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年:我的1984 或许与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有关,对于1984年,陈年印象深刻。 那一年的好多事陈年都记得:自己于1984年上高中、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1984年国庆大阅读,也就是那一年,他读了杜拉斯的《情人》、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时至今日,《百年孤独》还是陈年放在床头常翻常读的一本书。
10.5pt; mso-bidi-font-size:
陈年相信一句话“形势比人强”。他过去不喜欢读史,认为历史不如文学、哲学有力量、有深度,历史只是故事,而哲学与文学是普世价值。最近 七、八年,他读的却“几乎全是历史书”,八年读史,陈年感慨“形势比人强”。 七年前,陈年离开了卓越。在陈年的记忆里,那是重要的一年。 何谓“形势比人强”,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你恰好就在那个位置。斯人斯时!很多人经常发现,自己看到了很多机会,“大时代”却与自己擦肩而过,这是“错过了势”。 1984年成长的一代,或出生的一代,本身就处于一个重要的位置。 这使得陈年不断地寻求变化:他高中逃课倒过钢材,做过钢材信息收集,然后创办杂志,《好书》、《书评周刊》曾经是一个时代,一代人的记忆,然后是卓越网、我友网、最后才是凡客网。一路前行,不停奔跑,至今尚无终点。 陈年说开始的时候很简单,就是为了生存,倒钢材可以挣很大的一笔钱;做记者、编辑,是为了“实现小的梦想”,通过媒体去实现一些个人的价值。那时“非常快就和文化界打成一片”,他很兴奋。然后去做一本杂志,和优秀的作家学者打交道,“一堆人聊小说、文学的最高境界”。 那已经是上世纪末了,互联网大潮从大洋彼岸汹涌而来。陈年现在开始奇怪自己:“为什么那时会有人,包括自己还每天把‘读书写作’当作头等大事”? 陈年说:卓越网至少让每个用户买了书,这是第一步;读与不读,再论! 办卓越网的兴奋并没有持续多久。卓越网后期全心拥抱亚马逊,但亚马逊却不拥抱卓越网。更让人“伤心”的是,亚马逊“不讲诚信,法律,明着欺骗,你还没有办法”。陈年说“八十年代末读大学的这批人”一直认为西方的就是美的、善的、真的,结果却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是假的、恶的、丑的,仗势欺人。 很多年后,马云说过一句类似的话:当年是你们(西方的投资商、商业合作伙伴)教我们做生意要诚信,现在却让我们去欺骗(指VIE事件)! 04年、05年,是陈年“修正价值观”的一年,陈年后来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说所谓强势文化是没有平等可言的。陈年回忆说,亚也逊谈的是“我们要做80亿美金了,你们才1亿人民币”,根本不谈“普世价值”。那种刺激很大! ![]() 推荐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