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句

高中议论文引例古诗词

hanxiaoying 坐标: 167415 目录:/gao/

高中作文里能用来引用的古诗文有哪些我作文不好好苦恼每次作文引得...

展开全部引用名言警句、古诗词、歌词等作为文章的开头,可以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唤起读者的 阅读情趣,同时也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底蕴,使文章熠熠生辉。

如:(1)“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寿”。

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属于海洋性 文明的希腊文明,亦即西方文明,如同灵动的水,如同灵动的智者,追求变革,而属于大陆性文明的中国文明,却是一位长寿的“仁者”,是一座沉稳的大山,尊重 传统,对“变”有天生的审慎。

(江苏考生《永远的葱郁永远的中国》)(2)“从谏如流”常被用来形容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古语云:“古之贤君,其从 谏也,犹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由此可见,古人对此是非常推崇的。

波兰的谚语也说:“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至此,我们是否可以下个结论:从谏如 流,多多益善,听从一切的谏议?(山东考生《给“从谏如流”上把锁》)例1引孔子及冯友兰的话导入,例2由古语及谚语入笔,切合题旨,意蕴丰富,既显示 出考生深厚的文化积淀功底,又展现其灵活驾驭的才思。

可见,把自己平时集锦的妙言佳句巧妙地安置在文章的显眼处,无疑会使开篇文采飞扬,魅力十足。

(3)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元好问的确好问,也很会问。

他这一问可谓 一问问千古。

多少年来,有多少人在这个问题上徘徊,又有多少人在付出巨大代价后作出了人生最终的答案。

但各家之言却如每个人的脸一样,各不相同。

(《问世间情为何物》)(4)美学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 是缺少发现。

”今天,受这位富有创新精神的学者启发,我想说:“答案是普遍存在的,对于我们的脑袋,不是缺少思考,而是缺少角度。

”许多时候,我们都迷惑 于问题的不解或徘徊于多解的选择路口,怎样走便成了心中的疑团,往往举棋不定,左右乱倾,这时,就有换个角度考虑的必要,这样会给你带来更多成功的机 会。

(《旋转这只万花筒》)(5)古人云:“仁者乐山,知者乐水。

”乐山之挺拔峻秀,乐水之轻盈灵动。

无怪乎 一条青溪会引来诸如李白杜甫的驻足凝视,会令众多得志或不得志的文人骚客甘愿在此了却一生,不原再“误入尘网中”。

(《水的联想。

》)(6)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孟子曰:“若所行似善而非善,毋宁 不为;若所行似恶而非恶,毋宁为之。

”匆匆的人生路途,匆匆的行路脚步,匆匆的心灵选择。

在这来去匆匆之间,又应点燃一盏怎样的心灯?(《心星点灯》)...

如何将高中语文议论文写的更有文采比如引例更流畅语言更丰富运用更...

犹忆书香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淡淡的树影,隔着轻帘,若隐若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

莲花乱脸色,荷花杂衣香”,江南水乡,采莲歌女,绕过长桥,浅笑顾盼:“被酒莫惊春睡重,读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一袭长袍,一树萧秋,残阳余晖,孑然一人! 犹记得晦涩难懂的《诗经》,在臂弯里浅唱低吟;犹记得翔实的《史记》,千百年独成一家之言;犹记得浪漫抒情的《离骚》,在氤氲书香中,传唱千年! 读书当如此,在深阅读中,永远都能感知文化的魅力,永远忘不了古人隔着千年时空,传来的阵阵书香。

惟有深阅读,才能带来心灵的涤荡。

总能看到江畔那个人:头戴巍峨之冠,身着兰草香服,披发行吟,时而悲叹,时而沉吟。

他亦如他的文,散发出点点馨香,遍染层林。

他是感时伤怀,他亦忧国忧民,司马迁称赞他:“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浩,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他就这样徜徉于汨罗江,国家的灭亡,百姓的哭声,都化作他眼角的泪滴,流入江底。

他是千古传唱的歌者,留给后世一片震惊。

如果不是深入地了解,谁又能知道他的内心,谁又能知道他的凄苦,谁又能去学习他的节操? 捧读《红楼梦》,“新仇旧恨知多少”,想起大观园,就会想起她的泪!她自命清高,其实是因为孤苦无依,将自己紧紧地掩起。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或许她悲,或许她倔,只肯环着一池灵动的池水,幽然飘落。

她也爱,爱那粉饰的百花洲;她也伤,伤那香残的燕子楼;她也恨,恨那有时似傻如狂的贾宝玉。

她没有“好风凭借力”的气魄,有的只是“质本洁来还洁去”的轻柔!她悲叹落莫,啼洒血痕,她只道她的命运也如落花,错过了花期。

她会咏叹,如今已葬花,他人笑痴;待到他年,又会有谁将己轻葬?沁芳闸的水,总是在流,那样柔缓,那样清澈,正如她的生命。

她的一生都在还泪,却经不住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她走了,留给大观园一个故事,留给宝玉一段伤悲,留给才子一声惊叹! 总喜欢想像“莫道故园春色好,疆场碧血艳如花”,或许伤感的背后,还有战士模糊的泪眼。

因为文化的深度,不会选择所谓的时髦;因为阵阵书香,才会选择细细品味!就像清茶,入口苦涩,回味却甘甜,因为那是跨越了时空留下的记忆。

捧着书香,看着窗外嫩绿的枝叶,在书海中,渐行渐远!...

给一些高中议论文的常用事例,材料

议论文写作典型事例(一) 三国时,曹操率军作战,在行军途中自己的马踏坏了农田里的庄稼。

按照军纪当斩,曹操不掩饰自己的过错,当众割发代首,晓谕三军,受到将士尊敬。

---------------------------------- 张广厚小时因算术没考好,升不了初中,华罗庚读初中时,数学考试曾经不及格,可他们都成了杰出的数学家。

---------------------------------- 达尔文小时候的学习成绩远不如他的妹妹,他在老师和父亲的心目中,是一个十分平庸的孩子,甚至还在一般智慧的水准之下。

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坚持野外观察活动和室内研究,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生物学家。

---------------------------------- 扁鹊是我国2400年前的大医学家,他没有进过学校,青年时期,为了糊口,在一家客馆里当杂役。

后来他结识了一位民间良医,就拜良医为师,决心将来当个名医,于是他刻苦学习,反复钻研,经过10多年的勤奋攻读,实践,他不仅掌握了老师积累的全部知识,而且有了新的创造和发展,因此,他成为战国时驰名各国的良医。

----------------------------------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为了揭开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他每天坚持到大英博物馆读书,查阅资料,长时间的大量读书,致使他常做的地方水泥面上磨下了两行沟壕。

---------------------------------- 恩格斯只上过中学,但由于长期勤奋学习,他在19岁的时候,就能用几种语言说话和写文章,能阅读几种文字。

这对于他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准确的传播共产主义理论有很大的帮助。

---------------------------------- 郭沫若从1929年开始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当时他觉得仅仅依靠已有的文献资料远远不够,于是开始下功夫研究古文字学,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他阅读和研究了甲骨文、青铜器铭文,掌握了古文字后,他还觉得不满足,又研究了考古学。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写出了巨著《中国史稿》。

---------------------------------- 江郎有才尽之时,牛顿在他奠定了力学基石后,科学生涯也走到了终极。

---------------------------------- 一只蜜蜂酿造一公斤蜂蜜,需要来回飞30万公里,吸吮1200万朵花的汁液。

----------------------------------周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议论文写作典型事例(二)上海同济大学校长、力学、桥梁专家李国豪教授,住在“隔离室”时,没有纸张,没有料,报纸的边角、中缝,就是他演算的“广阔”天地。

放他回家后,实验室是不敢去的。

于是,妻子的发夹,孩子的乒乓网架,缝纫机的梭心就成了他的实验工具。

他终于写成了10多万字的专著桥梁扭转理论――《桥梁的扭转,稳定的振动》,填补了世界桥梁理论的空白。

---------------------------------- 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纶。

凯勒一岁半时因病丧失了视觉和听力,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不可忍受的痛苦。

然而海纶并没有向命运屈服。

在老师的教育帮助下,他凭着坚强的毅力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讲话,用“手指”听话,并掌握了5种文字,24岁时,他以优等成绩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以后她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为世界盲人、聋人谋利益的事业中,曾受到许多国家政府、人民的赞扬和嘉奖。

---------------------------------- 贝多芬是德国著名作曲家,28岁那年得了耳病,到57岁逝世,中间20多年的岁月,却是在与可怕的聋疾苦战。

面对着命运的挑战,他呼喊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确,贝多芬没有向命运屈服,他在有限的生命中,从不放弃任何作曲的机会,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产生在这个时期,直到完全聋了,他还不愿停下他手中的笔,继续作曲。

他以顽强的精神终于在逝世前几年写成了一生中最著名最富有战斗力的作品《第九交响曲》。

---------------------------------- “镭的母亲”居里夫人,再提炼纯镭的过程中,不知经历了多少挫折。

一次次实验,一次次失败。

有一次实验,连租的试验室也爆炸了。

然而,居里夫人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更加奋力拼搏。

除了少量时间睡眠外,他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她的事业上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公斤一公斤地冶炼矿渣,一只炼完了好几十吨,终于在1902年1月的一个深夜,世界上第一粒纯镭在居里夫人的玻璃器皿中结晶了。

----------------------------------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对母亲说:“志在四方,男儿事也,探索于名山大川。

”他风餐露宿二十多年,写成了《徐霞客游记》这部地理巨著。

---------------------------------- 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进行雷电试验,戴维不顾自己的安危,发明矿井安全灯。

---------------------------------- 全国知名的深圳女企业家邹洪,在特区靠开拓精神经营三大酒店,四大商场,五个公司,蜚声海内外。

---------------------------------- 古时候有户人家,三兄弟闹分家,老父亲把家产分成三份,两堆鱼,一根钓竿。

老大老三各抢一堆鱼,老二只要了钓竿。

结果老大老三吃完鱼后再没鱼吃,老二却因有钓竿而每天有鱼吃。

---------------------------------- 葛朗台剥夺了女儿欧叶妮的遗产继承权。

弥留之际,说给女儿的遗言是:“把一切照...

高中作文能用到的古诗词

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曹操短歌行)5、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东晋陶渊明移居)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东晋陶渊明饮酒)7、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东晋陶渊明饮酒)8、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9、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1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1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12、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南朝江淹别赋)1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王籍入若耶溪)14、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唐王绩野望)15、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唐太宗赠萧禹)1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7、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唐杨炯从军行)18、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19、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2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2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2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2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2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出塞)2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26、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王维汉江临泛)2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28、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唐王维终南别业)29、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3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3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唐李白蜀道难)3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论诗)3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唐李白送友人)3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唐李白送友人)35、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唐李白独坐敬亭山)36、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唐李白子夜吴歌)37、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李白月下独酌)38、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3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40、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求有哲理的古诗词名句,不用全诗,最好是句子(写高中议论文用)

1.(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王之焕《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苏轼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6.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7.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8.王安石《等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9.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0.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11.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12.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13 有志者,事竟成.14 夜无明月花独舞,腹有诗书气自华.15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16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17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跪求高中议论文作文素材,名人事例。

谢!

1.春秋末期,范蠡助越王勾践实现霸业后果断放弃荣华富贵,下海经商,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

而他的亲密战友文种,舍不得放弃,最终导致杀身之祸。

2.不耽于枕席 我国古代文学家司马光,以一个圆木头做枕头,用来惊醒自己,起来继续写作,还给它取名为“警枕”。

俄国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为使自己不睡得太久,常用块大劈柴作枕头。

发明家爱迪生工作起来常常几天几夜不睡觉,实在困乏了,就把桌上的书籍垒起来当枕头。

凿壁偷光与映月读书 西汉学者匡衡贫而好学。

夜晚无灯,为了能借邻家的烛光读书,他在墙壁上凿了个洞。

南齐时的江泌家境贫寒,白天做鞋,晚上才能抽空学习。

点不起灯,他就拿书登上屋顶,借着月光读书。

3.不能轻视背诵 背诵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中国历来有“博闻强识”的治学之说。

梁启超为学生讲解七千余字的《治安策》,且讲且背,并不看书。

鲁迅先生为了背诵一篇文章,不仅朗读,而且动手抄写一遍,以此加深印象。

4.一生才三天 美国夏威夷岛上学生们上课时,总要先背诵一段祈祷词:一个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

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

今天和你在一起,但很快也会过去。

明天就要到来,也会消逝。

抓紧时间,一生只有三天。

5.《明日歌》与《今日歌》 明代钱福写了一则《明日歌》,内容为: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

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明代文嘉又写了一则《今日歌》,内容为: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成就是用时间换来的 司马迁写《史记》花了18年;左思写《三都赋》花了10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了30年;哥白尼写《论天体的运动》花了30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花了22年:弥尔顿写《失乐园》花了21年:伟大的马克思写《资本论》整整花了40年的功夫。

6.滴水穿石 一滴从岩石滴下来的水看来是微不足道的,然而长年累月地滴,却能造成奇迹。

桂林的山洞中有不少长如石柱、蔚为奇观的石钟乳,就是岩石滴水的含有物历数万年的积累而形成的。

7.会走路的“黑板” 物理学家安培一天傍晚在街上散步,忽然他脑子里考虑到一个题目,就向前面一块“黑板”走去,随手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头,在“黑板”上演算起来。

可是,“黑板”一下子挪动了地方,而安培的演算题还没有做完,他不知不觉地追随在“黑板”的后面计算。

“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觉得追不上了,这时候他看见街上的 人都朝他哈哈大笑,他才发现那块会走动的“黑板”原来是一辆黑色的马车车厢的背面。

8.牛顿忘记吃饭 英国大物理学家牛顿有一次请朋友来家里吃饭,饭菜做好了,可朋友还没到,他就进实验室专心致志地做实验去了。

朋友来后找不着牛顿,因急于上班,就独个儿把饭菜吃了,并把吃剩的鸡骨头放在盒子里,然后走了。

傍晚时,牛顿做完实验,准备吃饭。

但当他看见盒子里的鸡骨头时,显出恍然大悟的样子,哈哈大笑地说:“我以为自己还没吃饭呢,原来早就吃过了。

” 9.文章不厌百回改 古今中外,精于修改自己文章的人是很多的。

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曾反复修改七次。

马克思宁肯把自己的手稿烧掉,也不愿把未经加工的著作遗留于身后。

福楼拜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一天,莫泊桑带着一篇新作去请教福楼拜,看见福楼拜桌上每页文稿都只 写一行,其余九行都是空白,很是不解。

福楼拜笑了笑说:“这是我的习惯,一张十行的稿纸,只写一行,其余九行是留着修改用的。

” 10.程门立雪 北宋杨时仰慕程颐的学问,到洛阳拜程颐为师。

当他到程颐家中求教时,程颐正静坐睡觉。

杨时求学心切,又不敢惊动老师,便肃立门外等候。

当时大雪纷飞,寒气逼人。

待程颐一觉醒来,雪已下了一尺深了。

后来,人们就用“程门立雪”来比喻学子毕恭毕敬就学师门。

11.邯郸学步 燕国有个人听说赵国人走路姿势很好看,就来到赵国首都邯郸学走路。

结果,他赵人走路的姿势没学会,连原来的走法也忘了,只好爬着回去。

这个故事比喻盲目模仿,结果把自己固有的本领、特色也丢了。

12.王羲之苦练书法 我国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刻苦练习书法。

相传他在绍兴兰亭“临池学书”,苦练了20年。

由于他经常在池里洗笔砚,竟把池里的水染黑了。

有一次,他的儿子王献之问他写字的秘诀,他指着家里的十八口水缸说:“你把这十八口缸里的水写完,就知道写字的秘诀了。

”王献之真的把十八口缸水写完了,果真也成为了大书法家。

13.梁启超的读书法 其一,读书要分专精和博览两类。

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

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间不够用,不能博取资料。

其二,有些书要熟读成诵,如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和有益身心的格言。

其三,要做读书笔记。

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14.要重视讨论 我国古代学者是十分...

高中作文 议论文事例

你可以举伯牙钟子期的例子,高山流水,知音这些词都是从这个故事里演化来的。

高山流水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

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很高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

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

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

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响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

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

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会了。

”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

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

忽听岸上有人叫绝。

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

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

”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

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

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高中语文64篇必背古诗文

展开全部 初中部分(40篇)1孔子语录&《论语》 2鱼我所欲也&《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曹刿论战&《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6出师表&诸葛亮 7桃花源记&陶渊明 8三峡&郦道元 9杂说(四)&韩愈 10陋室铭&刘禹锡 11小石潭记&柳宗元 12岳阳楼记&范仲淹 13醉翁亭记&欧阳修 14爱莲说&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17关雎&《诗经》 18蒹葭&《诗经》 19观沧海&曹操 20饮酒&陶渊明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22次北固山下&王湾 23使至塞上&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5行路难&李白 26望岳&杜甫 27春望&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32观刈麦&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李贺 35赤壁&杜牧 36泊秦淮&杜牧 37夜雨寄北&李商隐 38无题&李商隐 39相见欢&李煜 40渔家傲&范仲淹 41浣溪沙&晏殊 42登飞来峰&王安石 43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44水调歌头&苏轼 45游山西村&陆游 46破阵子&辛弃疾 47过零丁洋&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50己亥杂诗&龚自珍 高中部分(14篇) 1.劝学(节选)&《荀子》 2.逍遥游(节选)&庄子 3.师说&韩愈 4阿房宫赋&杜牧 5赤壁赋&苏轼 6氓&《诗经》 7离骚(节选)&屈原 8蜀道难&李白 9登高&杜甫 10琵琶行&白居易 11锦瑟&李商隐 12虞美人&李煜 13念奴娇搰壁怀古&苏轼 1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