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句

关于藏书多的诗词有哪些?

539 坐标: 163098 目录:/guan/

1 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2万卷藏书宜子弟,十年种木长风烟。

3万卷藏书多未见,老夫端拟乞荆州。

4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籝可作灾。

5手抄万卷未搁笔,心醉六经还荷锄。

6佳人鬓雕文字工,藏书万卷胸次同。

7平生喜藏书,拱璧未为宝。

8还自笑,君诗顿觉,胸中万卷藏书。

9尽穴石藏书,锄云种玉,千古有灵气。

10积书充栋元无用,聊复吟哦答候虫。

1柳宗元《陆文通墓表》

2黄庭坚《郭明甫作西斋于颖尾,请予赋诗》

3黄庭坚

4黄庭坚《题胡逸老致虚庵》

5黄庭坚

6黄庭坚《谢王仲至惠兆州砺石黄玉印材》

7陆游《冬夜读书》

8辛弃疾《汉宫春》

9元末明初邵亨贞《邵氏诗词库》

10宋代陆游《陆游诗集》

关于藏书多的诗词有哪些?

1 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2万卷藏书宜子弟,十年种木长风烟。

3万卷藏书多未见,老夫端拟乞荆州。

4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籝可作灾。

5手抄万卷未搁笔,心醉六经还荷锄。

6佳人鬓雕文字工,藏书万卷胸次同。

7平生喜藏书,拱璧未为宝。

8还自笑,君诗顿觉,胸中万卷藏书。

9尽穴石藏书,锄云种玉,千古有灵气。

10积书充栋元无用,聊复吟哦答候虫。

1柳宗元《陆文通墓表》2黄庭坚《郭明甫作西斋于颖尾,请予赋诗》3黄庭坚4黄庭坚《题胡逸老致虚庵》5黄庭坚6黄庭坚《谢王仲至惠兆州砺石黄玉印材》7陆游《冬夜读书》8辛弃疾《汉宫春》9元末明初邵亨贞《邵氏诗词库》10宋代陆游《陆游诗集》

关于藏书多的诗词有哪些?

藏书壁一词在古代诗词中有何说法?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题弟侄书堂》唐代:杜荀鹤)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宋代:陈师道)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焚书坑》唐代:章碣)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人月圆·山中书事》元代:张可久)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唐代:韦庄)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霁雪 / 韩舍人书窗残雪》唐代:戎昱)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得乐天书》唐代:元稹)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名其室曰书巢。

(《书巢记》宋代:陆游)为有书来与我期,便从兰杜惹相思。

(《定风波·为有书来与我期》清代:庄棫)书简漫消新岁月,渔竿不厌旧沧浪。

(《周较书宗道主吾塾自吾弟以及吾儿去就十余年因竹请题寓情有咏》明代:沈周)...

关于读书名言对联诗词

学习不但意味着接受新知识,同时还要修正错误乃至对错误的认识。

不信书不能提高境界,光信书不如无书。

学到很多东西的决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的东西。

一个人的度量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股强大的文明力量。

书都读得来的人,还怕有什么做不来的。

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来自他们的博学。

作者不一定能写到老,但是他一定应该学到老。

掉进知识情网中的人,时时品尝着知识的甜蜜。

穿着饮食可以因陋就简,而搞学问是不能因陋就简的。

努力耕耘,少问收获。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

如果知识不是每天在增加,就会不断地减少。

书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

知识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

写十卷书要比实际行动打下基础容易得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到用时方恨少。

www.682605.com勤动笔墨勤看书。

语言是心灵和文化教养的反映。

高尚的语言包含着真诚的动机。

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的情人。

再高深的学问也是从字母学起的。

读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养心。

知识上的富有可以享受心灵上的满足。

不断认识自己的无知是人类获得智慧的表现。

世界上最壮丽的宫殿是藏书最多的图书馆。

年轻时读书就像迎着朝阳走路。

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精神能补物质的不足。

读书就应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书是逆境中的慰藉。

白兆山的诗词

自李白始,历代名人“选胜题咏者,不可胜数”(《安陆县志》)于白兆山间景点。

下列诗抄自道光版《安陆县志 唐 李白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太白集》) 云卧三十年,好闲复爱仙。

蓬壶虽冥绝,鸾鹤心悠然。

归来桃花岩,得憩云窗眠。

对岭人共语,饮潭猿相连。

时升翠微上,邈若罗浮巅。

两岑抱东壑,一嶂横西天。

树杂日易隐,崖倾月难圆。

芳草换春色,飞萝摇暮烟。

人远构石室,选幽开山田。

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

永辞霜台客,千载方来旋。

(同前) 宋 安陆人宋祁千尺虹泉界道飞,阴虬横绝负云楣。

浮梁跨岸神移石,刦烬翻波地献池。

度日衔花翔翠鸟,经年支榻养灵龟。

披襟更可祛烦恡,不独东京叔度陂。

(《景文诗集》) 宋 河南洛阳人范雍涢水梦泽地,古迹洵堪求。

白兆桃花岩,翰林栖此邱。

(《沈志》) 元 贯云石自序 :白兆山桃花岩,太白有诗,近人建「长庚书院」。

来京师时,同中书平章白云相其成,求诗于词林臣李秋谷、程雪楼、陈北山、元复初、赵子昂、张希孟,与仆同赋。

美人一别三千年,思美人兮在我前。

桃花染雨入白兆,信知尘世逃神仙。

空山亭亭伴朝暮,老树悲秋发红雾。

为谁化作神仙区,十丈风烟隔淮浦。

暖翠流香春自活,手捻残霞此细末。

几回云外落清啸,美人天上骑丹鹤。

神游八极栖此山,流水杳然心自闲。

解剑长歌一壶外,知有洞府无人间。

酒酣仰天呼太白,眼空四海无纤物。

明月满山招断魂,春风何处求颜色。

(《贯酸斋集》) 明 安陆人李通儒地势下临涢子国,山光遥射楚王城。

惟有桃花岩上月,曾闻李白读书声。

(《沈志》) 明 河北卢龙人王玺桃花开处山悠悠,闲道青莲此卧游。

径仄补藤残欲没,瀑高触石断还流。

雨催新蕨猿声急,风拂寒林草色秋。

今日偶来寻往迹,人间谁道少丹邱。

清 湖南湘潭人张瓒谪仙逸兴寄层台,云外荒山一快哉。

岩畔桃花应念客,泉声日日唤重来。

明 浙江长兴人韦商臣跻石攀罗上翠微,桃花洞在昔人非。

山僧解说蒲团理,惭愧风尘未拂衣。

(《沈志》) 明 安陆人何迁秋日带秋山,驰车野筱间。

乾坤吾道在,酒赋此身闲。

失路虚回首,逃名欲闭关。

郝公余钓石,许可一跻攀。

(自注:甑山钓台,迷不可问)(《吉阳诗集》)又杪秋白兆山观桃花岩绛珠泉留题古桂故含秋色,石泉自远秋山。

野老已忘津处,桃花莫到人间。

(同前)又桃花岩诗屋上开岩洞,床头滴涧泉。

流云常到户,纤月半垂帘。

(同前) 明 安陆人 高翀移席寻佳胜,珠泉寒且清。

玉波翻蠏眼,银海照蝉缨。

洗盏醉还酌,临流坐独醒。

苏门何处是,一笑沧州情。

(《沈志》) 明 四川安岳人 汤绍恩地僻青林霭,天开白兆雄。

一江来汉外,万象落空中。

云雨蛟龙窟,乾坤草木功。

夜分呼吸近,长啸问苍穹。

(《沈志》) 明 蔡可教雨霁红尘远,山逥白兆雄。

诸天罗象外,五马度云中。

祓楔临涢水,游观颂禹功。

非君能载酒,乐事与谁同。

(《沈志》) 杨芷望望仙岩逼,轻轻拂袖过。

春风来秀霭,旭日接晴和。

翘首青云落,开襟白兆多。

何当谋小筑,静听楚狂歌。

(《沈志》)又江国闲游意已长,寻求还宿远公房。

山逥大界空余色,月到中天自上方。

几载踪尘沧海畔,一宵清榻白云乡。

从今谁辨松花屐,踏遍祇林兴未央。

(《沈志》) 刘绍灵岩俯幽壑,传似武陵源。

津远谁堪渡,蹊成自不言。

径纡苍藓合,石险白云屯。

未见开花日,千秋名独存。

(《沈志》)又重游白兆诗不覩山房三十年,重来情思总堪怜。

峯头树色浑非旧,洞口桃花别有天。

一代风流凌白社,千秋云卧忆青莲。

逢僧语罢寻初服,出世终归半指禅。

又偕雷筠倩登白兆最高处诗着屐攀跻万仞余,香烟袅袅袭人裾。

依微丹嶂题仙迹,徙倚青云赋子虚。

禅室青齐曾结社,洞天深处好藏书。

篮舆最好偕高士,一度言诗一起予。

(《沈志》) 清 张擢士山情到我即云眠,石老苔斑锁旧烟。

雾色深深藏碧岫,桃花片片落珠泉。

洞闲自许邀孤月,谷响犹疑醉百篇。

只有清狂黄鲁直,不将胜事让青莲。

(《沈志》) 潘岭桃花岩上桃花浮,花落岩荒水自流。

泉得花神凝绀色,僧依岩隙结丹邱。

天留一线私云窦,月满千峯到客楼。

把酒醉歌呼太白,名山岂为一人留。

又眺白龙涧诗乘闲聊寄碧云宫,翠浪晴霞隐玉虹。

一烛天门毫影灿,自将法雨洒虚空。

(《沈志》) 北宋 吴之彦春放桃源可半开,寻幽不为武陵来。

峯高俯瞰谪迁洞,野阔平吞宋玉台。

飞瀑溅珠花带雨,断碑脱字石衣苔。

何当闲结云间社,笑倚天风坐丝莓。

(《沈志》) 清 孝感人程大吕岩静万山古,桃花去水平。

临溪天倒见,绝地草能生。

只许闲僧住,时闻野鹤鸣。

扪萝坐清浅,惭愧濯吾缨。

(《沈志》)又中秋诸子登白兆峯予未得往诗云夜来阛阓度笙歌,声散琅温抖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