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城的古诗 :
01. 【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 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02. 【咏饮马应诏】(唐·杨师道)
清晨控龙马,弄影出花林。躞蹀依春涧,联翩度碧浔。
苔流染丝络,水洁写雕簪。一御瑶池驾,讵忆长城阴。
03. 【紫骝马】(唐·卢照邻)
骝马照金鞍,转战入皋兰。塞门风稍急,长城水正寒。
雪暗鸣珂重,山长喷玉难。不辞横绝漠,流血几时干。
04. 【雨雪曲】(唐·卢照邻)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05. 【送人之军】(唐·贺知章)
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06. 【塞下曲】(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07. 【从军行】(唐·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08. 【塞下曲】(唐·常建)
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09.【骢马】(唐·万楚)
金络青骢白玉鞍,长 鞭紫陌野游盘。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
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 君能一饮长城窟,为报天山行路难。
10. 【送子婿崔真父归长城】(唐·刘长卿)
送君卮酒不成欢,幼女辞家事伯鸾。桃叶宜人诚可咏,
柳花如雪若为看。心怜稚齿鸣环去,身愧衰颜对玉难。
惆怅暮帆何处落,青山无限水漫漫。
11. 【关山月】(唐·徐九皋)
玉塞抵长城,金徽映高阙。遥心万馀里,直望三边月。
霜静影逾悬,露晞光渐没。思君不可见,空叹将焉歇。
12. 《长城》【唐】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13. 《登长城》【唐】李益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14、《饮马长城窟》【南北】沈约
介马渡龙堆,涂萦马屡回.前访昌海驿,杂种宼轮台.旌幕卷烟雨,徒御犯冰埃.
15、《统汉烽下》【唐】李益
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16、《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唐】武元衡
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17、《经檀道济故垒》【唐】刘禹锡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18、《杞梁墓》【唐】汪遵
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继此来.
19、《听筝》【唐】张祜
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
20、《古筑城曲》【宋】陆游
长城高际天,三十万人守.一日诏书来,扶苏先授首.
赞美长城的古诗
长城颂文 / happyworm题记:这首诗是我在大一暑假游览长城后有感而发写成的,发表在《北京科大》,用长城来比喻祖国,希望祖国在风雨中变得更加强大!仿佛巨蟒游弋于起伏的山岭中,又似蛟龙翻腾在辽阔的海面上,你,长城,炎黄子孙为之自豪的瑰宝,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灵魂。
经历过太多次暴风雨的洗礼,接收过太多场硝烟战火的考验,数千载历史长河,弹指一瞬,不变的,依然时你昂首挺立的身躯,凝聚着华夏儿女顽强拼搏的斗志。
从远古起步的瞬间,注定你将在血雨腥风中苦苦而不懈地挣扎,一步一步你艰难而执着地前进,前进。
青砖缝中,记述着一幕幕曾经震天动地的悲壮;烽火台上,写满了勇敢、血泪、善良、智慧……也许,有血红色的青砖,在炮火中化为粉末;也许,有矗立于山颠的城墙,在喊杀声中变为废墟。
但是,透过斑驳的断壁残垣,我们看到的,依然是一个五千年文明的历史,依然是一颗辉煌过并将再次辉煌的璀璨明珠。
长城,中国人永远的骄傲,长城,中国人不便的脊梁。
当红日又一次冉冉升起的时候,长城,你将更加雄伟,更加壮大!长城颂卞育能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上绵延峭拔的八达岭啊舞起矫健的巨龙短兵相接的年月你是抵御外敌入侵的壁垒和平建设的时代你是显示民族气魄的支柱站在古老的烽火台上遥望群峰山川秀美江山多娇不到长城非好汉如织的游人往最陡最险地段涌来思绪飞扬在那人背马驮的时代巨石是如何运上陡峭的山峰整整齐齐地垒起无法知道想象也苍白无力但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永永远远定格在硬朗的青山之巅树起一座民族丰碑镌刻着永不褪色的字痕征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险阻哦,一个伟大的民族
描写长城的诗句或词句有哪些
1、《长城》【唐】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2、《登长城》【唐】李益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
有日云长惨, 无风沙自惊。
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3、《饮马长城窟》【南北】沈约 介马渡龙堆,涂萦马屡回。
前访昌海驿, 杂种宼轮台。
旌幕卷烟雨,徒御犯冰埃。
4、《统汉烽下》【唐】李益 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5、《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唐】武元衡 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关于长城的古诗,只要里面有长城两个字的就行
饮马长城窟行(陈琳)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居庸关二首(清)顾炎武八达岭长城古诗咏居庸突兀倚青天,一涧泉流鸟道悬。
终古戌兵烦下口,先朝陵寝托雄边。
车穿褊峡鸣禽里,烽点重岗落雁前。
燕代经过多感慨,不关游子思风烟。
极目危峦望入荒,浮云夕日遍山黄。
全收朔地当年大,不断秦城自古长。
北守千官随土木,西来群盗失金汤。
空山向晚城先闭,寥落居人畏虎狼。
九日迎銮北口和寅甫学士韵(元)王恽翠华南下拂云霓,驻跸军都汉苑西。
龙虎台高惊峻绝,蓬瀛人老许扶携。
九天日月瞻光近,万国烽烟入望低。
佳节迎銮得清赏,牛山初不羡东齐。
长 城(唐)于濆八达岭长城古诗咏秦皇岂无德,蒙氏非不武。
岂将版筑功,万里遮胡虏。
团沙世所难,作垒明知苦。
死者倍堪伤,僵尸犹抱杵。
十年居上郡,四海谁为主?纵使骨为尘,冤名不入八 达 岭(明)徐渭八达岭长城古诗咏八达高坡百尺强,迳连大漠去荒荒。
舆幢尽日山油碧,戌堡终年雾噀黄晚到八达岭下达旦乃上(金)刘迎八达岭长城古诗咏车马两山间,上下数百里,萦纡来不断,奕奕似流水,鲸形曲腰膂,蛇势长首尾。
我车从其间,摇兀如病齿,推前挽复后,进寸退还咫,息心固安分,尚气或被指,徐趋自循辙,躁进应履轨。
行行非吾令,柅亦岂吾使。
倦仆困号呼,疲牛苦鞭棰,紞如五更鼓,相庆得戾止,归来幸无恙,喘汗正如洗,何以慰此劳,村醅正浮蚁。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444597.html
描写长城的诗句有哪些?
1.不到长城非好汉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唐·王昌龄) 3、秦筑长城城已摧,汉武北上单于台。
古来征战虏不尽,今日还复天兵来。
【塞下曲】(唐·李益) 4、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塞下曲】(唐·王昌龄) 我已经力所能及了
关于长城的诗词
阅八达岭 倪祖(明) 八达雄垣起戍楼,风烟朔漠塞边秋。
槛前平陇依然古,山外长河犹自流。
汉将青云收汗马,龙沙白骨啸寒丘。
不堪脂血均输尽,谁系单于纳款头。
登八达岭 沈用济(清) 策马出居庸,盘回上碧峰。
坐窥京邑尽,行绕塞垣重。
夕照沉千帐,寒声折万松。
回瞻陵寝地,云气总成龙。
登八达岭 陈春啸 倚天舒啸气如虹,极目长城第一峰。
万里垣墉连朔漠,千秋堡堠傲苍穹。
烽烟早净王戈泪,伟业方兴鼎革工。
莫对关山嗟往事,且看寰宇仰神龙。
度岭见长城 丁澎(清) 岭坂风回树郁盘,长城如带雾中看。
随阳雁断天疑尽,背日风高夏若寒。
沧海不沉秦女石,浮云欲动楚臣冠。
伊州一曲先挥泪,况是亲经行路难。
八达岭 徐渭(明) 八达高坡百尺强,迳连大漠去荒荒。
舆幢尽日山油碧,戍堡终年雾 黄。
过八达岭 刘迎(金) 山险路已出,弥望尽荒坡。
风土日已殊,气象微沙柁。
我老倦行役,驱车此经过。
时节春已夏,土寒地无禾。
行路不肯留,奈此居人何。
作诗无佳语,已待劳者歌。
清平乐.弹琴峡题壁 纳兰性德(清) 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
如梦前朝何是也,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人随落雁西风。
唤取红襟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弹琴峡 陈孚(元) 月作金徽风作弦,清声岂待指中弹。
伯牙别有高山调,写在松风乱石间。
过八达岭有感 熊伟(明) 过尽重关更上山,上山又过一重关。
从来漫说金城险,到此休说蜀道难。
烽火恰传边警至,鼓笳空奏凯歌还。
谁知点点鱼台血,洒向秋闺作泪斑。
独山夜月 胡焘(清) 独山风景望无边,凉夜徘徊月正圆。
万里风沙清极寒,一轮明月挂中天。
峰高只影摇琼岛,水静双丸浴碧泉。
如此长空真皎洁,何曾障蔽有云烟。
弹琴峡 爱新觉罗。
玄烨 琮铮流水意,仿佛似鸣琴。
曲度泉归壑,声兼峡泛吟。
空山传逸响,终古奏清音。
不御金徽久,泠泠会素心。
诗三首 魏源(清) 一 连峰不断清,断处一关峡。
无复战场悲,但寻响琴峡。
二 登高忽地缩,百里见秋毫。
忽亿前朝路,松林渡夜橐。
三 一登八达岭,回视如窥井。
何意塞门关,更成云外境。
登万里长城 康有为(清) 秦时楼堞汉家营,匹马高秋抚旧城。
鞭石千峰上云汉,连天万里压幽并。
东穷碧海群山立,西带黄河落日明。
且勿却胡论功绩,英雄造事令人惊。
汉时关塞重卢龙,立马长城第一峰。
日暮长河盘大漠,天晴外部数疆封。
清时堡堠传烽静,出塞山川作势雄。
百万空弦嗟往事,一鞭冷月踏居庸。
沁园春.八达岭抒怀 陈继春 山鼓宏波,风涨狂澜,雾绕怒涛。
看巨龙昂首,东冲西突,扬腾达,直上重霄。
岁月沧桑,风云变幻,未减英姿半分毫。
吞吐气,染松苍柏翠,青史高标! 兴亡千古凭吊,血与火浇绿漫天苗。
五千年华夏,精魂凝铸,关可破,民志未摇! 寇虏频侵,野心多少,化作南柯梦尽消。
龙远 ,赖人民亿万,涌动春潮! 永遇乐.登八达岭 王永义 雄踞群山,高盘长岭,风景无限。
碧眼欧儿,时装美女,万里寻墙看。
云关难越一夫莫敌,多少游人兴叹。
古黔黎,捐躯千万,乃赢得月宫见。
微湖老叟,崂山骚客,今日爱登城苑。
魏赵刀,秦汉弓箭,宛似墙头现。
至今凭吊,古时豪杰,誓卫九州河汉。
又何惧,狂风暴雨,闷雷闪电。
水龙吟.八达岭 朱琪 巨龙腾舞东方,山呼海啸天维绝。
首吞沧海,尾掀大漠,区横中国。
跌宕关山,逶迤万里,风云今昔。
阅千秋封火,秦矛汉戟,徭夫泪,征人血。
南看京华形胜,几兴衰,干戈玉帛。
中兴故国,琼楼华厦,辉煌煜烨。
北望阪泉,子孙犹念,炎黄先迹。
愿华裔汉胄,恩愁一笑,永铭勋业。
临江仙.登八达岭长城 万立丰 不上长城非好汉,岂辞坡陡梯环? 山河表里灿斑斑。
千秋遗胜迹,万国发惊叹。
大隧车穿南北贯,翩跹凤舞龙蟠,建成高速坦途宽。
秋高气爽,四野有奇观。
有关长城的古诗和现代诗
席慕容《长城谣》 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 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 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的悲欢啊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冷眼看人间恩怨 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写你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 有你千年的面容 有你的云 你的树 你的风 饮马长城窟 作者:子兰 游客长城下,饮马长城窟。
马嘶闻水腥,为浸征人骨。
岂不是流泉,终不成潺湲。
洗尽骨上土,不洗骨中冤。
骨若比流水,四海有还魂。
空流呜咽声,声中疑是言。
谁知道有关长城的成语,诗句,俗语。
请快点回答
一、长城的谚语: 多深的根基,筑多高的墙 不到九门口,枉来长城走 万里长城最长,学汉语最难 不到长城非好汉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 长城易到,好汉难为 长城内外皆故乡 筑就长城千夫苦,何止孟姜一人哭 要问长城在哪里,就在百姓心坎上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2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方,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二、长城的成语: 1.不到长城非好汉 2.雄关万里 3.狼烟四起 4.烽火连天 5.兵临城下 6.众志成城 7.固若金汤 8.自毁长城 9.孤城绝塞 10.万里长城 三、长城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长城的故事和传说——望京楼 长城的故事和传说——“玉门关” 四、长城民歌民谣 山海关 山海关,地面宽,南有海,北有山,当中有个第一关,下面就是角楼湾。
穷罗城,富西关,不穷不富角楼湾。
桥对桥,庙对庙,一步三筒碑,狮子比城高。
张家口 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 十八蹬,高入天,鹰飞倒仰猴难攀;山高到底有多少,一个骨碌滚三天 杀虎口 杀虎口,杀虎口,没有钱财难过口,不是丢钱财,就是刀砍头,过了虎口还心抖。
嘉峪关 出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
向前看,戈壁滩,向后看,鬼门关 出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上望灰色天,下看戈壁滩 出了嘉峪关,眼泪擦不于 一出嘉峪关,两眼泪汪汪 木兰脚蹬黄河岸,一箭射过嘉峪关;找箭找不见,不找就看见
我国古代描写长城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其中一句
1、《长城》【唐】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2、《登长城》【唐】李益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
有日云长惨, 无风沙自惊。
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3、《饮马长城窟》【南北】沈约 介马渡龙堆,涂萦马屡回。
前访昌海驿, 杂种宼轮台。
旌幕卷烟雨,徒御犯冰埃。
祝您生活愉快,望采纳。
...
描写长城壮观景象的古诗有哪些?
1.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长城》【唐】汪遵 2.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
《登长城》【唐】李益 3. 介马渡龙堆,涂萦马屡回。
《饮马长城窟》【南北】沈约 4. 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
《统汉烽下》【唐】李益5.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唐】武元衡6. 一御瑶池驾,讵忆长城阴。
《咏饮马应诏》【唐】杨师道7. 塞门风稍急,长城水正寒。
《紫骝马》【唐】卢照邻8. 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
《雨雪曲》【唐】卢照邻9. 《登长城》全诗内容:《登长城》【唐】李益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
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
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10. 注释:①全诗校:“一题作《塞下曲》。
”②汉家:借指唐朝。
上郡:即绥州,天宝元年改为上郡,治所在龙泉(今陕西绥德)。
③古长城:指东接上郡,位于今陕西靖边东北的秦长城。
④四夷: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古代指华夏族以外的各少数民族。
11. 作者:李益(748—829),唐代诗人。
字君虞。
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
家居郑州(今属河南)。
公元769年登进士第,公元783年登书判拔萃科。
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赵。
公元797年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
公元800年南游扬州等地。
公元820年后入朝,历秘书少、集贤学士、左散骑常侍等职。
公元827年以礼部尚书致仕。
12. 《长城》全诗内容:《长城》【唐】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13. 注释: ① 蕃戎:指当时北方的匈奴等少数民族。
② 临洮:秦置县名,在今甘肃省临洮县,毗邻国境,是长城防线上的军事重镇。
14. 作者:汪遵,(全唐诗云:一作王遵)(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宣州泾县人(唐诗纪事作宣城人,此从唐才子传)。
生卒年均不详。
初为小吏。
15.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的七言绝句。
作者在游览长城的过程中偶有所感,认为再强大的军事武力。
也远远不如仁义道德的精神力量。
空前强盛烜赫一时的秦王朝也不能和上古主修仁德的尧庭舜阶相提并论。
有关于长城的诗句
1.塞下曲 唐代: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译文 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
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2.书愤五首·其一 宋代: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译文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3.饮马长城窟行 两汉:佚名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宿昔 一作:夙昔)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译文 河边春草青青,连绵不绝伸向远方,令我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
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但在梦里很快就能见到他。
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
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他乡漂泊不能见到。
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
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家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 有位客人从远方来到,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
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恭恭敬敬地拜读丈夫用素帛写的信,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书信的前一部分是说要增加饭量保重身体,书信的后一部分是说经常想念。
4.饮马长城窟行 唐代:李世民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
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译文 塞外悲凉的风刮得急切,交河上的凌冰已经冻结,浩瀚的大海掀起了千百万的波涛,阴山之下千万里全都落满了白雪。
将士们戍边在那远远地高高的烽火台上,一层一层的山峦引领向上显出了高高的气节,众多的战旗被长风吹卷这,将士们在哪长城低下饮马也不停歇。
寒冷的沙滩上连接着骑兵的足迹,狂暴的北风吹断了那边塞上传来的声乐,胡地的灰尘清扫着像那玉(冰冻如玉)做似的边塞,羌族的笛声和那金钲敲击的声音。
与世隔绝的沙漠上干戈都 收藏起来了,可那战车却又不得不在那原野低湿的地方震颤摇曳。
都尉们都从龙堆返回了,将军还从马邑凯旋而来正在捷报。
高扬着旗子让那笼罩着大雾的地方都清净下来了,在石碑记上他们的功名他们又是那样的欢悦,在那荒凉的边界上只要有一个穿着戎装的人(作者自指)去守护,灵武台上(朝廷)的凯歌是来源于国界。
5.咏长城 唐代: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译文 秦王朝修筑的长城固若金汤,北方外敌全都无法越过临洮。
虽然他的长城宏伟浩大,高接云天,政权却是迅速瓦解,还不及尧帝殿前的三尺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