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句

放弃或渐渐疏远有没有适合的诗词

zhongasi 坐标: 156262 目录:/fang/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归故园作》 孟浩然

卿当日向贵,吾独向黄泉。——《孔雀东南飞》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赠婢》 崔郊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纳兰容若

暂时想到这么多,希望可以帮到你。

昭君怨诗词

这首五言律诗以琴曲旧题写,属对工整,音韵和谐 。

“汉地草应绿,胡庭沙正飞。

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飞。

”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诗人构思精巧,用词准确而贴切。

卢照邻一生怀才不遇,屡屡遭受谗言和诽谤甚多。

此诗明里哀叹昭君之不幸,实则是对自己郁郁不得志的一生发感慨。

作品名称昭君怨创作年代唐或宋文学体裁五言律诗等作者李白等唐李白作品王昭君二首(李白)其一汉家秦地月,流影送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方出,明妃西嫁无来自。

胭脂长寒雪作花,媚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其二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唐白居易作品明妃风貌最娉婷,合在椒房应四星。

只得当年备宫掖,何曾专夜奉帏屏。

见疏从道迷图画,知屈那教配虏庭。

自是君恩薄如纸,不须一向恨丹青。

唐卢照邻作品昭君怨(卢照邻)合殿恩中绝,交河使渐稀。

肝肠辞玉辇,形影向金微。

汉地草应绿,胡庭沙正飞。

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

赏析卢照邻(唐)的《昭君怨》选自全唐诗:卷19_41全唐诗:卷42_7。

诗歌以嗟叹起句,“合殿恩中绝”,指皇上的恩德被阻绝不能下达。

古诗《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

”诗人在此熔炼这首古诗,既交代了昭君的身世,又蕴藉着弃捐之意、艾怨之心 。

“交河使渐稀 ”,是进一步阐明“ 恩中绝”的。

昭君初嫁时,朝廷还时常派使臣去探望,到后来连使节也逐渐稀少了。

足见皇帝已经将忠义之人忘却了,恩义断绝。

因为“ 交河使渐稀 ”,引起昭君对往事的回忆:“肝肠辞玉辇,形影向金微 。

”当年自己肝肠寸断地辞别了汉宫,形单影只走向遥远而陌生的胡庭。

她顾影自怜,一步一回首,恋恋不舍。

背井离乡何其悲凉!因为永世不能回去,所以就更加思念故乡,由眼前匈奴景色想到故国景色 :“汉地草应绿,胡庭沙正飞 ”,一边是尘土飞扬,风沙肆虐,一边是草色葱绿春意盎然。

两相对照,衬托出人物的内心忧伤。

这里诗人寓情于学,以有声有色的对比诗句,将人物的哀怨忧思抒发得淋漓尽致。

“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 ”,这两句诗直抒胸臆 ,诗中主人公的感情闸门似乎终于打开,千般怨,万般恨,喷发而出,化作一个愿望:象雁儿一样一年回来一次。

此处意由象外点:象鸿雁那样自由是不可能的,她的愿望只能空留遗恨。

宋杨万里作品昭君怨·咏荷上雨 杨万里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作者的词和诗一样,都善于描写事物的动态。

钱钟书的《谈艺录》说:“以入画之景作画,宜诗之事赋诗,如铺锦增华,事半而功则倍,虽然,非拓境宇、启山林手也。

诚斋、放翁,正当以此轩轾之。

人所曾言,我善言之,放翁之与古为新也;人所未言,我能言之,诚斋之化生为熟也。

放翁善写景,而诚斋擅写生。

放翁如图画之工笔;诚斋则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鹘落,鸢鱼跃,稍纵即逝而及其末逝,转瞬即改而当其未改,眼明手捷,踪矢蹑风,此诚斋之所独也。

”象过首词明明题作“咏荷上雨”,一开始反从“午梦”入笔,起手便不同凡响。

假如是梦见阴雨倒还罢了,谁知梦见的正是满湖烟雨,氤氲香气,作者正在这迷人的环境里荡舟花底。

——这些描写好象跟主题风马牛不相及,其实是用西湖烟雨衬托庭院荷池:西湖的美景是公认的,那么词篇就已暗示给你,院中的雨荷有着同样的魅力。

更向况梦中的香正是院池荷花的清香呢!散发的“梦初惊”后该是知道身在家中了,然而他却以为还在扁舟,因为他把荷上雨声误作成了雨打船篷声。

这里描写已醒未醒的境界,既自然,又别致,而且更加缩短了西湖与院池的距离。

“却是”以下完全离开梦境,并在上半阕已打好的基础上开始了对“荷上雨”的正面咏写。

“池荷跳雨”指急雨敲打荷叶,雨珠跳上跳下的样子。

接下去,作者把荷叶上面晶莹的雨点比作真珠,说这些真珠随着荷叶的跳动忽聚忽散,最后聚在叶心,就象一窝泛波的水银。

这些描写动荡迷离,而且比喻新颖,都是“人所未言”者。

再说,作者用变幻的手法,把“稍纵即逝”“转瞬即改”的景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词篇的形式同内容一样,活泼而不受羁绊,也体现了杨万里“活法”在抒情写景方面的特殊作用。

形容突然有种失落感的诗词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佚名《诗经.邶风.击鼓》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三五七言》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佚名《凤求凰.琴歌》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郑愁予《赋别》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李白《三五七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纳兰性德《虞美人》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梁启超《台湾竹枝词》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徐干《室思》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先《千秋岁》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张仲素《燕子楼》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张可久《塞鸿秋》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徐再思《折桂令》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李冠《蝶恋花》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苏轼《江城子》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佚名《诗经.唐风.绸缪》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文廷式《蝶恋花》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李商隐《无题》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况周颐《减字浣溪沙》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欧阳修《玉楼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佚名《诗经.周南.关雎》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玉楼春》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辛弃疾《摸鱼儿》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苏武《结发为夫妻》寻好梦,梦难成。

况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聂胜琼《鹧鸪天》一场寂寞凭谁诉。

算前言,总轻负。

-柳永《昼夜乐》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

-席慕蓉《印记》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范成大《车遥遥篇》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戴叔伦《相思曲》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铃》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夫妻百事哀。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顾敻《诉衷情》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乐婉《卜算子》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白居易《浪淘沙》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邵瑞彭《蝶恋花》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晏殊《玉楼春》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曹雪芹《终身误》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周邦彦《玉楼春》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曹雪芹《红豆词》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冯小青《怨》锺情怕到相思路。

盼长堤,草尽红心。

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朱彝尊《高阳台》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横塘路》多情只有...

豪放派诗词

豪放派: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念奴娇》(大江东去)等 他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表现内容。

辛弃疾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破阵子》(罪里挑灯看剑)《永遇乐》等 多以国家民族为题材,表达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

张元干《贺新郎》等 情调苍凉,风格豪迈 张孝祥 《六州歌头》等 风格接近苏轼,悲壮凄凉,多表现不能收复失地的壮志难酬的感慨。

陈亮 《念奴娇·登多景楼》《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风格豪放壮烈,笔力纵横驰骋。

(少数词属于婉约派) 北宋中期,文坛领袖人物苏轼,不仅在文、诗方面开拓与创新,而且在词作方面,亦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开创了“豪放词”之先风。

苏轼一改有词以来的传统,摈香软、柔婉之情调,将诗中豪迈、阳刚之气,融于词中。

豪放词一出,其开阔之胸怀,昂扬之雄姿,震惊了词坛。

苏词的基本风格是,以诗入词,题材宽阔;以律句填词,不拘音律,主张返朴归真,回归唐人最初制词时“只分平仄,不问四声”的原则。

因此,大大地拓宽了词路。

下面我们欣赏他的古今传唱的豪放词《念奴娇》(大江东去):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此乃苏轼被谪黄州时,游赤壁而作。

其实,黄州赤壁非三国时周瑜大败曹操之赤壁,但因名同,而引发苏轼对八百多年前的赤壁之战,大发感慨。

当年赤壁之战的东吴总指挥乃周瑜,该词不惜笔墨,着重刻画了周瑜的雄才大略、指挥若定,而又风流儒雅、潇洒自如的英姿,表达了词人对前贤的赞誉和仰慕。

词人联系到自己被谪,难得发挥其才,不免自笑多情,大发“人生如梦”之嗟叹。

无奈之余,只好在江边月下,酹酒以祭而已。

上片主要写景、追溯历史。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三句大笔着眼,纵观历史,一代一代,多少风流人物,为历史所淘尽,而大江依然东流,故云“浪淘尽”也。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此乃据人之传,交待了赤壁之战的地点。

故垒,过去的战争工事。

这三句的意思是说,故垒西边,人们传说是三国周瑜所指挥的赤壁之战故地。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此乃描写眼前景色,刻画了长江之惊涛拍岸之磅礴气势。

为下一句以及下片作铺垫。

乱石穿空,形容悬壁为惊涛几百年的冲而穿空。

惊涛,形容浪涛如因惊脱缰的战马一样,一泻千里;或谓惊险之浪涛。

卷起千堆雪,形容波涛撞击到石壁上,激起向上弯卷的浪花,洁白如雪也。

千堆雪,乃一夸张手法。

由此引发出词人的感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大意是,江山如画之美,一时引起多少豪杰为之争战。

与首三句作一呼应。

下片着重描写人物。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乃写周瑜(字公瑾)当年,潇洒英姿,督江东三军,又娶东吴二美女之一小乔(大乔嫁与孙权),可谓英雄美人,天合佳偶,正是得意之时。

英发,英姿焕发也。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乃描写周瑜儒雅、镇定自若,胸有成竹的神态,且谋略已定,战法早已作了部署,故而,帷幄中谈笑之间,曹操的战船便焚烧殆尽了。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此五句,乃写词人自己的感慨。

其中,故国,指赤壁之战故地。

多情应笑我,乃一倒装句,意思是“应笑我自作多情”。

华发,头发花白也,华通“花”。

人生如梦,借用曹操诗句。

这几句乃无奈之感慨也,故最后只好归于“一尊还酹江月”,即无奈之余,只好在江边月下,酹酒以祭而已。

苏轼的豪放词,不惟怀古词,其内容是多方面的。

例如《江城子》(老夫聊发)一词,写的是居官闲猎,却表现了词人之伟大的爱国情怀。

全词如下: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袒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其中,下片首句第四个字多数词选本为“胆”字,实乃误也。

酒至酣处,往往人要袒胸纳凉,故应为“袒”字。

上片主要描写打猎,下片舒怀,表现出词人的强烈的为国效力的爱国胸怀。

苏轼的词不仅充满豪气,且不乏浪漫主义色彩。

例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就运用了奇思妙想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全词录于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乃苏轼于神宗熙宁九年中秋节在密州任上,于月下畅饮,因以怀念其弟苏辙,写下的一篇妙词。

上篇看似写景,实则寓意著作者政治上不得志,难得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的苦闷和无奈。

下片景情融合,既有对弟苏辙的怀念之情,又有对人间的美好祝...

描写愁思的诗句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李白《菩萨蛮》)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李白《忆秦娥》)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