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满庭吐秀
百花遍地飘香
东风吹出千山绿
春雨洒来万象新
春到碧桃树上
莺歌绿柳楼前
几行柳绿山川秀
一树梅红天地春
春潮涌起千江雪
海域探来万斛珠
瑞雪映兆丰稔岁
神驹腾跃吉祥年
千山齐唱迎春曲
万水同吟幸福歌
东风迎新岁
瑞雪兆丰年
学校用联
玉龙吐宝庆吉日
金凤含珠贺新年
笛弄梅花曲
莺啼杨柳风
禹地花明春柳绿
尧天日丽晓霞丹
元日有杯皆进酒
春来无处不飞花
和风吹绿柳
时雨润春苗
学海无涯勤可渡
书山万仞志能攀
人梯巧搭登攀路
心血勤浇栋梁材
黄莺鸣翠柳
紫燕剪春风
枝上黄鹂送好音
窗前细雨传春讯
白雪纷飞梅吐艳
红霞绮丽岁争荣
爆竹传笑语
腊梅吐幽香
风卷雪花辞腊去
香随梅蕊送春来
五岳红梅开盛世
九州瑞雪兆丰年
尊师爱生风尚美
勤学苦练气象新
兢兢业业育桃李
勤勤恳恳做园丁
寒尽桃花嫩
春归柳叶新
关于春节的成语、俗语、对联、诗句
俗语:送信儿的腊八粥。
(注:过了腊八就快过年了)有钱人过年,无钱人过关。
(注:这就是“年关”的出处。
谓穷人过年如过关。
)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新姑爷进门,老母鸡没魂。
成语:灯火辉煌 万家灯火 辞旧迎新 春回大地 万象更新 张灯结彩 岁岁平安 对联: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佳节迎春春生笑脸 丰收报喜喜上眉梢 横批:喜笑颜开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惠通邻里,门迎春夏秋冬福 诚待世贤,户纳东南西北财 横批:吉星高照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诗句: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
春节诗词对联,春节诗句对联,关于春节的诗词和对联
上联:日出江花红胜火 下联:春来江水绿如蓝 横批:鸟语花香 上联:日日财源顺意来 下联:年年福禄随春到 横批:新春大吉 上联:事事如意大吉祥 下联:家家顺心永安康 横批:四季兴隆 上联:岁通盛世家家富 下联:人遇年华个个欢 横批:皆大欢喜 上联:天地和顺家添财 下联:平安如意人多福 横批:四季平安 上联:天增岁月人增寿 下联:春满乾坤福满楼 横批:四季长安 上联:万事如意展宏图 下联:心想事成兴伟业 横批:五福临门 上联:五湖四海皆春色 下联: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上联:春色明媚山河披锦绣 下联:华夏腾飞祖国万年轻 横批:山河壮丽 上联: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 下联: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 横批:恭贺新春 上联:汗马绝尘安外振中标青史 下联:锦羊开泰富民清政展新篇 横批:春满人间 上联:惠通邻里,门迎春夏秋冬福 下联:诚待世贤,户纳东南西北财 横批:吉星高照...
春节的来历.习俗.诗句.对联.传说
春节的来历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
“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
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
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
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
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
“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
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
“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
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
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
“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
关于羊年春节的谚语,俗语,诗句,对联
羊的歇后语 长颈鹿进羊群——非常突出 长颈鹿进羊群——高出一大截 打兔子碰见了黄羊——捞了个大外快 恶狼对羊笑——不怀好意 饿狼窜进羊厩——无事不来 羊肠小道——绕来绕去 挂羊头卖狗肉——以假乱真 羊见了老虎皮——望而生畏 风中的羊毛——忽上忽下 羊屎落地——颗颗相同 羊抵角——又顶又撞 羊闯狼窝——白送死 羊额的肉——没油水 羊拴竹园——瞎胡缠 羊的俗语 挂羊头卖狗肉 羊毛出在羊身上 赊猪赊羊,无赊新娘 羊毛出在羊身上 领头羊 替罪羊 羊的古诗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唐·李白《将进酒》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敕勒歌》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唐·温庭筠《苏武庙》 玉羊东北上,金虎西南昃------南朝梁.刘孝绰《望月有所思》 太平之瑞宝鼎,乐协之应玉羊。
-----南朝梁·萧统《七契》 羊马群中觅人道,雁门关外绝人家。
------唐·施肩吾《云中道上作》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唐·杜牧《河湟》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唐·杜甫《日暮》 万羊亦是男儿事,莫学狂夫取次尝。
----史凤《八分羊》 麋入神羊队,鸟惊海鹭眠。
------元稹《直台》 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
-----陈与义《伤春》 暮烟已合牛羊下,信马林间步月归。
-----文同《早晴至报恩山寺》立志当怀虎胆,求知莫畏羊肠;马啸英雄浩气,羊鸣世纪春光 喜鹊登枝祝福,灵羊及地呈祥; 八骏嘶风传捷报,五羊跳跃展新图 人怀远志驰良马,世易新春唤白羊; 万树争荣添翠色,五羊献瑞报佳音 万象更新新世纪,五羊献瑞瑞门庭; 万象已随新律转,五羊争跃好春来 一片白云羊变幻,千条翠柳燕翻飞; 马步生风辞旧岁,羊毫挥墨写佳联 三羊开泰;万象更新。
迎新春神采奕奕;过大年喜气洋洋。
福禄祥兆天天有;财源喜气年年来。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三羊开泰好运来 国泰民安逢盛世;风调雨顺颂华年。
八骏乘风去;三羊开泰来。
马去雄风在,羊来福气生。
马步不停追梦远;羊头又领带春新。
一马当先纳福到;三羊开泰迎春来。
一元二气三阳泰;四时五福六合春。
一马当先春已到;三羊献瑞梦将来。
马年事事如人意;羊岁时时报福音。
不舍风驰追马迹;行看岁稔话羊年。
玉羊启泰迎春至;金马奋蹄载誉归。
宝马腾飞迎福至;灵羊起舞报春来。
马岁事事合民意 羊年处处沐春风 三羊开泰九州纳福瑞;万象更新四海庆阳春。
羊吉羊祥羊瑞 三羊开泰;梦好梦美梦圆 一梦兴邦。
承富启强 马步快追华夏梦;蘸春濡喜 羊毫大写价值观。
三羊开泰 四海同圆中国梦;五福迎春 九州齐唱太平歌。
马首是瞻 祖国富强奔大道;羊毫在握 人生壮美绘宏图。
神马行空 九霄奋蹄普天瑞;仙羊下界 三阳开泰遍地春。
横批 羊年大吉 政通人和 春风浩荡 喜气盈门 山青水秀 满门生辉 喜气洋洋 春光永驻 欣欣向荣 盛世新春 三阳开泰 吉祥如意
关于春节,元宵节的诗词,对联,灯谜,传说和故
新婚别【唐】杜甫菟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关于春节的习俗、对联、诗歌、古诗?
习俗: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贴窗花 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吉祥话 最后来说说吉祥话,在古代可是很有讲究的有对长辈的拜年吉祥话、朋友间的吉祥话、夫妻间的吉祥话等等。
比如,古代有很多诗歌文章可以来朗诵和吟唱的。
而且在现代可以被传承的朗诵的文章也数不胜数。
所以我们摆脱传统的拜年吉祥话,比如,恭喜发财啊,万事如意啊。
对联: 一年春作首;六畜猪为先。
在圈常安卧;入禅不待招。
阳春臻六顺;猪岁报三多。
财神随岁至;豕崽拱门来。
狗守太平岁;猪牵富裕年。
虽属生肖后;却居六畜先。
看猪大似象;视漏贵如金。
春新猪似象;世盛国腾龙。
春丽花如锦;猪肥粮似山。
养猪能致富;放鹤可延年。
养猪能致富;有志莫忧贫。
猪为六畜首;农乃百业基。
猪为六畜首;梅占百花魁。
猪是农家宝;龙为中国根。
猪大能如象;肥多可胜金。
人开致富路;猪拱发财门。
义犬守门户;良豕报岁华。
己呼迎盛世;亥算得高年。
天狗归仙界;亥猪拱福门。
天狗驱寒尽;宝猪带暖春。
六畜猪为首;一年春占先。
六畜猪为宝;四时春最新。
生财猪拱户;致富燕迎春。
亥时春入户;猪岁喜盈门。
亥来四季美;猪献满身肥。
农户百猪乐;神州万象新。
守家劳玉狗;致富有金豕。
守家夸玉犬;致富赞金猪。
猪是家中宝;肥是地里金。
猪肥家业盛;人好寿春长。
猪肥家业旺;春好福源长。
猪肥粮茂盛;民富国昌隆。
猪年春意闹;龙舞国威扬。
猪拱门如意;鸡鸣岁吉祥。
猪拱财源旺;龙腾国运昌。
猪崽一窝乐;山花四季香。
爆竹传吉语;腊梅报新春。
诗歌、古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高适《除夜作》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戴复古《除夜》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陆游《除夜雪》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薛道衡《人日思归》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刘长卿《新年作》 衣懒换,酒难赊。
可怜此夕看梅花。
—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皇甫冉《春思》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陆游《除夜雪》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
—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文征明《拜年》 一年滴尽莲花漏。
碧井酴酥沈冻酒。
—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孟浩然《田家元日》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文天祥《除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苏轼《守岁》
有关中秋.端午.重阳.春节.元宵节的诗词.对联.灯谜等..
(1) 上联:一聊相识,再聊相知,相见更叹恨晚,红线巧牵姻缘 下联:千里共月,万里共网,天涯亦如咫尺,小屋喜迎中秋 (2) 上联:满地月如霜,秋似水,天涯人思乡 下联:半樽酒入肠,愁漫天,珍珠泪无语 一江水东流,几多愁,相顾影自怜 (3) 上联:千重远山万重水,十分相思百分念 下联:三秋桂子十里荷,一轮明月两地心 (4) 上联:碧海青天,嫦娥应悔偷灵药 下联:一身虎胆,后羿无惧射九日 (5) 上联:往事难回首,回首断肠回 今宵醉苦酒,苦酒独饮苦 下联:明朝奔圆月,圆月中秋圆 (6) 上联:八月中秋占八卦,乾八卦,坤八卦,卦卦八面玲珑 下联:九九重阳登九重,上九重,下九重,重重九霄云外 (7) 上联:美酒佳人伴身侧,春风自得意 下联:夜市千灯映皎月,人月俩团圆
悟春节写对联
悟春节写对联春节将至,爷爷教我练习书法书,写对联。
在淡淡墨香中我领会到了文化的魅力,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笔架上挂着饱蘸浓墨的羊毫。
墨香萦绕在房中,爷爷喜欢给邻居写对联,我静立在他的作品前被他苍劲有力的字迹所吸引。
只见爷爷稳坐泰山般站在桌前。
笔尖轻点手腕快速抖动,灵活至极,笔直墨饱,挥洒起来。
似清风般灵动飘逸,入木三分,刚劲有力,一刹那一幅龙飞凤舞的对联呈现在我的面前。
春节对联灵动飘逸,让人赏心悦目。
"张开手把笔尖夹在中指和无名指之间。
"爷爷教我书写对联,他用布满老茧的大手握住我的手一横一竖,一个已具雏形的字跃然纸上。
我开始自己练习,却歪歪扭扭不听使唤,墨汁沾满了手,一赌气,便把笔扔在一边。
爷爷走到桌前大笔一挥,一副"坚持不懈"呈现在我面前,缓缓对我说:"我开始也经历过困难,但我明白坚持而不是像你这么气馁。
"春节对联教会我坚持不懈。
我听从爷爷的教导,慢慢感悟书法,竟与爷爷也有几分相似,慢慢的,我能够独立书写对联了,享受着阵阵墨香,却不知练字也是静心,心静则笔正,字则正。
春节对联教我以平静心态面对一切。
春节书写对联,让我感悟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教会我平静,同时也让我感悟人生,人生如书法,不可能一帆风顺,书法让我磨砺心智,砥砺人格!
迎春诗词,对联,短信
这是一篇网络博客,有关文字如下:颜丽媛同学《西江月》辞云: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
清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销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附言:师傅:逍遥难得,难得清闲。
祝您和您的家人春节愉快,吉祥如意!徒儿:丽媛张伊同学对联:彬彬先生集大成 述之作之 博文约礼栽后生;狂简小子斐然貌 切磋琢磨 以宝斯文谢夫子。
王运佳同学对联:牛耕沃野 闻得桃李芬芳;虎跃万峰 俯临青松不老。
赵红武同学贺年对联:民主九州,何需孺子牛?法治天下,无畏拦路虎!周文虎同学贺年对联:青牛西去,函谷遗篇,道德从此传九州;白虎东来,竹林舍身,菩提而今耀华夏。
赵谦同学的贺年联:上山虎,下山虎,黄飞虎,唐伯虎,福虎神虎齐来贺;今年福,明年福,齐天福,全家福,大福小福四面临。
横批:虎年祝福郑好同学贺年短信:不待扬鞭,老牛自奋蹄;意气风发,虎虎更生威。
祝王老师与师母新春愉快,活的更潇洒,越活越年轻!又是一年夕,芬芳多桃李,寸身言师恩 ,春晖普大地。
祝王老师及师母新年快乐,平安健康!燕羽《卜算子》贺岁辞:没钱也过年,无情枉过节;兄弟姐妹共举杯,深情谢相携。
牛年牛服帖,虎岁虎威冽,谁人尚存英雄血,挥剑降妖孽!李典蓉《一剪梅》贺岁辞:今朝他乡充故乡,寒夜凭窗,两地互望。
山间村落难为辨,笑语起落,游子惆怅。
此情遥寄四方人,父母在旁,珍惜莫忘。
再愿天下诸游子,阖家平安,地久天长。
——典蓉谨贺新春如意!徐世虹老师诗《七律》贺年:城阙犹积故年雪,天穹又绽新年花。
张宴且借饯腊酒,春来还语泽雨话。
老眼复昏望九天,鬓霜层染恋物华。
云帆扬处平野阔,月夜清樽思桑麻。
钟浦寅诗《七绝》贺年:爆竹声中迎新春,奉上祈福亦甘醇。
且待举杯呼美酒,唤得福寿供君存。
庚寅新春题赠祝福。
安娜贺岁短信:《新》禧将到,《年》前问好,《快》活长笑,《乐》在每秒,《万》千祝福,《事》事顺好《如》愿之年,《意》到福到。
张海生贺岁短信:常怀感恩之心,常念相助之人,常忆相聚之乐,常有思念之情!杜阿玲于珠海贺岁短信:岁月的流逝提纯了我们的友情,夕阳映照下的生活更值得珍惜。
过好虎年每一天!祝您和您的家人虎年快乐!南杰隆英强(藏族同学)贺年短信:金牛辞旧岁,金虎迎春来!祝您和师母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阖家欢乐,事事如意,工作顺利,扎西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