岁与君同,自叹还随鹢退风。 ——武元衡《长安叙怀寄崔十五》 超遥散漫两闲暇,挥霍纷纭争变化。 ——韩愈《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超然可继义勇后,恰似有志行天刑。
——陆龟蒙《五歌·水鸟》 超凡入圣非由我,地狱天堂总在君。 ——谭处端《瑞鹧鸪》...
任字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任”字开头的诗句有: 《朝中措梅》宋 陆游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
2. 《哨遍·睡起画堂》宋 苏轼 任满头红雨落花飞。(释义:
3. 《瑞鹤仙·好山横翠幕》宋 韩元吉 任蟠桃、满路千花,自开自落。
4. 《复愁十二首》唐 杜甫 任转江淮粟,休添苑囿兵。
5. 《瑞鹤仙·红消梅雨润》宋 王千秋 任月斜、未放笙歌,翠桐转影。
6. 《柳梢青·夜鹤惊飞》宋 周密 任醉舞、花边帽欹。
7. 《甘州/八声甘州》宋 张炎 任燕留鸥住,聊复慰幽情。
8. 《踏青游·攺火初晴》宋 苏轼 任刘郎、目断蓬山难到。
9. 《凤衔杯》宋 柳永 任越水吴山,似屏如障堪游玩。
10. 《洞仙歌·悠然堂上》宋 管鉴 任匆匆、归去酒醒时,镇梦绕琼梢,月寒清夜。...
诗词接龙, 帮我对下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唐]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唐] 贺知章 《回乡偶书》离情终日思风波。——[唐] 李商隐 《泪》离魂渐逐杜鹃飞。——[唐] 韦庄 《春日》离思独悠哉。——[唐] 卢照邻 《赠许左丞从驾万年宫》离念惜徂辉。——[唐] 骆宾王 《畴昔篇》 离声断客情。——[南北朝] 鲍照 《代东门行》离阔星难聚。
——[唐] 孟浩然 《入峡寄弟》离愁引著江南岸。——[宋] 欧阳修 《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离恨几千重。——[宋] 苏轼 《临江仙·尊酒何人怀李白》离别中年堪恨。——[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折尽武昌柳》 离悰病思两依依。——[宋] 陆游 《无题》离愁难自制。——[宋] 黄庭坚 《菩萨蛮·轻风袅断沈烟炷》离鸾照罢尘生镜。
——[宋] 晏几道 《玉楼春》离别一何久。——[宋] 苏辙 《水调歌头·离别一何久》离魂入夜倩谁招。——[清] 纳兰性德 《浣溪沙》 离别匹如闲。——[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怪事广寒殿》离离山上苗。——[魏晋] 左思 《咏史》离离从菊已深黄。——[近代] 王国维 《浣溪沙》离合钟情未免。——[宋] 魏了翁 《水调歌头·九十九峰下》离别常多会面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