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句

关于中山的诗词

755 坐标: 166091 目录:/guan/

描写中山的诗句

展开全部(第一首)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第二首)一与钟山别,山中得信稀。

经年求法后,及夏问安归。

野实充甘膳,池花当彩衣。

慈亲莫返拜,外礼欲无为。

——送道琚上人还金陵(皎然)(第三首)南国隽秀,合让钟山。

夫惟石头虎踞,曾撼秦皇霸气;钟山龙蹯,堪当汉相嘉辞。

晴日登览,石级入云。

紫霞耀目,绿海翻波。

烟含松老,树大鹊鸣。

古梅藓暗,新竹露莹。

曲径幽迷,惊禅房之突兀;娇音宛转,羡情侣之年轻。

蓝天湛湛,白云生生。

张臂膀以欢呼,灵台澄澈;深呼吸以胸臆,肺腑清泠。

或者漫步雨中,彩伞摇曳。

淅淅沥沥,欲幻欲真。

群山吐翠,万类生机竞显;高甍放彩,长虹情有独钟。

数九寒梅,新春燕子,三夏碧荷,四季奇花。

王介甫留连于此,因筑半山;袁子才忘情于斯,遂购随园。

钟山风景,得非人间仙境乎!钟山者,位于南京之东北郊也。

背倚三吴,襟带扬子。

俯瞰东瀛,仰观巴蜀。

势比函淆,实金陵之保障;形同锁钥,关江左之存亡。

立中山陵寝之上,东望栖霞,吴会,尽收眼底;西浴玄武,莫愁曾居水滨。

南起孝陵,兴衰都付流水;北立名冢,事迹应留口碑。

三国英雄,六朝粉黛。

新亭泪堕,秦淮魂飞。

乌衣巷深,居非王谢之子;建业水淡,味胜武昌之鱼。

紫竹调中,桃花扇底。

商女歌亡国之音,诗人扼腕;条约签败军之后,志士抚膺。

草草,民国匆匆。

生灵涂炭,日寇狰狞。

满目疮痍,芜城为之再现;天低吴楚,春梦岂得重温?大江东去,白浪滔天。

革命洪流,滚滚向前。

血雨腥风,二十七遍寒暑;天翻地覆,三千万个英魂!红旗映日,天堑一朝腾细浪;领袖挥手,雄师百万过大江。

(第四首)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咏史(李商隐)(第五首)系舟仙宅下,清磬落春风。

雨数芝田长,云开石路重。

古房清磴接,深殿紫烟浓。

鹤驾何时去,游人自不逢。

——游钟山紫芝观(耿湋)

诗句中山字开头的古诗。

有什么??

展开全部山在虚无缥缈间。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山城歌舞助凄凉。

——[宋] 苏轼 《浣溪沙》山河破碎风飘絮。

——[宋] 文天祥 《过零丁洋》山回路转不见君。

——[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山楼粉堞隐悲笳。

——[唐] 杜甫 《秋兴八首》 山气日夕佳。

——[魏晋] 陶渊明 《饮酒 其五》山随平野尽。

——[唐] 李白 《渡荆门送别》山明水净夜来霜。

——[唐] 刘禹锡 《秋词》山河表里潼关路。

——[元] 张养浩 《山坡羊 潼关怀古》山映斜阳天接水。

——[宋] 范仲淹 《苏幕遮·碧云天》 山川萧条极边土。

——[唐] 高适 《燕歌行》山光悦鸟性。

——[唐]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山桃溪杏两三栽。

——[宋] 王安石 《浣溪沙》山川悠远路漫漫。

——[魏晋] 曹丕 《燕歌行》山寺钟鸣昼已昏。

——[唐] 孟浩然 《夜归鹿门歌》 山远天高烟水寒。

——[唐] 李煜 《长相思·一重山》山外青山楼外楼。

——[宋] 林升 《题临安邸》山山唯落晖。

——[唐] 王绩 《野望》山雪初消渐出浑。

——[唐] 王建 《宫词》山中更有千万家。

——[唐] 韦庄 《秦妇吟》山山黄叶飞。

——[唐] 王勃 《山中》山北溪声一路迎。

——[宋] 杨万里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山雨欲来风满楼。

——[唐] 许浑 《咸阳城东楼》...

诗中山和诗中雪有哪些诗句

1、诗至中山不可加(宋·刘克庄·《诸人颇有和余百梅诗者各赋一首》)2、诗爽峡中山(宋·苏泂·《在昔》)3、一诗难尽雨中山(宋·宋伯仁·《寓西马塍》)《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 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 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 千里暮云平。

卢纶《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中军置酒饮归客。

瀚海阑干百丈冰。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劲角弓鸣。

轮台东门送君去。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千里暮云平,雪上空留马行处,胡天八月即飞雪,愁云惨淡万里凝。

柴门闻犬吠、一诗难尽雨中山(宋·宋伯仁·《寓西马塍》)《观猎》 王维。

草枯鹰眼疾,风掣红旗冻不翻, 还归细柳营,万径人踪灭, 雪尽马蹄轻。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独钓寒江雪, 将军猎渭城: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柳宗元(江雪),千树万树梨花开,狐裘不暖锦衾薄,都护铁衣冷难着,风雪夜归人。

卢纶《塞下曲》、诗爽峡中山(宋·苏泂·《在昔》)3:千山鸟飞绝,天寒白屋贫,孤舟蓑笠翁,去时雪满天山路。

忽如一夜春风来:日暮苍山远、诗至中山不可加(宋·刘克庄·《诸人颇有和余百梅诗者各赋一首》)2。

回看射雕处。

山回路转不见君。

将军角弓不得控,胡琴琵琶与羌笛:北风卷地白草折。

忽过新丰市1。

散入珠帘湿罗幕

有关佛山的诗句

展开全部 人人心欢笑,妙韵声声颂华年,眺望花灯朔从前,历遍浮世忆佛山,沧桑数百年,世代虔诚奉献,奋力全城共勉,每天唱颂传,粤韵歌声响不断。

风吹古灶,熊熊烈焰,清晖幽雅,红荷艳,樵山飞翠,皂幕绵。

灿烂前程,人人乐见,改革开放,笑傲明天新挑战!东风轻吹,新景再添新信念,同建佛山,心不变!呈英姿鼓,朝气迈向新纪元。

名城花开遍,共创小康,美丽宏图谱新篇。

同心同德同建!今天阔步,快马加鞭同步去,普天欢庆快乐年。

闲情寻名胜,寂寞遇古都。

万离万里路,千等千灯湖。

入夜泛轻舟,置身起薄雾。

闻风品闲趣,望月赏朦胧。

水上茶亭远,岸边林郁葱。

诗意若流泉,古韵显雕功。

山台览夜景,雾谷隐桥渡。

笑看湖色丽,提笔千灯赋。

随行知音欢,暗叹言由衷。

宁等万里路,不舍千灯湖……天地锦绣,千古佛山,光射斗牛,气冲霄汉。

横亘翼沁之界,秀出坞岭之巅。

雄压群峦兮,堪为众山之宗;翠盖流泉兮,饮誉浍水之源。

北国初夏,春犹盎然,放逐心灵,情寄云天。

望翡翠佛山,跌伽而坐,俨然大肚弥勒;沐和风绿浪,林海涛涛,顿生豪情万千。

拨芳径,攀石阶,柳依依,草芊芊,红白黄紫,竞妖冶,蜂蝶翻飞,舞翩跹。

松杉同丛灌,齐馨,紫荆与山杏,并艳。

雉鸟赛唱,喳喳于枝头;蝉虫比喉,啾啾于林间。

佳木葱葱,幽香酽酽,沁人肺腑,荡人心弦。

“一入仙境,襟怀不犹,岁月朗朗,乾坤悠悠,真乃亭亭,一奇秀,望七仙峰,苍翠欲滴,五龙山,泛玉染黛,云海腾金,层峦披彩,更觉洋洋大观,万方仪态!佛山灵贶,庥祚久远,释道同流,共享神缘。

寺庙沧桑,碑石有载,始于宋,兴于明,盛于清,屡遭劫难。

忆往昔,残垣荒苔,洞坍塌,庙也坍塌;叹岁月,流逝无情,人无奈,神亦无奈。

欣逢盛世,天遂人愿,祈福大众,佛山重建。

亭台参差,恍如玉楼琼阁;寺观辉煌,宛若天庭宫院。

晨钟暮鼓,醒名利之客于尘世; 宝塔风铎,唤迷梦之人于苦海。

神庙奉真武,华宇雕梁画栋,北帝神采奕奕;仙洞供玉皇,寺呈四时八序,天尊威风八面。

如来煌煌,头萦一片慈云;观音端端,口诵六字真言;老君玄玄,坐青牛而入太清;关帝凛凛,极忠义而感苍天。

洋洋乎,天地全神,焕焕乎,丹光耀眼,融融乎,万善同归,冀冀乎,国泰民安。

天地灵气,弥山头,人间正道,壮胸怀。

南海无海,佛山无山。

始得于晋,兴盛于唐。

西樵藏经,珠水纳贤。

游佛山,问西樵,逛祖庙,乐哉妙哉!飞鸿天地,天地飞鸿。

行医问药,造化苍生。

罗村叶准,咏春宗师。

拳不长眼,铁骨铮铮。

拒日寇于千里,卫子民于和平。

一代宗师李小龙,播武德于西洋。

截拳道之真功夫,似醉非醉似醉拳。

扬我国威,广收门徒。

好坞留得美名在,拳魂永远在人间。

进祖庙,拜北帝。

佛山历史,个中有记。

文脉孔庙,状元尽在,进士全装,再续辉煌。

塔坡遗迹,名始于此,见证历史,三佛在安?民间艺社,佛山秋色,传统工艺,技精艺湛。

广东四园,此独占两员。

梁园位之城中,就此摧灭南蛮。

顺德之清晖园,几代状元都在案。

石湾公仔,是标志,南风古灶,火流传。

古镇不古,早换新颜。

佛陶品牌,世人传,与时俱进,赚大钱。

佛教神奇,西樵雾里。

峰有七二,逶延南下腾细浪。

如霞茶花,渲山之烁热火红。

奇崖叠翠,美如花屏布风景;泉鸣瀑响,恰如洞经之仙乐;湖光秞云,好似观音之风韵。

顺峰山上,牵动墨客多少情;卧虎藏龙,名流荟萃将心记;亭台楼榭,文人骚客强叹吟。

礌岗公园,都市绿心好怡然。

千灯湖畔,华灯盏盏,影视基地,大片碟碟出。

三水荷园,人造美景似天琢。

中山公园,全为天下皆为公。

亚洲艺苑,和平盛世和宣言。

(来源于网络)

要描写诗中山,水,日,月,风,雨,花,草,鸟,云.要描写以上的...

展开全部 忆江柳 白居易 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

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是“新乐府运动”的领袖。

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其曾祖父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其祖父白湟又迁居河南新郑。

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降生了。

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号“香山居士”。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

他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

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编辑本段]源流 原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春去也》,忆江南唐代白居易作《忆江南》三首,本调遂改名为《忆江南》。

《金奁集》入"南吕宫"。

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

"二十七字,三平韵。

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

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

宋人多用双调。

古语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

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从写成,流传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还将一直流芳百世,那么这寥寥数语,文在何处?如何能“行”如此之远呢? 本调二十七字。

首句为三字句。

第二句为仄起平韵之五字句,句法上二下三。

第三句为仄起仄收之七字句,第一、第三字平仄可不拘。

第四句为平起平韵之七字句。

第五句句法与第二句同,故第一字可平可仄。

此调三、四两句,其句法全与平起七言诗中之颔联无异;是以作者多用对偶,以求工整,历来词家,正多其例也。

古语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

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从写成,流传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还将一直流芳百世,那么这寥寥数语,文在何处?如何能“行”如此之远呢?[编辑本段]白居易《忆江南》赏析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待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

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

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

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

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可能是水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我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既是“能不忆江南”,那么杭州这个白居易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什么给他的感受最深呢?古籍载:“杭州灵隐寺多桂。

寺僧曰:‘此月中种也。

’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

”既然寺僧可以拾得,那么看起来,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时候,很有兴趣去拾它几颗,也似多次去灵隐寺寻找那月中桂子,正好欣赏三秋月夜的桂花。

白居易是诗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气质,在八月桂花暗飘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连桂丛,时而举头望月,时而俯首细寻,看是否有桂子从月中飞堕于桂花影中。

这是何等美丽动人的一副画面。

一个寻字,而情与景合,意与境会,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也许,月中桂子只是传说,那么钱塘潮奇观确实是存在的。

寻桂子不一定能寻到,潮头却是真正看得到的感受极深的景观。

钱塘江自杭州东南流向东北,至海门入海...

关于诗中山、诗中水、诗中月的诗

展开全部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愁(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l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 l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