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的将来想做高中语文老师,中文系考研方向?
最好是考汉语言文字或者是现代汉语方向的研究生,这两个方向比较合适。 我学的是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现在是一名高中的语文教师,觉得自己读研期间所学的知识对高中语文教学很有帮助。因为现在的高中语文课本重古诗与古文,在讲解时完全可以加进去自己在读研期间所学的文字与训诂学的知识,这对更好的理解古诗古文的大意、做题都很有帮助。
希望可以帮到你~~
跨专业考研考中文系的问题,中文系专业的分类及就业方向。
中文系的研究方向:主要方向有文艺学方向,古代文学方向,语言学方向,对外汉语方向,现代汉语方向,古代汉语方向,新闻学方向,传播学方向,广播电视艺术方向。研究方向的区别:偏向考虑就业,总体来说差别不是太大,文艺学和古代汉语就业相对面要窄一点,现当代文学可能稍微好点。如果以后想当老师,建议现当代文学。文字学方向很好,高校很缺这方面人才。
至于语言学是很热门的方向,在我国以后会有较大发展和更深的研究方向。
作为一名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需要背哪些经典文章?
首先祝贺你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 应该背过的篇目:小学+中学+一些中小学课本未选、但比较著名的篇目。比如:诗经《七月》、庄子《逍遥游》、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柳宗元的《石渠记》等等。 应该熟读的篇目,不再一一列举了,给你一个书目: --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生阅读书目 一 先秦两汉书目 十三经注疏 阮元 中华书局1957年用四部备要本重印 全四十册
中华书局1982年用原世界书局缩印本影印全二册 四书章句集注 四部备要本 论语译注 杨伯峻 中华书局1981年修订重印 论语新解 钱穆 孟子译注 兰州大学中文系 中华书局1660年版 孟子正义 焦循 墨子闲诂 孙诒让 中华书局1954年重印 老子本义 魏源 中华书局1955年重印
老子校诂 马敍伦 中华书局1974年版 重订老子正诂 高亨 中华书局1959年版 老子校释 朱谦之 龙门书局1958年版 中华书局1963年新一版 老子新译 任继愈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庄子解 王夫之 中华书局1981年重印 庄子集释 郭庆藩 中华书局1978年重印
列子集释 杨伯峻 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版 中华书局1979年版 管子集校 郭沫若、闻一多、许维遹 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荀子集解 王先谦 韩非子集释 陈奇猷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 韩非子集释补 陈奇猷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版 吕氏春秋集释 许维遹 古籍刊行社 春秋左传集解 杜预注 孔颖达疏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春秋左传注 杨伯峻 中华书局1981年版 左传译文 沈玉成 中华书局1981年版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 国语韦昭注二十一卷 顾广圻 四部丛刊影印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校点本 战国策高诱注三十三卷(宋)姚宏校正续注 士礼居仿宋刻本 武昌局翻刻本 顾广圻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校点本
诗三家义集疏 王先谦 毛诗正义 孔颖达 见十三经注疏 诗集传 朱熹 上海古籍1980年版 诗经通论 姚际恒 中华书局1958年版 诗义会通 吴闓生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 诗选与校笺 闻一多 收入《闻一多全集》选刊之四 诗经选 余冠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诗经选译(增补本) 余冠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诗经今注 高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版 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 孙作云 中华书局1979年重印 诗三百篇探故 朱东润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诗经韵读 王力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诗经研究论文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楚辞章句 楚辞补注 王逸注 洪兴祖补注 中华书局1957年用四部备要本重印 楚辞集注 朱熹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楚辞通释 王夫之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重印 山带阁注楚辞 蒋骥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 屈原赋注十卷 通释两卷 戴震 万有文库第一集 楚辞书目五种 姜亮夫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版
屈原赋校注 姜亮夫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屈赋通笺 刘永济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屈赋新编 谭介甫 中华书局1978年版 离骚纂义 游国恩 楚辞注疏长编第一编 中华书局1981年版 离骚语义疏解 王泗原 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版 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 林庚 上海古籍1981年重印
天问论笺 林庚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楚辞论文集 游国恩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楚辞论文集 蒋天枢 陜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楚辞韵读 王力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楚辞选 马茂元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1980年重印 楚辞研究论文集 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
中国古代神话 袁珂 山海经笺疏 郝懿行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 先秦散文选注 罗根泽 汉魏六朝散文选 陈钟凡 盐铁论校注 王利器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论衡集解 刘盼遂 中华书局1959年版 潜夫论笺 汪继培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中华书局1979年版 贾谊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
晁错集注释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枚叔集 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司马长卿集 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扬子云集 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张河间集 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蔡中郎集 四部备要本 史记 司马迁 汉书 班固
后汉书 范晔 史记三家注 史记集解 裴駰 史记索引 司马贞 史记正义 张守节 汉书补注 王先谦 商务印书馆1959年重印 汉书管 杨树达 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 后汉书补注 惠栋 后汉书集解 王先谦 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淮南子高诱注 《诸子集成》中华书局本 世界书局本 第七册
说苑 刘向 四部丛刊影印明钞宋本 新序 刘向 四部丛刊影印明刻本 文选李善注(有关部分) 中华书局1977年缩印本 文选六臣注(有关部分) 四部丛刊影宋本 古诗十九首集释 隋树森 中华书局1955年版 玉台新咏(有关部分) 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明寒山赵氏刊本1958年重印
乐府诗集(有关部分) 郭茂倩 中华书局1979年点校本 古诗源(有关部分) 沈德潜 中华书局1977年重印本 古诗纪(有关部分) 冯惟讷 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有关部分) 丁福保 中华书局1959年版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有关部分) 逯钦立 中华书局1983年版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有关部分) 严可均 中华书局1965年重印
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 中华书局 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 中华书局 中国历代诗歌选(有关部分) 林庚、冯沅君 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上) 北大中文系 -- 作者:tecdai -- 发布时间:2004-3-219:30:58 -- 二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书目 孔北海集评注 孙至诚 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孔少府集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
曹操集 中华书局1959年版 魏武帝魏文帝诗注 黄节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曹子建诗注 黄节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曹集铨评 丁晏 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年版 建安七子集校注 吴云 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三曹研究资料滙编 河北师院中文系 中华书局1981年版
王粲集 中华书局1980年版 诸葛亮集 中华书局1960年版 阮籍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阮步兵咏怀诗注 黄节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嵇康集校注 戴明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陆士衡诗注 郝立权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陆机集 中华书局1982年版
靖节先生集 陶澍 集注 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排印本 陶渊明集 王瑶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陶渊明集校注 逯钦立 中华书局1979年版 陶渊明研究资料滙编 中华书局1962年 陶渊明诗文滙评 中华书局1961年 陶渊明 中华书局1965年 谢康乐诗注 黄节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谢灵运\\集校注 顾绍柏 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鲍参军集注 钱仲联增补、集说、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增订 谢宣城集校注 曹融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谢宣城诗注 郝立权 庾子山集注 倪璠 中华书局1981年版 庾信诗赋选 谭正璧、纪馥华选注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
汉魏六朝赋选 瞿蜕园 上海古籍出版社1964、1979版 汉魏六朝小说选 徐震堮 汉魏六朝文絜笺注 许櫣评选 黎经诰笺注 汉魏六朝散文选 陈钟凡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 中华书局 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上) 北大中文系 北大出版社 水经注疏 杨守敬 熊会贞 科学出版社1957年影印 洛阳伽蓝记校注 范祥雍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修订重版
洛阳伽蓝记校释 周祖谟 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 旧小说(甲集) 吴曾祺 辑 商务印书馆1914初版1957年重印 古小说钩沉 鲁迅 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1973年版 太平广记(有关部分) 李昉 中华书局1961、1982年印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有关部分)严可均 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有关部分) 丁福保
乐府诗集(有关部分) 郭茂倩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有关部分) 逯钦立 古诗源 (有关部分) 沈德潜 古诗纪(有关部分) 冯惟讷 古谣谚(有关部分) 杜文澜 玉台新咏(有关部分) 徐陵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 萧涤非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中古文学史论 王瑶 北大出版社1986年版
汉魏六朝诗论丛 余冠英 汉魏乐府风笺 黄节 乐府诗论丛 王运熙 乐府文学史 罗根泽 中古文学史论文集 曹道衡 八代诗史 葛晓音 陜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魏晋诗歌艺术原论 钱志熙 北京大学出版社 魏晋玄学 汤用彤 中华书局1985年版 理学、佛学、玄学 汤用彤 北大出版社1990年版
世说新语笺疏 余嘉锡 中华书局1983年版 搜神记 干宝 搜神后记 陶潜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张溥 汉魏丛书 三国志
64、

将来想做高中语文老师_中文系考研方向
晋书 宋书 北史 南史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 唐长孺 三联书店1978年重印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 唐长孺 三联书店1978年重印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拾遗 唐长孺 中华书局1983年版 东晋门阀政治 田余庆 魏晋南北朝隋初唐史 王仲荦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 王运熙、杨明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文心雕龙注 范文澜 诗品注 陈延杰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王子安集注 蒋清翊 光绪间刻本 王元功文集五卷本会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杨烱集 中华书局1981年版 卢照邻集 中华书局1981年版 骆临海集笺注 陈熙晋笺注 中华书局1961年版 陈子昂集 中华书局1960年版
陈子昂研究 韩理洲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曲江集 张九龄 四部备要本 孟浩然集 四部备要本 孟浩然诗选 陈贻焮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王右丞集笺注 赵殿成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重印 王维诗选 陈贻焮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重印 李太白全集 王琦 中华书局1981年修订版
李白集校注 瞿蜕园 朱金城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杜诗详注 仇兆鳌 中华书局1979年版 钱注杜诗 钱谦益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再版 杜臆 王嗣奭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影印 读杜心解 浦起龙 中华书局1978年重印 杜诗镜铨 杨伦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排印本
读杜诗说 施鸿保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
62、1964年印 杜甫研究 萧涤非 山东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1961年印 杜甫评传 陈贻焮 上海古籍出版社19
83、1988年版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滙编:杜甫卷 中华书局1964年版1982重印 王昌龄诗注 李云逸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高适诗集编年笺注 刘开扬 中华书局1982年版
岑参集校注 陈铁民 侯忠义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元次山集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年版 钱考功集 四部丛刊本 韦苏州集 四部丛刊本 刘随州集 四部丛刊本 李君虞集 席氏本 卢纶诗集校注 刘初棠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华阳集 席氏本
孟东野诗注 陈延杰 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孟东野诗集 华忱之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张籍诗集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 张籍诗注 陈延杰 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长江集 四部丛刊影印本 王建诗集 中华书局1959年版 韩昌黎文集校注 马其昶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韩昌黎诗系年集释 钱仲联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柳宗元集 中华书局1979年版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滙编:柳宗元 中华书局1964年版 刘禹锡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白居易集 中华书局1979年版 白香山诗集 汪立名编注 四部备要本 白居易诗评述滙编 陈友琴 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
元氏长庆集 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影印 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 中华书局1959年版 李贺诗集 叶葱奇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1980年重印 樊川诗集注 冯集梧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重印 樊川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校点本 玉溪生诗笺注 冯浩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标点本
樊南文集详注 冯浩 四部备要本 樊南文集补编 钱振伦 钱振常注 四部备要本 温飞卿诗集笺注 曾益 顾予咸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校点本 孙可之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影印宋蜀刻本 罗昭谏集 四库全书著录 皮子文薮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校点新本 唐甫里先生文集 四部丛刊影印本
聂夷中诗 杜荀鹤诗 中华书局1959年断句排印本 韦庄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韦庄词校注 夏承焘 刘金城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南唐二主词校订 王仲闻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花间集评注 李冰若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全唐诗 乐府诗集(有关部分) 全唐文
说郛 唐人小说 汪辟疆校录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重印 唐宋神奇集 鲁迅校录 文学古籍刊行社印本 本事诗 孟棨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 唐语林 王谠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云溪友议 范摅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唐摭言 王定保 古典文学出版社
唐国史补 李肇 古典文学出版社 唐诗纪事 计有功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五代史 新五代史 文献通考 历代诗话正续编 何文焕 丁福保 中华书局1981年版 清诗话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一版 清诗话续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诗话总龟 阮阅 四部丛刊影印本
苕溪渔隐丛话 胡仔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标点本 诗人玉屑 魏庆之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重印 诗薮 胡应麟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新版 历代诗话 吴景旭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 随园诗话 袁枚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点校本 瓯北诗话 赵翼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点校本
昭昧詹言 方东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校点本 带经堂诗话 王士祯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宋诗话辑佚 郭绍虞 中华书局1980年版 原诗 叶燮 饮冰室诗话 梁启超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宋诗话考 郭绍虞 中华书局1979年版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陈寅恪 元白诗笺证稿 陈寅恪
唐诗杂论 闻一多 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 隋唐五代史纲 韩国磐 中国通史简编 范文澜 唐代科举与文学 傅璇琮 中国文学简史 林庚 北大出版社1988年重印 唐诗综论 林庚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唐诗论丛 陈贻焮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唐代诗人丛考 傅璇琮 中华书局1980年版
唐诗人行年考 谭优学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唐人行第录 岑仲勉 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 程千帆诗论选集 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 程千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唐人选唐诗(十种) 上海古籍出版社新版 全唐文纪事 中华书局 唐才子传
唐人说荟 唐音癸签 胡震亨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排印本 旧唐书 新唐书 唐会要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袁行霈 北大出版社1987年版 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 罗宗强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汉唐文学的嬗变 葛晓音 北大出版社1990年 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 葛晓音 北大出版社1998年版 唐诗小集(丛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作者:tecdai -- 发布时间:2004-3-219:31:50 -- 三 宋元明清书目 小畜集 四部丛刊本 小畜外集 四部丛刊本 河东先生集 四部丛刊本 珠玉词 晏殊 宋六十名家词本 范文正公集 四部丛刊本 乐章集 宋六十名家词本 梅尧臣集编年校注 朱东润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苏学士文集 四部备要本 苏舜钦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新一版 欧阳文忠全集 四部备要本 欧阳文忠公文集 商务印书馆1958年重印 六一词 欧阳修 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 嘉佑集 苏洵 四部备要本 司马文正集 司马光 四部备要本
元丰类稿 曾巩 四部备要本 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中华书局1959年版 王文公文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校点本 王荆公诗文沈氏注 沈钦韩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
59、1962年排印本 王荆公诗笺注 李璧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 王安石 邓广铭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施注苏诗 施元之 四库全书著录 补注东坡先生编年诗 查慎行 乾隆间刻本 苏诗合注 冯应榴 光绪九年刻本 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 王文诰 嘉庆间刻本、光绪间刻本 苏诗补注 翁方纲 苏轼文集 中华书局1986年标点本 苏轼乐府笺 龙榆生 商务印书馆1958年 苏轼评传 曾枣庄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栾城集 苏辙 四部丛刊本 豫章黄先生文集 黄庭坚 四部丛刊本 山谷诗集注 四部备要本 豫章黄先生词 龙榆生校点 中华书局1957年版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滙编:黄庭坚和江西诗派卷 中华书局1978年版 淮海居士长短句 龙榆生校点 中华书局1957年版 淮海词笺注 杨世明注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王光年增注 中国书店1985年版 晁氏琴趣外编 龙榆生校点 中华书局1957年版 济北晁生鸡肋集 四部丛刊本 后山居士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本 后山诗注 任渊 四部丛刊本 后山诗注补笺 冒广生 商务印书馆1936年 张右史文集 张耒 四部丛刊本 柯山词 龙榆生校 中华书局1957年
片玉集 陈元龙集注 强村丛书本 清真集 中华书局1981年版 东山词
请教一下,诗词研究属于中文系考研的哪个方向?古典文学派别研究又属于哪一方向?
不对的!古典文学不要考了,是训诂、小学什么的。诗词研究好像一般没这样分的,古代文学是按朝代分的,一个朝代所有的东西都要研究。要有的话就放在古代文学里。你看东南大学这个: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将来想做高中语文老师_中文系考研方向
01古典诗词研究02古典戏曲小说03中国文学批评史考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研究生
多读一些经典原著。如果觉得多的话可以读一些文选。另看一下《文心雕龙》《诗品》《沧浪诗话》《人间词话》,会对考研时答题有帮助。还有北大教授的论文和作品都可以看一下。还有推荐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钞》 你现在大一,时间很充足,当中很多都可以背一下。然后这里有个背诵篇目表第一学期
1、蒹葭 《诗经》
2、《移居》二首 陶渊明
3、陌上桑 汉乐府
4、短歌行(其一) 曹操
5、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6、前赤壁赋 苏轼
7、燕歌行 高适
8、屈原 离骚
9、有所思 乐府民歌
10、上邪
11、东门行
12、十五从军行
13、行行重行行 古诗十九首
14、涉江采芙蓉
15、迢迢牵牛星
16、明月河皎皎
17、步出城东门
18、长歌行
19、谏逐客书 李斯
20、洛神赋 曹植
21、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22、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曹操
23、七哀诗(三首) 王粲
24、悲愤诗 蔡琰
25、燕歌行 曹丕
26、白马篇 曹植
27、野田黄雀行 曹植
28、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阮籍
29、咏怀诗(嘉树下成蹊) 阮籍
30、咏怀诗(一日复一夕) 阮籍
31、咏史诗(弱冠弄柔翰) 左思
32、咏史诗(郁郁涧底松) 左思
33、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陶渊明
34、归园田居(野外罕人事) 陶渊明
35、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 陶渊明
36、乞食 陶渊明
37、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
38、白日沦西阿 陶渊明
39、登池上楼赋 谢灵运
40、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 鲍照
41、玉阶怨 谢眺
42、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谢眺
43、寄王琳 庾信
44、重别周尚书 庾信
45、西周曲 乐府民歌
46、木兰诗
47、敕勒歌
48、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49、长安古意 卢照邻
50、从军行 杨炯第二学期
51、戏答元珍 欧阳修
52、雨巷 戴望舒
53、透明的夜 艾青
54、乡愁 余光中
55、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56、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57、逍遥游(节选) 庄子
58、对月吟 (德)歌德
59、小花 (俄)普希金
60、啊,人应当像人 (匈)裴多菲
61、我歌唱“自己” (美)惠特曼
62、你所见到的只是自己的影子 泰戈尔《飞鸟集》
6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俄)普希金
64、十四行诗 莎士比亚
65、西风颂 雪莱
66、有的人 臧克家
67、娘 邵燕祥
68、一片槐树叶 纪弦
69、错误 郑愁予
70、苹果树下 闻捷
71、我 冀访
72、麦地 海子
73、嫁给幸福 汪国真
74、岁月 骆一禾
75、二十世纪的“死魂灵” 张志民
76、远和近 顾城
77、一代人
78、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梁小斌
79、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开始 艾青
80、古罗马的大斗技场 艾青
81、边界望乡 洛夫
82、双桅船 舒婷
83、致橡树 舒婷
84、冬 穆旦
85、古寺 北岛
86、回答
87、相信未来 食指
88、春天遂想起 余光中
89、悬崖边的树 曾卓
90、向困难进军 郭小川
91、七月 《诗经》
92、鹿鸣
93、相鼠
94、子衿
95、采微
96、东山
97、君子于役
98、湘夫人 屈原
99、非攻 墨子10
0、劝学篇 荀子第三学期10
1、正气歌 文天祥10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10
3、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10
4、春日 朱熹10
5、题临安邸 林升10
6、墨梅 王冕10
7、石灰吟 于谦10
8、朝天子?
咏喇叭 王磐10
9、竹石 郑燮1
10、己亥杂诗 龚自珍1
11、雁门道中书所见 元好问1
12、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1
13、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1
14、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李煜1
15、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1
16、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1
17、《论语》十则
1
1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1
1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
20、鱼我所欲也1
21、曹刿论战 《左传》1
22、三峡 郦道元1
23、与朱元思书 吴筠1
24、出师表 诸葛亮1
25、桃花源记 陶渊明1
26、五柳先生传1
27、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韩愈1
28、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1
29、陋室铭 刘禹锡1
30、岳阳楼记 范仲淹1
31、醉翁亭记 欧阳修1
32、赠白马王彪 王粲
1
33、在狱咏蝉 骆宾王 1
34、度大庾岭 宋之问1
35、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1
36、龟虽寿 曹操1
37、“假如有一天他回来了” 莫?
梅特林克 1
38、使至塞上 王维1
39、爱情1
40、黄鹤楼 崔颢 1
41、望岳 杜甫1
4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
43、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1
44、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1
45、秋词 刘禹锡1
4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
47、赤壁 杜牧
1
48、忆江南(梳洗罢) 温庭筠1
4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1
5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第四学期1
51、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1
52、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1
53、过故人庄 孟浩然1
5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1
55、山居秋暝 王维1
56、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1
57、出塞 王昌龄1
58、西宫春怨1
59、闺怨1
60、哀郢1
61、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1
6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
63、蜀道难 李白1
64、将进1
65、行路难1
66、渡荆门送别1
67、梦游天姥吟留别1
68、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1
69、蒿里行 曹操1
7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
71、秋浦歌1
72、望天门山1
73、次北固山下 王湾1
74、兵车行 杜甫1
75、登高1
76、蜀相1
77、春望1
78、新安吏

将来想做高中语文老师_中文系考研方向
179、石壕吏1
80、新婚别1
8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
82、赠花卿1
83、江南逢李龟年1
84、春夜喜雨1
85、江畔独步寻花1
86、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1
87、游子吟 1
88、轻肥 白居易1
89、杜陵叟1
90、卖炭翁1
91、长恨歌1
92、琵琶行1
93、赋得古原草送别1
94、观刈麦
1
95、钱塘湖春行1
96、雁门太守行 李贺1
97、泊秦淮 杜牧1
98、贾生 李商隐 1
99、无题 20
0、锦瑟第五学期20
1、别声响 费?
伊?
丘特契夫20
2、不一定 A?
萨阿强20
3、沉默吧,疲倦的魂灵 斯巴尔巴罗20
4、沉重的时刻 里尔克20
5、憧憬 斯特朗20
6、当你年老 译海20
7、等着我吧…… 西蒙诺夫20
8、短诗四首 奥克塔维奥?
帕斯20
9、多年了我已经离开家园 艾米莉?
狄金生
2
10、帆 莱蒙托夫2
11、仿佛 泰戈尔2
12、风 里斯蒂娜?
罗赛2
13、风 R?
L?
斯蒂文森2
14、俘虏 托马斯—罗斯2
15、父亲说我爱发脾气 杰多娃2
16、歌德的自勉诗 歌德2
17、给 雪莱2
18、给生活以时间 斯特朗2
19、谷子成熟了 裴多菲2
20、光 鲍迪伦2
21、话 狄金森2
22、还不 亨利?
泰勒2
23、缓步 玛丽?
柯勒律治 2
24、活泼地歌唱 沙米索2
25、戒指 格里高勒?
菲鲁
2
26、金香木花 泰戈尔 2
27、例证 奥克塔维奥?
帕斯 2
28、留在门口的便条 莉莉?
彼得2
29、没有人会记得这一朵蔷薇 迪金森2
30、没有一条船能象一本书 狄更生2
31、默爱 米斯特拉尔2
32、海螺——给纳达丽妲、希美奈思 洛尔迦2
33、假如我能弥合一个破碎的心灵 狄金森2
34、普通人 希克梅特2
35、强者的座右铭 詹姆斯2
36、切莫说什么情竭力已衰 古?
阿?
贝克尔
2
37、情侣 奥克塔维奥?
帕斯2
38、人间与天堂 莱蒙托夫2
39、生活宛如乘公共汽车 A?
萨阿强2
40、诗的图画 卡.威廉斯 2
41、十行诗 2
42、时机 布莱克 2
43、四月 希梅内斯2
44、生日 坂诘由纪子2
45、为什么…… 坂房枝2
46、忠 诚 罗伯特?
弗罗斯特2
47、唯一的光明 泰戈尔2
48、慰藉 佩欣斯?
斯特朗2
49、我爱过你 普希金2
50、我人虽在而心神不定 卡蒙斯
第六学期2
51、我啜饮过生活的芳醇 狄金生2
52、我的祈祷 泰戈尔2
53、我的心灵和我的一切 卡蒙斯2
54、魔力的天然 2
55、我活着 希梅内斯2
56、我生活在爱里 泰戈尔2
57、我听见(诗三首) 安?
勃朗迪亚娜2
58、摇篮曲2
59、我用一支弹弓 卡蒙斯2
60、爱情是不见火焰的烈火2
61、我曾经爱过你 普希金2
62、无题 卞之琳2
63、无题 卞之琳2
64、无题 卞之琳
2
65、无题 卞之琳2
66、一切 北岛2
67、无题 卞之琳2
68、无题 鲍罗杜林2
69、毋忘多 法勤斯雷本2
70、希望 雪莱2
71、小溪和海浪 朗费罗 2
72、星 莱蒙托夫2
73、白 云 赫尔曼?
黑塞2
74、幸福和不幸 海涅2
75、幸福在等待你 斯特朗2
76、也许 卡尔?
桑德堡2
77、威尼斯船歌 穆 尔2
78、易碎的心 根纳季?
阿列克谢耶夫2
79、因为我爱你 奥瓦迪亚
2
80、鹰 A?
雅申2
81、 萨拉?
梯斯苔尔2
82、永恒的吻 吉?
阿波里奈2
83、悠闲 威廉?
亨利?
戴维斯2
84、雨同我 卞之琳2
85、远景 索雷斯库2
86、远行者 R?
L?
斯蒂文生2
87、在你的理想和希望里 珍黛妮?
沙阿2
88、赠品 泰戈尔2
89、时 代 R?
S?
托马斯2
90、詹尼吻了我 亨特2
91、召唤 泰戈尔2
92、思绪之束 桑德堡2
93、易碎物 基乌斯2
94、如果白昼落进…… 聂鲁达
2
95、子夜读信 洛夫2
96、总有一天 雪迪2
97、最后的交易 泰戈尔2
98、皓 月 魏尔伦2
99、一阵风的美丽 30
0、赠别 穆旦
小生明年高考,自小酷爱古诗词,爱中国古文化,不知大学修什么系,还望帮助。(本人目前主观修中文系,想
这是我朋友之前跟我说的:对外汉语的中文核心科学分只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半 就是我们学四个学期的古代文学他们只学两个学期。。。。其他同理。。。 找工作嘛,也未见得 其实读中文系的最专业对口的工作就是继续读书搞研究。。。 不知道lz同学是高考还是考研 如果是高考,而且真心喜欢比较文学,建议本科生读外院的,然后考中文系比较文学的研究生。。。
语言底子薄的,学比较文学吃大大大亏希望可以帮到你 满意请采纳更多小生性格内向,自小于文字为伴,真心喜欢文学,只是不知以后就业怎么办。中文系,就业难吗?你学的好到哪都不用愁 ~~~~~~有以下就业前景: 我觉得你喜欢就好 都挺适合你的公务员、编辑、记者、文秘文助、语文老师 中文教授
谢谢喽最新将来想做高中语文老师,中文系考研方向?
可以看看这篇名叫2018高中语文老师致高一新生的一封信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将来想做高中语文老师,中文系考研方向?
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2018高中语文老师致高一新生的一封信无论是书声琅琅的课堂、书香氤氲的图书馆,还是声情并茂的国学经典朗诵比赛、言辞如珠玑的辩论赛、文才耀星斗的文学创作大赛、笔酣而墨饱的书法展等活动,都将为每一位学子打开姿态万千的语文世界。下面是小编带来的2018高中语文老师致高一新生的一封信,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亲爱的同学: 祝贺你以优异成绩在中考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高中2018级的一名新生。欢迎你迈进我们朝气蓬勃而又美丽优雅的**高中校园,开启新的人生旅程! 升入高中,意味着你将逐渐长大和成熟,将要独立面对更广阔的社会与人生。**高中是更高的起跳平台,将助你更好地提升;**高中是更精彩的发展舞台,将促你更快地成长!
亲爱的同学,也许你知道,**高中是**市重点高中,是自治区示范性高中,但或许你不知道,**高中经过严格的申报程序,在2015年12月获**教育厅批准成为自治区首批语文学科课程基地(全区仅有2所高中获此殊荣)。这标志着我校跻身全区语文课改的先进行列,将引领全区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促进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无论是书声琅琅的课堂、书香氤氲的图书馆,还是声情并茂的国学经典朗诵比赛、言辞如珠玑的辩论赛、文才耀星斗的文学创作大赛、笔酣而墨饱的书法展等活动,我校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和新的突破,都将为每一位贺高学子打开姿态万千的语文世界。
来吧,亲爱的同学,请加入我们语文课程基地建设团队吧!在我们的团队中积淀丰厚的文化素养,练就过硬的学习本领,为三年后高考取得优异的语文成绩,成功考取理想的重点大学,更为自己今后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你永远不会独行,因为我们会陪在你的身边。下面,是我们给你关于语文学习方面的温馨提示:
一、听:听听新闻,关注国内外时事热点,尽可能多积累新闻标题;听听“百家讲坛”,文史不分家,尽可能多积累哲思名句。通过多听多思,提高语感,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二、说:锻炼口才。每天跟、朋友进行沟通交流,把每天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用语言流畅、生动、自然地表达出来。尽量分条陈述,层次清晰。
三、读:阅读文化经典,陶冶人文情操。推荐书目:《论语》《红楼梦》(曹雪芹)、《三国演义》(罗贯中)、《资治通鉴》(司马光)、《家》(巴金)、《边城》(沈从文)、《大卫?
科波菲尔》(狄更斯)、《巴黎圣母院》(雨果)、《堂吉诃德》(塞万提斯)、《高老头》(巴尔扎克)、《谈美》(朱光潜)、《文化苦旅》(余秋雨)、《行者无疆》(余秋雨)、《三国那些事儿》(昊天牧云)、《大国崛起》(唐晋主编)、《秦朝穿越指南》(张不叁)、《当代时文的文化思辨》(余绪 石海红)、《哈佛凌晨四点半》(韦秀英 )、《美的历程》(李泽厚)。要求写2-3篇读后感,为开学参加“**高中名著阅读”征文比赛做准备。
四、写:每天坚持写一页钢笔字,要求使用方格纸,一笔一划,认真练习,力求整齐、干净、美观、漂亮、大气。工整美观的书写是高考胜出之重要条件。开学后学校将组织高一年级全体参加规范字书写等级测评。
五、背:背诵初中所有要求背诵的基本篇目(高考默写考查必备篇64篇中,初中占50篇),要求能理解篇目的主要内容,默写重点段落或重要句子。开学后学校将举行高一年级名篇名句默写竞赛。
六、练:请找来《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新课标Ⅲ卷语文试题》(2018年广西语文高考题)做一做。初高中训练题型有差异,请提前了解高考题型。
七、准备好必备用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出版社,第六版)、《成语大辞典》《语文知识手册》(高中最新版)、《司马彦硬笔楷书字帖》(以古诗词为主)。
亲爱的同学,让我们一起走过这芳草菁菁花似锦的青春旅途吧!我们一起在清雅的诗词里体会唐风宋韵,一起在太史公的无韵离骚中感受英雄情怀,一起在徐志摩的康桥倒影旁领略翩翩风度,一起在莎翁和曹禺的精彩戏剧中悟得悲悯人性。无论你喜欢的是《野草》《呐喊》的深邃性,是《花间词》《漱玉词》的小清新,是《哈利波特》《魔戒》的魔幻感,还是《福尔摩斯》《盗墓笔记》的逻辑狂,你都能和我们一起发现、一起分享青春旅途中美丽动人而值得铭记的风景。因为我们深深懂得,每一个生命都一样精彩,每一个梦想都值得灌溉,每一朵浪花都可以澎湃!
亲爱的同学,要赢得高中的胜利必先赢得如今的暑假,请你从现在做起,在假期里做好充分的准备,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吧!少年振衣,岂不可作千里风幡看?少年瞬目,亦可壮作万古清流想。如此风华,如此岁月,愿你的精彩与众不同! 祝愿你的高中之旅精彩纷呈!最新2018高中语文老师致高一新生的一封信可以看看这篇名叫12岁男孩打游戏赚钱月入3万 该不该力挺?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2018高中语文老师致高一新生的一封信
日前有媒体报道,江西南昌12岁男孩小新,因为擅长打某款游戏获得游戏直播平台青睐,之后成为实况主播,平均每日吸引5万至6万人线上收看,让他月收入高达3万元人民币。对于一些人的质疑,小新的母亲王女士说,时代已经不同了,对孩子横加批评是不公平的。小小少年郎靠打游戏赚钱是不务正业吗?该不该力挺?
12岁男孩打游戏月入3万 母亲力挺:时代不同了每天放学回家,小新几乎都会进行直播,可能是年纪还小的原因,他很少说话,默默地用游戏技巧证明自己的实力。最近,他利用新创的帐号,奇迹地取得18连胜的战果,成功晋升大师级别,还因此被网友称为“幼年厂长”。因为技术高超,小新成为了某直播平台的游戏实况主播,直播将近一个月,每次在线观众数量平均为5至6万人,黄金时段还一度高达14万人。小新每月的签约金高达3万元人民币,甚至有职业电竞团队来找他签约。
社会上普遍价值观认为,12岁的孩子应该要用功念书,而不是整天打游戏。小新的母亲却说,虽然也曾经担心游戏动会影响学业,但他真的很有天分,而且时代已经不同了,“12岁的小孩过钢琴10级、围棋国家队会被称为天才儿童,为什么游戏打到大师就要被批评?这很不公平!”
网友看法一:12岁男孩打游戏月入3万”值得效仿吗?社会上普遍价值观认为,12岁的孩子应该要用功念书,而不是整天打游戏。江西南昌12岁男孩小新,因为擅长打游戏,之后成为实况主播,平均每天吸引5万至6万人线上收看,让他月收入高达3万元人民币,甚至有职业电竞团队来找他签约。孩子的妈妈表示,虽然也曾经担心游戏会影响学业,但他真的很有天赋,而且时代已经不同了。
相信对于很多中国而言,摊上一个喜欢打游戏的孩子,就如同摊上了一个“熊”孩子般,气的人牙痒痒。孩子喜欢玩游戏,成了中国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一块心病,且久病难除,淤血不畅。很多为了能把孩子从虚幻的网络世界中解救出来,不惜采取“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举措,可惜孩子依旧沉迷于网吧,收效甚微。与小新的妈妈相比,我们的教育究竟缺少了什么?为什么我们孩子玩游戏成了一种“严重的负担”,而12岁男孩小新玩游戏却变成了一种“兴趣和天赋”,中国教育方式在这里发生了激烈的碰撞,时代的改变,让我们该如何正视孩子的教育。
对于儿子小新玩游戏的行为,其实从一开始,小新的母亲是有担忧的。这种担忧是大部分都有的一种顾虑,是本着学习为主的一种惯性教育思维的展现。但是,当孩子慢慢在游戏中表现出极高的天赋,并开始变得开朗、自信、乐观、外向时,王女士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从最开始的抵制到慢慢接受再到鼓励与欣赏,小新也在妈妈的赞美声中越来越有“节制”,出众的游戏才华被挖掘出来。
其实,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尝试每一种不同的教育,对于孩子的多面成长是有好处的。我们习惯于按照规律办事,似乎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没有旁门左道的捷径可循,于是我们要求孩子必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也全部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之上,这样的方式对孩子并不公平。玩游戏难道就是不务正业?可是玩游戏跟那些从小拍戏、出书、参加比赛获奖的神童有何区别,唯一的区别只是他们赢得了大多数人的赞美与效仿,而玩游戏则被更多批评和指责。
在科技高速发展,互联网统治全球的今天,孩子的教育不仅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更应该把握发展的方向,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个人的成功可以有多种方式,条条大路通罗马,为何我们不能给孩子自主的空间选择。只要合理引导,有效节制,做好对孩子的管,我们的教育完全可以放开一点,而一味地将孩子紧紧攥在手里,含在嘴中,最终培养出的孩子,其实离我们内心的目标,总是差距很远。
不要把12岁男孩打游戏月入3万看的很功利化,也不要把支持孩子打游戏看做是一种“商机”来对待,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存在,谁能保证小新的未来一定“前途黯淡”?所以,你可以不模仿,但请理性对待。
网友看法二:12岁男孩打游戏月入3万该不该力挺?按照一般的看法,12岁的孩子应该正是用功读书的时候,而不是整天打游戏。而且上网打游戏等,还是当前未成年人的一大问题,多少为之困扰。有的孩子为了上网、打游戏,彻底不归,厌学辍学,甚至于还有的沾染不良行为、违法行为。
也因为此,校方、,还有相关部门,都在为网吧的管理而头疼,也付出了很大精力,但一直效果不佳。现在这个12岁的男孩,不仅打游戏,而且还打出了高收入。那么,对于这种情形,是该力挺,还是该谨慎呢?有三点值得思考:第一,关于孩子的未来,是不是就依靠这个“打游戏”的职业,如果没有一定的读书基础,将来的“打游戏”天分是否会夭折?毕竟“打游戏”也是在前进的,不可能在原地踏步。
第二,如果“打游戏”没有了高收入,母亲还会不会支持和力挺?也就是说,需要弄明白的一个问题就是,该男孩的母亲之所以力挺儿子“打游戏”,究竟是看中了孩子的天分,还是“打游戏”的未来,亦或是眼下月收入3万的诱惑。如果没有了这个月入3万,母亲还会继续支持和力挺吗?第三,作为12岁的男孩,能不能把握好读书、打游戏与赚钱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未来的发展来说,恐怕读书还是最重要的,至少在当下这个12岁的年龄。也许在看来,认为可以平衡好这些关系。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即使这个孩子能够一直以“打游戏”来赚钱,是不是就意味着其成功了呢?他的未来是不是就很幸福呢?
读书当然有谋生的作用,但更为重要的是在提升自我,修身养性。那么在万千的游戏之中,是不是也可以如此,当需深思。
相关阅读:将来想做高中语文老师_中文系考研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