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句

古代如何形容考中状元

hourenying 坐标: 161792 目录:/gu/

科举时代,经殿试由皇帝钦点为进士中一甲第一名的状元,谓之独占鳌头。

传说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鳌是龙头、龟背、麒麟尾的合体鱼龙。

另一种传说,鳌是汪洋大海里的大龟或大鳖,法力无边,能背负高山浮游,他原本是海龙王的三太子,因偷吃了玉皇大帝的玉浆液,被罚到东海为鳌。总之,鳌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异之物。

上古时代,老祖宗往往视传说中的神异之物为保护神,其中的一种便是鳌。唐宋时期,在宫殿门前台阶上镌刻巨鳌的浮雕,所以宫殿又称鳌宫。

殿试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级考试,由万乘之主的皇帝亲自主持,录取的御赐进士,荣耀之至,在金殿传胪大典、探花宴上出尽风头

古代的状元

一,武状元系列~~~~~~ 1.清朝武状元李威光 李威光,字作楫,五华县黄埔村人。

据《长东县志》载:他身高七尺,臂力过人,二十五岁中武举人,乾隆三十七年(时年二十七岁)在京城会试被皇上钦点“状元及第”,即在京城任“头等侍卫”五年,旋被派为广西提标左营中军游击,后任闽安水师副将、福建南澳总兵官等,为抗击倭寇、守卫边陲,立下了汗马之功. 2.黄仁勇 (1762~1817)清代武状元。

海阳(今潮州市潮安县)古巷孚中乡人。

父黄廷毅,是一老实本分农民。

黄仁勇自幼胆识过人。

因家贫,至12岁方才进本乡私塾读书。

他既勤于学文,又喜习武。

他使用过的练武石,最重的竟达300多斤。

乾隆四十六年(1781)仁勇得中文秀才。

黄仁勇的岳父是远近闻名的武术教师,在龙湖杨厝开馆授徒。

他不单武功好,也具慧眼,见女婿身材魁梧,臂力过人,料定日后必然所成,便劝其弃文习武。

黄仁勇听从岳父所劝,真的在武功方面下功夫。

他能够刻苦自励,经过10年苦练,果不出岳父兼师傅所预料,此时的黄仁勇已学得十八般武艺俱精。

乾隆五十七年(1792),黄仁勇赴省参加乡试,得中武举人。

同年进京赴试。

但在会试中未能登上科甲,名落孙山。

他并未灰心,寄居京城一佛寺,继续苦练。

三年之中,他虚心向学,博取众家之长,以补已之不足,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三年之后便是嘉庆元年(1796),嘉庆皇帝丙辰恩科取士,黄仁勇再度赴试,遂得二甲第二名武进士。

在殿试中,皇帝喜其文武双全,钦点为会魁武状元、头等侍卫,官拜福建金门镇中军游击等职。

在金门镇任职达15年,黄仁勇倾注心血于加强海防,抵御外海,保卫国土。

因成绩卓著,屡受朝廷嘉奖赏赐。

嘉庆十六年(1811)自感身体不适,难驰疆场,上疏请求解甲归田。

朝廷允其所请。

仁勇为官清廉,自奉节约。

因身体不适归田后,仍为桑梓兴农桑、修水利做出贡献。

黄仁勇自入仕途,为官清谦,自奉甚约。

归乡之时,积蓄无多,从未盖过豪华的状元宅第。

倒是乐为桑梓造福,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做出贡献。

清嘉庆二十二年(1827)病故于故乡孚中,终年55岁. 3.明代状元朱可贞〔顺德〕 朱可贞,生卒年不详,字占遇,号子庵,顺德龙江人。

明代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中武状元。

少时习文,曾考取秀才,后又弃文习武,善使大刀强弓。

崇祯元年中进士,殿试以一甲第一名及第,授锦衣副千户,大破阳江、电白一带海盗,获海船数十艘,奉调广西海防。

后目睹当道昏聩、国是日非,终于心灰意冷喟然辞官归还故里,作诗练字终老。

4.清代状元姚大宁〔南海〕 姚大宁(1772-1807),字允盛,又名大令,南海和顺镇文教乡人。

据了解,他由于考秀才落第,于是弃文学武,学得一身好武功。

清代嘉庆四年(1799年)姚大宁赴京应试,中了进士。

皇帝破例召他到便殿御试,发9箭令他射,结果9箭都中的,于是被赐第一名武状元,赐头等侍卫服和黄金甲铠等,衣锦还乡。

清代状元林德镛〔潮州〕 5.林德镛(1675-1722),字白庵。

清代康熙揭阳县棉湖镇(今揭西县)人。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春,林德镛赴省城参加乡试,夺得武举第二名。

康熙六十年(1721年)春,他又赴京参加会试,获第九名。

接着,他在殿试中以炉火纯青的武功力胜群英,最后被康熙帝钦点为武状元。

林德镛夺魁之后,兵部授予二等侍卫,执侍于皇帝经常进出的乾清门。

他曾护驾康熙至承德避暑山庄。

惜未能施展才干,即于第二年10月因病遽卒,年仅37岁。

二.文状元系列~~~~~~~~ 隋唐开科举取士以来,广东共出了过九位文状元: 1、莫宣卿,封开人,唐朝大中五年辛未科状元。

2、简文会,南海人,南汉乾享二年戊寅科状元。

3、张镇海,南海人,宋朝咸淳七年辛未科状元。

4、伦文叙,南海人,明朝弘冶十二年巳未科状元。

5、林大钦,潮州人,明朝嘉靖十一年壬辰科状元。

6、黄士俊,顺德人,明朝万历三十五年丁未科状元。

7、庄有恭,番禺人,清朝乾隆四年巳未科状元。

8、林召棠,吴川人,清朝道光三年癸末科状元。

9、梁耀枢,顺德人,清朝同治十年辛未科状元。

莫宣卿,唐朝文宗大和8年(公元834年)农历8月17日,岭南历史上第一位状元,诞生在封开县麒麟山下一条秀美僻静的小山村。

伦文叙,是住广州西关十二甫西芽菜巷的一户穷人家,伦文叙从小聪明过人,但是因家境贫穷,他七岁起就得上街卖菜。

状元及第粥的由来就跟他有关。

简文会,幼丧父,家贫失学,靠母守节抚育成人. 黄士俊,出身家道中落之书香人家,当私塾教师的父亲只得去兼卖豆腐. 梁耀枢未长大成人,父母双亡,所幸得堂兄抚养成人。

古代如何形容考中状元

古代有多少状元

中国科举时代究竟有多少状元(不含武状元和女状元)呢?据史籍记载,有唐一代,共有状元139人,五代十国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沿唐制,有状元11人。

宋代有状元118人。

元代的蒙、汉状元共32人。

明朝有状元90人。

清代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制时,其间有状元114人。

总计由唐初到清末,共有状元504人。

辽金两代,实以名列榜首的进士为状元,此外,则辽代的状元为18人,金代的状元为15人。

张献忠的大西政权有状元1人。

太平天国的状元有14人。

若上述状元可与唐、五代、宋、元、明、清状元同列,则中国历代状元共计552人。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为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

最后一个状元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的刘春霖。

唐代状元榜 孙伏伽 陈伯玉 杜 绾 李 琚 羊袭吉 常 衮 李 博 杨 凝 张正甫 陈 讽 班 肃 李顾行 韦 谌 裴 俅 李 余 李从实 狄慎思 莫宣卿 刘 蒙 赵 峻 许佑孙 归 黯 羊绍素 崔 詹 崔 液 宋守节 姚仲豫 严 迪 贾 至 杨 护 卢 庚 王 溆 王 储 牛锡庶 李 程 徐 晦 李固言 卢 储 李 合 陈 宽 崔 岘 顾 标 于 镶 裴延鲁 归仁绍 郑合敬 陆 扆 崔 胶 卢文焕 李 超 弓嗣初 常无名 李 嶷 崔 曙 杨 誉 洪 源 张 式 魏弘简 卢 顼 郑巨源 武翊黄 尹 极 白敏中 韦 筹 郑 确 郑 颢 卢 深 颜 标 薛 迈 李 筠 孔 缄 郑贻矩 苏 检 裴 格 赵 蒙 郑 益 李 昂 虞 咸 王 阅 李巨卿 杨栖梧 杨 凭 崔元翰 尹 枢 李 随 王源中 张又新 郑 冠 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