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中国》诗歌摘抄:
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是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
以言气候,中国处于温带,不十分热,也不十分冷,好像我们母亲的体温,不高不低,最适宜于孩儿们的偎依。
母亲!美丽的母亲,可爱的母亲,正因你受着人家的压榨和剥削,弄成贫穷已极;不但不能买一件新的好看的衣服,把自己装饰起来;甚至不能买块香皂将自己擦洗擦洗,这真是我们做孩子的不是了,简直连一位母亲都爱护不住!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中国民族在很早以前,就造起了一座万里长城和开凿了几千里的运河,这就证明中国民族伟大无比的创造力!
中国在战斗之中一旦斩去了帝国主义的锁链,肃清自己阵营内的汗卖国贼,得到了自由与解放,那么这种创造力,将会无限的发挥出来。
到那时,所有贫穷和饥荒,混乱和仇杀,饥饿和寒冷,疾病和瘟疫,迷信和愚昧,以及那慢性的杀灭中国民族的鸦片和毒物,这些等等都是帝国主义带给我们可憎的赠品,将来也要随着帝国主义的赶走而离去中国了。
朋友,我相信,到那里,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悲哀,笑脸将代替哭脸,富裕将代替贫穷,康健将代替疾病,智慧将代替愚昧,友爱将代替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凄凉的荒地!
这时,我们的民族就可以无愧色的站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被最美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的携手了。这么光荣的一天,决不在辽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我们可以这样相信的,朋友!
不过,现在我是一个待决之囚,我虽然不能实际的为中国奋斗,为中国民族奋斗,但我的心总是日夜祷祝着中国民族在帝国主义羁绊之下解放出来之早日成功!
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假如我不能生存——死了,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瘗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那朵花你们就看作是我的精诚的寄托吧!
在微风的吹拂中,如果那朵花是上下点头,那就可视为我对于为中国民族解放奋斗的爱国志士们在致以热诚的敬礼;
在微风的吹拂中,如果那朵花是左右摇摆,那就可视为我在提劲儿唱着革命之歌,鼓励战士们前进!
亲爱的朋友们,不要悲观,不要畏馁,要奋斗!为了我们伟大的可爱的中国,持久的、艰苦的奋斗吧!
1935年1月27日,他不幸被俘人狱,在狱中坚贞不屈,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方志敏
方志敏(1899—1935),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出生在江西弋阳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聪慧而好学,曾在南昌求学,上海谋职,经历过现代文明的陶冶、血与火斗争的洗礼。
1922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1927年12月,与邵式平、黄道等领导了弋阳、横峰一带农民的武装暴动,创建赣东北苏区,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先后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十军、红十一军政治委员,闽浙赣省委书记。
扩展资料:
《可爱的中国》是方志敏的著名散文,也是他的遗著。1935年写于狱中。作者以亲身经历概括了中国从“五四”运动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以来的悲惨历史,愤怒地控诉了帝国主义肆意欺侮中国人民的种种罪行。
他满怀爱国主义基情,象征性地把祖国比喻为“生育我们的母亲”,吸她的血液,汉军阀帮助恶魔杀害自己的母亲。
作者高声疾呼,“母亲快要死去了”,“救救母亲呀!”他指出挽救祖国的“唯一出路”就是进行武装斗争,论证“中国是有自救的力量的”,坚信中华民族必能从战斗中获救。
并在篇末展示了中国革命的光明前景,描绘出革命后祖国未来的美好幸福的景象,表现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心,我们要学习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方志敏牺牲后,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得知社会上流传一份方志敏在狱中写的遗稿,于是不惜花重金将它买下。这篇遗作是1935年3月方志敏在狱中写的《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
1939年6月,叶剑英来到中国西南山城重庆。这时的重庆,是中国抗战的陪都,国民政府所在地,也是中国共产中心派出的代表机关中央南方局的所在地。
叶剑英到来后,担任南方局常委兼军事部长、统一战线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在南方局书记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这时,全国抗日战争的局势正朝着日益恶化的方向发展。
日本侵略者占领武汉、广州以后,开始对南京国民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策略,在继续对华南、华中地区进行军事进攻的同时,加紧进行政治诱降活动,积极筹划“蒋汪合流”,企图诱使蒋介石集团就范。早已沦为汉的汪精卫正在与日寇进行卖国谈判。
国民政府对日妥协和反共的倾向日益增大,连续制造了一系列反共摩擦事件,准备掀起反共高潮。面对这种困难复杂的局势,周恩来、叶剑英等遵照中央《关于反对投降危险的指示》,决定集中全力巩固国共合作。
继续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与大大小小的投降分子、反共分子制造的一切投降阴谋和反共行为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词条-可爱的中国
烈士方志敏的诗歌有哪些?
方志敏主要作品有《我是个共产员了!》、《我不相信基督教!》、《同情心》、《呕血》、《哭声》、《可爱的中国》、《清贫》、《诗一首》、《狱中纪实》、《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赣东北苏维埃创立的历史》等。
方志敏狱中留下的十六篇计十四万字文稿,在狱中写下的《清贫》一文被纳入沪教版初中六年级下的语文课本中。
方志敏(1899—1935),原名远镇,乳名正鹄,号慧生。
1899年8月21日(清光绪二十五年七月十六)出生于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
他8岁入私塾,12岁便辍学辅助家庭务农,童年在家乡度过。
17岁时在乡亲们的帮助下进入县立高等小学,在校内时接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935年1月29日,在江西省玉山县怀玉山区被俘,囚于南昌国民驻赣绥靖公署军法处看守所,严辞拒绝了国民的劝降,实践了自己“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誓言。
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同志被秘密杀害于江西省南昌市下沙窝,时年36岁。
...
《清贫》这一课,用来概括方志敏一生的诗句或名言。
赞美革命先烈的诗句1、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萧楚女2、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3、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方志敏4、威武不能挫其气,利禄不能动其心。
——李大钊5、忠诚印寸心, 浩然充两间。
——蔡和森...
赞美中国红的诗词
祖国颂 敲响那一排铜质的编钟,浑厚而清亮的左音右韵由远及近,穿越五千年悠悠岁月和五十三年缤纷花季,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阳,海之滨,泛起层层涟漪,响起阵阵回声,在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中凝结一个主题:祖国母亲! 我们以《诗经》关雎的歌喉,以屈原《橘颂》的音韵,以古风与乐府、律诗与散曲,以京剧与秦腔、梆子与鼓词唱您历史恢宏岁月的辉煌,唱响您不屈的尊严与神圣。
我们以瞿秋白手中的那束鲜花,以方志敏身上的那份清贫,以刘志丹胸前的那块补丁,以焦裕禄窗前的那盏油灯,以孔繁森雪原上留下的那串脚印,唱响您的灵魂与精神。
亲爱的祖国,让我们以采薇、采茶、采桑的手,编织彩门花坛,编织彩灯云锦;让我们在金黄季节里,黄金般的早晨,唱响国歌和飘扬的五星红旗,唱响千百年来朝朝暮暮澎湃的基情。
黄河猛、长江壮、泰山雄、昆仑莽,万里山河浩浩荡荡从青瓦台前走过,走过一队队雷锋,走过一队队李向群,走过一队队方红霄…走出中国人民最风光最风情的步伐,走出中华民族最壮观最壮美的方阵! 亲爱的祖国,五千年的蕴含和积淀,五十三年的扬弃和继承,一个东方巨人到了可以说“不!”,可以发言的时候。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和平与发展是您热切表达的心声。
您坦荡豁达地阔步在新世纪的黎明!在“十六大”的东风劲吹中,新一代的中国领导人正继往开来带领着中华民族走向新的辉煌!
古诗 竹 的诗句意思
怀千秋功过,笑傲严冬霜雪。
一生宁静淡泊, 一世高风亮节。
意思是:心中不能常记着功劳与过失, 要平静对待, 要学高山上的松柏那样, 挺立在霜雪严寒之中, 过曰子要安于宁静, 对名利要看得淡泊如水, 一生一世应该象竹那样, 虚怀若谷, " 临风亲近快弯腰, 亮节时分频点头". 竹子挺拔清季、枝叶婆娑、虚心有节、风韵独具,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争相诵咏,宋代苏轼在《绿竹筠》中咏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表达了文人士大夫清高脱俗的雅趣。
叶剑英有诗云: 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钱樟明 也写到"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扬首望青天,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未曾出土便有节,纵使凌云亦空心."竹子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她既具有梅花笑迎风霜雪雨的坚强品格,更以文静、高雅、清峻不阿、虚怀若谷、 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为人师表、令人崇拜。
她的美德给人留下完美的形象,我爱竹、欣赏竹、崇拜竹、赞美竹,不仅是因为竹的万般风情给人以艺术的美感,更是因为竹的自然天情和独特品格给了我哲理的启迪和人格的力量! 竹子具有“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它性质朴而淳厚,品清奇而典雅,形文静而怡然,竹也因此升华到一个最优雅的品位,成了一种为人崇尚的精神。
有关烈士的诗句
咏竹 (齐.谢眺) 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
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
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
《咏春笋》 唐.杜甫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咏竹 (唐.李峤) 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气。
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
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
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春日山中竹 (唐.裴说) 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
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初食笋呈座中 唐 . 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金。
唐.杜甫《咏竹》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明.徐渭《风竹》 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
细看昨夜西风里,若今琅幌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