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朝历史大事记:1945年:朝鲜半岛脱离日本殖民统治。美苏两国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南半部和北半部。1948年:南半部成立大韩民国,北半部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50年:朝鲜侵入韩国,韩战爆发。1953年:双方签署停火协议,结束持续了36个月的战争。1972年:韩朝发表共同声明,誓言推动南北交流,寻求统一。1973年:韩国总统朴正熙宣布维新宪法,开始独裁统治,统一设想无
疾而终,双方再陷入敌对状态。韩朝军队在非军事区交火,韩军两士兵丧命。1974年:朝鲜特工企图暗杀韩国总统朴正熙不遂,总统夫人在混乱中遭杀害。1974年:美韩军事团在非军事区发现秘密地下隧道,朝鲜企图炸毁隧道,造成两人丧命。1983年:韩国总统全斗焕在访缅甸时险遭暗杀,17名随行官员丧生。1984年:朝鲜一些平民变节,企图越过南北军事分界线南逃,自签订
停火协议以来,双方第一次在板门店停战区交火。1985年:南北100个失散家庭获准团聚,这是韩战结束以来失散家庭第一次团聚。1987年:朝鲜特工炸毁韩国客机,115人遇难。1991年:韩朝就双边和解、和平、交流与合作签署协议。1994年6月:美国前总统卡特居中斡旋,促成韩朝领导人金泳三和金日成同意在同年7月举行峰会。1994年7月8日:金日成在峰会预定日期几个星期前猝逝。
计划胎死腹中,南北关系恶化,核武威胁加剧。1998年3月:金大中就任韩国总统,宣布对朝鲜采取“阳光政策”,改“孤立”为“怀柔”,以图化解敌意。1998年8月:朝鲜向日本海域试射导弹,区域安全再度紧张。1999年6月:韩朝海军舰只在黄海起冲突。2000年初:朝鲜长期饥荒,经济一蹶不振,开始改变封闭政策,积极开拓对外关系。
有感朝韩首脑第三次会诗词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7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朝韩领导人会晤答记者问时说:我们都从电视上看到了今天上午朝韩领导人跨越板门店军事分界线握手会晤的历史性时刻。我们为朝韩领导人跨出这历史性的一步鼓掌,对他们展现的政治决断和勇气表示赞赏,衷心祝愿此次会晤取得积极成果。“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我们期待以此次板门店历史性会晤为契机,进一步开启半岛长治久安的新征程。

有关霸陵的诗词
忆秦娥·李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灞陵:即汉文帝陵,在长安东,附近有灞桥,唐人折柳送别的所在.
与长安有关的诗词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宋·辛弃疾《菩萨蛮》客从长安来,还归长安去.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望望不可见,连山起烟雾.——唐·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前秋长安春,今春长安秋.节物自荣悴,我有乐与忧.——宋·苏舜钦《长安春日效东野》长安渭桥路,行客别时心(綮毋潜《送章彝下第》)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常建《落第长安》)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之一) 君不见,外州客,长安道,一回来,一回老(白居易《长安道》) 长安重游侠,洛阳富财雄(卢照邻《结客少年场》) 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张说《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二首》) 年年今日谁相问,独卧长安泣岁华(李山甫《寒食二首》)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崔颢《七夕》)
韩国《2010年国防白皮书》对朝韩关系的表述是什么?
朝韩走的越近,势必中朝的关系开始疏远。为什么金正日要交替政权时搞出核危机等造成其他国家恐慌的事情,让自己千夫所指?正是因为国内政局出现动荡,他要这样做吓吓国内的反对者,同时提高自己的威望。可是再有中国这么强大的盟友他为什么不去求助?原因是他已经不信任中国了,当年中韩建交绕过朝鲜,建交之后才告知朝鲜,这就已经为中朝关系买下裂痕,中国现在会怕哪个国家从朝鲜入境侵略中国?没有哪个国家会傻到现在同中国在陆地上打仗。
可见朝鲜对中国的作用是个棋子,是用来提高中国在东南亚地区作用的工具。比如六方会谈说实话就是其他几国希望中国能管着朝鲜。而朝鲜本身现在也已经不愿意作为中国的棋子了。最近频频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接触的目的就是金正日为了让自己儿子接权后走出一个新的政治格局而不是吊死在中国上。但是他现在不敢也没能力抛开中国,他知道在朝鲜的影响力,知道中国要是想激起朝鲜政权变换也是有能力的,所以他现在保证有限的接触西方世界和韩国,以此来慢慢抵消中国在朝鲜的影响力。
所以朝韩越近,势必中朝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