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句

范成大的〈鄂州南楼〉的诗词鉴赏

305 坐标: 159848 目录:/fan/

鄂州南楼

范成大

谁将玉笛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

汉树有情横北渚,蜀江无语抱南楼。

烛天灯火三更市,摇月旌旗万里舟。

却笑鲈乡垂钓手,武昌鱼好便淹留。

【注释】

①鲈乡,范成大家乡苏州盛产鲈鱼。

【简析】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这正符合范成大写这首诗时的情景。这首诗有两大特色,一是善于点化,二是善于化静为动。首联化用李白的“黄鹤楼中吹玉笛”,尾联化用三国时的民谚“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虽不能创造出新的意境,却也有典雅之美,尚无江西派“字字有来历”之病。最值得称道的是中间两联,“有情”、“无语”带情式的描写,“横”、“抱”拟人化的描写,“烛”、“摇”飞动式的描写,把“江”和“树”,“市”与“舟”都写活了。这是诗人主观感受对于景物的影响,是主体给予客体的活动感,使景物变得活动跳脱,富有生机,这种写景技巧可以说是最佳技巧。

有人说这首诗和陆游的《黄州》“声调气势都极接近”,斯乃皮相。纪晓岚“浮声多于彻响”才是确论,此诗哪有陆诗念时势艰危,愤国事日非,叹英雄已矣之“彻响”?

参考资料:http://www.educast.com.cn/examine/show/article.htm?ID=2006-0317163633-478

谢荷花的诗句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花》清.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爱莲说》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采莲曲》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

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

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

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荷花》唐.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莲花》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钱氏池上芙蓉》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

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苏幕遮》北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

鸟鸟雀呼睛,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莲塘》明.黄琼 苍茫漠漠董家潭,绿树阴阴向水湾。

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

《无题.其二》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浣溪沙》薛昭蕴 倾国倾城恨有馀,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

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

《南乡子》李珣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

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兢折团荷遮晚照。

《浣溪沙》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

《采桑子》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南柯子》《唐宋诸贤绝妙词选》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

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

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那年沽酒那人家? 《菩萨蛮》魏夫人 红楼斜倚连溪曲,楼前溪水凝寒玉。

荡漾木兰船,船中人少年。

荷花娇欲语,笑入鸳鸯浦。

波上暝烟低,菱歌月下归。

《浣溪沙》张元干 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下欲三更。

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

《咏芙蓉》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采莲》南朝.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咏荷诗》江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

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

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咏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采莲曲》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

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

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

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古风(其二十六)》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 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采莲曲》南朝梁.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

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

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折荷有赠》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荷花》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莲花》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苏幕遮》北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

鸟鸟雀呼睛,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莲塘》明.黄琼 苍茫漠漠董家潭,绿树阴阴向水湾。

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

《采莲曲》李亚如 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

三五小船撑将去, 歌声嘹亮赋采莲。

《芙蓉》清.郑板桥 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

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

《藕乡随思》现代.暇文 晓别安宜古镇头,藕乡水泗荡轻舟;岸柳染绿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

异乡落泊伤穷乱,故里重归喜景稠;政通人和富由起,芙蓉仙子欣来游。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

范成大的〈鄂州南楼〉的诗词鉴赏

有哪些描写荷花或荷叶的诗句

芳心苦/踏莎行 贺铸 宋 词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

绿萍涨断莲舟路。

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

依依伺与骚人语。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注释】 ①回塘:环曲的水塘。

②别浦:水流的叉口。

③红衣:此指红荷花瓣。

④芳心:莲心。

⑤返照:夕阳的回光。

⑥骚人:诗人。

⑦“当年”句:韩偓《寄恨》诗云:“莲花不肯嫁春风。

” 【评解】 此词咏秋荷,于红衣脱尽,芳心含苦时,迎潮带雨,依依人语,自有一种幽情盘结其间,令人魂断。

前人谓贺铸“戏为长短句,皆雍容妙丽,极幽闲思怨之情”。

以此词观之,可谓知言。

【集评】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骚情雅意,哀怨无端。

沈祖棻《宋词赏析》:这首词是咏荷花的,暗中以荷花自比。

诗人咏物很少止于描写物态,多半有所寄托。

因为在生活中,有许多事物可以类比,情感可以相通,人们可以利用联想,由此及彼,发抒文外之意。

------------ 江城子 牛峤 唐 词 鵁鶄飞起郡城东。

碧江空。

半滩风。

越王宫殿,萍叶藕花中。

帘卷水楼鱼浪起,千片雪,雨蒙蒙。

【注释】:鵁鶄:鸟名,俗称“池鹭”。

郡城:此指古会稽(今浙江绍兴)。

藕花:荷花。

鱼浪:秋水鱼肥,逐浪出没。

蒙蒙:迷茫还清貌---------- 渔家傲 欧阳修 宋 词 花底忽闻敲两桨。

逡巡女伴来寻访。

酒盏旋将荷叶当。

莲舟荡。

时时盏里生红浪。

花气酒香清厮酿。

花腮酒面红相向。

醉倚绿阴眠一饷。

惊起望。

船头阁在沙滩上。

【注释】 ①逡巡:宋元俗语,犹顷刻,一会儿。

②当:代替。

③“时时”句:谓莲花映入酒杯,随舟荡漾,显出红色波纹。

④厮:相互。

清厮酿:清香之气,混成一片。

⑤花腮:指荷花。

⑥饷:即一晌,片刻。

⑦阁:搁。

【评解】 欧阳修以《渔家傲》词调共作六首采莲词,此词为其中之一。

花底敲桨,荷叶当盏,花影人面,醉倚绿阴,风格清新婉丽,又巧用俗语,化俚为雅,妙趣盎然。

-------------------- 念奴娇 姜夔 宋 词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

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

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注释】:原序:予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

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予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

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

朅来吴兴,数得相羊荷花中。

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故以此句写之。

【评析】 这是一首歌咏荷花的词篇,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从这首词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独特的艺术构思、艺术想象与艺术手法,它代表了作者清刚冷隽与高雅峭拔的艺术风格。

下面主要讲三个特点。

一是以少总多。

所谓"以少总多",就是说,这首词里有着高度的艺术概括。

本篇以优美而精炼的笔触描绘出荷花的风神及其个性。

词中所写的荷花,非仅一时一地,而是作者把所见过的最美的荷花与池塘打总儿概括到一起,融汇成这首词的主题和形象。

作者在词前小序中说,有三个地方的荷花给他的印象最为美好:一是武陵,二是吴兴,三是杭州。

作者写这首词的地点可能是在"吴兴(《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将本词附于吴兴之后),但词中所咏却非止吴兴一地。

它把三个地方的荷花巧妙地组织在一起,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一个新的意境:池塘中有小船,船行过程有鸳鸯相伴,船儿驶入人迹罕到的池塘深处,这里有美如仙女的荷花,使人神清气爽,醉意消失,在飒飒的雨声之中,播散出阵阵幽香,这幽香竟然凝结成迷人的诗句。

直到日暮时分,诗人尚不忍离去,怕的是西风颇吹、红花凋谢。

还有高柳、老鱼都在把作者深情挽留……美好的大自然对诗人无限深情,诗人对大自然也深情无限。

词中很难分出哪里是人、那里是花了。

词中也很难分出作者所在之处到底是武陵,还是西湖、吴兴了。

二是词中有人。

之所以出现上述意境,是因为词中有人在。

这"人"不光指作者,而是指作者把荷花以及自然中的一切都人化一了。

看:"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看:"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然而真正被人化了的却是荷花。

看!这荷花打扮得多娇艳:"水佩风裳无数。

"在作者感到暑热时,她为你"翠叶吹凉",甚至还可洒下一阵"菰蒲雨",(这"雨"实际是传来耳畔的荷叶相互磨擦的响声)。

不管是日晒,还是雨淋,她始终为你撑起一把翠绿的雨伞:"青盖亭亭。

"假如你饮酒过量,微有醉意,那么她的笑脸会使你清醒:"玉容消酒"。

不仅如此,她的微笑,她的舞姿,以及随之而散发出的清冷的幽香,霎时间便转化成诗句。

词中有人,正是诗意之所在。

三是句中有味。

词之感人,在于词中散发出一种诱人的"冷香"。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是词中极富创造性的词句,充分反映出作者丰富而又独特的想象力。

按常情分析,"嫣然摇动"怎么就会有"冷香飞上诗句"了呢?然而在词人看来,这"香"与"诗"却果真具有一致性。

"香"是一种客观物质,是人们喜欢的一种气味,它直接...

美丽的家乡的诗句

唐(崔颢) 黄鹤楼 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馀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春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江上吟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望鹦鹉洲怀祢衡 魏帝营八极。

蚁观一祢衡。

黄祖斗筲人。

杀之受恶名。

吴江赋鹦鹉。

落笔超群英。

锵锵振金玉。

句句欲飞鸣。

鸷鹗啄孤凤。

千春伤我情。

五岳起方寸。

隐然讵可平。

才高竟何施。

寡识冒天刑。

至今芳洲上。

兰蕙不忍生。

江夏:赠韦南陵冰 胡骄马惊沙尘起,胡雏饮马天津水。

君为张掖近酒泉,我窜三巴九千里。

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

西忆故人不可见,东风吹梦到长安。

宁期此地忽相遇,惊喜茫如堕烟雾。

玉箫金管喧四筵,苦心不得申长句。

昨日绣衣倾绿樽,病如桃李竟何言。

昔骑天子大宛马,今乘款段诸侯门。

赖遇南平豁方寸,复兼夫子持清论。

有似山开万里云,四望青天解人闷。

人闷还心闷,苦辛长苦辛。

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

山公醉后能骑马,别是风流贤主人。

头陀云月多僧气,山水何曾称人意。

不然鸣笳按鼓戏沧流,呼取江南女儿歌棹讴。

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

贾岛: 黄鹤楼 高槛危檐势若飞, 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万古长如旧, 黄鹤何年去不归? 岸映西州城半出, 烟生南浦树将微。

定知羽客无因见, 空使含情对落晖! 宋:黄庭坚 鄂州南楼书事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来一味凉。

十二月十九日夜中发鄂渚,晓泊汉阳,亲旧携酒追送,聊为短句 接淅报官府,敢违王事程。

宵征江夏县,睡起汉阳城。

邻里烦追送,杯盘泻浊清。

祗应瘴乡老,难答故人情! 岳飞: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钱骑满效几,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范成大:鄂州南楼 谁将玉笛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

汉树有情横北渚,蜀江无语抱南楼。

烛天灯火三更市,摇月旌旗万里舟。

却笑鲈乡垂钓手,武昌鱼好便淹留。

水调歌头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

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

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

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

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

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

想见姮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

酾酒问蟾兔,肯去伴沧洲。

姜夔: 浣溪沙 予女须家沔之山阳,左白湖,右云梦,春水方生,浸数千里,冬寒沙露,衰草入云。

丙午之秋,予与安甥或荡舟采菱,或举火罝兔,或观鱼下;山行野吟,自适其适;凭虚怅望,因赋是阕。

著酒行行满袂风。

草枯霜鹘落晴空。

销魂都在夕阳中。

恨入四弦人欲老,梦寻千驿意难通。

当时何似莫匆匆。

探春慢 予自孩幼从先人宦于古沔,女须因嫁焉。

中去复来几二十年,岂惟姊弟之爱,沔之父老儿女子亦莫不予爱也。

丙午冬,千岩老人约予过苕霅,岁晚乘涛载雪而下,顾念依依,殆不能去。

作此曲别郑次皋、辛克清、姚刚中诸君 衰草愁烟,乱鸦送日,风沙回旋平野。

拂雪金鞭,欺寒茸帽,还记章台走马。

谁念漂零久,漫赢得、幽怀难写。

故人清沔相逢,小窗闲共情话。

长恨离多会少,重访问竹西,珠泪盈把。

雁碛波平,渔汀人散,老去不堪游冶。

无奈苕溪月,又照我、扁舟东下。

甚日归来,梅花零乱春夜。

翠楼吟 淳熙丙午冬,武昌安远楼成,与刘去非诸友落之,度曲见志。

予去武昌十年,故人有泊舟鹦鹉洲者,闻小姬歌此词,问之,颇能道其事,还吴为余言之;兴怀昔游,且伤今之离索也。

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酺初赐。

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

层楼高峙。

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

人姝丽。

粉香吹下,夜寒风细。

此地。

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

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

天涯情味。

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

西山外。

是来还卷,一帘秋霁。

元:丁鹤年 武昌南湖度夏 湖山新雨洗炎埃,万朵清莲镜里开。

日暮菱歌动南浦,女郎双桨荡舟来。

明: 徐祯卿 在武昌作 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

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

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

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 何景明: 送卫进士推武昌 少年佐郡楚城居,十郡风流尽不如。

此去且随彭蠡雁,何须不食武昌鱼。

仙人楼阁春云里,估客帆樯晚照余。

大别山前汉江水,画帘终日对清虚。

清: 邢昉 汉口 蜀江船不到三巴,湖南船不到长沙。

满地干戈关塞里,行人那不早还家? 陈恭尹: 岁暮登黄鹤楼 郊原草树正凋零,历历高楼见杳冥。

鄂渚地形浮...

带有荷的古诗词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____杨万里《小池》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3、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____朱庭玉《天净沙·秋》4、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____苏轼《江神子·江景》5、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____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6、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____李商隐《赠荷花》7、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____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8、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____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9、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____王昌龄《采莲曲》10、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____李商隐《赠荷花》11、风蒲猎猎小池塘。

过雨荷花满院香。

____李重元《忆王孙·夏词》12、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____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13、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____秦观《纳凉》14、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____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15、午梦扁舟花底。

香满两湖烟水。

____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16、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

____幼卿《浪淘沙·极目楚天空》17、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

____龚翔麟《菩萨蛮·题画》18、水际轻烟,沙边微雨。

荷花芳草垂杨渡。

____刘将孙《踏莎行·闲游》19、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____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20、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____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21、水榭风微玉枕凉。

牙床角簟藕花香。

____苏庠《浣溪沙·书虞元翁书》2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____苏轼《赠刘景文 / 冬景》23、风含翠筱娟娟净,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