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词里对女子的称呼有哪些?
妇 姬(香畹楼忆语)古代称呼女性也可以用“子”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孔雀东南飞)年老的,叫“媪”叫 君 也行 取次花从懒回故 半缘修道半缘君伊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晏几道的词都是思念女人的
古典诗词中对情人的称呼有哪些?
展开全部 檀郎、谢娘等 檀郎:晋代潘岳小名檀奴,姿仪美好,出自成语“檀郎谢女”。
其中“谢女”即晋代谢道蕴,聪慧过人,代指才女。
“檀郎谢女”指才貌双全的夫妇或情侣。
唐·李贺《牡丹种曲》:“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照燕夜语。
” 不爱浓妆爱淡妆,天然风韵压群芳,果然我见犹怜汝,争怪檀郎兴欲狂。
(《家》第九章) “檀郎”也是情人间男子对自己的自称 李煜《一斛珠》中描写自己娇妻娥皇时写道:“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她嚼懒了红绳,笑着向我吐了过来) --------------------------------------------- 指妇人所爱郎君。
《词苑萃编·卷二十一》引顾茂伦语云 诗词中多用檀郎字,不知所谓。
解者曰,“檀喻其香也”。
后阅曾谦益《李长吉诗注》云,潘安小字檀奴,故妇人呼所欢为檀郎。
然未知何据。
梓童 皇帝对皇后的称呼。
夫人 古代诸侯的妻子称夫人,明清时一二品官的妻子封夫人,近代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
荆妻 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又谦称荆人、荆室、荆妇、拙荆、山荆。
贱荆,有表示贫寒之意。
娘子 古人对自己妻子的通称。
糟糠 形容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
内人 过去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
书面语也称内人、内助。
尊称别人妻称贤内助。
古代诗词里的怎么称呼学校
中国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
那时学校的名字叫“痒”。
高一级的大学叫“上痒”,低一级的小学叫“下痒”。
到了夏朝(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把学校又分成了四个等级,按级别叫做:“学”、“东序”、“西序”、“校”。
到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066年)时,又把这四种学校的名字给为:“学”、“右学”、“左学”、“序”。
后来的朝代还有在王府里设立的学校,叫“辟雍”、“成均”等。
到汉代(公元206年——公元23年),最高一级的学校称做“太学”,下面分别称做“东学”“西学”“南学”“北学”。
再后来把“太学”改为“国子学”,“国子寺”,“国子”。
汉代,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个比较昌盛的时期。
汉代的学校分为官学与私学两种。
其中私学的书馆,亦称蒙学,系私塾性质,相当于小学程度。
到离现在最近的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国子”已经不是学校的性质了,成为国家专门管理教育的机构。
而这时候一般的学校称为“书院”、“书堂”、“私塾”等。
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不但明确了整个学校教育制度,还规定了各级学校的课程。
《奏定学堂章程》里公布的小学课程是我国第一套正式的小学课程。
王羲之在书法界的称谓是什么?
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身长七尺有余约为(1.83米),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
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集序》等。
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
其中,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为书家所敬仰,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对真书、草、行主体书法造诣都很深, 所以被后人誉为“书圣”。
古代人对各个年龄段的称呼分别是什么?
展开全部 1.赤子:初生的婴儿。
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 2.襁褓:亦作“襁保”、“强葆”,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3.孩提:指二三岁的幼儿。
亦作“孩抱”。
4.龆龀(tiáochèn):儿童换齿。
《韩诗外传》:“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龆齿。
”即指七八岁的儿童。
5.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
6.幼学:十岁。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
”后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7.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岁的少年儿童。
《礼记内则》:“拂髦,总角。
”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
”后因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8.豆蔻:本是植物名,代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后因谓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9.及笄:女子十五岁。
10.束发:男子十五岁。
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为成童的代称。
11.破瓜: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字以纪年,谓十六岁。
诗文中多用于女子。
12.弱冠:男子二十岁。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故用以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龄。
13.而立:三十岁。
《论语为政》:“三十而立。
”后因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14.不惑:四十岁。
《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后用作四十岁的代称。
15.知命:五十岁。
《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意谓到五十岁才懂得天命。
后人因以“知命”为五十岁的代称。
16.耳顺:六十岁。
《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
”何晏集解引郑玄曰:“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
”后以“耳顺”为六十岁的代称。
17.古稀:七十岁。
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
18.耋(dié):七十至八十岁。
毛传:“耋,老也。
八十曰耋。
”《左传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
” 19.耄(mào):八十至九十岁。
《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 20.期颐:一百岁。
《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孙稀旦集解:“百年者饮食、居处、动作,无所不待于养。
方氏悫曰:‘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
’”后因称百岁为“期颐”。
拓展资料称呼指的是人们在日常交往应酬之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谓语。
在人际交往中,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敬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和社会风尚,因此对它不能随便乱用。
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
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垂髫(tiá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参考资料:年龄称谓_百度百科
诗词中的名称有何讲究?
展开全部 自古对妻子的称呼有很多,主要有:小君细君——最早是称诸侯的妻子,后来作为妻子的通称。
皇后——皇帝的妻子。
梓童——皇帝对皇后的称呼。
夫人——古代诸侯的妻子称夫人,明清时一二品官的妻子封夫人,近代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
荆妻——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又谦称荆人、荆室、荆妇、拙荆、山荆。
贱荆,有表示贫寒之意。
娘子——古人对自己妻子的通称。
糟糠——形容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
内人——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
书面语也称内人、内助。
尊称别人妻称贤内助。
内掌柜的——旧时称生意人的妻子为“内掌柜”,也有称“内当家”的。
太太——旧社会一般称官吏的妻子,或有权有势的富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为“太太”,今有尊敬的意思,如“你太太来了”。
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儿女。
早期有“妻子”、“妻室”,也单称妻,有的人为了表示亲爱,在书信中常称贤妻、爱妻。
堂客——旧时江南一些地方俗称妻子为堂客。
右客——旧时湖北鄂西山区对妻子的一种称呼。
另外,旧时对妾的称呼有“侧侄”、“偏房”、“小星”、“加夫人”、“妇君”等。
...
在古代诗词当中美女的称呼
展开全部 知道不多。
伊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 佳人:绝代有佳人,幽居在深谷。
——《佳人》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呃,这个出处我不太清楚。
) 美人: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离骚》 红袖: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
(出处不知道..) 国色:颜夫人者,妪盈女也,国色也。
——《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 尤物:找不到,但是有这么一说。
红颜: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圆圆曲》 红粉:忽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廻。
——《唐诗纪事·杜牧》 裙钗:古时指妇女。
娇娥:娇娥曼脸成草蔓,罗帷珠帘空竹根。
——《梁园歌送南王说判官》 玉人: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莺莺传》 不多,但是希望有帮助。
...
人的各个年龄段称呼?
展开全部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古人对女人的称谓----古代人文知识系列之一 佼人:美好的意思,指美人。
婵娟:色态美好的意思。
后用来指美女。
千金:旧称别人的女儿,含有尊贵之意。
娇娃:也作娇娘。
指美丽的少女。
花魁:百花的魁首。
旧时指有名的妓女。
丽人:光彩焕发,美丽。
指美貌的女子。
佳人:(见古诗十九首):“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指美人。
女公子:旧时对别人女儿的尊称,现用来称谓外国人士的女儿。
玉人:用以称谓美丽的女子。
淑女:指温和善良美好的女子。
交际花:指在社交场合中活跃而有名的女子。
有贬义。
花瓶:插花用的瓶子。
借喻作为一种摆设的美貌女子。
玉女:指仙女。
亦指美女。
也用作对他人之女的敬称。
尤物:奇异的。
指美貌的女子。
亦指优异的人或物品。
青娥:指女子的黛眉。
亦指青年女子。
内人:从前丈夫称自己的妻子,其根源出于旧观念,认为男子主外,女子主内。
发妻:古时婚喜之日,男女都要结发为髻,男子从此把头发挽在头顶上,为表示是原配,称妻子为“发妻” 天使:原为犹太教、基督教传达上帝旨意的使者,其形象多为带翅膀的孩子和少女。
因此比喻善良贞洁可爱的人。
多用于女子。
安琪儿:英文angel的音译。
意为天使。
软玉温香:软:柔和;温:温和。
玉、香:女子的代称。
后泛指温柔的年青女性。
糟糠之妻:贫困时曾共食糟糠度日的妻子。
后为对自己妻子的谦称。
小家碧玉:碧玉:旧时指小户人家的美貌女子。
二八佳人:二八:指16岁。
指年轻美貌的女子。
半老徐娘:用以形容中年妇女保留青年时的神态。
妙龄少女:妙:美好。
指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
巾帼英雄:巾帼: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引申为妇女的代称。
指妇女中杰出的人物。
从古至今女人对丈夫的称呼 1、良人
对诗词了解的来.!这个叫啥名字.我只知道这两句.可否把
金缕衣 (唐)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杜秋娘,本为金陵女子;生卒年不详,唐代金陵(今南京市)女子,能歌善舞。
杜牧有《杜秋娘诗》述其事。
这是唐代的新歌;乐府诗集列它在近代曲辞中,并题为李绮所作,全唐诗则视为无名氏作。
金缕衣-金缕衣:原指金线刺绣的华美衣服,此为唐代乐府新题。
比喻华丽贵重了。
此诗旨在劝人珍惜记取少年青春时光,好好运用把握,莫令岁月空蹉跎-劝你不要贪惜什么华丽值钱的金缕衣,劝你要珍惜少年时候的大好春光;金缕衣再珍贵,终可再得,只有那青春时光,就象那枝上的花儿,正当开花,美好可折的时候,你就要去折,不要等待无花了,才再去折空枝!此诗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