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句

关于灵武的诗句

niutiewa 坐标: 161374 目录:/guan/

【第一首】

七百里山界,飞沙与乱云。

虏骑择虚至,戍兵常忌分。

啸聚类宿鸟,奔败如惊麕。

难稽守边法,应敌若丝棼。

————宋朝范雍《记西夏事》

【第二首】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贾岛

【第三首】

宁夏腹地,黄河东岸;

天泽地润,时惠地利;

塞北江南,历史名城。

崛起于贺兰东麓,

雄居于大河之洲;

高天厚土,孕育古代文明,

地灵人杰,荟萃人文华英。

昔为丝路商贸之胜地,历史悠久;

今为宁东化工之重镇,宏图正展。

昔我灵武,悠悠万载,

夏风牵远古,历史路悠长,

黄沙迎风起,雨水甘露祥。

觅迹寻踪水洞考,三万年前古人堂。

黄河文化发祥地,

孕育文明赖滋养。

秦皇统一置富平,

西汉惠帝设灵洲,

北魏太延薄骨律,

北周改置回乐县。

隋代置为灵武郡,

灵武之名乃始创。

盛唐再为灵州治,

民族团结家国昌。

安史乱中盛世衰,

李亨灵武登帝位。

宋时改称西平府,

元明清降置灵州。

明月高楼听吹笳,

战乱治平轮回记。

史志揽阅注心房,

塞上江南历史香。

今我灵武,风物殊佳。

隋明长城两并行,

烽火台上犹鼓闻。

隋代玄武观,民间谓高庙。

重楼叠阁檐相啄,

层台耸翠入高云。

飞阁翔丹出重霄,

登高远眺胸臆涌。

恐龙化石惊世见,

神州内外美名播。

长流水边好垂钓,

边疆重镇异风景。

华夏风物此地多,

沃野千里五谷丰。

群英聚此地,伟业照汗青。

古有“二郭”垂千古,

文武雄才怀丹心。

今有英雄王有德,

播绿治沙苦舟行。

二十余载勤勉力,

沙海绿洲两天重。

平原筑起绿屏障,

造福子孙万代功。

今我灵武,物阜民纯,

母亲黄河,惠泽斯民。

千年奔腾不羁,震地轰鸣;

万年川流不息,急湍匆匆。

泽彼此地,温驯和顺,

涓涓流淌,琴瑟奏章。

和谐华篇,铸魂塞上。

柔情溪水,潺潺雅光。

舸舰迷津,大河穿航。

北有秀色在此地,

东西风物集于斯。

天不偏东南,地不欺西北,

一分耕耘一分果,

一季繁华一季香。

灵武长枣,历史悠长,

嫁接高科技,专家亲品尝。

枣香一季,声名远扬。

发菜甘草,人有我优。

二毛裘皮,引领时尚。

大漠孤烟写苍茫,

长河落日著华章。

优质煤田高科技,

“一号工程”铸辉煌。

纵是他乡明月光,

一样清辉耀塞上。

丝路小城古,人物气象新。

口弦声里深情意,

花儿少年醉春光。

今我灵武,前程似锦。

改革开放新万象,

长风万里势如虹。

占天时,拥地利聚人和;

齐努力,勇奋进建家园。

抢抓机遇,大干快上。

创业基情,澎湃塞上。

击鼓三军之勇,破釜沉舟新生。

发展任重,竭尽全力冲锋,

卧薪尝胆,上下一呼百应,

昂扬锐气力挺,科学发展业成。

世纪工程,再造塞上民族新都,

福祉宁夏,丰碑百姓心中永存。

纵目长河内外,旭日正东升。

赞美银川的诗词

1.鲜明的城市魅力和文化底蕴。

银川市是全国99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古西夏国的都城。

境内有古城池、宫苑、清真寺、佛塔、古长城等60多处名胜古迹,是西北地区名胜古迹较多的城市。

市域内有高山、大漠、黄河、草原等多种自然景观,湖泊湿地星罗棋布,素有“塞上湖城”的美誉,造就了山水和一、如诗如画的旖旎风光,随处可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迷人景色。

银川市是全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首府,形成了“塞上江南”、“回族之乡”、“西夏古都”三大特色。

可以说,银川市瑰丽迷人的塞外风光,优异的生态环境,近年来已成为旅游观光度假的热点,也是绝佳的人居城市。

2.天下黄河富宁夏”(古语)银川,青少年时代就知道她!遥远的贺兰山下,黄河之上一块碧绿的珍土——地理书上这样指导我认识宁夏;“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的充满往古英雄气慨的诗辞,则指示我们认知这一片古代蛮夷地区的历史。

银川位于“丝绸之路”上,曾是东西部交通贸易的重要通道。

这里有古老悠久的黄河文明。

公元1038年,项族的首领李元昊在此建立了西夏王朝,并形成了独特的西夏文化。

3.很小就心仪的一个地方,便是黄河.只知道黄河在很遥远的地方.于是,想有一天去见见母亲河的心事竟也变得遥远起来.当我的这种欲望快要化为虚幻的时候,恰好湖南作协又决定组织几个人去西部走走,且去向就是银川.其实,如果不是全程走黄河,也就不定是去银川,因为银川只不过是黄河流经的一段罢了.然所不同的是,惟有银川拥有最集中与明显的西部风格--黄河、沙漠、戈壁滩、西夏陵,若牵强点算进去,邻近还有个腾格里沙漠.这种奇丽而深厚的地域文化,历史古文化,大大地让银川人骄傲了一代又一代。

4.宁夏昔日的“五宝”声名远扬,如今出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只剩下“三宝”:枸杞,贺兰石,滩羊皮。

这是“旧宝”,现在又推选出了宁夏“新五宝”:“新红宝”——干红葡萄酒;“新白宝”——宁夏大米和土豆淀粉;“新黑宝”——太西煤;“新绿宝“——蕨菜等野生绿色蔬菜;“新黄宝”一一盐酸四环素。

其实,可以带走的“宝”远不如此,美容养颜的羊胎素,明目益气的枸杞酒,手工制作的羊毛仿古地毯,还有用料纯正、价廉物美的宁夏药品……怎能不满载而归? 5.今日银川,美景美物,数不胜数。

若想一览凤城风貌,“七大广场”、“八大公园”是不可不知,不可不看的。

七大广场遍布银川的各个方位:西边,西夏广场静立于银川的西大门,扇形花池、十二生肖雕塑、仿制西夏盘龙残柱独具匠心,巨石、枯木、果园点缀其间,体现粗犷、豪放的西夏风情;南边,名人文化广场群雕矗立,将西夏建国、蒙恬屯兵、康熙巡视宁夏、宁夏解放、包兰铁路通车等重大历史事件—一再现;东边,透着浓浓伊斯兰文化风情的新月广场,绿意盎然的仙来广场,舒展宽阔的迎宾广场,还有西北面积最大、气势磅薄的大团结广场,沿着宽阔的丽景街纵排而下,把银川的东大门点缀得五彩缤纷。

6.一幅幅妙趣横生、粗犷质朴的图画被凿刻在山壁上,有动物,有人像,有符号,还有令人一时难以意会的图案----深藏于深山幽谷中的贺兰山岩画,可谓一处令人叹为观止的历史奇观。

贺兰山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人类活动,匈奴、鲜卑、羌、突厥、吐蕃、项、蒙古等民族先后在这里驻牧游猎、生息繁衍。

朝代更换,物是人非,先后走过山间的人们不约而同地用岩画的形式描绘生活,不经意间,留传千古。

7.银川是座旅游城市,先人留下的宝贵遗产以及后人不懈地努力,为银川打造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西夏王陵、承天寺,海宝塔都凝聚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气势恢宏的南关清真寺,构筑了一幅浓郁的衣斯兰宗教图画;西部影视城将中国的电影走向了世界;美丽的沙湖,碧波粼粼,湖光山色,翠绿的芦苇在湖中飘摇;登上大漠,回眸一看,湖天一色,江南水乡与大漠风情浑为一体,柔情而苍劲;神奇的沙坡头自然景观,让人们饱览黄河、大漠、青山、绿洲。

登上腾格里沙漠的一个又一个沙山,闭上双眼,尽情地领略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隽永和情韵,最后,坐上古老羊皮筏,在滔滔黄河之中,渡向回程的彼岸。

8.西夏陵是西夏王朝历代帝王的陵寝,它位于银川市西郊约35公里的贺兰山东麓中段,俗称“昊王坟”。

西夏陵整个占地近50平方公里,布列着9座帝王陵墓和207座宗室、王公大臣的陪葬墓。

其规模与河南巩县宋陵、北京明十三陵相当,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迹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

国家为了保护西夏文化遗产,将西夏陵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使得西夏陵成为驰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和旅游胜地。

9.银川,哦,银川,塞上的江南,项羌族的故园。

我们穿越巴丹吉林沙漠700多公里的无人区,翻过贺兰山脉,从日出追逐到日落,总算到达这座西北的名城——银川。

从岳飞的《满江红》里知道贺兰山,于是,在我心里,贺兰山与《满江红》一样豪情满怀。

当看到那山势奔腾,断石嶙峋,如一道天然屏障将大漠隔开的贺兰山,就有点小激动。

这是初到银川的感觉。

10.在祖国...

关于灵武的诗句

关于桥的文章

桥,大家所熟悉的事物,在山涧有独木桥,在公路有石拱桥,在城市有立交桥和天桥。

各地的桥,每一座桥都不一样,每一座桥的故事也不同。

它是人们绝处逢生的一条通道,像一条远方的长虹出现在渴望者的心上。

日常生活中,既有有形的桥,也有无形的桥。

当你要摆脱困难、跨过厄运时,你所期望的眼前那一座能使你峰回路转、顿入光明之地的“桥”。

这也许是“理解之桥”“友谊之桥”“心桥”、“智慧之桥”、“财富之桥”、“命运之桥”“人生之桥”“亲情之桥”…… 桥的功能是联接、勾通。

请以“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思路领航] [精彩拟题] [语言亮点] ● 人在桥上走,水在桥下流。

桥上的人把桥当作了路,踩着蹈着。

人总是这样的,认为自己是万物之灵长,有权阻止任何东西;桥下流着的水把桥当成了弱者,“哗哗”地琉着,这是一种嘲笑,笑桥无法阻止它那汹涌的波涛。

你是否会有同样的感觉,如果有就错了。

每个人过桥的时候,总会弯下腰像奴才一样,我没见过哪个人挺着腰板走过这桥。

水更是可怜的,明明已从桥的胯下钻过,却还以为自己是如何强大,这也许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吧!强者,总像桥那样默默无闻,桥可谓是“大智若愚”的典型。

● 桥的学名叫万年桥,我称她友情之桥。

它曾陪伴我们走过幼稚,走过童真,走向靓丽的花季。

古老的徽州文化造就了你,座座嶙峋的牌坊托举着你,细细柔柔的炊烟笼罩着你,双双深情的明眸挂念着你。

啊!亲情之桥——友情之桥,纯洁的色彩,矫健而有不失优雅的身姿,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缕春风,一抹阳光······ ● 听,桥下传来鸣琴一般淙淙的水声。

它,就是太平桥,一座饱含我童年与亲情的桥。

● 用坚实宽厚的脊梁.背起了沉甸甸的希望,而它自己,却累弯了腰板。

● 苏桥美,美在建筑。

玉环似的石拱桥,曲线优美柔和,置身桥上,清流可掬。

单孔拱桥高大者驼峰高耸、气势雄伟,小巧者玲珑端庄、古朴典雅;多孔桥如一串珠链,使河面平添无限姿趣。

平直小桥桥面与岸持平,人行其上恍如凌波微步。

至于九曲桥,则蜿蜒水面,尽得水趣。

还有带屋顶的廊桥,架于两楼之间,两旁朱栏碧槛,掩映生姿,倒映水中俨然海市蜃楼,桥影欲飞。

苏桥美,美在题名。

有以货物命名的醋坊桥、枣市桥、鸭蛋桥等,有以景色命名的日晖桥、青山桥、绿水桥等,有以造型命名的门桥、城桥、亭子桥等,还有以花木、动物、吉祥含义命名的水仙桥、鹤舞桥、福寿桥等,桥名灿如花锦,雅俗共赏。

苏桥美,美在诗词点缀。

唐代张继一首《枫桥夜泊》诗,使枫桥伴随寒山寺钟声名播南北。

白居易的清词丽句,引人与之同寻“乌鹊桥红带夕阳”以及“扬州驿里梦苏州,梦里花桥水阁头”的美景。

苏桥美,美在具有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

与白娘子、许仙有关的吉利桥,琴高乘赤鲤升天的乘鱼桥,用柳枝作渡船的渡僧桥等,莫不发人遐想。

● 桥,成了家乡的一道特殊的风景。

家乡的桥,不仅多,而且美。

● 家乡的桥,美的不光是桥本身,就连桥下也是一幅幅迷人的画卷。

大川河的桥底下,被颇具匠心的人们种满了花草,从桥上走过,一年四季都有怡人的美景。

春天的嫩草刚给河床铺了一张柔滑的绿地毯,夏天的花儿就迫不及待将它装点成五彩。

秋天,河床里的芦花汀草茫茫一片,给你以走进大草原的错觉,在这样的前上走过,连心也为之开阔。

而一座座汾河桥的两岸,循堤岸建起了秀丽多姿,风采迷人的汾河公园。

或红或绿的灌木被修建成美丽的造型;椰树般的路灯摇曳着南国的风情;花砖拼砌的小路延伸出一个个甜美的憧憬,整个的汾河两岸,就是一个风情绝佳的长廊。

● 这桥,隔断了苦涩,连起了甜美;这桥,送走了贫困,迎来了富裕;这桥,送出了家乡的乌金滚滚,迎来了各地的财富滔滔,这桥,以自身的风采装点着家乡,亮丽着家乡,使这一黄土高原上的小镇成为塞上江南、人间天堂。

能不爱家乡的桥?能不爱家乡? ● 桥啊,家乡的桥,民族的桥,你一端连着昔日的贫困,一端连着今日的繁荣,坚实的桥墩就是我们这个民族不屈的个性。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伟大的中国成功架设了一座座通向小康、走向世界的理想大桥。

● 我见过那巍巍的穿山越岭的铁路桥,也见过那雄壮的索桥,但始终不能忘掉却是故乡的那座弯弯如月的小桥,卧在那清清的小河上。

“虹桥卧波”,小桥在我的记忆中,是那样的清晰,是那样亲切,还时时走进我的梦乡。

● 故乡的小桥是有青石砌成的,桥面是十分平整光滑,桥的两旁是抚摸光滑了的小石柱护体,小桥离水面很低,似乎一伸手就可触摸水面,其实还远得很,河底历历可数的卵石,小虾在石间嬉戏、鱼儿在石上休憩和卵石旁长着绿油油的丝草在水波中荡漾,与倒影在水中的柳影相互辉映。

● 啊!故乡的石桥,愿你挺起坚强的脊梁,载着勤劳淳朴的乡亲,连同他们的未来和希望,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 石板桥同溪水相伴,和大地相依,与日月相望,日日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

石板桥除赤裸硬朗的身躯外,一无所有。

它不辱使命,承载践踏,或步履匆匆,或步履轻盈,身上有数不清的一双双脚印,...

哪些写江南风景的诗词

江南好 【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忆江南 【唐·皇甫松】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忆江南 【唐·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