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秋收起义》
年代: 现代 作者: 毛泽东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就义诗》
年代: 近代 作者: 杨超
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
《梅岭三章》
年代: 现代 作者: 陈毅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生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吊鉴湖秋女士》
年代: 近代 作者: 柳亚子
黄金意气铁肝肠,革命运中最擅场。
天壤因缘悲道韫,中原旗鼓走平阳。
飘零锦瑟无家别,慷慨欧刀有国殇。
一笑人间痴女子,如君端不愧娲皇。
革命诗词都有哪些
无题 孙中山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
尚余遗孽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
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
对酒 秋瑾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七律 秋瑾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
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
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秋瑾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自题小像 鲁迅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惯于长夜过春时 鲁迅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梅岭三章 陈毅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恽代英《狱中诗》西江月·秋收起义 一九二七年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 井冈山 一九二八年秋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七律 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0世纪30年代,海南岛曾活跃着一支由什么领导的妇女革命队伍,被称...
这支队伍就是鼎鼎大名的红色娘子军,全称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特务连。
1930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独立师和娘子军连正式成立。
1931年5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在乐会县第四区赤赤乡内园村正式成立,这就是著名的“红色娘子军”。
女子军特务连连长为庞琼花(后为冯增敏),指导员为王时香。
全连有三个排,一排长冯增敏(后为卢赛香),二排长庞学莲(后为李昌香),三排长黄敦英(后为曹家英)每排三班,每个班有十名战士,全连九个班,加上连部的传令兵、旗兵、号兵、庶务、挑夫和三个膳食员,全连共有一百零三人。
除了两名年纪较大的庶务、挑夫和一名十三岁的小号兵是男同志外,其余都是女同志。
她们绝大多数是农村青年妇女,有的来自农民赤卫队,有的是共产员、共青团员。
扬名1931年6月,驻在乐会县中原墟的国民乐会县“剿共”总指挥陈贵苑经常带领反动民团武装,对两万苏区进行骚扰。
我红三团决定消灭这股敌人,女子军特务连也参加。
这次战斗,布阵于县苏区机关所在地的要道上,以配合主力歼击进犯之敌。
1931年6月21日,红三团主力部队为诱敌深入,设伏歼敌,乃向万宁县方向开去;当天夜里,又悄悄撤回来,埋伏在从中原通往乐会县苏维埃政府机关驻地的纱帽岭山林里。
敌人果然中计,误认为我军只剩下女子军连保卫县苏区机关。
于是,二十七日一早,陈贵苑带着国民县兵和文甲、北山等民团二百多人,兵分两路向我县苏区机关扑来。
[5] 女子军连按作战计划,假装退却,诱敌深入。
陈贵苑更为得意,狂叫:“都是女的,谁抓到就给谁做老婆”当敌军进入红三团主力埋伏圈时,突然遭到我军的猛烈打击,顿时乱作一团。
陈贵苑方知中计,慌忙组织突围,但已迟了。
另一路敌军听到声紧密,慑于我红军威力,不敢前进,自顾逃命去了。
经过一个小时的战斗,毙、伤敌军二十余人,俘敌“剿共”总指挥陈贵苑和中队长陈传美以下七十多人,缴获长、短九十多支。
[2] 女子军连机智勇敢地配合红军主力英勇作战的事迹受到根据地军民的赞扬。
从此,“红色娘子军”的英名威震琼岛。
改编琼海革命根据地示意图随着女子军特务连声威大振,要求参军的妇女越来越多,于是琼崖特委决定扩编女子军特务连。
1932年春,特委决定将原女子军特务连从乐四区调往琼东四区,在红军独立师师部担任警卫任务,归红一团建制;抽出一个排,吸收女青年扩编为女子军特务连第二连,归红三团建制,由黄墩英、庞学莲分别担任连长和指导员,下辖两个排,约60人。
一排长由李昌香担任,二排长由王运梅担任。
[5] 解散1932年7月,在蒋介石发动第四次反革命“围剿”的同时,广东反动当局命令警卫旅急速渡琼,向琼崖苏区和红军进行第二次“围剿”。
七月底,国民第一集团军警卫旅旅长陈汉光率所部三个团一个特务营和空军第二中队一个分队共三千多人,从海口港和澄迈县东水港登陆。
敌军登陆后,其旅部及三个团分别进驻府城、海口、加积、定安等城镇。
为达到消灭琼崖红军,扑灭琼崖土地革命烈火的目的,敌军采用“军事政治、剿抚兼施”的策略,并以“迅雷疾风”手段和“先攻要点”,“重层包围”、“各个击破”的战术,向我琼崖各个苏区发动了疯狂的“围剿”。
[5] 陈汉光组织敌第一团主力和第二、三团各一部共一千六百多人,分兵三路从定安向琼崖苏区琼东四区根据地发动进攻。
二日上午,敌第一团第一营一部及第三营为一路,经烟塘及双雁村向琼东四区的平坦村东南方向进攻;敌第一团第二营及机炮连为一路,经大路墟向平坦西南方向进攻,敌第三团第二营为一路,由黄竹向平坦西北方向进攻;另以第二团第三营在水流湖附近设伏堵截,切断我军撤退及应援之路。
因敌强我弱,特委研究决定:留一部分红军在原地开展游击战,牵制敌人,特委、琼崖苏维埃政府、红军师部和军政学校学员、红一团、女子军特务连利用敌人的包围间隙,从牛探岭、苦瓜山向母瑞山根据地转移。
当部队撤到东安位于琼东、定安交界的马鞍岭时,与敌军相遇。
为掩护领导机关的安全转移,女子军特务连和红一营留下阻击敌人。
敌人蜂拥地冲上来,女子军连和其他红军战士们顽强反击,一次又一次地打退敌人的进攻。
子弹打完了,就用石头当武器砸敌人,不让敌人向前推进。
完成阻击任务后,女子军特务连第二班又留下掩护其他同志撤退,全班八位战士在弹药断绝的情况下,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最后全部牺牲在阵地上。
[5] 由于红军在第二次反“围剿”战斗中失败,女子军一部分英勇牺牲,一部分失散,连长、指导员等被捕入狱,女子军第一、二连先后解体。
不久后,海南红军主力作战失利,娘子军被迫解散,散落于民间。
[7] 执行任务女子军特务连的主要任务是保卫红军师部和苏维埃政府领导机关,看守犯人,做宣传发动群众工作,必要时配合红军主力作战,打击敌人。
除了战时英勇杀敌外,平时还配合当地苏维埃政府深入到各村开展活动,是一支十分活跃的宣传队。
她们经常深入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启发群众觉悟,动员群众参军参战,并向民团家属宣传共产的政策,通过家属动员团丁向...
关于革命烈士的诗歌
1、《那一抹闪闪的秋色——谨以此诗献给革命烈士秋瑾》 王亮 你从闺房中走出 不怕讥讽,不怕风险 毅然踏上东渡日本的轮船 漂洋过海,万水千山 依然改变不了你对革命的信念…… 你从家庭中走出 忍痛留下孩子,抛下父母 决然走上革命的道路 面对当时那个积重难返的民族 你在振臂高呼 你在摇旗呐喊 争取自由的明天…… 你从革命中走出 勇敢无畏,雄志高飞 与革命仁人志士 煮酒论剑,抒写革的壮丽诗篇…… 从此,历史长空 有了那一抹 闪闪的、耀眼的秋色 永不老去…… 2、《英雄妻》 张宇峰 又是这个清明的午后 你还静静在风中守侯 飘飞的花柳 正揉碎伤口 就把你的小手 捂在我的胸口 默默感受 你在世的温柔 如果还有以后 把你今生守侯 就让忧愁 从此远走 今身只懂你的心柔 天给了我爱的奢求 就是任情长久 心却只能把清风挽留 月光在风中消瘦 是否还记得前世情仇 就让落花来解救 我的醉 就是今生能够 再喝一口 你用宛然一笑 勾兑的酒 迷乱的忍受 落花柳絮 趴在你的坟头 诉说着从今往后 你的温柔 3、《囚歌》 凌宇航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冲腾,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4、《北山烈士陵园》 庄伟恒 用鲜血和生命筑成的背影 已被历史遗忘成冰凉季节 伟大真理还有我们的幸福 与现实隔开后来者的摈弃 陵园四周冷漠 我的花篮靠近童年的教科书 这里已经失去 三十年前集体入少先队的宣誓 烈士在天最好没灵 你少了许多伤感 我少了许多诗歌的语言 烈士墓前 轻轻地走近 默默地注视 我想用点一柱香的虔诚 5、《丰碑在民间》黄新阳 潮起潮落哟惊涛拍岸, 海燕高旋哟云舒云卷。
浮沉在大海的东山岛哟, 不堪回首话当年。
忆往昔—— 兵荒马乱, 生灵遭涂炭; 且看那—— 黄沙滚滚 吞噬村落毁良田; 狂风怒号啊, 飞沙走石埋家园! 东山的百姓啊—— 灶中十日九无烟。
老人饿得眼发黑, 妙龄少女无衣穿。
哭天喊地望北斗啊, 月冷星稀凄惨惨! 一缕春光—— 冉冉透过一线天。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革命烈士 ...
毛泽东对革命英雄的缅怀的诗句
毛泽东诗词全集七古 咏蛙一九一零年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五古 挽易昌陶一九一五年六月去去思君深 思君君不来 愁杀芳年友 悲叹有余哀衡阳雁声彻 湘滨春溜回 感物念所欢 踯躅南城隈城隈草萋萋 涔泪侵双题 采采余孤景 日落衡云西方期沆养游 零落匪所思 永决从今始 午夜惊鸣鸡鸣鸡一声唱 汗漫东皋上 冉冉望君来 握手珠眶涨关山骞骥足 飞飚拂灵帐 我怀郁如楚 放歌依列嶂列嶂青且倩 愿言试长剑 东海有岛夷 北山尽仇怨荡涤谁家子 安得辞浮贱 子期竟早亡 牙琴从此绝琴绝最伤情 朱华春不荣 后来有千日 谁与共平生望灵荐杯酒 惨淡看铭旌 惆怅中何寄 江天水一泓七古 送纵宇一郎东行一九一八年云开衡岳积阴止 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吾为发浩歌 鲲鹏击浪从兹始洞庭湘水涨连天 艟艨巨舰直东指 无端散出一天愁幸被东风吹万里 丈夫何事足萦怀 要将宇宙看秭米沧海横流安足虑 世事纷纭何足理 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于今五百年 诸公碌碌皆余子平浪官前友谊多 崇明对马衣带水 东瀛濯剑有书还我返自崖君去矣 .四言诗 祭母文一九一九年十月呜呼吾母 遽然而死 寿五十三 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 其他不育 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 艰辛备历摧折作磨 因此遭疾 中间万万 皆伤心史 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 只有两端 一则盛德 一则恨偏吾母高风 首推博爱 远近亲疏 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感动庶汇 爱力所及 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 不存欺心整饬成性 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 皆有条理 头脑精密劈理分情 事无遗算 物无遁形 洁净之风 传遍戚里不染一尘 身心表里 五德荦荦 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 恨偏所在 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 有求不获精神痛苦 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 倾地一角 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 介在青黄 病时揽手 酸心结肠但呼儿辈 各务为良 又次所怀 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 大小亲疏 均待报赍 总兹所述 盛德所辉必秉悃忧 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 必补遗缺 念兹在兹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 春晖朝霭 报之何时 精禽大海呜呼吾母 母终未死 躯壳虽隳 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 有生一日 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 时则苦短惟挈大端 置其粗浅 此时家奠 尽此一觞 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尚飨虞美人 赠杨开慧一九二零年堆来枕上愁何状 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怎难明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晓来百念皆灰烬 倦极身无恁 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贺新郎 赠杨开慧一九二三年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 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 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已吾和汝 人有病 天知否今朝霜重东门路 照横塘半天残月 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 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 又恰象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 和云翥沁园春 长沙一九二五年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候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菩萨蛮 黄鹤楼一九二七年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西江月 秋收起义一九二七年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西江月 井冈山一九二八年秋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人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重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清平乐 蒋桂战争一九二九年风云突变 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洋再现红旗跃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采桑子 重阳一九二九年十月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 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如梦令 元旦一九三零年一月宁化 清流 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山下 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一九三零年二月漫天皆白 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 风卷红旗过大关此行何去 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 十万工农下吉安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一九三一年春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 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 不周山下红旗乱渔家傲 反第二次大围剿一九三一年夏白云山头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林逼 飞将军自重霄入七百里驱十五日 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千军各卷席有人泣 为营步步嗟何及菩萨蛮 大柏地一九三三年春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行动上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清平乐 会昌一九三四年夏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十六字令三首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五年其一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 离天三尺其二山 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 万马战犹酣其三山 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 赖以拄其间忆秦娥 娄山关一九三五年二月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
关于解放战争的诗句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距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西江月 秋收起义 一九二七年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 井冈山 一九二八年秋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人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重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清平乐 会昌 一九三四年夏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