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句

古诗词《杂诗》

daqiao 坐标: 167273 目录:/gu/

古诗《杂诗》的赏析

展开全部杂诗【作者】王维 【朝代】唐译文对照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译文 注释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

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赏析这首诗通篇运用借问法,以第一人称叙写。

四句都是游子向故乡来人的询问之辞。

游子离家日久,不免思家怀内。

遇到故乡来人,迫不及待地打听家中情事。

他关心的事情一定很多,其中最关心的是他的妻子。

但他偏偏不直接问妻子的情况,也不问其他重大的事,却问起窗前的那株寒梅开花了没有,似乎不可思议。

细细品味,这一问,确如前人所说,问得“淡绝妙绝”。

窗前着一“绮”字,则窗中之人,必是游子魂牵梦绕的佳人爱妻。

清黄叔灿《唐诗笺评》说:“‘绮窗前’三字,含情无限。

”体味精妙。

而这株亭亭玉立于绮窗前的“寒梅”,更耐人寻味。

...

古诗《已亥杂诗》的解释

已亥杂诗 (一)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1.这是《已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

九州:中国。

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3.恃(shì):依靠。

4.喑(yīn):哑。

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究:终究、毕竟。

5.天公:造物主。

重:重新。

抖擞:振作精神。

6.降:降生。

[解说]“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因此他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

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己亥杂诗》(二)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注释〕1.龚自珍:近代杰出文学家。

2.浩荡句:浩荡,广阔深远的样子,也就是浩茫之意。

白日斜,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分。

3.吟鞭句:吟鞭,即马鞭;东指,出城门向东;天涯,天边。

本句说当自己出了北京城门,便从此与朝廷隔绝,也就如远至天涯屯。

4.落红:落花。

...

已亥杂诗 古诗及译文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1.这是《己亥杂》中的第二百二十首。

(已被编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第八首) 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3.恃(shì):依靠。

4.喑(yīn):哑。

5.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6. 究: 终究,毕竟。

7.天公:造物主,这里指天帝。

8. 重:重新。

9. 抖擞: 振作精神。

10.降:降生。

11.九州:中国。

12.风雷:风、雷一般的样子 译文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 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言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解说“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因此他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

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赏析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

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

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

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

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

“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

“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

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

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

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

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古诗《已亥杂诗》的解释

已亥杂诗 (一)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1.这是《已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

九州:中国。

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3.恃(shì):依靠。

4.喑(yīn):哑。

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究:终究、毕竟。

5.天公:造物主。

重:重新。

抖擞:振作精神。

6.降:降生。

[解说]“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因此他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

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己亥杂诗》(二)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注释〕1.龚自珍:近代杰出文学家。

2.浩荡句:浩荡,广阔深远的样子,也就是浩茫之意。

白日斜,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分。

3.吟鞭句:吟鞭,即马鞭;东指,出城门向东;天涯,天边。

本句说当自己出了北京城门,便从此与朝廷隔绝,也就如远至天涯屯。

4.落红:落花。

古诗《己亥杂诗》(其五)的大概意思

展开全部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荡:无限。

“吟鞭”指诗人马鞭。

“东指”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落红”指落花。

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花”指国家。

此句表明作者造福人类为国效力的高贵品质。

后人又常用此句表达前辈对后辈的爱护.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

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不为独香,而为护花。

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字面看,花不是无情之物,落在泥土里成了绿肥,还可以哺育花。

作者以花自喻,意谓自己虽然处境艰难,但忠贞报国之心始终不变;自信其高尚志节更能感召年青一代。

这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伟大情操,令人肃然起敬。

这正好比悲心回向、永远利他的大乘精神;而无论盛开的花、落下的花、还是地上的泥土,其实原本就是一体,只不过是随缘所处的位置不同罢了...... 这两句的通俗解释: 落花并没有忘记树根的哺育,带着无限的眷恋深情地告别树根,宁化作春泥而护树根,以回报树的养育之恩。

...

古诗《己亥杂诗》的意思?

展开全部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荡:无限。

“吟鞭”指诗人马鞭。

“东指”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落红”指落花。

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花”指国家。

此句表明作者造福人类为国效力的高贵品质。

后人又常用此句表达前辈对后辈的爱护.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

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不为独香,而为护花。

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字面看,花不是无情之物,落在泥土里成了绿肥,还可以哺育花。

作者以花自喻,意谓自己虽然处境艰难,但忠贞报国之心始终不变;自信其高尚志节更能感召年青一代。

这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伟大情操,令人肃然起敬。

这正好比悲心回向、永远利他的大乘精神;而无论盛开的花、落下的花、还是地上的泥土,其实原本就是一体,只不过是随缘所处的位置不同罢了...... 这两句的通俗解释: 落花并没有忘记树根的哺育,带着无限的眷恋深情地告别树根,宁化作春泥而护树根,以回报树的养育之恩。

已亥杂诗的古诗

己亥杂诗全315篇,地址:http://baike.baidu.com/view/63214.htm展开全部以下是比较有名的两篇。

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其一百二十五)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古诗杂诗(其二)王维含义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赏析】 这首诗通过设问的方式,把自己对故乡的怀念,以及自己坚持操守的高洁品行,含蓄而蕴藉地表达出来,令人有悠然不尽的情致。

诗开头的两句,在设问中两次出现“故乡”的字面,并不嫌其重复,倒反而觉得亲切有味。

接着进一步问道:“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你动身那天,我家窗前的那株寒梅,开花了没有啊?问得这样真挚,这样雅致,又这样充实。

问出了精神,问出了境界,概括了多么丰厚的生活内容和多么美好的思想情操。

赵殿成评这首诗说:“右丞只为短句,一吟一咏,更有悠扬不尽之致,欲于此下复赘一语不得。

”...

求《古诗19首》和陶渊明《杂诗》12首

《古诗19首》......之一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之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夫。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之三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之四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坎轲长苦辛 之五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之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之七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之八 冉冉狐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之九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之十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之十一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之十二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之十三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之十四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之十五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之十六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

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

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

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 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目希〕。

徒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之十七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之十八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之十九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杂诗》12首.......其一∶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其二∶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其三∶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

昔为三春蕖,今作秋莲房。

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

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

其四∶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

觞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

缓带尽欢娱,起晚眠常早。

孰若当世时,冰炭满怀抱。

百年归丘垄,用此空名道! 其五∶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

己亥杂诗的古诗有哪些

展开全部 己亥杂诗(315首)清·龚自珍1. 著书何似观心贤?不奈巵言夜涌泉。

百卷书成南渡后,先生续集再编年。

2. 我马玄黄盼日曛,关河不窘故将军。

百年心事归平淡,删尽蛾眉惜誓文。

3. 罡风力大簸春魂,虎豹沈沈卧九阍。

终是落花心绪好,平生默感玉皇恩。

4. 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白云出处从无例,独往人间竟独还。

(余不携眷属仆从,雇两车,以一车自载,一车载文集百卷出都。

)5.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 亦曾橐笔侍銮坡,午夜天风伴玉珂。

欲浣春衣仍护惜,乾清门外露痕多。

7. 廉锷非关上帝才,百年淬厉电光开。

先生宦后雄谈减,悄向龙泉祝一回。

8. 太行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

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

(别西山)9. 翠微山在柘潭侧,此山有情惨难别。

薜荔风号义士魂,燕支土蚀佳人骨。

(别翠微山)10. 进退雍容史上难,忽收古泪出长安。

百年綦辙低徊遍,忍作空桑三宿看。

(先大父宦京师,家大人宦京师,至小子,三世百年矣!以己亥岁四月二十三日出都。

)11. 祖父头衔旧颎光,祠曹我亦试为郎。

君恩够向渔樵说,篆墓何须百字长。

(唐碑额有近百字者)12. 掌故罗胸是国恩,小胥脱腕万言存。

他年金匮如收采,来叩空山夜雨门。

13. 出事公卿溯戊寅,云烟万态马蹄湮。

当年筮仕还嫌晚,已哭同朝三百人。

14. 颓波难挽挽颓心,壮岁曾为九牧箴。

钟簴苍凉行色晚,狂言重起廿年瘖。

15. 许身何必定夔皋,简要清通已足豪。

读到嬴刘伤骨事,误渠毕竟是锥刀。

16. 弃妇丁宁嘱小姑,姑恩莫负百年劬。

米盐种种家常话,泪湿红裙未绝裾。

(有弃妇泣于路隅,因书所见。

)17. 金门缥缈廿年身,悔向云中露一鳞。

终古汉家狂执戟,谁疑臣朔是星辰? 18. 词家从不觅知音,累汝千回带泪吟。

惹得尔翁怀抱恶,小桥独立惨归心。

(吾女阿辛书冯延巳词三阕,日日诵之,自言能识此词之旨,我竟不知也。

)19. 卿筹烂熟我筹之,我有忠言质幻师:观理自难观势易,弹丸垒到十枚时。

(道旁见鬻戏术者,因赠。

)20. 消息闲凭曲艺看,考工文字太丛残。

五都黍尺无人校,抢攘廛间一饱难。

(过肆市有感。

)21. 满拟新桑遍冀州,重来不见绿云稠。

书生挟策成何济?付与维南织女愁。

(曩陈北直种桑之策于畿辅大吏)22. 车中三观夕惕若,七岁灵文电熠若。

忏摩重起耳提若,三普贯珠累累若。

(余持陀罗尼已满四十九万卷,乃新定课程,日颂普贤、普门、普眼之文。

)23. 荒村有客抱蠹鱼,万一谈经引到渠。

终胜秋磷无姓氏,沙涡门外五尚书。

(逆旅夜闻读书声,戏赠。

沙涡门即广渠门,门外五里许,有地名五尚书坟,五尚书,不知皆何许人也。

)24. 谁肯栽培木一章?黄泥亭子白茅堂。

新蒲新柳三年大,便与儿孙作屋梁。

(道旁风景如此)25. 椎埋三辅饱于鹰,薛下人家六万增。

半与城门充校尉,谁将斜谷械阳陵? 26. 逝矣斑骓罥落花,前村茅店即吾家。

小桥报有人痴立,泪泼春帘一饼茶。

(出都日,距国门已七里,吴虹生同年立桥上候余过,设茶,洒泪而别。

)27. 秀出天南笔一支,为官风骨称其诗。

野棠花落城隅晚,各记春骢恋絷时。

(别石屏朱丹木同年雘。

丹木以引见入都,为予治装,与予先后出都。

)28. 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

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

(别黄蓉石比部玉阶。

蓉石,番禺人。

)29. 觥觥益阳风骨奇,壮年自定千首诗。

勇于自信故英绝,胜彼优孟俯仰为。

(别汤海秋户部鹏)30. 事事相同古所难,如鹣如鲽在长安。

从今两戒河山外,各逮而孙盟不寒。

(光州吴虹生葆晋,与予戊寅同年,己丑同年,同出清苑王公门,殿上试同不及格,同官内阁,同改外,同日还原官。

)31. 本朝闽学自有派,文字醰醰多古情。

新识晋江陈户部,谈经颇似李文贞。

(别陈颂南户部庆镛。

)32. 何郎才调本孪生,不据文家为弟兄。

嗜好毕同星命异,大郎尤贵二郎清。

(别道州何子贞绍基,子益绍业兄弟。

近是孪生,皆据质家为兄弟。

)33. 少慕颜曾管乐非,胸中海岳梦中飞。

近来不信长安隘,城曲深藏此布衣。

(别会稽少白山人潘谘)34. 猛龙当年入海初,婆娑曾否有仓佉?只今旷劫重生后,尚识人间七体书。

(别镇国公容斋居士。

居士睿亲王子,名裕恩,好读内典,遍识额纳特珂克、西藏、西洋、蒙古、回部及满汉字,又校订全藏,凡经有新旧数译者,皆访得之,或校归一是,或两存之,或三存之,自释典入震旦以来,未曾有也。

)35. 丱角春明入塾年,丈人摩我道崭然。

恍从魏晋纷纭后,为溯黄农浩渺前。

(别大兴周丈之彦)36. 多君媕雅数论心,文字缘同骨肉深。

别有樽前挥涕语,英雄迟暮感黄金。

(别王秋畹大令继兰,秋畹,济宁人。

)37. 三十年华四牡腓,每谈宦辙壮怀飞。

樽前第一倾心听,兕甲楼船海外归。

(别直隶布政使同年托公。

公名托浑布,蒙古人。

)38. 五十一人皆好我,八公送别益情亲。

他年卧听除书罢,冉冉修名独伤神。

(别南丰刘君良驹、南海桂君文耀、河南丁君彦俦、云南戴君綗孙、长白奎君绶、闽黄君骧云、江君鸿升、枣强布君际桐。

时己丑同年留京五十一人,匆匆难遍别,八君即握手一为别者也。

吴虹生已见前。

)39.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