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句

龚自珍诗词鉴赏

sunyufu 坐标: 6243 目录:/gong/

精选的龚自珍诗词鉴赏

诗词鉴赏。

己亥杂诗 (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1.说明诗人心中的“离愁”远远不是一般的离别,而是他遭受巨大的人生挫折后的失落。用“浩荡”来形容“离愁”更确切。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的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这形象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爱国热情和伟大的献身精神。应联系历史与现实,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位卑未敢忘国忧”(陆游)。

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5分)己亥杂诗龚自珍浩...

从诗中看,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心情是十分复杂的,既有离别好友的忧伤,也有回归故里的喜悦,更有乐于奉献的情怀。第


三、四句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不为独香,而为护花。作者以“落花”自比,隐喻了诗人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从而形象、贴切地展示了作者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参考li5nan6等网友资料)

经典诗句赏析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被白居易称作“诗豪”。他的许多作品,立意新颖,思想深刻;七言绝句受到民歌的启发,写得明快清新,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1.洞庭——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湖中有不少小山,最有名的是君山。


2.潭面——湖面。潭,水很深的湖。
3.色——一作“翠”。
4.青螺——青绿色的螺壳。螺是一种软件小动物,体外有螺旋形硬壳。秋夜是最晴朗的,秋月是最皎洁的,秋水是最平静的。诗人这次来观赏洞庭湖的风光,正是在一个清秋月夜,而且是水面无风的时候。可以想象,呈现在他面前的,会是怎样一片宁静、和谐的湖光月色了。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说:这很像是还没磨光的镜面啊!古代没有玻璃,镜子是用青铜铸的,磨光以后才能照人。

未磨的镜面,平而不滑,明而不亮,朦朦胧胧,用来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处。诗人又将视线移向远方:洞庭湖心,青山一点,那就是自古闻名的君山了。这么苍翠,这么小巧,蹲在皓月清辉的水面上,正好似白银盘里的一只小青螺呢!这首山水小诗的妙处,全在于几个生动的比喻。它们不但表现了月下洞庭的迷人景色,而且人对面映衬出诗人自己的形象:浩瀚无边的洞庭湖,在诗人眼里不过是一面铜镜,一具银盘,美而神秘的君山,不过是一只小小的螺壳。

如果不是站得高、看得远,如果没有宽广阔大的胸怀,要这样视大为小,举重若轻,那是不可能的

经典诗句赏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龚自珍诗词鉴赏

龚自珍诗词鉴赏
(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诗中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展开

《秋心》龚自珍 赏析

已解决问题 收藏 转载到QQ空间 龚自珍描写秋天的诗句 [ 标签:描写,龚自珍 诗句,诗句 ] 问题补充2008-04-1822:02 不但描写秋天,而且描写老师的 匿名 回答:2 人气:14 解决时间:2008-04-1912:07 检举 满意答案秋心三首 作者: 龚自珍 其一 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 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

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 其二 忽筮一官来阙下,众中俯仰不材身。 新知触眼春云过,老辈填胸夜雨沦。 天问有灵难置对,阴符无效勿虚陈。 晓来客籍差夸富,无数湘南剑外民。 其三 我所思兮在何所,胸中灵气欲成云。 槎通碧汉无多路,土蚀寒花又此坟。 某水某山埋姓氏,一钗一佩断知闻。 起看历历楼台外,窈窕秋星或是君。

逆旅题壁,次周伯恬原韵 名场阅历莽无涯,心史纵横自一家。 秋气不惊堂内燕,夕阳还恋路旁鸦。 东邻嫠老难为妾,古木根深不似花。 《红楼梦?咏菊》:“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龚自珍《秋心三首?其一》:“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小小的拆字格,愁为秋心,心为秋愁。

而“秋”“心”却恰恰是情景的写照。在古代诗文中,“秋”往往有指盼人团聚,孤单离愁之感,而“心”则恰好是妻子真实的写照,于是情景交融,而又浑然不着痕迹,这句词,堪称佳句何日冥鸿踪迹遂,美人经卷葬年华。

《己亥杂诗》龚自珍 全诗诗意

原文如下: 己亥杂诗·其五赵玄荒院士楷书刻石拓片《己亥杂诗·其二》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首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作品译文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龚自珍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言终究是一种悲伤。我奉劝皇上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选取更多的人才。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已亥杂诗)

跪求 龚自珍 人月圆 赏析

人月圆龚自珍绿珠不爱珊瑚树,情愿故侯家。青门何有?几堆竹素,二顷梅花。急得料理,成都贳酒,阳羡栽茶。甘心费尽,三生慧业,万古才华。此词描写了一位如同绿珠般色艺双全的女子,不愿委身富贵人家,而甘心与初恋情人相守一生。住所虽然清贫,但是环境优雅隐逸气息浓厚。平时的酒菜全部自己料理,举案齐眉,虽不是龙肝凤胆,却也清雅得很,逍遥自在。

宁可一直隐世,也不愿再踏入红尘。

龚自珍诗词鉴赏

龚自珍诗词鉴赏
这首词从多个方面赞美了女子蕙质兰心和高雅情操。

求20首古诗词鉴赏

展开全部


1、《扬子江》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分类标签:励志诗 爱国诗作品赏析:文天祥在赣州知州任上,以家产充军资,起兵抗元,入卫临安,不久任右丞相,赴元军谈判被扣留,拘押北行。后脱险南归,率兵抗击元军。景炎元年(1276),他在从南通往福州拥立端宗以力图恢复的途中,作《扬子江》一诗述志。

景炎三年(1278),他因兵败被俘,坚持了四年的狱中斗争,终以不屈被害。


2、《绝句》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分类标签:励志诗 爱国诗【注释】:[1]这两句说:(一个人要奋发有为,)活着应当是人中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英雄。[2]思:追思,怀念。项羽:即楚霸王。秦朝末年他率领民众起义,曾摧毁秦朝主力军。

秦亡后他和刘邦争夺天下,最后失败,在乌江自刎。[3]江东:指江南沿海一带。项羽原是跟随叔父项梁在吴地(今江苏省苏州市)起义的。自刎前表示没颜面再见江东父老。这两句说:到今天我们特别怀念项羽,因为他死得悲壮,不肯回江东,屈辱偷生。【简析】:这首诗赞美了项羽不肯忍辱偷生的英雄本色。活着要做人中的豪杰,死要死得悲壮,做鬼中的英雄。

今天的人们还在思念项羽,就因崇敬他当年宁死不屈、不肯忍辱回江东的英雄气概 。


3、《从军行》年代: 唐 作者: 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分类标签:励志诗 边塞诗 高中作品赏析【注释】 这是一首气魄宏伟的边塞诗。青海湖上乌云密布,皑皑雪山顿时变暗,战士在塞外孤城上还想望着遥远的玉门关。

在黄沙漫漫的战场上,他们虽然身经百战,铠甲磨穿,但不打败敌人是决不回乡的。 青海 : 指青海湖。 穿 : 磨破。 金甲 : 铠甲的美称。 楼兰 : 汉代西域国名,这里借指敌人。


4、《咏石灰》年代: 明 作者: 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分类标签:励志诗 爱国诗 小学作品赏析[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于谦十七岁时写的。

通过对石灰制作过程的拟人化描绘,表达了他不怕艰险、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为人清白正直的崇高志向。 [内容评析]「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石灰是由石灰岩烧制而成。第一句写石灰岩的开采,要经过石工们「千锤万击」,将整块整块的岩石凿开击碎,然后将它们运出云封雾锁、险峻陡峭的深山。而「出深山」还仅仅是开始,接着石灰岩被投入石灰窑中烧,而且要用高达九百多度的「烈火」才能烧成坚硬的生石灰。

「只等闲」三字以拟人化的笔法,写出了其面临一切严酷考验时镇定自若的神态,无论「千锤万击」也好,「烈火焚烧」也好,它都感到根本算不得甚么,可见其何等坚强、坚贞!石灰岩经过了火的洗礼,还得经过水的考验。生石灰被投入水中,坚硬的生石灰经过一阵爆烈,逐渐解体,最终溶化成粉末状的熟石灰,供人们粉墙壁,于是在人间出现了一座粉妆玉琢的白色宫殿。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仿佛听到石灰在说话了:「将我粉身碎骨,最后化成石灰浆水,我也全然不怕,我的心愿就是要把清白的本色长留人间呀!」诗人是借石灰之口,表示自己不怕牺牲的精神和执着热烈的追求。 这首诗通篇运用借喻的手法,借物喻人,咏物言志。表面上是写石灰,实际上是写人,写自己,勉励自己要以石灰为榜样,要经得起任何严酷的考验。


5、《南园》年代: 唐 作者: 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分类标签:励志诗作品赏析①南园是李贺在家中读书的地方。《南园》是一组写景和咏怀的诗,共十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五首。②〔吴钩〕刀名,刃稍弯。③〔关山五十州〕泛指当时藩镇割据地区。④〔凌烟阁〕楼阁名,在唐朝首都长安。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在阁上画了24位开国功臣的像。⑤〔若个〕哪个。⑥〔万户侯〕食邑万户的侯,指很高的爵位。


6、《冬夜读书示子聿》年代: 宋 作者: 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龚自珍诗词鉴赏

龚自珍诗词鉴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分类标签:励志诗 哲理诗 读书 忧国忧民作品赏析【注释】: 在宋宁宗家庆五年,即1199年年底,陆游写了《冬夜读书示子聿》一首诗。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这符合唯物认识论的观点。作者的这种见解,不仅在封建社会对人们做学问、求知识是很宝贵的经验之谈,就是对今天的人...

古诗词鉴赏怎么写

诗歌的赏析主要是三个方面:时间,人物和环境.时间就是要了解这首诗创作于何时,是在什么时代写的,了解时代背景,就可以很好的知道这个时代文人墨客的精神,也就是他们诗歌中蕴含的精神.人物是要了解这个作者以及诗歌中所提及的人物等,最主要的还是作者,而且很多诗歌中的人物大多是作者假借别人之口表达自己的感情.环境就是结合诗歌前后上下的文段,了解是在什么特定的环境下让作者有了如此的灵感,同时环境也是作品意境的体现.环境大到时代背景,小到烛火曳曳,这些都是作者寄托感情的地方.最后就是组织语言,有条理,有文采的将诗歌的赏析写出来.

古诗赏析阅读古诗《己亥杂诗》,完成下列各题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

小题1:政治抱负,个人志向。小题1:表明作者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力。或:表明作者虽然辞官,但仍然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或:表现了他一贯的关心国家命运的一片痴情。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

匹配到[龚自珍诗词鉴赏]的类似名叫中国古诗词鉴赏50字左右

100字左右的古诗词的文章

精选的中国古诗词鉴赏50字左右100字左右的古诗词范仲庵(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进士出身。累官至参知政事(副相)。是北宋初期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有《范文正公诗余》。渔家傲①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②。四面边声连角起③,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④。

羌管悠悠霜满地⑤。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注释〕①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②衡阳雁去:相传大雁飞至衡阳不再南去,城南有回雁峰。③边声:边地的各种声音。④燕然未勒:无破敌之功。勒:刻。⑤羌管:笛也,因出自羌中,得名。〔赏析〕这是一首抒怀词。当时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市)。

这是当时第一首描写边塞题材的作品,也是宋代最早表现军旅生活的词作。上阕写景。首句顿入,起调突兀,俊骨雄风,已自夺人。千峰连亘如屏障,一座孤城,日未落而城门紧闭。也突出布防将士的备战警惕。下阕抒情。表达将士功业未立,无计归家的责任感,披露爱国衷肠。不愧苍凉感慨的豪士之伟词。这首词开启了苏辛豪放派的先声。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最新中国古诗词鉴赏50字左右100字左右的古诗词可以看看这篇名叫把爱全写进我的告白中 左右一对相同暧昧文字的情侣头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中国古诗词鉴赏50字左右100字左右的古诗词

龚自珍诗词鉴赏
龚自珍诗词鉴赏
龚自珍诗词鉴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