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句

关于秋香的诗词

leifuren 坐标: 165676 目录:/guan/

求唐伯虎点秋香里面对诗的那段词

展开全部 对诗宁 王:素闻太师才高八斗,我有一个参谋将军想跟你切磋切磋!华夫人:我们老爷怎么可以以大欺小呢?华太师:是呀,是呀!参 谋:文学切磋是不分辈份的!宁 王:就是嘛,玩玩而已!不过如果你对不出来,别怪我发飙!出对!参 谋: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义,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宁 王:对呀,怎么不对呢,你不给我面子,我可真的要发飙!华 安:让我来试试!华 安: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宁 王:好工整啊!华太师:华安,你来得正是时候啊!华 安:没事没事,没事!宁 王:嗯!参 谋:在下是七省文状元兼参谋将军,绰号“对王之王”的对穿肠,阁下是?华 安:小弟读过两年书,尘世中一个迷途小书僮,华安!参 谋:好,我就来会一会你!(两人对立许久,相互一个飞吻,众人皆倒)华 安:对不起,我俩惺惺相惜,情不自禁。

参 谋:言归正传,我们开始了!参 谋:图画里,龙不吟虎不啸,小小书僮可笑可笑!华 安:棋盘里,车无轮马无缰,叫声将军提防提防!众 人:好好,对得好!参 谋: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华 安:雨雨风风花花叶叶年年暮暮朝朝!众 人:华安真行呀,华安好棒啊!宁 王:快出对,对死他,对死他!参 谋:十口心思,思君思国思社稷!华 安:八目共赏,赏花赏月赏秋香!众 人:好,好--- ---参 谋:我堂堂参谋将军会输给你个书僮?参 谋:你家横头来种树!华 安:汝家澡盆来配鱼!参 谋:鱼肥果熟入我肚!华 安:你老娘来亲下厨!是不是这段????????????...

唐伯虎点秋香里关于桃花的诗句?

桃花庵歌--唐伯虎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桃花庵歌 正解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个平地一个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世人看不穿。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

求一首诗词:关于唐伯虎点秋香的(现代诗)

展开全部1.江南才子唐伯虎在江南一庙宇偶遇前来进香的秋香,一见钟情,遂生共结连理之意。

为此,他一路跟踪秋香到太师府,又想方设法以伴读书僮的身份混进府,谋得了接触秋香的机会,后在府中多次接触秋香并表心意,均被秋香拒绝。

有一次竟被秋香锁进柴房,但唐伯虎并不气馁,又请来好友祝枝山帮忙,在好友的指点下博得点秋香成婚的好机会,至此,江南才子好梦成真. 唐伯虎曾为秋香写过一首藏头诗:(首字藏为,我爱秋香) 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愁。

秋月溶溶照佛寺,香烟袅袅绕经楼. 2.他晚年定居在苏州桃花坞,是和他一生的经历有关.在他的一生中经历了很多起起伏伏,最后使他认识到人的一生,精神充实才是真正的富有,而荣华富贵不过是云烟过眼. 唐伯虎自幼聪颖,能诗擅画,十六岁便中秀才,十九岁娶徐氏。

徐氏文静秀气,温柔体贴,夫妻恩爱。

其父唐广德,经营一家唐记酒店,正在唐伯虎意气风发时,父亲突然中风过世,母亲因太悲伤也随父亲而去,后又惊闻妹妹在夫家丧亡,心爱的妻子在生育孩子时,产后热盛,悄悄离世,可怜的小婴儿在出世三天后,也随亲娘而去。

亲人接连病故,打击甚大,使他意志消沉。

后在好友祝枝山、文徵明……的鼓励下,重拾古文,发愤苦读,结果乡试名列榜首,「解元公唐伯虎」一时名遍南京城。

二十七岁时续弦,娶了何氏。

当唐寅上京考取进士时,被同行的同乡都元敬出卖,被诬告行贿主考官,拖入刑堂棍打,押入大牢。

经几番周折后,证实无罪。

释狱后,落魄潦倒,妻子何氏离他而去,弟嫂要求分家,此时幸有好友、九娘(青楼女子)在精神上援济他。

后来,他娶了能干贴心的九娘为妻,自此也潜心作画,在丹青上大有进展。

晚年,唐寅在苏州城北的宋人章庄简废园址上筑室桃花坞,有学圃堂、梦墨亭、竹溪亭、蚊蝶斋等(亦称唐家园,遗址在今桃花坞大街)。

他自称桃花坞主,曾作《桃花庵歌》,自比采花仙人。

他的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桃花坞,一生中的主要艺术作品也产生于此。

唐寅坎坷一生,贫困凄苦,享年五十四岁。

【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

有关写菊的诗词

太多了,给你找篇文章吧:菊花诗咏菊诗虽不始于陶渊明,但陶翁的爱菊,由于宋人《爱莲说》的推许而更出名,有人甚至推陶为菊花的护花神。

菊花以黄色显示自己的容貌。

《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黄华。

”“黄花”在诗人笔下成了菊花的代词。

“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初唐王绩见到菊花吐艳,醒悟到重阳节的来临。

杜甫在战乱中度过重阳,“旧采黄花賸,新梳白发微”;“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

——从时序的推移中觉察到自身的衰老。

李白却用“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显示他所特有的豪情。

白菊可算是后起之秀。

最早咏白菊的当推刘禹锡和白居易。

令狐楚家中有白菊,刘一再见诸吟咏:“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

”花的洁白有如“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妆”;花的娇贵使得“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

”白居易回忆经历的杭州、洛阳、苏州“三处菊花同色黄”,晚年见到“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时,不由得既兴奋又感慨。

中唐时白菊还是如此珍稀,到晚唐李商隐笔下,便是“霜天白菊绕阶墀”了。

相应地咏白菊诗也多了起来。

司空图对白菊怀有偏爱,写有《白菊杂书四首》和两组《白菊三首》。

诗人喜欢菊花,看重的是“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杜甫)。

元稹说得更直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

”僧齐已赞它“无艳无妖别有香”,声明自己“栽多不为待重阳”,“却是真心爱澹黄”。

东坡一句“菊残犹有傲霜枝”,既赞菊花的品格亦隐喻自己的情操。

〔菊韵〕--李师广--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秋声〕--风子--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

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菊城吟〕--王如亭--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苏轼《赵昌寒菊》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梅尧臣《残菊》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贞《菊花》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金·元好问《赋十月菊》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

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

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宋·杨万里《咏菊》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董必武《赏菊》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陈毅《秋菊》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红楼梦》里菊花诗可为一绝,请欣赏红楼艺苑内的菊花诗忆菊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蘅芜君访菊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怡红公子种菊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怡红公子对菊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枕霞旧友供菊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枕霞旧友咏菊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潇湘妃子画菊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

关于菊花的诗词

菊花 晋·王淑之《兰确铭》:兰既春敷,菊又秋荣。

芳熏百草,色艳群英。

孰是芳质,在幽愈馨。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苏轼《赵昌寒菊》: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梅尧臣《残菊》: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贞《菊花》: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金·元好问《赋十月菊》: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

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

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宋·杨万里《咏菊》: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董必武《赏菊》: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陈毅《秋菊》: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唐·李白《感遇》;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李白生于盛唐,郁郁不得志,伤感之情,跃然于纸。

晋·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田,自耕自食,悠然自得之情,溢于诗外。

唐·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唐·黄巢《咏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黄巢《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裁,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是唐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他以"冲天"为主题,借菊咏志,表达了他敢于冲天摧毁封建王朝黑暗统治的豪情壮志。

宋·史铸《咏翻集句》:东篱黄菊为谁香,不学群葩附艳阳。

直待索秋霜色裹,自甘孤处作孤芳。

宋·张孝样《鹧鸪天》:一种浓华别样妆,留连春色到秋光。

能将天上千年艳,翻作人间九月黄。

凝薄雾,傲繁霜,东篱恰似武陵乡。

有时醉眼偷相顾,错认陶潜作阮郎。

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她把"瘦"字人词,把她的离情与菊花体态交融在一起,抒发内心久别的情感。

明·高启《晚香轩》:。

不畏风霜向晚秋,独开众卉已凋时。

地荒老圃苔三径,节过重阳雨一篱。

秋色苍茫人欲醉,寒香冷落蝶先知。

山翁独念同衰晚,坐对幽轩每赋诗。

明·文征明《咏菊》:菊裳茬苒紫罗衷,秋日融融小院东。

零落万红炎是尽,独垂舞袖向西风。

毛泽东《采桑子》: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沈钧儒《赏菊》:一丛寒菊比琼华,掩映晴窗动绿纱。

乍觉微香生暖室,真拟奇艳出谁家。

樱唇滴处酥融雪,粉靥羞时涉泛霞。

莫道婆娑春意减,案头回盱有名花。

臧克家《菊畔香》:北国风光,无风无雨过重阳。

不去西山相红叶,来对丛黄。

人倚疏篱,华傍宫墙,邑英红幛,门楼仰天望。

借芬芳,只独赏,念天涯分飞雁行。

不须持鳌把酒,默诵佳句分外香。

人影瘦,精神畅,昂首向东天一方。

朱德《赏菊》:奇花独立树枝头,玉骨冰肌眼底收。

且聆和平共处日,愿将菊酒解前仇。

明·戴进《画菊》:黄花开满院前坡,醉杀西江计汝和。

忽见钱塘著色画,不知秋色较谁多。

清·刘大槐《题菊》:翠叶丹苞斗晚霞,眼明真见故园花。

依稀白雁江天幕,得眼篱边箬帽斜。

清·陈鹤年《题画菊》:离离丰骨傲霜寒,晚节谁知事更难。

最爱东篱闲把酒,此中容得澹人看。

董必武《菊花,题双清楼主画》:托根在石罅,叶盛花亦繁。

生机随地茁,何用费篱樊。

齐白石《紫菊》:九月西风霜气清,舍南园圃紫云晴。

...

唐伯虎给秋香的情诗

只找到一首,似乎宋人不怎么描写枫,反而唐诗里比较多。

卜算子苏轼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也作:枫落吴江冷)。

【简析】这首诗写于宋元丰五年?1082年?。

苏轼因与时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

他看到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扰民,心中不满,发泄于词中,因而激怒新,被捕入狱,历时百余日。

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暂居定慧院。

这首词的境界,确如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

作者“以性灵咏物语”,取神题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在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冷寒的,也不止是沙洲和桐枝。

有恨的,究竟是孤鸿还是幽人?静夜如此寂寞,又何须漏壶提醒辰次?月儿依然残缺。

不见有清满的佳期!疏淡的笑墨,似写凄淡的夜色;清美的词境,难歇哀愤的心。

唐伯虎给秋香的情诗

《唐伯虎点秋香》 我闻西方大士, 为人了却凡心。

秋来明月照蓬门, 香满禅房幽径。

屈指灵山会后, 居然紫竹成林。

童男童女拜观音, 仆仆何嫌荣顿? 把每一句的开头连起来就是“我为秋香屈居童仆”

关于菊花的诗句

相关诗词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 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 卓为霜下杰。

唐·黄巢《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 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 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 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 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 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 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 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 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 (详见词条: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刘禹锡《菊花》 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

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

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装。

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

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

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

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

一人瑶华咏,从此播乐章。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 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 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 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 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 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 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 升君白玉堂。

唐·黄巢《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宋·苏轼《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 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 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 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几女无高韵, 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黄花芬芬绝世奇, 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 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梅尧臣《残菊》 零落黄金蕊, 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 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 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 不随黄叶舞秋风。

宋·朱淑贞《菊花》 菊花如志士, 过时有余香。

粲粲滋夕合, 英英傲晨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