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北京市人文知识竞赛试题百度一下就有了
首届中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A组)
一.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谁的名言?(D )A.老子 B.孟子 C.曾子 D.孔子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谁写的诗句?( C)A.刘长卿 B.杜甫 C.柳宗元 D.王维
3.写“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三衢道中》)的曾几是哪个朝代的诗人?(B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4.写“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两句诗的作者是谁?(B )A.于谦 B.元稹 C.秦观 D.岳飞
5.哪一句是岳飞《池州翠微亭》中的诗句?(A )A.经年尘土满征衣 B.山围故国周遭在C.故园东望路漫漫 D折戟沉沙铁未销
二.默写、填空题(20分,每题2分)
6.两岸青山相对出,_孤帆一片日边来
7._姑苏城外寒山寺_,夜半钟声到客船。
8.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10.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_。
11.黄巢《题菊花》诗中,由对菊花的惋惜、不平,进而发展为决心改变菊花处境的两句诗是: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12.《战国策·鹬蚌相争》中,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13.宋朝周敦颐在《爱莲说》一文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花在肮脏的环境生长而不受污染,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美德。

第七届中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答案(初一初二组)
(初一初二组)
一、 选择题(30分,每题1分)1 2 3 4 5 6 7 8 9 10B C A A D D A B D C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A B C C B B A A B C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C D C A D C B B D C
二、填空题(20分,每题1分)
31.寒鸦飞尽水悠悠
32.何人不起故园情
33.行人临发又开封
34.君看六幅南朝事
35.车如流水马如龙
36.桃花流水窅然去
37.一蓑烟雨任平生
38.怀旧空吟闻笛赋
3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40.日暮乡关何处是
41.清泉石上流
42.影徒随我身
43.无案牍之劳形
44.志人
45.小人之交甘若醴
46.寡德之人
47.名词作状语
48.卖柑者言
49.谪(贬)
50.梅花落
三、阅读理解题(30分)
(一)(14分)
51.(2分)如梦令
52.(6分)颜色(2分) 花儿怒放,二色并妍(4分)
53.(6分)武陵(2分) 心地高洁、超凡脱俗(4分)
(二)(16分)
54.(4分)
(1)攀缘
(2)很,极
(3)慢慢地,缓缓地
(4)完
55. (4分)
(1)老虎头皮发痒,就让猱爬上来不停地挠。
(2)我偶而得到一点荤腥,不敢独自享用,把它献给左右(一起吃)。
56.(2分)猱取虎脑直击老虎的痒处,其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而且还不停地用花言巧语来麻痹老虎。
57.(6分)爱听好话却又麻痹大意
(1)做人要正直
(2)要警惕那些献媚逢迎的小人
四、鉴赏评析题(20分)
58. (10分)要点提示:首联第二句中的“悲”字,定下了全诗的情绪基调。
领联写景,景中含情,隐约透露出旅人凌晨上路时一种萧瑟、寂寞、凄楚的心情。尾联写回味昨夜之美梦,表现了欢乐的气氛,反衬了旅居在外的游子的思乡之悲。
59. (10分)要点提示:爰旌目是一介书生,虽饿昏于道,却宁死不吃盗丘之食,为的是信守节义,真可谓是视气节重于生命的贤明君子。
五、创作题(10分)
60.略
第五届中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答案
第五届中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参考答案(C组) 第一部分基础题(40分,每题1分)
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一)
1.D
2.A
3.B
4.D
(二)
5.A
6.D
7.A
8.C
9.B
10.C
(三)
11.B
12.C
13.B
14.B
15.C
16.A
17.B
18.D
19.C
20.C
二、填空题(20分,每题1分)
(一)
21.曹操;《短歌行》
22.王勃;《滕王阁序》
23.李白;《送友人》
24.白居易;《琵琶行》
25.元稹; 《离思》
26.王实甫;《西厢记》
(二)
27.举类迩而见义远
28.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9.明月何时照我还
30.千古风流人物三国 周郎赤壁
3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32.《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33.司马相如、司马迁
34.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35.《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36.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
37.庚、辛;未、申、西
38.孟、仲、季
39.朔、望、晦
40.生员;举人;贡士;进士 第二部分(60分)
一、(8分,每题4分)
41. “唤起”,既是前三句不同声响造成的后果,同时又是时间演变的必然进程:离别的时刻来到了。
所以,就全篇来看,似以后一种解释为佳。如解释为行者把女方“唤起”,则自然要冲淡这首词所表出的那种离情的深刻性。
42.这两句写行者远去,但还恋恋不舍地回头遥望女子居住的高楼,然而这高楼已隐入地平线下去了,眼中只见斗柄横斜,天色放亮,寒露袭人,鸡声四起,更突出旅途的寂寞。人,也越走越远了。
二、(2分,每题
0.5分)
43.
(1)使人退避;
(2)部下;
(3)表反诘语气,相当于:岂,难道;
(4)儿女亲家
44.(1 )我要不是你们帮助不可能到这种地步;
(2)请求放弃掌管的兵权
45.略
三、(6分,每题2分)
46.
(1)同“义”,道理、意思;
(2)辛劳
(3)责备
(4)“以”作连词,相当于“而”
47.
(1)古时有讨除煌虫而未尽灭的情况,只是人们不肯听命、效劳而已。
(2)说是修德可以免除煌虫灾害, 恐怕是刘聪那里缺少德行而导致这样的吧?
(3)事情本来就有违背经典而合乎事理,违反事理而适应权变的情况。
48.除天灾者当以德,昔刘聪除惶不克而害愈甚。(2分)
49.既要有正确的方法,又要上下齐心合力,就能战胜煌灾。(2分)
四、
50.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写一段赏析文章,不少于200字。
( 15分) 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腊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
刘诗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感觉。雍诗以纤巧轻柔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精细图景,新巧而又清丽,表现洞庭君山的秀美,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五、
51.阅读下文,写一篇赏析文字,不少于300字。(15分) 《钻姆潭记》是《永州八记》第二篇。钻姆潭,形状象熨斗的潭。开端“钻姆潭,在西山西”,只用七字既点了题, 又交代了潭的位置,而且与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连接了起来。 作者写潭,先写潭的形成过程,重点在水与石的两次搏击。作者运用了拟人化的描写,使水获得了生命力,显得有声有色。
水之来,不是流而是奔,写水之搏击,不用蚀而用啮,生动地表现了水对准山石,毫不放松的冲击。写水之去,不用流淌,而用徐行,仿佛可见那安详舒缓的漾漾漫流。潭水源于冉水,“奔注”而下,可见急湍似箭,直泻千里的气势。突然碰到了山石,于是两下抵住,石因有靠山,水只能“屈折东流”。旋即因“颠委势峻”的有利地形,水重新积蓄了力量,开始“荡击”,咬瞄着山石的边缘。
柔能克刚,结果形成了一个“旁广而中深”的潭。它广阔近十亩有余,表面平静,纵深清澈,周围有碧树环绕,高处有泉水流泻。其宁静幽雅与前之激烈的搏斗恰成强烈的对比。 潭上美景,作者留恋不己,亟游不止,引起了要卖田的潭上居者的注意,因而上门来求售。作者“乐而如其言”。买下之后,动手改建,潭上景色尽收眼底,于是乐不思故土。
作者失意远贬,本来是“不乐居夷”、“不忘故土”的,现在却因为得到了这个潭,竟至乐于居夷,忘怀故土,充分表明了作者对钻姆潭的深厚感情和潭上景色的高度赞美。然而,作者只不过是苦中作乐罢了。表面上旷达闲适,内心却是沉痛悲哀,潭上美妙的景色处处透出凄清 的意味。 附加题(10分)
52.(略)
《第七届中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中预组)》
第七届中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中预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台 城 【唐】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2.D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B 【出处】 《晋书·陶潜传》:“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注释】 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 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4.C 中国位于北半球。 以我们的视点来观察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经由南方最后落到西方。 山的部分: 山的南面是向阳坡,山的北面是背光坡 南面的日照一定较北面充足 所以山南谓阳、山北谓阴。
水的部分: 中国地形由于是西北高然后向东南渐低,河流在流动时会倾向于往东南方向流动。 而南岸较容易受到河水的侵蚀,于是形成南湿北干的情形。 所以称水北为阳、水南为阴。
5.C 【原文】 师于老马与蚁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地,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6.D
7.A
8.D 杳杳寒山道 【唐】 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9.C 听邻家吹笙 【唐】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10.B 绝句 【唐】 白居易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1.B 【出处】 《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12.D 野老 【唐】 杜甫 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13.A 暮热游河池上 【宋】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4.C 【出处】 宋太祖怒责宋白 太祖时,宋白知举,多收金银,取舍不公。恐榜出,群议沸腾,乃先具姓名以白上,欲托上旨以自重。上怒曰:“吾委汝知举,取舍汝当自决,何为白我?我安能知其可否?若榜出,别致人言,当斫汝头以谢众!”白大惧,乃悉改其榜,使协公议而出之。
15.D 【出处】 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16.A 赠别 【唐】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17.B 刘颇当机立断 渑池道中,有车载瓮,塞于隘路。
属天寒,冰雪峻滑,进退不得。日向暮,官私客旅群集,铃铎数千,罗拥左右,无可奈何。客刘颇者扬鞭而至,问曰:“车上瓮直几钱?”答曰:“七八千。”随开囊取镰,立偿之。命童仆登车,断其结络,悉推于崖下。须臾,轻车得过,群噪而前。
18.C 【出处】 泽人网雁 具区之泽,白雁聚焉。夜必择栖,恐人弋己也,设雁奴环巡之。人至则鸣,群雁藉是以瞑。
泽人熟其故,爇火照之,雁奴戛然鸣,泽人遽沉其火。群雁皆惊起,视之无物也。如是者再三,群雁以奴绐己,共啄之。未几,泽人执火前,雁奴不敢鸣,群雁方寐,一网无遗者。
19.B 【出处】宫之奇谏假道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为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
20.A 【出处】 晋·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二、填空题
21. 钱塘江上是谁家 【出处】 咏浣溪沙 【唐】 王昌龄 钱塘江上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吴王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浣纱。
22. 唯觉樽前笑不成
23.百匝千遭绕郡城 登崖州城作 【唐】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24.勿以恶小而为之
25.下自成蹊 【出处】 《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2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8.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29.朱熹
30.《水调歌头》
31.不久
32.告诉
33.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34.像这样的情况发生了好几次
35.太阳 【出处】 晓 日 【唐】 韩偓 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
直须日观三更后,首送金乌上碧空。
36.俞伯牙
37.知错则改
38.比喻行动和愿望完全相反。
39.表达了作者宦游他乡的羁旅之思。 归雁 【唐】 钱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哀怨却归来。
40.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三、阅读题
(一)
41.书圣 兰亭序
42.第一段中的“市”:集市,名词;第二段中的“市”:买,动词。
43.为老...
2019年的湘天华杯青少年诗词大赛只针对中小吗?
参赛规则
1.限在籍小学、初中、高中参赛。
2.参赛作品用韵一律使用《词林正韵》,诗以律、绝为体裁,不收古风;词牌从附件中选择,并依所例词谱。
3.限投三首,诗词不限,新旧作不限。只投一次有效,重投无效。
4.来稿一律使用规范简化汉字横排,诗两句一行,词换片提行。一律采用电子邮件,邮件标题务必请标明“湘天华杯青少年参赛作品”,邮件内容切勿“添加附件”,请直接发于写信框内,不要空行。
格式如:实名+号码+所在省市学校全称+年级班级+联系电话+诗词作品
5.严禁假托他人姓名进行投稿或同一人用不同姓名投稿。违者取消本次比赛资格并禁止下届参赛。
6.严禁抄袭、剽、代笔,违者进入黑名单永远取消参赛资格。
7.大赛当届执行组委、评委直系亲属不得参赛。...
求 第十一届中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高一组、高二组) 答案
1. 李克强 汪洋 栗战书 王沪宁 赵乐际 韩正
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新时代
4.2020年到2035年 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
5.美好生活 不平衡不充分
6. 许其亮 张又侠
7.赵乐际
8.雄安 雄县 容城 安新 上海浦东
9.厦门
10.浙江 河南
11.20 林郑月娥
12.广东
13.澳门
14.非银行 网联
15.网络欺凌
16.内蒙古
17.海警
18.金融稳定发展
19.网络
20.民法
21.群组
22.印度
23.巴拿马
24.吉布提
25.脱欧
26.东道国
27.肯尼亚
28.人类命运共同体单选ddbdaBaacdAab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