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句

答柳恽诗词鉴赏

situqianzhong 坐标: 165637 目录:/da/

跪求 江南曲 柳恽 赏析

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故人久不返,春华复应晚。

不道新知乐,空言行路远。

柳恽,字文畅,生于宋泰始元年(465年),卒于梁天十六年(517年)。

祖籍河东解州(今山西运城),南朝梁著名诗人、音乐家、棋手。

柳恽父柳世隆,南齐尚书令,左光禄大夫、侍中。

兄柳惔,梁尚书左仆射。

柳恽从小深受父、兄影响,勤奋好学,少有志向,才华出众,远近闻名。

齐竟陵王萧子良闻其名识,请他在朝中当法曹行参军,并极赏识之。

齐武帝时,官至太子洗马,后因父丧辞官回乡。

从齐武帝开始,萧齐宗室内部不断相互倾轧、残杀。

齐和帝中兴元年(501年),雍州(今湖北襄樊附近,刺史萧衍带兵进攻建康(今江苏南京),柳恽“候谒石头(今南京)”,主动投诚,封为冠军将军、征东府司马。

当时齐东昏侯还未投降,士兵还在苦战。

柳恽陈书请求攻下石头时,先收图籍,宽大为怀,怃恤百姓。

萧衍点头同意,让柳恽西上荆州(今湖北江陵县)迎接齐和帝萧宝融,并任命他为相国右司马。

柳恽开端效忠萧梁王朝。

8 ^$ "0 _4 R }7 Q7 F5 x3 w. N* q梁天元年(502午)萧衍建立梁朝,柳恽为侍中,与仆射,著名史学家沈约等共同定新律。

以后在朝中,历任散骑常侍、左民尚书,持节、都督、仁武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今广东广州)刺史。

又“征为秘书、领左军将军”。

曾两次出任吴兴(今浙江吴兴县)太守,“为政清静,人吏怀之。

梁天十六年(517年)卒,享年53岁。

赠侍中,中护军。

柳恽是齐梁时有成就的诗人之一。

他年轻时以擅长赋诗闻名,晚年在吴兴任官也作许多诗篇。

名篇《江南曲》是作者在汉乐府诗的影响下,创作的有代表性的五言诗。

诗描绘妻子见到久别的丈夫,半喜半忧的复杂心理:+ D2 T4 [- 2 U9 C6 d8 K 诗中刻画人物心理细致,景情交融,特别是起句为后人赋诗中奉为典故引用。

《江南曲》一直和吴筠的《小垂手》及梁简文帝的《夜曲》一起,被视为五言律诗的滥觞。

柳恽的其他诗句,如《捣衣诗》中的“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从(梁)武帝登景阳楼》中“太液沧波起,长扬高树秋。

”诗以素物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颇有影响,并为论诗者鉴赏。

又如《独不见》风格别具,写失意惆怅之情。

柳恽的诗句是梁五言宫体诗的代表作。

风格自然朴素,深挚含蓄,毫不雕饰。

柳恽的大半生是在宫廷和贵族周围度过的,他的诗句不免附合君主贵族的兴趣。

诗中描绘宫廷花草、树木、服饰等,来满足皇帝贵族的娱乐要求。

梁武帝每次举行宴会,总要让他赋诗,他们互唱互和,以诗助兴。

柳恽的诗句广为流传。

著名文学家王融把他的诗句写到书斋的墙壁和执着的白团扇上。

柳恽晚年与文学家吴筠关系甚密。

吴筠诗文具有清拔之气,人称“吴筠体”。

在吴兴柳恽“召(吴筠)补主薄,日引与赋诗。

”他们相互赠诗,以表友人之情。

柳恽的诗风清新秀美,格调也比较健康,在当时诗坛上有一定影响。

柳恽的诗文收在《柳吴兴集》中,共12卷,南宋末尚存1卷,已佚。

他的少量诗文散见于《艺文类聚》、《初学记》、《玉台新咏》中。

近人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辑其文1篇,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辑其诗18首。

柳恽少时学琴,其父是闻名于世的弹琴高手,他深受指点和熏陶,以后他又拜著名的琴手嵇元荣、羊盖为师。

他天资聪颖,琴技精湛,天下闻名。

一次萧子良在院内摆酒设宴,将晋代宰相谢安曾用过的鸣琴摆在一侧,请柳恽弹奏,他以娴熟的技艺奏出悦耳动听的琴声,使在场的人都陶醉了。

萧子良赞叹说:“卿巧越嵇心,妙臻羊体,良质美手,信在今辰。

岂止当世称奇,足可追踪古烈。

”又一次,柳恽赋诗未就,以笔敲琴,附近的客人过来,用筷子一起敲打,琴中发出悲哀的音乐,使柳恽为之一惊,于是制为雅音。

从此敲琴演奏便开始了。

柳恽弹琴善于推陈出新,他论述琴法,“以今声转弃古法”。

著有《清调论》。

柳恽善下围棋,是著名的棋手。

梁武帝也最好围棋,他命柳恽负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棋品的评定。

柳恽品定棋谱,作《棋品》3卷。

他评定棋手名次优劣,登格者共278人。

柳恽自己名列第二。

这是我国古代围棋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评定棋手等级的盛会。

柳恽还是博射高手。

博射是古代一种游戏,他“发必命中”。

柳恽还精医术,通晓医学精妙之道。

还擅长占卜,著有《卜杖龟经》。

可惜他的著述均己散佚。

柳恽是南朝齐梁时著名诗人、琴手、棋手,以多才多艺著称天下。

梁武帝赞赏他说,“吾闻君子不可求备,至如柳恽可谓且美,分其才艺,足了十人。

雨中花的诗词鉴赏

《雨中花·岭南作》朱敦儒宋词赏析●雨中花·岭南作朱敦儒故国当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马长楸。

对葱葱佳气,赤县神州。

好景何曾虚过,胜友是处相留。

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

胡尘卷地,南走炎荒,曳裾强学应刘。

空漫说、螭蟠龙卧,谁取封侯。

塞雁年年北去,蛮江日日西流。

此生老矣,除非春梦,重到东周。

朱敦儒词作鉴赏此词为作者词风由豪爽转向悲凉的重要标志,堪称稼轩词的先驱。

词中通过今昔对比,抒写了词人于靖康之变后面对山河破碎的疮痍面目而生发的去国离乡的悲痛。

上片起首一句追述了承平岁月中的胜景清游。

“故国”指洛阳。

“上苑”即上林苑,东汉时置,洛阳城西。

“长揪”,指官道旁所植之揪树。

曹植《名都篇》所咏之“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揪间”,为此处所本。

词人用射猎西苑,走马东郊,来概括往日与狂朋怪侣俊游的盛况,既是用典,又是纪实,笔力遒劲,具足声容。

接下来,以一个去声的“对”字领“葱葱”两句,展示出一幅生机活泼、热气腾腾的广阔背景。

这是故意设计的顿挫之笔,不肯教“射麋”、“走马”的俊迈之气一下发露太过。

后又用“好景”两句挺接发端之意,然而却只点到为止,不作过多的渲染。

经过一番蓄势,然后以一个“向”字领出了“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三句妙语来。

这一气呵出的三句,真把这位骏马貂裘的青年公子的狂游盛况写到了极致。

词之下片,词意陡转,大起大落,与前片形成鲜明的反差。

过片三句,写金兵南下之时,词人被迫避难南荒,不得不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曳裾”,提着衣襟,形容谦卑之态。

曳裾侯门,指寄食权贵的宾客。

应刘,即汉末依附曹氏的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