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句

关于平江的古诗

10 坐标: 139291 目录:/guan/

精选的关于平江的古诗七律·游苏州平江古街宵泛平江灯炫眸,每逢佳处便勾留。山风入闾无三里,溪水到门容一舟。何处吴音评弹调,谁家倩影绣花楼。风情小宛可迎否,月上荷桥柳杪头。关于怀乡的诗词2首,要带诗人简介,快!!!!!!!!!!!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曰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落拓不羁,二十四岁时入太学读书,因献《汴都赋》升太学正,后来当过一些地方官和校书郎、宗正少卿等职。徽宗即位后,由于他精通音律、善作词,被任命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

有《清真集》,又名《片玉集》。 词文赏析: (前人评周邦彦写词“擅长写景咏物,精工词语,铺叙中,曲折,变化,回环。” )——张炎《词源》。


1.“燎沉香,消溽暑”。
2.“鸟雀呼晴,侵晓檐语”。赏析“呼”和“语”。 A.拟人:“呼”字,极为传神,充满人性化,暗示昨夜雨,今朝放晴。“侵晓檐语”,更是鸟雀多情,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

B.反衬:“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以闹写静写法,


3.“叶上初阳乾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清新的绿荷叶面上昨夜雨后水珠仍在。但作者仔细的观察水珠被蒸发的过程,形象细微之致,并且其后荷花荷叶摇动,这一定有响动,因此又引出音乐的效果了,手法超凡。 一“举”字,写出了荷叶雨后挺立水面的勃勃生机,动景如生,令绵绵的上片有了风骨,而又不失风韵。

视点上,作者是很考究的。先一个雨珠,后扩大、降低到水面,最后远望整个池塘,仿佛在摄影一样。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镜头摄下了荷花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形象。


4.总结上片: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 “燎沉香”句,虽可构成烟雾缭绕的画面,但这句并非动作的刻画,而是就嗅觉这方面来描述的。 “鸟雀呼晴”是醒后的第二个感受,这是从听觉方面来写的。

“侵晓檐语”,是醒后的第三个感受,是从视觉方面来写的 “语”,在这里不光是鸣声,而是侧重于刻画鸟鸣时摇头张口与尾部翕张抖颤的动作,这是视觉的形象。 “叶上初阳干宿雨”三句是第二层。这两句是词中的重点,是词人来至户外之所见。


5.“五月渔郎相忆否?” “五月渔郎相忆否”,不言己思家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这是从对面深一层写法,反衬自己对家乡朋友的浓烈思念。


6.“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芙蓉浦补足上片对荷的描写,小楫轻舟,芙蓉浦,给人无穷的美好的联想和想象空间。梦字,点出对的情念。
7.总结下片: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两句承前,把空间的想象落实在两个点上:一是“吴门”,一是“长安”。但仍以荷花把两地牵连。“五月”三句写梦游。这三句把孤立的两点进一步缩小并使之具体化。

“吴门”化作“渔郎”,“长安”化作作者自己。“五月”二字是串接时间的长线,它一头挽住过去,一头接通现今(“溽暑”),甚至牵连到作者的梦境。“梦入芙蓉浦”终于把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缩短,使作者思归之心得到片刻的满足。 秋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

字文昌。原籍苏州(今属江苏),迁居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贞元初,与王建同在魏州学诗,后回和州。贞元十二年(796),孟郊至和州,访张籍。十四年,张籍北游,经孟郊介绍,在汴州认识韩愈。韩愈为汴州进士考官,张籍被荐,次年在长安进士及第。元和元年(806)调补太常寺太祝,与白居易相识,互相切磋,对各自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张籍为太祝10年,因患目疾,几乎失明,明人称为“穷瞎张太祝”。元和十一年,转国子助教,目疾初愈。15年后,迁秘书郎。长庆元年(821),受韩愈荐为国子博士,迁水部员外郎,又迁主客郎中。大和二年(828),迁国子司业。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南唐末年张洎收集张籍诗400多首,钱公辅名为《木铎集》12卷。

南宋末年汤中以家藏元丰八年写本为主,兼以各本校定,编为《张司业集》8卷,附录1卷,魏峻刊刻于平江。今传宋蜀刻本唐人集中的《张文昌文集》4卷,共收诗317首。明嘉靖万历间刻本《唐张司业诗集》8卷,共收诗450多首,《四部丛刊》曾据以影印。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以它为底本,并参照现存各本进行校勘删补,编成《张籍诗集》8卷,共收诗480多首。

另据《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张籍有《论语注辨》2卷,今佚 卷三百八十二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边塞诗人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征人尽望乡。 李益,字君虞,姑臧人。大历四年登进士第,授郑县尉。久不调,益不得意,北游河朔,幽州刘济辟为从事。尝与济诗,有怨望语。宪宗时,召为秘书少、集贤殿学士,自负才地,多所凌忽,为众不容,谏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散秩。

俄复用为秘书,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太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益长于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辞。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者画为...杜甫在平江写的诗歌


1.《泊平江百花洲》宋代:杨万里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2.《应天长·平江波暖鸳鸯语》五代:毛文锡 平江波暖鸳鸯语,两两钓船归极浦。芦洲风和雨,飞起浅沙翘雪鹭。渔灯明远渚,兰棹今宵何处?罗袂从风轻举,愁杀采莲女!
3.《清平乐·候蛩凄断》宋代:张炎 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4.《朝中措(平江施·生朝)》宋代:韩淲 五湖烟水百花洲。别乘最风流。人道紫枢家世,清时衮衮公侯。 名园绿水春无价,蜀锦舞缠头。眉寿年年今日,宝杯香霭飞浮。
5.《眼儿媚(同孙尚书赴孟信安平江郡燕席上)》宋代:仲并 铃合寻盟未肯寒。鹢首驻江干。云烟翰墨,风流尊俎,不放更残。

金声掷地西清老,天未许终闲。知音素赏,当筵一曲,流水高山。...平江县古代称什么平江县是湘楚文化源头之一,被誉为“蓝墨水的上游” ,有“中华诗词之乡”的美誉。平江是著名桂花蜜源之乡、黄金产地及林业重点县之一。平江县古属三苗国,秦属罗县,东汉末年设县,后唐定名平江。春秋时,平江属楚附庸罗子国。秦朝时期,置罗子国为罗县。

汉末时期,将罗县东部划为汉昌县,三国时又改名吴昌县。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析湘阴县东境置昌江县;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为避庄宗祖父李国昌讳,以县治周围地势平坦,江水至此平静无波,改称平江县。平江县古代都出过什么大人物?李元度(1821年-1887年),汉族,湖南平江县人。字次青,又字笏庭,自号天岳山樵,晚年更号超然老人,清朝大臣,学者。

生于道光元年(1821)。4岁丧父。18岁中秀才。二十三年以举人官黔阳县教谕。著有《国朝先正事略》60卷、《天岳山馆文钞》40卷、《天岳山馆诗集》12卷、《四书广义》64卷、《国朝彤史略》10卷、《名贤遗事录》2卷、《南岳志》26卷等。其中《国朝先正事略》,荟萃清朝一代有关文献材料,尤为巨著。还主纂同治《平江县志》,《湖南通志》。

光绪13年升任贵州布政使,同年九月廿七日(1887年11月12日)病逝任内。文人描写落日的诗句或文字


1、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唐 ] 王维
2、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乡思》[ 宋 ] 李觏
3、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唐 ] 杜牧
4、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登乐游原》[ 唐 ] 李商隐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 元 ] 马致远
6、好看落日斜衔处,一片春岚映半环。《和元八侍御升平新居四绝句·高亭》[ 唐 ] 白居易
7、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后出塞五首》[ 唐 ] 杜甫
8、渡头馀落日, 墟里上孤烟。《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 ] 王维
9、平江渺渺来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登馀干古县城》[ 唐 ] 刘长卿


10、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唐 ] 李白 落日,指夕阳下山,在天色渐晚的日暮时分发生。

关于平江的古诗

关于平江的古诗
...平珠的诗句
1.《应天长·平江波暖鸳鸯语》 五代:毛文锡 平江波暖鸳鸯语,两两钓船归极浦。 芦洲风和雨,飞起浅沙翘雪鹭。 渔灯明远渚,兰棹今宵何处? 罗袂从风轻举,愁杀采莲女!
2.《江南春·波渺渺》 宋代:寇准 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


3.《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宋代: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萍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4.《踏莎行·碧海无波》 宋代:晏殊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

红笺小字凭谁附。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5.《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 宋代:苏轼 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人小。 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别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 谁教风鉴在尘埃?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关于带波的诗句有哪些
1.《应天长·平江波暖鸳鸯语》五代:毛文锡平江波暖鸳鸯语,两两钓船归极浦。

芦洲风和雨,飞起浅沙翘雪鹭。渔灯明远渚,兰棹今宵何处?罗袂从风轻举,愁杀采莲女!


2.《江南春·波渺渺》宋代:寇准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
3.《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宋代:李清照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

青露洗、萍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4.《踏莎行·碧海无波》宋代:晏殊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5.《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宋代:苏轼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人小。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别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谁教风鉴在尘埃?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四时田园杂兴中的诗句,有。zhòu chū yún tián yè jī má 昼 出 耘 田 夜 绩 麻 , cūn zhuāng ér nǚ gè dāng jiā 村 庄 儿 女 各 当 家 。 tóng sūn wèi jiě gòng gēng zhī 童 孙 未 解 供 耕 织 , yě bàng sāng yīn xué zhòng guā 也 傍 桑 阴 学 种 瓜 。

最新关于平江的古诗可以看看这篇名叫关于抚琴的古诗词 形容抚琴的诗句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关于平江的古诗精选的关于抚琴的古诗词 形容抚琴的诗句


1、[明]袁中道《病中漫兴八首》原文选段:抚琴一室山皆响,吮墨频年草似书。释义:在琴室弹琴连山中都有了回响,长年累月的练习书法连底稿都像书一样。
2、[宋]戴表元《次韵答朱侯招游海山》

原文选段:十年学抚琴,对客辄累欷。释义:学了十年的弹奏,每次对着客人都掩不住悲泣抽噎。


3、[魏晋]陆机《拟西北有高楼诗》原文选段:佳人抚琴瑟。纤手清且闲。释义:佳人弹奏着琴瑟,纤纤玉手秀美娴熟。
4、[唐]戴叔伦《南野》原文选段:解佩临清池,抚琴看修竹。释义:脱去朝服来到池水旁边,一边弹琴一边欣赏秀丽的竹子。


5、[宋]释法辉《寄吴山人》原文选段:夜召山翁酌,花间聊抚琴。释义:夜晚叫来山中的老翁一起喝酒,花草树木之间聊着天弹着琴。

关于抚琴的诗句

【筝】唐 白居易云髻飘萧绿,花颜旖旎红。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楚艳为门阀,秦声是女工。甲明银玓瓅,柱触玉玲珑。猿苦啼嫌月,莺娇语妮风。移愁来手底,送恨入弦中。赵瑟清相似,胡琴闹不同。慢弹回断雁,急奏转飞蓬。霜佩锵还委,冰泉咽复通。珠联千拍碎,刀截一声终。倚丽精神定,矜能意态融。歇时情不断,休去思无穷。

灯下青春夜,尊前白首翁。且听应得在,老耳未多聋。【夜筝】唐 白居易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李端《听筝》鸣筝金栗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萧纲《弹筝》弹筝北窗下,夜响清音愁。张高弦易断,心伤曲不道。苏轼《甘露寺弹筝》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

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沈约《咏筝》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弦依高和断,声随妙指续。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沈约《秦 筝 曲》罗袖飘郦拂雕桐,促柱高涨散轻宫,迎歌度舞遏归风。遏归风,止流月,寿万春欢无歌。翩翩白鹭伴诗癯,船系青山暮,一曲瑶筝写幽素。三五夜花前月明,十四弦指上风生。

李白《春日行》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关于抚琴的诗句有哪些?

  1. 赵瑟清相似,胡琴闹不同。慢弹回断雁,急奏转飞蓬。——白居易《筝》
  2.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白居易《夜筝》
  3.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
  4. 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苏轼《甘露寺弹筝》
  5.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李白《春日行》

  6. 端居正无绪,那复发秦筝。——张九龄《听筝》
  7.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晏几道《筝》
作者介绍:
  •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 晏几道(1030年-1106年)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乡(今属南昌进贤县)人,北宋词人。他是北宋词人晏殊第七个儿子,并不像晏殊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地位,他只作过一些小官,如开封府判官、颍昌府许田镇、乾宁军通判等。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鹧鸪天》中“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两句受人赞赏。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代表作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

  •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太原(今属山西)人。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遗,后贬江州(今属江西)司马,移忠州(今属四川)刺史。后为杭州刺史,又为苏州、同州(今属陕西)刺史,以刑部尚书致仕。晚居洛阳,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其诗早年与元稹齐名,称“元白”;晚年又与刘禹锡齐名,称“刘白”。[1]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词不多,但影响后世甚大。有《白氏长庆集》。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岳飞(1103-1142)字鹏举,汉族。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南宋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则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连结河朔之谋的缔造者。同时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南宋中兴四将之首脑。他坚主抗金,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1140年,他挥师北伐,先后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被杀害。葬于西湖畔栖霞岭。

  •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1][2]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 张九龄(678—740),一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唐中宗初年进士,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唐代有名的贤相。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每宰相荐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

关于平江的古诗
关于平江的古诗

有关“抚琴”的诗句有哪些?

《奉和舍人叔直省时思琴》张籍蔼蔼紫薇直,秋意深无穷。滴沥仙阁漏,肃穆禁池风。竹月泛凉影,萱露澹幽丛。地清物态胜,宵闲琴思通。时属雅音际,迥凝虚抱中。达人掌枢近,常与隐默同。《怀别》张籍仆人驱行轩,低昂出我门。离堂无留客,席上唯琴樽。古道随水曲,悠悠绕荒村。远程未奄息,别念在朝昏。端居愁岁永,独此留清景。

岂无经过人,寻叹门巷静。君如天上雨,我如屋下井。无因同波流,愿作形与影。《山中秋夜》张籍寂寂山景静,幽人归去迟。横琴当月下,压酒及花时。冷露湿茆屋,暗泉冲竹篱。西峰采伴,此夕恨无期。《送郑秀才归宁》张籍桂楫彩为衣,行当令节归。夕潮迷浦远,昼雨见人稀。野芰到时熟,江鸥泊处飞。离琴一奏罢,山雨霭馀晖。《和陆司业习静寄所知》张籍

幽室独焚香,清晨下未央。山开登竹阁,僧到出茶床。收拾新琴谱,封题旧方。逍遥无别事,不似在班行。《同锦州胡郎中清明日对雨西亭宴》张籍郡内开新火,高斋雨气清。惜花邀客赏,劝酒促歌声。共醉移芳席,留欢闭暮城。政闲方宴语,琴筑任遥情。

有关抚琴的诗句

竹里馆全文_古诗文网作者:王维 (唐代)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醉雨抚琴的诗句

偶于维扬牛相公处觅得筝】唐?
白居易楚匠铙巧思,秦筝多好音。如能惠一面,何啻值千金。玉柱调须品,朱弦染要深。会教《魔女弄》,不动是弹心。【筝】唐?
白居易云髻飘萧绿,花颜旖旎红。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楚艳为门阀,秦声是女工。甲明银玓瓅,柱触玉玲珑。猿苦啼嫌月,莺娇语妮风。移愁来手底,送恨入弦中。赵瑟清相似,胡琴闹不同。慢弹回断雁,急奏转飞蓬。

霜佩锵还委,冰泉咽复通。珠联千拍碎,刀截一声终。倚丽精神定,矜能意态融。歇时情不断,休去思无穷。灯下青春夜,尊前白首翁。且听应得在,老耳未多聋。 妮:通“讠尼”【夜筝】唐?
白居易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李端《听筝》鸣筝金栗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萧纲《弹筝》弹筝北窗下,夜响清音愁。张高弦易断,心伤曲不道。苏轼《甘露寺弹筝》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

沈约《咏筝》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弦依高和断,声随妙指续。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沈约《秦 筝 曲》罗袖飘郦拂雕桐,促柱高涨散轻宫,迎歌度舞遏归风。遏归风,止流月,寿万春欢无歌。翩翩白鹭伴诗癯,船系青山暮,一曲瑶筝写幽素。(《越调?
小桃红?
夜安》)三五夜花前月明,十四弦指上风生。(《金元散曲》)李白《春日行》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张九龄《听筝》端居正无绪,那复发秦筝。常建《高楼夜弹筝》明月照人古,开帘弹玉筝。廖融《退宫***》宝筝钿剥阴尘覆,锦帐看消画烛幽。李白《邯郸南亭观***》清筝何缭绕,度曲绿云垂。李商隐《无题四首》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崖。卢纶《宴席赋得姚美人后筝歌》

出帘仍有钿筝随,见罢翻令恨识迟。李商隐《送千牛将军赴阙五十韵》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李白《古风》之五十四齐瑟弹东吟,秦弦弄西音。刘禹锡《伤秦妹行》万松亭下清风满,秦声一曲此时闻。玉涯《秋夜曲》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听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岐路洛阳城。《弹筝》梁.简文帝弹筝北窗下,夜响清音愁。张高弦易断,心伤曲不遒。《和弹筝人诗》梁.孝元帝琼柱动金丝,秦声发赵曲。刘征含阳春,美手过如玉。《赠弹筝者》元.萨都刺银甲弹冰五十弦,海门风急雁行偏。故人情怨知多少,扬子江头月满船。《筝》宋.晏几道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筝》宋.晏几道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筝】张祜

关于平江的古诗

关于平江的古诗
绰绰下云烟,微收皓腕鲜。夜风生碧柱,春水咽红弦。翠佩轻犹触,莺枝涩未迁。芳音何更妙,清月共婵娟。【筝】李峤蒙恬芳轨设,游楚妙弹开。新曲帐中发,清音指下来。钿装模六律,柱列配三才。莫听西秦奏,筝筝有剩哀。 一作:筝筝有剩衣【筝】元稹莫愁私地爱王昌,夜夜筝声怨隔墙。

火凤有凰求不得,春莺无伴啭空长。急挥舞破催飞燕,慢逐歌词弄小娘。死恨相如新索妇,枉将心力为他狂。

描写“孤山树下抚琴”的诗句有哪些?


1.琴诗宋代:苏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2.琴歌唐代:李颀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3.琴台唐代:杜甫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


4.船夜援琴唐代:白居易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5.伯牙绝弦未知:佚名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6.山中与幽人对酌唐代:李白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7.行香子·述怀宋代:苏轼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1.古琴简介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它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达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代涌现出许多著名演奏家,他们是历史文化名人,代代传颂至今。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2.古琴结构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一般宽约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约二寸(6公分左右)。琴体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别象征天地。整体形状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后来文王囚于羑里,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根,是为文弦;武王伐纣,加弦一根,是为武弦。合称文武七弦琴。


3.古琴造型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神农式等。主要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琴漆有断纹,它是古琴年代久远的标志。由于长期演奏的振动和木质、漆底的不同,可形成多种断纹,如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龟纹等。有断纹的琴,琴音透澈、外表美观,所以更为名贵。古代名琴有绿绮、焦尾、春雷、冰清、大圣遗音、九霄环佩等。


4.古代名家唐代的制琴高手有很多,除雷氏家族(雷威、雷霄、雷文、雷珏、雷远一)外,文献记载的名家尚有:张越、郭高、沈镣等。可惜除雷氏琴外,余者皆无作品传世。宋代的制琴名家很多,如北宋朱仁济、马希亮、马希仁、僧仁智,南宋金洲、金公路、陈亨道等,末期尚有严樽、马大夫、梅四言等人。宋人制琴刻年款者较少,亦有很多落唐款的仿作。元代制琴名家有严古清、施溪云、施谷云、朱致远等,其中朱致远最为著名。朱琴的仿制品很多,其款识有刻为“朱智远”或“朱制远”的,望收藏者加以注意。明代制琴高手也很多,如涂明河、汪舜卿,最著名的要数张氏敬修、委修、顺修等人。张岱《陶庵梦忆》称张敬修制琴为吴中绝技之一,“可上下百年保无敌手”。


5.十大古琴名曲1)广陵散2)高山流水唐后分为《高山》和《流水》二曲3)平沙落雁4)酒狂5)关山月6)潇湘水云7)阳关三叠8)梅花三弄9)胡笳十八拍10)幽兰11)忆故人

形容只为一个人抚琴的诗句,不要含琵琶行的

李白的《听蜀僧浚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刘长卿的《弹琴》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王维的《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最新关于抚琴的古诗词 形容抚琴的诗句可以看看这篇名叫关于描写大自然的优美句子 清风拂袖过,弦音抚琴生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关于抚琴的古诗词 形容抚琴的诗句


1、放眼远眺,山峦连绵起伏,郁郁葱葱。山脚下,一排挺拔翠绿的松树就像手握钢的战士保卫着我们的祖国。近处是一片茂密的树林,树木枝繁叶茂,如同一把把绿色的大伞。林间,绿油油的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就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块儿色彩斑斓的地毯。花丛中,辛勤的小蜜蜂“嗡嗡嗡”地唱着歌在采蜜。不时,还会看见小兔子蹦跳着从草地上跑过。


2、风儿拂过我的脸颊,空气中弥漫着一缕缕花香。浓郁的花香吸引着我,我顺着花香,竟然来到了童话中的鲜花世界!这里彩蝶翩翩起舞,蜜蜂高兴得一边唱歌,一边跳起独特的“8”字形舞。一阵风拂过,招人喜爱的花儿也和舞蹈家蝴蝶一起舞蹈,是那样地美丽。花儿为大自然表演了一场美丽的舞蹈。
3、让我们感受大自然的无忧无虑的魅力,倾听大自然的魅力,它创造了一幅永远存放在人们心里的完美图画,让我们用真诚的心感受大自然,用期待来抚摸大自然,让我们面对大自然的魅力,大声骄傲的喊出:我爱大自然!


4、我陶醉于春天的风,它轻柔、稚嫩。它为春天平添了盎然生机,平添了一份和谐和宁静的美。我喜欢春天到野外去品尝春的味道。闭上眼睛,若有若无的风拂过我的脸,在我的脖颈中呵着气,中间还夹杂着花朵和泥土的芬芳,这,就是春的味道。我追逐着春风,与它嬉戏,享受一种无拘无束的快乐。
5、大自然好像一道菜,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每一种味道都夹有大自然的气息,每种色彩都带着大自然洋溢的色泽,每品尝其香,那来自大自然产物的香味,美食家评论此道菜为天下佳肴,美食家称赞这道菜的奇特,继而品尝着大自然的产物如此让人迷恋。


6、被昨夜雨水洗礼过的天空似水般的透明,雨丝轻轻漂拂在脸颊,凉风习习,我悠然漫步在郊外的树林间,放松紧张的神经,迈着轻松的步伐,看着一望无垠的绿色棉田在微风吹拂下荡起一层碧波。静静得呼吸着这清晨清新的空气。我感到无比愉快而充满力气。
7、我爱大自然,尤其爱大自然的风,它是自然的灵魂。风带给大自然灵、真、屈,使大自然有了生命力。我陶醉于风,陶醉于风的虚实、劲静,陶醉于风的疾缓、刚柔。我真想蘸一笔自然之色来谱写一曲风之颂。


8、走进大自然,用我们最纯真的心灵去聆听大自然吧!让心灵贴近自然,让心灵归于平静,让心灵得到洗礼,在旅行中放飞你遥远而美丽的梦想。多到大自然走一走,会让我们的心静如止水。
9、一片绿油油的植物,好像是庄稼种的小麦,大片大片的,别有一番意境,像是到了辽阔的大草原,只有一望无际绿色,象征着生命。 还有嫁接的树木,排列的很整齐,像等待着操练的士兵,又像是在进行阅兵仪式,很是壮观。


10、我喜欢大自然的风景,喜欢蔚蓝的天空和大海,喜欢那如梦似幻高山流水绝景意境画面,更喜欢海南椰岛那一排排高耸入云,挺拔秀丽四季常青的树木,在这一片绿色田园,大自然的独特风景中。我喜欢静静聆听,那溪水清冷,鸟语婵鸣。还有附近村子的鸡鸣狗叫。喧闹一片!
11、欣赏着大自然的美,赞美大自然,回归于大自然,让人感觉到一身轻松,把眼里的风光都尽收眼底。欣赏大自然美景的同时,让人感觉到了大自然的绝妙美伦,找到了天地万物相融合的感觉。


12、心灵的遨游:清风拂袖过,弦音抚琴生。远离城市的喧嚣,远离世俗的浮华,心灵的一片净土在这里找到——平如镜的水面在这里静养,俊而秀气的山峰在这里休憩,静谧的丛林在这里吮吸,高飞的鸟儿在这里遨游,湛蓝的天空深情地挽着白云看着这和谐的大地。和谐的、怡人的、宁谧的、动人的、深情的,久久回味。
13、夕阳渐渐西下,那波平如镜的大海在夕阳的轻洒下显得格外抚媚。我独自行走在海岸线上,观赏远处的小船驶入夕阳的倒影,聆听淘气的海水拍击沙滩时瞬间的美妙乐曲。面向大海静立,让夕阳照在脸上,慢慢闭上双眼,让自然浸润身心,张开双臂,深呼吸。那淡淡的清爽、那淡淡的舒畅,驱除那淡淡的幽忧,心灵得到升华、得到净化。心田那一方净土得到滋养,自然之精华得之释放。好心情随之而来。


14、我追随太阳的脚步来到乡野间。孩子们正追逐玩闹,那自在的潇洒、那无忧的神色,让我回想起童年时我们的模样……那绿茸茸的麦田、那湉湉的流水、那幽微的花香、那安谧的山村还有那山间幽雅的情调、湛蓝无瑕的天空……让我痴迷,使我沉醉!那“天人合一”的感觉随瞬间绽放的蒲公英,飘向了无边的远方……


15、一片金黄色的植物,但好像不是油菜花,远处看,散发出金黄色的光芒,一阵风吹来,像层层叠起的波浪,此起彼伏,真是一幅美好的景象。
16、让我们投入山的怀抱吧!远远看去,山并不高,可当你来到山脚下时,抬头一看,这才知道山是多么的雄壮威武。山就像一个个巨人,任凭风吹雷打、日曝雨淋,永远那样坚定不拔地挺立着。它们的精神多么令人钦佩啊!


17、让我们走向原野吧。看,一片片碧绿的草地,一望无际,上面又长出一朵朵美丽的野花。原野上的小草像千万个绿色的卫士,守护着花朵。就算人们怎样压他们踩他们,都决不低头。
18、听听自然的声音,让脚步如斯清影。不论是细雨滴梧桐,还是骤雨打荷叶,都是上天的恩赐,它使我们的心灵得以与自然共鸣。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罗帐,尽享生命的畅快,无若无忧,轻盈走江湖。中年听雨客舟上,江阔云低,雁声断秋,生活的重担使人喘不过气,没关系,听雨落江天,让泪水肆无忌惮流淌,再轻装上阵。老年听雨僧庐上,鬓也星星,奈何,有水声,往事已过,韶华已尽。


19、我刚一进公园,远远就可以看到许许多多金黄色的银杏树叶,重重叠叠地挤在一起,仿佛是几只黄蝴蝶挤在一起相互取暖。近处是一簇簇美丽的菊花,红的好似一团热情的火焰,白的胜过天鹅的羽毛,桔色的像天边的霞光。一朵朵、一团团争奇斗艳,美不胜收。走进菊花,迎面向我扑来的一阵阵清新的菊花香气,轻轻地呼吸,让我神清气爽。


20、大自然好像一首曲,一首无边无际的曲,每个音符都带有动听的音律,每个音节都带着欢快的节奏,每个音段都带有柔美和安适,歌曲自然而不失感点,多似水中有动的鱼儿,自由,愉快。这首曲载着倾听者无虑的梦想,使倾听者感受曲中大自然的鸟语花香,大自然的多彩芬芳,思绪沉沦在大自然如此令人向往之中。
21、走向自然,走向绿色的田野,享受它独特的风采。这里虽没有高山的险峻,却有厚野的辽阔;虽没有大海的汹涌,却有小溪的优雅,虽没有外界的热闹,却有你所期待的平静。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蓝天的遂道,白云的飘逸;小草的翠绿;果菜的芬芳,蝴蝶的阿娜,蜜蜂的辛勤……


22、一转身,一棵高大而笔直的大树就映入我的眼帘,它那粗壮的枝干多么强壮有力;它那茂密的树叶还保留着春天的色彩,一黄一绿与先前看到的银杏树形成鲜明的对比。大自然那只神奇画笔的魔力真令我佩服埃
23、在美景如画的自然里,你会把自己的身心整个溶入其中,用心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那是动听的回响,那是动听的旋律,那是大自然为我们人类谱写一首首新的乐章。


24、在这辽阔宁静的自然境界,尽情地舒展你那迷人的欢笑,敞开心胸容纳这宽广的原野;用那动听的乐音赞赏它们的美丽,用灵巧的小手绘画出它们的完美组合,在这里,让你的思想无束缚地飞扬,让你的心在高空放飞,让你的心灵在这无尘染的环境中净化,让你自己完完全全融入这美景中……
25、一条小河穿过树林弯弯曲曲地流向远方。河水清澈见底,明镜一样的水面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点点银光。水中的鱼儿欢快的游来游去。水里的小螃蟹挥动着大钳子在石缝间爬来爬去,看起来特别威风。


26、走到乡间的小路上,有着牧羊人的足迹,在田间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看着花絮飞飞,走到乡村,看着错落有致的房子,在乡村里闻一闻那泥土的芳香,听着蛙鸣,听着流水潺潺。

关于平江的古诗
关于平江的古诗
关于平江的古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