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句

八类古诗词及诗人

jiangbiehe 坐标: 148669 目录:/ba/

精选的八类古诗词及诗人

八类古诗词及诗人

古诗及诗人


1.苏轼《夜泛西湖》诗: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2.袁宏道《西湖总评》诗龙井饶甘泉,飞来富石骨。苏桥十里风,胜果一天月。钱祠无佳处,一片好石码。孤山旧亭子,凉荫满林樾。一年一桃花,一岁一白发。南高看云生,北高见月没。楚人无羽毛,能得凡游越。
3.范景文《西湖》诗:湖边多少游观者,半在断桥烟雨间。

尽逐春风看歌舞,凡人着眼看青山。


4.张岱《西湖》诗:追想西湖始,何缘得此名。恍逢西子面,大服古人评。冶艳山川合,风姿烟雨生。奈何呼不已,一往有深情。一望烟光里,苍茫不可寻。吾乡争道上,此地说湖心。泼墨米颠画,移情伯子琴。南华秋水意,千古有人钦。到岸人心去,月来不看湖渔灯隔水见,堤树带烟熇。真意言词尽,淡妆脂粉无。

问谁能领略,此际有髯苏。


5.白居易《玉莲亭》诗: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层翠,月照波心一点珠。碧毯绿头抽早麦,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谷,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古诗分为哪八类?各类的代表作分别是什么?现代诗分为哪五类?

古诗可以分八类1爱情诗如《兼葭》2讽刺诗 《伐檀》3咏史诗、陆游的《卜算子·咏梅》4送别诗《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5 边塞诗 王昌龄的《出塞》6 咏物诗 、王冕的《墨梅》


7. 山水诗、《望天门山》李白8田园诗 《鹿柴》现代诗歌的分类有1叙事诗2抒情诗3格律诗4自由诗5和散文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全部

1长歌行: qīng qīng yuán zhōng kuí 青 青 园 中 葵 , zhāo lù dài rì xī 朝 露 待 日 晞 。 yáng chūn bù dé zé 阳 春 布 德 泽 , wàn wù shēng guāng huī 万 物 生 光 辉 。 cháng kǒng qiū jié zhì 常 恐 秋 节 至 , kūn huáng huā yè shuāi 焜 黄 华 叶 衰 。 bǎi chuān dōng dào hǎi 百 川 东 到 海 , hé shí fù xī guī 何 时 复 西 归 ? shào zhuàng bù nǔ lì 少 壮 不 努 力 , 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老 大 徒 伤 悲 。

题 解 此诗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构,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地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后人通称之为“汉乐府”。之后,乐府也便成了一种体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诗是其中一首。2野望 王绩 :①东皋薄暮望,徙倚②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③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④。

注释:①皋(gāo):山边。这里泛指田野和高地。② 徒倚:徘徊。依:归依 ③犊(dú):小牛。④怀采薇:用伯夷、叔齐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的典故,表达避世隐身之意。 译文 傍晚十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 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 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小牛返还家园, 猎马带着鸟兽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 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赏析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象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

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 3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 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 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 译文 [编辑本段] 草木枯黄凋零了,阵阵鸿雁飞向南, 北风呼啸刮不停,一江秋水一江寒。 家乡是那鹿行山,茅庐就在襄水湾, 遥望远方的楚地,楚地茫茫在云端。

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多辛酸, 孤帆远方在天际,此情此景不堪看。 我想找人问一问,迷路渡口在哪边? 暮色苍茫无所见,只见江海水漫漫。 赏析 [编辑本段] 诗的开头两句,扣诗题“早寒江上”。“木落雁南度”是眼中所见“早寒”景象,“北风江上寒”更多地着眼于自身的感受。两句诗很具体的写出了季节气候特点,应该说,就是写实;但这两句写早寒景象的诗是为下面的抒情做准备的,所以又有起兴的作用。

面对秋末冬初的萧条景物,不禁勾起思乡情怀,于是首先就想到自己的家乡:家乡在襄水湾曲处,远隔着楚地云天,很远哪!远隔难到,因此思念更加深切。“乡泪客中尽”,正面抒发了思乡,一个“近”将诗人的思乡之情作了尽情的抒发。如此思乡,当然就想到回乡,于是才有“孤帆天际看”的表现。看天际孤帆,就勾起了乘船返乡的念头。

这念头实在是乡思所致,然而想回乡,也没有那么容易,因为迷失了道路;迷失道路本来可以询问,但江水与海相平,水势漫漫,又到哪里去问路呢? 最后两句,从表面看写归路之难,仔细推敲我们发现这里不是纯粹写实,有着很深的含意。 孟浩然曾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到长江下游漫游过一次,开元十七年至二十一年孟浩然再到吴越漫游。

这首诗可能作与漫游时期。因离乡日久,触景生情,便在诗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并抒发了心境的迷茫之情。写景自然典型,抒情真切深入,可以称之为“情因景生,情景交融”。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诗歌译文】 [编辑本段]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起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太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简注】 [编辑本段] 张丞相:即张九龄,公元...

诗人与诗句 类别

分类


一、善于写作 分类二:事理哲理 分类三:友谊爱情分类四:学问成才 分类五:乡思离情 分类六:愁恨悲欢 分类七:爱国忧民分类八: 述志抒怀 分类九:时令节日分类十:花草虫鸟 分类十一:日月风雨 分类十二:天地山水 分类十三:关于思乡 分类十四:草与松柏

有关各种类别的古诗词及赏析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详.少府县尉的别称."蜀州"一作"蜀川".城阙指京城长安.三秦:今陕西省关中地区,古为秦国,项羽在灭秦后,曾将秦地分为雍,塞,瞿三国,称三秦.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比邻:近邻.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这里化用其意. 【简析】: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这正表明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的特点. 【作者小传】:王勃(649-676)字子字,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初唐四杰".他们力求摆脱齐梁艳风,扩大诗歌的题材,表现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愤慨.有《王子安集》.


2、《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诗题一作《渭城曲》. 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朝雨:早晨的雨. 浥:润湿.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简析】: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唐时即被谱成《阳关三叠》,历代广为流传.


3、《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芙蓉楼:据《一统志》载:"芙蓉楼在镇江府城上西北隅."系晋润州刺史王恭所建,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清代,在王昌龄谪居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也建有芙蓉楼.一片冰心句是化用鲍照《白头吟》中"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句意. 【简析】:这首诗令人千古传诵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白了自己永远纯洁无瑕的心. 【作者小传】: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诗擅长七绝,被称"七绝圣手".能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其边塞诗很著名.有《王昌龄集》.


4、《赠王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1]烟花三月下扬州.[2] 孤帆远影碧空尽,[3]唯见长江天际流.[4] 【注释】:之:去,往. 广陵:扬州. 意思是: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1]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西辞:辞,辞别.西辞,由西向东行. 意思:作者在黄鹤楼和老朋友辞别了. [2]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直下. 意思是:在春光烂漫的三月,老朋友坐船顺流 直下到扬州去. [3]孤帆:单独的一条船.碧空:晴朗的天空. 尽:没有了,消失了. 意思是:那只船越走越远,远远望去好像消失在晴朗的天空里. [4]唯:只. 天际:天边. 意思:只看见浩荡的长江水,滚滚向天边流去. 【简析】:这首送别诗,大约写于开元二十年(732)前后.诗人的摹景写情,出语不凡,使人赞叹!第三四句既是写景,更是写情,孤帆的影子都消失了,只有思念像长江水永远流在心中.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 [1]本句是比喻,梨花喻白雪. 【简析】:这是天宝十三年(754)冬作者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营中送别,大雪纷飞,这是一个很特异的环境.诗人以奇特的比喻,丰富的想象和对实景多层次的描绘,使人感到充满寒意而又感到春意盎然.一直送到不见人影,而雪地上的那一行马蹄印的情景深深地刻在读者心中. 【作者小传】:岑参(715-770),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威武,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长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有《岑嘉州诗集》.

八年级上册古诗意义背诵


1、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2、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3、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
4、衣沾不足惜, 。(陶渊明《归园田居》)
5、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 !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7、 ,幽径独行迷。(梅尧臣《鲁山山行》)
8、 ,孤帆天际看。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9、《归园田居》中描写诗人不辞辛苦,起早带晚劳作的句子是: , 。
10、树树皆秋色,_______ ________。(王绩《野望》)
11、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 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 __________.(崔灏《黄鹤楼》)
13、_____________ ____,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14、从“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中,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杜甫《望岳》)
15、《春望》中表现诗人因忧国思家而憔悴的句子是“ , ”,这与诗人青年时在《望岳》中表现出“ , ”的豪气和雄心形成鲜明的对比。
1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尽洞庭湖壮观景象的千古名句是: “ , ”。


17、《早寒江上有怀》中的颈联是 , 。
18、《石壕吏》一诗中描写兵役苛酷的句子是 ,描写战争惨烈的句子是 。
19、浮云游子意, 。
20、自古逢秋悲寂寥, 。
21、 ?烟波江上使人愁。
22、睛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天明登前途, 。
24、《黄鹤楼》中抒发乡愁的句子是: , 。
25、 ,北风江上寒。
26、请写出一句含有桃花的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国破山河在, 。 ,恨别鸟惊心。(《春望》)
28、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
29、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30、《石壕吏》中暗示老妇已被抓去服役的两句诗是: , 。
31、 ,孤帆天际看。
32、汉乐府《长歌行》中比喻光阴一去不复返的完整诗句是: 。
33、写出崔颢《黄鹤楼》诗中的颈联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4、《春望》 一诗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 , 。
35、请按下面的提示或要求,默写出你所知道的诗句。A、杜甫有许多诗写了“安史之乱”,表达了作者爱国思家的情感。如: , 。B、我国古代诗人很喜欢以山水田园风光题材写诗,请写出一联描写水的诗句。 ,
36、《望岳》中作者将泰山的神奇秀丽之归于大自然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____
37、___________________,平海夕漫漫。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38、春天的花开、鸟鸣能引起人们美感,但在杜甫的《春望》中却触发了诗人与众不同的审美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李白的《送友人》中以浮云、落日喻游子之心、故人之情的诗句是: , 。
40、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写到了“月”,如“明月别枝惊鹊”,请你再写出一个含月的诗句。


41、《使至塞上》描绘黄昏日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 , 。
42、《长歌行》这首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 , ”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使所表达的哲理既发人深省,又明白易懂。
43、李白的《送友人》是送别之作,诗中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的句子是 , 。
44、刘禹锡的《秋词》所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的诗句是 , 。


45、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诗人借望洞庭湖有感,婉转地向张九龄表白了自己的心愿。其中“ , 。”两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
1、柳暗花明又一村;
2、长河落日圆;
3、江入大荒流;
4、但使愿无违
5、夜阑卧听风吹雨;
6、门前流水尚能西!
7、好峰随处改;
8、乡泪客中尽
10、山山唯落晖
11、波撼岳阳城
12、芳草萋萋鹦鹉洲
13、感时花溅泪
14、一览众山小


15、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6、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7、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18、三男邺城戍 二男新战死
21、日暮乡关何处是?
22、便引诗情到碧霄。
23、独与老翁别
2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5、木落雁南度
2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含桃花即可)
27、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2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9、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30、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31、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
3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4、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3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符合题意也行);略,
36、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7、迷津欲有问
3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9、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40、示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3、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4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一首古诗词

《钱塘湖春行》赏析 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阅读导引]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诗人骑马所见到的西湖早春的旖旎骀荡的春光,表现了世间万物在春色沐浴下的勃勃生机,塑造出诗人自身欣然陶然观景的形象,创造出春色喜人、生意盎然的意境,抒发了喜爱早春风光、恬静闲适自得的感情。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

祖籍太原(今山西),曾祖父白温迁居下圭(今陕西渭南),遂为下圭人,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题材丰富、内容深刻,表达平易浅近,贴切流畅。现存白诗近三千首,数量当推为唐代诗人之冠。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谕诗。在文学上,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潮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等名篇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背景介绍] 白居易是在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的七月被任命为杭州剌史的,而在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剌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应当写于长庆


三、四年间的春天。 [词语注释] 春行:春天散步。 孤山寺:在西湖白堤孤山上。 贾亭:唐代杭州刺史贾全所建的贾公亭,今已不存。

初平:远远望去,西湖水面仿佛刚和湖岸及湖岸上的景物齐平。 云脚:古汉语称下垂的物象为“脚”,如下落雨丝的下部叫“雨脚”。这里指下垂的云彩。 暖树:向阳的树。 乱花:指纷繁开放的春花。 浅草:初春的草,尽管很多,但还不很高。 没(mò):隐没。 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 行不足:游赏不够,即反复游赏 [层次结构] 首联从大处落笔,写孤山寺所见之景。

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游程中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

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这联和上联是此诗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

这更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 尾联写白沙堤之景,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诗文译意]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诗文赏析] 从孤山北面到现在的平湖秋月、白堤,诗人一路走来一路向人们告知春的信息:湖面春水新生、树上春莺争鸣、空中春燕衔泥、堤岸春花渐开、春草刚绿,诗人敏锐细腻的笔触,让人们从中体会到西湖正在舒展地着上春装。

诗人赞美西湖的春色,并且指出他最爱在白沙堤上行走。白堤的两边是水,堤两旁种满了柳树、桃树。春天走在白堤上,澹澹的湖水就在你的脚边,你仿佛走在水面上;初春的柳枝如烟如雾,如丝如缕,飘拂在你的脸上,使你心中涌生无限温柔无限爱,你像在梦境、在仙境。当春天走在白堤上时,你就更能体味到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感觉和心情了。

全诗的题意主要在一个“行”字上,扣紧“春行”二字来描写景物的。但西湖面积太大,行程太长,所以诗人只截取其中一段来写——从孤山寺的北面写起,至白沙堤止。读这首诗,我们自然就有了随着诗人饱览西湖早春景色的感觉。 [诗歌特色] 全诗结构严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流畅,生动自然,语气平易,体现了通俗流畅的特点。

诗人从总体上着眼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并善于在行进途中展开了景物描写,选取了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见春色的景物,动物与植物选择组合,独具匠心。还善于把握景物...

八列的七言律古诗大全有哪些?

展开全部 《书愤》陆游 (宋)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话,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无题》李商隐(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杜甫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登越州城楼 王安石 越山长青水长白, 越人长家山水国。 可怜客子无定宅, 一梦三年今复北。 浮云缥缈抱城楼, 东望不见空回头。 人间未有归耕处, 早晚重来此地游。 曲江对酒 杜甫 苑外江头坐不归, 水精宫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 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 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 老大悲伤未拂衣。 无题其一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中国的古诗浩如烟海,七言律诗也是不计其数。楼主所问“七言律诗的古诗有哪些”,本身就是个不切实际的问题。

下面先介绍七言律诗的一般知识,再举几首著名七律,聊作回答。


1、关于七言律诗的有关常识:七言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成熟于杜甫。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律诗由八句组成,七字句的称七言律诗。每首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七言律诗是律诗的一种。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因其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发展于唐初,成熟于盛唐(特指成熟于杜甫,时盛唐诗人李白有七律八首,高适七首,王维二十六首,且多有失对、失粘、重字之误;胡应麟“唐七言律自杜审言、沈佺期首创工密。至崔颢、李白时出古意 , 一变也。高、岑、王、李, 风格大备, 又一变也。

杜陵雄深浩荡,超忽纵横, 又一变也。” ( 《 诗薮 》 内编卷五 ))。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


二、
二、
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分五言、七言两体。七字的称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古诗词及名著复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古诗词及名著复习题 西安市临潼区油槐初级中学语文组 李志超老师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不会的请查找资料或向同学请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时复西归。
2、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歌怀采薇。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海夕漫漫。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6、___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7、青山横北郭,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霜落熊升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人生自古谁无死, 。
14、沉舟侧畔千帆过, 。


15、《水调歌头》中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16、《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极度忧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古诗中表达奉献句子: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 __。《已亥杂诗》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无题》(李商隐)
1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现友情的千古名句是: 、 。


19、《登飞来蜂》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20、《过零丁洋》中表明作者忠心不改,大义凛然、舍生取义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1、《赤壁》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评价古战争)的诗句是 , 。
2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集中表达词人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慰藉的词句是“ , 。

”词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 , 。”


2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24、《马说》一文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怀才不遇的人时常感叹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26、.《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字句是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叙述腾子京政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醉翁亭记》一文中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的四季景色是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


28、.法国罗曼罗兰写的《名人传》是三位大师级人物的传记,这三位大师是:。
29、《海底两万里》作者 ,被人们公认为“ ”这是他三部曲中第二部,其余两部是:《 》《 》主要讲述的是 的故事。
3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1、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达自己忠心报国、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概括封建社会本质,寄寓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封建统治者强烈遣责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深刻的哲理的诗句是 , 。


34、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以落花自比,表达自己虽被迫解官却不忘报国壮志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下寄寓离情,释却离愁,从美好的想象中得到人生慰藉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借景抒怀,表达自己满怀信心,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终南别业》中写出作者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的诗句是 , 。
3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诗人推人及己、忧国忧民的博大济世情怀的诗句是“ , ”。
39、《行路难》中最能表达诗人李白坚信理想抱负一定能实现的倔强、自信、执着精神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40、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最能抒发诗人李白豪放超...

关于古诗词名句

展开全部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行,诗歌的一种体裁,从军行,写军队生活的乐府古题,王昌龄共写《从军行》七首,这是第四首。这首诗反映了戍边将士杀敌立功、保卫国家的豪情壮志。诗的前两句描绘边地风光,借以渲染战争气氛。后两句集中概括了戍边将士长期参与的酷烈战争生活以及决心破敌的豪情。

壮阔的塞外景色与将士宏伟的抱负融合在一起,气魄雄阔,风格浑豪。“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常被用来表现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和坚强意志。中唐诗人戴叔伦写有“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雄豪诗句,同此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凉州词》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解】:


1、夜光杯:一种白玉制成的杯子。 【韵译】: 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 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 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活着归回? 【评析】: ??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


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这两句,蘅塘退士评曰:"作旷达语,倍觉悲痛。"历来评注家也都以为悲凉感伤,厌恶征战。清代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从内容看,无厌恶戎马生涯之语,无哀叹生命不保之意,无非难征战痛苦之情,谓是悲凉感伤,似乎勉强。

施补华的话有其深度。千古名绝,众论殊多,见仁见智,学人自悟。 回答者:feiduo_2001 - 童生 一级3-211:28 ▲王翰《凉州词》赏析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赏析 王翰: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睿宗景云元年(710)进士,玄宗时作过官,后贬道州司马,死于贬所。性豪放,喜游乐饮酒,能写歌词。

并自歌自舞。《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尤以《凉州词》为人传诵。 唐人七绝多是乐府歌词,凉州词即其中之一。它是按凉州(今甘肃省河西、陇右一带)地方乐调歌唱的。《新唐书·乐志》说:“天宝间乐调,皆以边地为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这首诗地方色彩极浓。从标题看,凉州属西北边地;从内容看,葡萄酒是当时西域特产,夜光杯是西域所进,琵琶更是西域所产。

这些无一不与西北边塞风情相关。这首七绝正是一首优美的边塞诗。边塞诗,若以对战争的态度为标准。可划分为歌颂战争与暴露战争两类。本诗所写战争的性质和背景已无可考,但从诗人感情的脉搏来体会,这无疑是一首反战的诗歌。不过它不正面描写战争,却通过战前饮酒这件事来表达将士厌战的悲痛情绪,用笔十分隐蔽曲折。 首句设色艳丽,故意夸示饮宴之美:在晶莹透亮闪闪发光的杯子里斟满了葡萄美酒,战士们聚在一起准备痛饮了。

写到这里,突然来一顿挫:“欲饮”而无奈“琵琶马上催”。这个上二下五的句式,妙在突然促成了文意的转折。马上的乐队弹起琵琶催人出发,这使得将士们心情大变,由热闹舒适的欢饮环境一下被逼到紧张激昂的战前气氛中。看来无法再饮酒了!可是,“醉卧沙场君莫笑”。第三句意又一转,告诉我们:这时虽然军令如山,却是催者自催,饮者自饮,而且下决定决心要“醉卧”。

诗人似在代将士倾诉衷肠:管他呢,虽然出发在即,我们依然痛饮,不辞醉倒沙场,这种狂饮你们不会见笑吧?“君莫笑”三字,于顿挫之中一笔挑起,引出了全诗最悲痛、最决绝的一句,这就是结末的“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个诘问句,夸张地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后果,道出了普遍性,深化了诗歌的主题。显然,这里所控诉的,已不止是将士们所面临的这一次征战,而是“古来”即有的一切由统治阶级为了自身利益而发动的驱使千千万万将士去送死的战争!全诗抒发的是反战的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战争以来生还者极少的悲惨事实,却出以豪迈旷达之笔,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这就使人透过这种貌似豪放旷达的胸怀,更加看清了军人们心灵深处的忧伤与幻灭。

《唐诗别裁集》说此诗“故作豪放之词,然悲感已极”。可谓深得作者用心。此诗的确流露了如当代论者所批判的消极情绪,但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残酷环境中,战士和诗人们对于无休无止的边庭争战,一般也只能产生这种悲痛的情绪,我们对此就不必苛求了。 ▲王之涣《凉州词》赏析 凉州词①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② 春风不度玉门关。③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 排行七, 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五世祖隆迁居绛州 (今山西新绛)。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谤辞官,家居十五年。晚年出任文安 县(今禹河北)尉,卒于官舍。为人慷慨有大略,善作边塞诗,与高适、王昌 龄、崔国辅等唱和,名动一时。靳能为作墓志,称其“歌从军,吟出塞,皎兮 极关山明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