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怀念柳亚子的诗词
柳亚子的诗词
太多了,就我所知也有百来首,一生写了多少,恐怕柳亚子自己也说不清楚。列一些给你参考:感事呈毛: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驩。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吊鉴湖秋女士:恶耗惊传痛哭来,吴山越水两堪哀!未歼朱果留遗恨,谁信红颜是魁!缺陷应弥流血史,精魂还傍断头台。
他年记取黄龙饮,要向轩亭酹一杯。吊鉴湖秋女士:黄金意气铁肝肠,革命运中最擅场。天壤因缘悲道韫,中原旗鼓走平阳。飘零锦瑟无家别,慷慨欧刀有国殇。一笑人间痴女子,如君端不愧娲皇。偕刘申叔、何志剑、杨笃生、邓秋枚、黄晦:慷慨苏菲亚,艰难布鲁东。佳人真绝世,余子亦英雄。忧患平生事,文章感慨中。相逢拼—醉,莫放酒樽空。
虞美人·题稼轩词:霸才青兕兵家子,读破书千纸。河山半壁误英雄,赢得雕虫余技擅江东。唐宫汉阙荆榛遍,苦恨铜驼贱。华夷倒置总堪优,未请长缨辜负汝吴钩。百字令:巢南以词见示,用世不售,乃慨然有:彩云飞下,有垂虹亭长,新词寄我。豪气元龙楼百尺,生怕飓风吹堕。旧院风流,新亭涕泪,寰抱空今古。才人未老,准备逃禅真个。
劝君忍死须臾,千秋事业,我意怜才苦。绝域从军功未建,收拾名山缃素。天梅以和巢南西冷吊秋诗见示,即次其韵:热血胸中吹不凉,年年忍见柳丝长!华径亦有邹容墓,一样秋坟吊夕阳。海上题南社雅集写真:云间二妙不可见,一客山阴正独游。别有怀人千里外,罗兰、玛利海东头。海上题南社雅集写真:鸡鸣风雨故人稀,几复风流事已非。
回首天涯唯汝在,相逢朱、沈倍依依。四月二十五日:

怀念柳亚子的诗词
伤心今日是何日?忍死遗民泪眼枯。从此中原虚正朔,遂令骄虏擅皇都。魂依凤辇排阊阖,血洒龙髯泣鼎湖。一九四五年八月三十日渝州曾家岩呈毛: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霖雨苍生新建国,云雷青史旧同舟。中山卡尔双源合,一笑昆仑顶上头。存殁口号:喋血羊城几战争,朱郎旅骨倘心惊。蚕丛蜀道兵戈满,谁念江南有恽生?
诗词《柳亚子原词》诗意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1949年4月29日)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同志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首联“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是回忆同柳亚子先生第一次、第二次相会的情况。第一次是1925至1926年间,在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柳亚子到广州参加国民的会议,两人首次相会。
他们一起品茶,畅谈国家大事。这次相会给柳留下深刻印象,1941年还以“云天倘许同忧国,粤海难忘共品茶”的诗句赠给。第二次相会是赴重庆参加国共两和谈,那正是“叶正黄”的秋天,柳亚子再次见到,并在曾家岩八路军办事处与长谈受益匪浅,曾作诗曰:“与君一席肺肝语,胜我十年蚕雪功。”当时柳亚子还向索诗,曾手书《沁园春·雪》词一相赠。
这一联以亲切感人的笔调唤起对方的深情厚谊和革命的基情,进一步沟通感情交流的渠道。 第二联“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是讲1918年9月为组织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第一次来到北平,到1949年重返北平,刚好是31年。在这31年中,中国的革命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柳亚子是十分清楚的。但他却忘记了这一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在“落花时节”写给的“华章”,过多考虑个人的荣辱得失,这与时代是不合拍的。
这联富有深意,帮助启发柳亚子的思想觉悟。“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全句的意思是,一切问题都应该放开眼光往远处看。断肠出自《世说新语-黜免》篇,喻指极度的哀伤。放眼量是指放大眼界去衡量,不必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以致“牢骚太盛”。颈联的出句中用了太字,很显毛的大容,牢骚有点没有关系,只是不要太盛。
对句中则用了长字,朋友的情谊跃然纸上,宜字又稍带责备的意思。尾联“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是针对柳亚子原诗的中心之点而发的。以形象的语言劝他应留在北平继续为革命工作。指出与其回到“子陵滩”过隐居生活,专事钓鱼自慰,不如留在北平工作,正因为昆明池这里情况复杂,池水很深,静观实局,运筹帏幄要比在富春江畔钓鱼更有意思。
这联诚恳规劝柳亚子不要脱离政治,不要半途而废,要继续前进。
在给柳亚子的诗中,有“牢骚太盛防肠断”的话,我想求柳亚子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饮茶粤海未能忘, 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 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 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 观鱼胜过富春江。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注释 〔和(hè贺)柳亚子先生〕和,酬和。柳亚子于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八日作《感事呈毛》一诗(见本篇附录),这是作者的答诗。
柳亚子(一八八七——一九五八),江苏吴江人。早年参加旧民主革命,是清末文学团体“南社”发起人和主要诗人之一。旧民主革命失败后,继续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宋庆龄、何香凝等同是著名的国民左派。一九四八年一月国民革命委员会成立后,被选为中央常务委员兼秘书长。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务委员会委员。 〔饮茶粤海未能忘〕粤海指广州。
一九二六年五月,柳亚子(国民中心察委员)赴广州出席国民二届二中全会,同作者初次晤面。蒋介石向全会提出了所谓“整理务案”,旨在排斥共产,夺取国民权。在这次会议上,反对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坚持反蒋的革命立场,何香凝、柳亚子等也支持了这一立场。“饮茶”句即指当时作者同柳亚子的交往。按柳亚子在一九四一年《寄毛延安》诗中,曾有“粤海难忘共品茶”之句。 〔索句渝州叶正黄〕渝州,即四川的重庆。
于一九四五年八月至十月曾到重庆,和国民进行了四十多天的和平谈判。当时柳亚子曾索取诗稿,作者即手书《沁园春·雪》相赠。 〔三十一年还旧国〕旧国,过去的国都。作者一九一八年和一九一九年曾两次到过北京,到一九四九年北京(当时称北平)解放后再来,前后相距约三十一年。 作者自注:“三十一年:一九一九年离开北京,一九四九年还到北京。旧国:国之都城,不是State也不是Country。”
〔落花时节读华章〕化用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落花时节又逢君”句。华章,美丽的诗篇,指柳亚子的诗。 〔放眼量〕放大眼界去衡量,不必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以致“牢骚太盛”。 〔昆明池〕北京西郊颐和园内的昆明湖。当时柳亚子住在颐和园内。 〔观鱼胜过富春江〕观鱼,用《庄子·秋水》中庄子和惠施在安徽濠水桥上看水中游鱼的故事。
富春江在浙江省桐庐和富阳两县境内,东汉时隐士严光(字子陵)曾在那里游钓,至今桐庐还有钓台遗址,但已离水面很高。这句诗的意思说,在颐和园的昆明湖观赏游鱼的快乐比在富春江的钓台更好。这是对柳亚子原诗“分湖便是子陵滩”而言。 附:柳亚子原诗 七 律 感事呈毛 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 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驩。 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 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

怀念柳亚子的诗词
〔原注〕 原注:分湖为吴越间巨浸,元季杨铁崖曾游其地,因以得名。余家世居分湖之北,名大胜村。第宅为倭寇所毁。先德旧畴,思之凄绝! 附诗注释 〔说项依刘〕劝说项羽接受刘邦的领导。柳诗作时正值中央争取南京国民政府接受和平解决方案,希望民主人士共同努力。柳在此处表示他虽也是国民元老,自觉无能为力。一说,用的是杨敬之到处讲项斯的好话和王粲去荆州依附刘表的故事。唐杨敬之《赠项斯》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三国志·魏书·王粲传》:“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柳表示说人好话、依附他人,他很难做到。 〔夺席谈经非五鹿〕后汉戴凭驳倒许多讲经的学者,夺取了他们的讲席(见《后汉书·儒林·戴凭传》)。
又,前汉显贵受宠的五鹿充宗讲《易经》,曾被朱云驳倒(见《汉书·朱云传》)。这里借指自己有夺席谈经的学问,决不是五鹿充宗那样依附权势、徒具虚名的人。 〔无车弹铗怨冯驩〕战国时齐人冯驩投靠孟尝君田文。田文门下食客分三等:上等坐车,中等吃鱼,下等吃粗饭。冯驩列下等,他弹剑唱:“长铗归来乎,食无鱼。”田文把他列为中等,他又弹剑唱:“长铗归来乎,出无舆。”
(见《史记·孟尝君列传》)铗(jiá荚),剑,或说剑把。冯驩(huān欢),《战国策·齐策四》作冯谖(xuān宣)。 〔分湖便是子陵滩〕分湖在柳亚子家乡的吴江县。子陵滩,即七里滩,起自浙江建德梅城,迄于桐庐钓台,因东汉初严子陵隐居曾在此游钓而得名。这里柳指自己要回乡去隐居。 〔杨铁崖〕名维祯,字廉夫,元末明初诸暨(今浙江诸暨)人,当时的著名诗人。
〔先德旧畴〕先辈旧产。
纪念伟人的诗句
(一)横空出世韶山冲,引领革命旗帜红;赶走鬼子撵老蒋,中国命运从此通。
(二)思想传万代,华章珠玑放异彩;高鼻洋人亦读研,巨匠气慨全球骇。
(三)《诉衷情 赞耀邦》鞠躬尽瘁死方休,功绩耀千秋。呕心沥血憔悴,万事为民谋。拨乱事,救中流,走神州。改革开放,四化当先,亲定良筹。
(四)毛宇居 七律《颂导师》一领青衫运远谋,手无寸铁敌王侯。
拔山立海翻天浪,斩草除根解逆流。饥溺为心能得众,黔黎请命矢同仇。最难主义坚金石,百折不回气愈遒。
(五)柳亚子 七绝得坐光风霁月中,矜平躁释百忧空。与君一席肺腑语,胜我十年萤雪功。
(六)《喜读词二首》朱德昔上井冈山,革命得摇篮。千流归大海,奔腾涌巨澜。罗霄大旗举,红透半边天。路线成众志,工农有政权。无产者必胜,领袖砥柱坚。
几度危难急,赖之转为安。布下星星火,南北东西燃。而今势更旺,能不忆当年。风兴旺未艾,快马更加鞭。全团结紧,险峰敢登攀。
柳亚子的诗
1.《口号答云彬》 年代: 近代 作者: 柳亚子屈子怀沙逢乱国,贾生赋鹏值休明。忏除结习我知勉,不作苏俄叶赛宁。
2.《怀人诗十章 朱少屏》年代: 近代 作者: 柳亚子解衣推食寻常事,各有千秋志愿赊。莫道沪江轻薄地,市中还有鲁朱家。
3.《怀人诗十章 高吹万》年代: 近代 作者: 柳亚子西台痛哭谢唏发,眢井沉书郑忆翁。更向竹林携小阮,应无俗物恼王戎。
4.《阙题》年代: 近代 作者: 柳亚子天南义旅起堂堂,司隶威仪旧帝乡。小挫纵然闻洱海,大勋终望集昆阳。一成兴夏诛寒浞,三户亡秦忆楚王。好待收京传露布,十三陵畔奠先皇。
5.《闻宁太一噩耗痛极有作》年代: 近代 作者: 柳亚子

怀念柳亚子的诗词
独夫何丧苍生愿,豪杰成灰石骨哀!血溅武昌他日事,鬼雄呵护复仇来。6.《自题磨剑室诗词后》年代: 近代 作者: 柳亚子剑态箫心不可羁,已教终古负初期?能为顽石方除根,便作词人亦大痴。但觉高歌动神鬼,不妨入世任妍媸。只惭洛下书生咏,洒泪新亭又一时。
7.《狼星四首为熊味根起义皖中作》
年代: 近代 作者: 柳亚子狼星今敛角,胡运竟如斯!烽火连江表,英雄起誓师。侮亡原有训,仗义岂无词?惜未奇勋奏,凄凉皖水湄。
8.《闻萍醴义师失败有作》年代: 近代 作者: 柳亚子呜咽笳声怨,南朝王气消。赤乌吴正朔,黄犊汉歌谣。胡运百年永,楚风三户凋。招魂何处是?江汉水迢迢。
9.《怀人诗十章 沈道非》年代: 近代 作者: 柳亚子
垂虹亭畔论交日,黄歇城边买醉时。一自鸠兹江上去,暮云春树尽相思。
10.《海上题南社雅集写真》年代: 近代 作者: 柳亚子云间二妙不可见,一客山阴正独游。别有怀人千里外,罗兰、玛利海东头。
对革命英雄的缅怀的诗句
诗词全集七古 咏蛙一九一零年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五古 挽易昌陶一九一五年六月去去思君深 思君君不来 愁杀芳年友 悲叹有余哀衡阳雁声彻 湘滨春溜回 感物念所欢 踯躅南城隈城隈草萋萋 涔泪侵双题 采采余孤景 日落衡云西方期沆养游 零落匪所思 永决从今始 惊鸣鸡鸣鸡一声唱 汗漫东皋上 冉冉望君来 握手珠眶涨关山骞骥足 飞飚拂灵帐 我怀郁如楚 放歌依列嶂列嶂青且倩 愿言试长剑 东海有岛夷 北山尽仇怨荡涤谁家子 安得辞浮贱 子期竟早亡 牙琴从此绝琴绝最伤情 朱华春不荣 后来有千日 谁与共平生望灵荐杯酒 惨淡看铭旌 惆怅中何寄 江天水一泓七古 送纵宇一郎东行一九一八年云开衡岳积阴止 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吾为发浩歌 鲲鹏击浪从兹始洞庭湘水涨连天 艟艨巨舰直东指 无端散出一天愁幸被东风吹万里 丈夫何事足萦怀 要将宇宙看秭米沧海横流安足虑 世事纷纭何足理 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于今五百年 诸公碌碌皆余子平浪官前友谊多 崇明对马衣带水 东瀛濯剑有书还我返自崖君去矣 .四言诗 祭母文一九一九年十月呜呼吾母 遽然而死 寿五十三 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 其他不育 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 艰辛备历摧折作磨 因此遭疾 中间万万 皆伤心史 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 只有两端 一则盛德 一则恨偏吾母高风 首推博爱 远近亲疏 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感动庶汇 爱力所及 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 不存欺心整饬成性 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 皆有条理 头脑精密劈理分情 事无遗算 物无遁形 洁净之风 传遍戚里不染一尘 身心表里 五德荦荦 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 恨偏所在 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 有求不获精神痛苦 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 倾地一角 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 介在青黄 病时揽手 酸心结肠但呼儿辈 各务为良 又次所怀 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 大小亲疏 均待报赍 总兹所述 盛德所辉必秉悃忧 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 必补遗缺 念兹在兹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 春晖朝霭 报之何时 精禽大海呜呼吾母 母终未死 躯壳虽隳 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 有生一日 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 时则苦短惟挈大端 置其粗浅 此时家奠 尽此一觞 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尚飨虞美人 赠杨开慧一九二零年堆来枕上愁何状 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怎难明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晓来百念皆灰烬 倦极身无恁 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贺新郎 赠杨开慧一九二三年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 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 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已吾和汝 人有病 天知否今朝霜重东门路 照横塘半天残月 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 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 又恰象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 和云翥沁园春 长沙一九二五年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候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菩萨蛮 黄鹤楼一九二七年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西江月 秋收起义一九二七年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西江月 井冈山一九二八年秋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人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重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清平乐 蒋桂战争一九二九年风云突变 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洋再现红旗跃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采桑子 重阳一九二九年十月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 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如梦令 元旦一九三零年一月宁化 清流 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山下 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一九三零年二月漫天皆白 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 风卷红旗过大关此行何去 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 十万工农下吉安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一九三一年春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 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 不周山下红旗乱渔家傲 反第二次大围剿一九三一年夏白云山头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林逼 飞将军自重霄入七百里驱十五日 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千军各卷席有人泣 为营步步嗟何及菩萨蛮 大柏地一九三三年春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行动上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清平乐 会昌一九三四年夏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十六字令三首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五年其一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 离天三尺其二山 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 万马战犹酣其三山 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 赖以拄其间忆秦娥 娄山关一九三五年二月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
沁园春雪柳亚子对这首词
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在全全军的领导地位。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塬 yuán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顶上平坦。 )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这首词分上下两片。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据有关专家考证,上述议论是在湖南省立第四师范读书听杨昌济先生的修身课时所记,但有他自己的发挥(参看李锐:《早年读书生活·一个用心听讲的》)。 这里,引人注目地将“圣贤”与“豪杰”作了概念上的区分:“豪杰”即是“办事之人”,而所谓“办事”则指“建立事功”(同上),即在具体的事业上建立了“大功大名”,成为一代杰出军事家或政治家,但“歉于品德”,没有自己的思想体系,而缺乏精神的影响力。
“圣贤”则不同,在以后的著作里,曾解释说:“所谓圣人,而最大之思想家也。 ”(《体育之研究》)“圣人,既得大本者也;贤人,略得大本者也。”(1917年8月20日致黎锦熙书)这就是说,圣贤已超越了具体的事功,达到了对“大本大源”即人类、宇宙本源(真理)的根本体认,以思想、学术影响当代与后世,成为“传教之人”,即“改造人类灵魂,净化世俗风气的精神导师”(参看陈晋:《的文化性格·圣贤精神》)。 这两类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自然很不相同;而则显然以将“豪杰”与“圣贤”集于一身为己志,既要称一世之雄,也要做“百代帝王”,从根本上影响中国与世界。
自然,这都是早年的豪言壮语。但年轻时代立下的大志看来是影响的一生的。 研究者早已指出,建国后的许多大胆试验都根源于他早年的理想,并称之为“返祖现象”(参看李锐:《的早年与晚年·关于功过是非的一些看法》)。以早年对“豪杰”、“圣贤”的区分与不同评价,来看中年所写的《沁园春雪》,我们自不难发现,在词里论及的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以至成吉思汗,都只是“豪杰”之士,他们虽有“大功大名”,都“略输文采”“稍逊风骚”,歉于品德、思想,因此,是“办事之人”,而非“传教之人”,仅“一代帝王”,而非“百代帝王”。
如此,“今朝”的“风流人物”当是的自况。但其所抒发的,并不是《沁园春雪》发表时,许多人所说的“帝王思想”,而不过是重申他早年立下的“集豪杰与圣贤于一身”的大志。但在1945年向世人公开这样的志向,却是意义重大的。此时历史正处于“黑暗的中国”向“光明的中国”的大转折中,作为新中国的创建者的在军事、政治上的丰功伟绩已是举世公认,《沁园春雪》的发表意味着从不满足于现状的向全中国与全世界宣布他的下一个奋斗目标:他要超越历史上所有的英雄豪杰,也要超越已成为历史的过去的自己,追求“圣贤”的人格理想,要做“传教之人”,自觉地用思想来改造人类的灵魂、改造中国与世界。
历史确实也从此进入“的时代”。

怀念柳亚子的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