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酌怡情的诗词
展开全部 1、《雪夜小饮赠梦得》唐代:白居易 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
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
久将时背成遗老,多被人呼作散仙。
呼作散仙应有以,曾看东海变桑田。
2、《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唐代: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酌酒与裴迪》唐代:王维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4、《短歌行》唐代:李白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
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
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
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
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
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
5、《骤雨打新荷》金朝:元好问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
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
老燕携雏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
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
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
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
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
古时描述小酌的诗句
展开全部 《雪夜小饮赠梦得》 白居易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
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
久将时背成遗老,多被人呼作散仙。
呼作散仙应有以,曾看东海变桑田。
《玉楼春》李清照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蕴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南歌子·远色连朱阁》吕渭老远色连朱阁,寒鸦噪夕阳。
小炉温手酌鹅黄。
掩乱一枝清影、在寒窗。
念远歌声小,嗔归泪眼长。
纤腰今属冶游郎。
朝暮楚宫云雨、恨茫茫。
《道中病疡久不饮酒至鱼梁小酌因赋长句》 陆游我行蒲城道,小疾屏杯酌。
癣疥何足言,亦复妨作乐。
此身会当坏,百岁均电雹。
胡为过自惜,惫卧困针烙?未尝脍噞喁,况敢烹郭索。
今朝寓空驿,窗户輈寂寞。
悠然忽自笑,顿解贪爱缚。
红烛映绿樽,奇哉万金药。
《九日三首》苏辙狂夫老无赖,见逐便忘归。
小酌还成醉,侨居不觉非。
妻孥应念我,风雨未缝衣。
忧患十年足,何时赋式微。
《题太行山石壁》无名氏太行千里连芳草,独酌一杯天地小。
醉卧花间人不知,黄莺啼破春山晓。
...
关于小酌两杯的古诗句有哪些?
1. 以下黑色字体都是为小酌俩杯的诗句:2. 《雪夜小饮赠梦得》白居易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
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
久将时背成遗老,多被人呼作散仙。
呼作散仙应有以,曾看东海变桑田。
3. 《玉楼春》李清照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蕴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4. 《道中病疡久不饮酒至鱼梁小酌因赋长句》陆游我行蒲城道,小疾屏杯酌。
癣疥何足言,亦复妨作乐。
此身会当坏,百岁均电雹。
胡为过自惜,惫卧困针烙?未尝脍噞喁,况敢烹郭索。
今朝寓空驿,窗户輈寂寞。
悠然忽自笑,顿解贪爱缚。
红烛映绿樽,奇哉万金药。
5. 《题太行山石壁》无名氏太行千里连芳草,独酌一杯天地小。
醉卧花间人不知,黄莺啼破春山晓。
6. 用名世弟韵 许月卿 年 代宋大圭白璧男儿事,小酌青灯兄弟情倚阁烟云生另浦,高林风月满疏棂。
人生工业何损益,外物本心须重轻。
志节始统非易事,退之犹自怵天刑。
与酒有关的诗句
描写酒的诗句《问刘十九》白居易红泥小火炉,绿蚁新焙酒,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劝客赏。
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渭城曲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新丰主人 储光羲新丰主人新酒熟, 旧客还归旧堂宿。
满酌香含北砌花, 盈尊色泛南轩竹。
云散天高秋月明, 东家少女解秦筝。
醉来忘却巴陵道, 梦中疑是洛阳城。
凉州词 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少年行 李白五陵年少金市东, 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 笑入胡姬酒肆中。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客中行 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月下独酌 李白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戏问花门酒家翁 岑参老人七十仍沽酒, 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 摘来沽酒君肯否?送李少府时在客舍作 高适相逢旅馆意多违, 暮雪初晴候燕飞。
主人酒尽君未醉。
薄暮途遥归不归?赠卫八处士 杜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晨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重经巴丘 张继昔年高接李膺欢, 日泛仙舟醉碧澜。
诗句乱随青草落, 酒肠俱逐酒庭宽。
浮生聚散云相似, 往事冥微梦一般。
今日片帆城下去, 秋风回首泪阑干。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皎然九日山僧院, 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 谁解助茶香。
曹操 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山中对酌 李白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再一杯。
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朝有意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酒逢知己千杯少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亏天.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关于酒的诗歌
关于酒的诗歌有很多,比如: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渭城曲 》3、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4、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 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7、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孟浩然《过故人庄》8、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 黄庭坚《寄黄几复》9、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杜牧《清明》10、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杜牧《泊秦淮》诗与酒直译为作诗与饮酒,诗与酒的关系,历来都有研究。
酒存在于中国几千年,在历史的传承中逐渐形成了酒文化,并且与中国的文学结下不解之缘,尤其是诗词。
它促进了诗词的创作,热爱酒的文人将酒的庆贺、送别、解忧等作用,融入于诗词创作,使诗词体现出了酒的各种作用,以诗词形式体现出来。
关于酒的诗词的名篇佳句,代代相传。
中国古代诗词与酒甚于酒文化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于经商的古诗词
展开全部柳永——《望海潮》 东南形胜①,三吴②都会③,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④翠暮, 参差⑤十万家。
云树⑥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⑦无涯。
市列珠玑⑧,户盈⑨罗绮,竞豪奢。
重湖⑩叠巘⑾清嘉⑿,有三秋⒀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⒁弄晴,菱歌泛夜⒂,嬉嬉钓叟莲娃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⒄。
异日图将好景,归向凤池夸⒅。
注释: 形胜:地理条件优越; 三吴:《水经注》以吴兴、吴都、令稽为三吴。
都会:大都市; 风帘:挡风作的帘子。
参差:指房屋楼阁高低不齐。
云树:树木远望似云,极言其多。
天堑:天然的险阻,这里指钱塘江。
珠玑:珍宝。
盈:充满,言其多。
重湖:这里指西湖。
巘(yan)小山峰。
清嘉:清秀美丽。
嘉,一般作“佳”。
三秋:农历九月。
羌管:笛子。
这里泛指乐器。
泛夜:指在夜间飞扬。
嬉嬉:欢乐快活的样子。
莲娃:采莲的姑娘。
千骑:形容州郡长宫出行时随从众多。
高牙:古代将军旗竿用象牙。
装饰:这里指大宫高扬的仪仗旗帜。
烟霞:山水美景。
异日:他日。
图:描绘。
凤池:原指皇帝禁苑中的池沼,此指中书省,代指朝廷。
赏析: 用尽铺张手法,写尽人间天堂之美景,一派繁华景象。
虽不脱歌功颂德的俗套,但下笔点染时字字句句新鲜别致,另有一种清新气息,都说是美景如画,但这般景致恐怕是用天下丹青也描绘不出,不如搁笔而归,找一个“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地小酌赏景,才不辜负了这满目画图给捉的美景。
长安古意 作者: 卢照邻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
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不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生僧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
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帷翠被郁金香。
片片行云着蝉鬓,纤纤初月上鸦黄。
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
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
御史府中乌夜啼,延尉门前雀欲栖。
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色没金堤。
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
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
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
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
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
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
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
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
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甍】屋脊 【吹箫向紫烟】春秋时秦穆公的女儿弄玉从丈夫萧史学吹箫作凤鸣,凤凰飞降咸阳城。
穆公筑凤台给他们居住,后来双双成仙飞去。
紫烟,指云。
【探丸、借客】《汉书·尹赏传》载,长安少年有专为人寻仇的组织。
行动前设赤白黑三种弹丸,使各人摸取,持赤者杀武吏、黑者杀文吏、白者为行动中死去的同伙办丧。
借客,助人。
【芙蓉剑】春秋越国所铸好剑。
秦客薛烛善相剑,曾评越王“纯钩”说,“如芙蓉始生于湖。
”见《吴越春秋》。
【桃李蹊】《汉书·李广苏建传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暗喻桃李美色和别有一种热闹。
【襦】短衣。
《史记·滑稽列传》:“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
杯盘狼藉,堂上烛灭。
……罗襦襟解,微闻芗泽。
关于咏月的诗词
展开全部 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昌龄:南斋玩月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苏轼: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齐已:中秋月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刘方平: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唐)李朴:中秋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中秋漫话咏月诗作者:沈在连 整理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659自古以来,人们对月亮赋予各种神奇的传说,而吟咏月亮的诗词,更是俯首可拾。
皓月当空,一泻千里,给人以广袤深邃的意境。
因而许多诗人借月状景,俾山川生色,叫河海增辉。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这类“带月”诗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历来脍炙人口,妇孺能咏。
托月寄情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古代交通闭塞,通讯凭“驿寄梅花,鱼传尺素”,亲人团聚不易,逢年过节,家人常有“人居两地,情发一心”之隔,因而王维重阳登高便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之叹?中秋月夜,游子怀乡之情更是难以言表,这类诗词比比皆是。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宋代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中秋咏月词,历来被誉为千古绝唱,词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句,反映了作者胸襟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因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了后人远别互道“多加保重”的代名词。
亲情,乡情,友情,爱情都可以借月抒发。
“花好月圆”是美满婚姻的颂词;而“月缺花飞”、“晓风残月”则是爱情不幸的曲笔。
宋代欧阳修“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词句,表达了黄昏后月光下情人约会的欢快心情。
李白《玉阶怨》诗云:“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通首无一“怨”字,但闺妇满腹怨情却倾注在“脉脉不得语”的秋月中。
月亮是天上的圣物,所以中秋之夜成了未婚男女寻觅佳偶的良宵,也由此演化出许多玩月的习俗。
如傣族的拜月、苗族的闹月、阿细族的“跳月求爱”等。
闽台地区除了“博饼”的独特风俗外,还有未婚女子中秋月夜“偷菜”的古俗。
对着同一轮明月,各人情感迥然不同。
有的借月排遣心事,或叹世路多艰,光阴易逝;或叹怀才不遇,宦海浮沉,因而流露出“好景难逢,良宵难值”的消极情绪。
李白《把酒问月》诗中写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这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但见长江送流水”意境类同,都是作者“明月长在,人生如寄”感情的流露,也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愤懑。
李白咏月诗撷趣残月如弓,新月如眉,满月如镜,美丽的月亮是历代诗人笔下多情之物。
古人咏月诗不可胜数,而尤以李白为多,李白全集中与月有关的诗达320余首之多,如珍珠串串,亮星颗颗,引人瞩目。
你看他,“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把盏豪饮,尚要“举杯邀明月”;花前小酌,但见“月光明玉盘”;旅途伤感,“我寄愁心与明月”;忆昔怀旧,“卷帷望月空长叹”;访友归途乃“山月随人归”,冥冥梦里是“湖月照我影”;送客远行,恭请明月“与人万里长相随”;遥想诤友,更是“登舟望秋月”;言志抒怀,“欲上青天览明月”;就是夜半醒来,见银辉满地,也难捺基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一生坎坷,因而常以月寄心。
因报国不成,心情惆怅,他咏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见江岸纤夫...
关于诗歌的小故事,字数少的
曹植 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
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
曹丕是一个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来,要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以证明他写诗的才华。
如果他写不出,就等于是在欺骗皇上,要把他处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
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内作了一首诗,当场念出来: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成 道 诗人白居易为了要求得更高深的学问,到处向人请教,但仍不能满足他强烈的求知欲。
有一天地听说有一位得道的禅师,学问非常高深。
于是不惜千里跋涉去求见,好不容易见到了禅师,便虚心地问:“师父,请告诉我如何才能得道?”禅师回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不解地说:“这连三岁小孩也知道呀,怎能说是道呢?”禅师回答:“三岁小孩也知道,但80老翁也难奉行啊!” 李白读书的故事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但他小时候读书却不怎么刻苦,甚至有些贪玩,有一天他到一条小河边去玩,看见一个老太婆在磨一根铁棒,就上去好奇地问:“老奶奶,你为什么磨铁棒?”老太太告诉他是在磨针。
李白说:“那么粗的铁棒怎么能磨成针呢?”老人说:“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针”。
李白深有感悟,从此刻苦读书,成为一代“诗仙”。
陈抟自五代至宋初一直是在华山修道,因他负经纶之才,又多次奉当时帝王之诏问,他的故事在民间流传颇广。
稗史小说也有不少记载。
兹从记载中摘出几则有关陈抟的诗歌传说,以见其故事之一斑。
关于陈抟睡觉的传说,《山堂肆考》说他大睡三十六载,小睡一十八春。
“陈抟大睡觉”是句民间流传颇广的俗话,《坚瓠集续》中有个故事:说他在华山云台观修道,每日总闭门独睡,一睡就是累月不起。
周世宗听说他很有学问,又能睡觉,一时好奇,想看个究竟,就派人把陈抟召到他的禁中,锁在一间房子里。
锁了一月多,开门看时,陈抟依然在酣睡。
周世宗知他是个有道之士,召见他谈话,他对周世宗作歌道:“臣爱睡,臣爱睡。
不卧毡,不盖被。
片石枕头,蓑衣铺地。
震雷掣电鬼神惊,臣当其时正鼾睡。
闲思张良,闷想范蠡,说甚孟德,休言刘备,三四君子只是争些闲气。
怎如臣向青山顶上、白云堆里、展开眉头、解放肚皮、且一觉睡。
管甚玉兔东升,红日西坠”。
陈希夷隐居华山下,有一年春日,在水边石上闲游玩,偶然卜得一个“遇需上爻”的卦。
便对他的弟子贾得升说:当有三位不速之客来此。
少顷,果然见壶公、赤松子、吕洞宾相继到来。
土地神赶忙捧出一盘果,一壶酒献上。
他们四个饮酌到半酣之际便各自赋诗一首助兴。
陈抟诗曰:“春暖群花半开,逍遥石上徘徊,曾垂玉勒金阙,闲踏青山碧苔;洞中睡来几载,流霞独饮千杯,逢人莫说人事,笑指白云去来。
”壶公诗曰:“壶中自有楼台,四季鲜花竟开,闲时则饮琼液,醉后或卧青苔;逍遥非关利名,落魄不染尘埃,逢人莫说人事,笑指白云去来。
”赤松子诗曰:“乍离南山竹斋,因过归隐天台,洞中美酒才熟,路上鲜花半开;我骨非是凡骨,君才亦是仙才,逢人莫说人事,笑指白云归来。
”吕洞宾诗曰:“落魂直至此来,曾经几度花开,闷便着钱沽酒,恣意千杯万杯;闲游二十八天,醉上茅君醮台,逢人莫说人事,笑指白云去来。
”四人咏罢相视而笑,遂各散去。
(此故事见于《筮述》) 宋时华州掾张刺达从太守来华山拜谒陈希夷先生。
宾主叙坐后,又设一座位于上首,如有所等候似的。
这位太守大人,也不知陈抟设此虚位等谁。
心想,我是此地太守,谁还能坐在我的上首?心中就有些不乐之意。
等了一阵,来了个兰袍葛巾道人,态度颇端肃。
陈抟拱揖让坐。
这来的道人竞毫不客气的坐在上位座上。
太守见这位道人虽则神气闲雅,却是傲无逊容,心中更加不悦,很怪这位道人无礼。
然而陈抟却对这位道人甚恭。
陈抟向这位道人请道:先生袖中何物?幸以相贶?道人从袖中摸出枣子三枚,其颜色各不一样,一白一红一青。
白者授与陈抟,红者道人自食,青者授与太守。
太守越加心中不高兴,就随手给了张刺达。
张刺达就把它吃了。
这道人去后,太守问陈抟:适才来这位道人是谁?陈抟说:此即纯阳真人也。
太守悔恨不及,已无可奈何。
张刺达自此亦得道成仙,往往游于人间,每显异迹。
(此故事见于《异林》) 宋太宗于太平兴国年问诏陈抟赴阙。
太宗自作《诏华山处士陈抟》诗云: “华岳多闻说,知君是姓陈,云间三岛客,物外一闲人;丹鼎为活计,青山作近邻,朕思亲欲往,社稷去无因”。
宋太宗还有一首《赠陈抟》诗: “曾向前朝出白云,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若肯随徵召,总把三峰乞与君”。
陈抟见到这些诏书,烦恼非常,但又不得不作婉词谢诏。
宋太宗派业的使臣葛守忠有《答陈传》诗云:“华岳三峰客,幽居不计年,烟霞为活计,云水作家缘;种药茅亭畔,栽松涧壑边,暂离仙洞去,可应帝王选”。
宋太宗这个人说来也怪,人家不愿去做他的官,他偏要死皮赖脸地叫人家去。
他又作了一首《复召陈...
关于小酒的诗句
展开全部 描写酒的诗句《问刘十九》白居易红泥小火炉,绿蚁新焙酒,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劝客赏. 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渭城曲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新丰主人 储光羲新丰主人新酒熟, 旧客还归旧堂宿. 满酌香含北砌花, 盈尊色泛南轩竹.云散天高秋月明, 东家少女解秦筝. 醉来忘却巴陵道, 梦中疑是洛阳城.凉州词 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少年行 李白五陵年少金市东, 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 笑入胡姬酒肆中.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客中行 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月下独酌 李白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戏问花门酒家翁 岑参老人七十仍沽酒, 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 摘来沽酒君肯否?送李少府时在客舍作 高适相逢旅馆意多违, 暮雪初晴候燕飞. 主人酒尽君未醉. 薄暮途遥归不归?...
找古今诗词中吟咏(或涉及)重阳、菊花的诗句~~~!
展开全部 白居易--重阳节诗词:重阳席上赋白菊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白霜。
还似今朝歌舞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杜牧--重阳节诗词: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顾炎武--重阳节诗词: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关汉卿--重阳节诗词:沉醉东风重九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李白--重阳节诗词二首:九月十日即事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
回崖沓障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黄。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李东阳--重阳节诗词:九日渡江秋风江口听鸣榔,远客归心正渺茫。
万里乾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
烟中树色浮瓜步,城上山形绕建康。
直过真州更东下,夜深灯影宿维扬。
李清照--重阳节诗词:醉花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煜(南唐)--重阳节诗词: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
茱萸香堕,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卢照邻--重阳节诗词: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毛泽东--重阳节诗词: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孟浩然--重阳节诗词二首:秋登兰山寄张五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王勃--重阳节诗词:蜀中九日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王缙--重阳节诗词:九日作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王维--重阳节诗词: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韦安石--重阳节诗词: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文森--重阳节诗词:九日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文天祥--重阳节诗词:重阳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
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
辛弃疾--重阳节诗词: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杨衡--重阳节诗词:九日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句句读来,都是经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