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出自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赏析
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的题目为《夜雨寄内》,意思是诗是寄给妻子的。从诗中“巴山”一语看来,诗写于巴蜀之地。李商隐曾经应聘到四川,任东川节度柳仲郢的幕僚,时间是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先于此一年,李商隐的妻子却已故去。给李商隐诗集作笺注的清代人冯浩,尽管认为诗题不必改作“寄内”(因为“集中寄内诗皆不明标题”),但内容却是“寄内”的。为此,他把诗的写作时间,推前至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按冯浩考证,李商隐这一年是在桂州(今广西桂林)郑亚的幕府。当年郑亚由于政敌的诬陷,被贬为循州刺史。李商隐未去循州,由水路经长沙,于次年回到长安。冯浩认为在归途中李商隐曾经“徘徊江汉、往来巴蜀”,“于巴蜀间兼有水陆之程”。《夜雨寄北》就是写在归途中经过巴蜀时。近人岑仲勉、陈寅恪曾经指出关于巴蜀之程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其实,冯浩也没有说得太死。他含糊地说,李商隐这时到过巴蜀,“玩诸诗自见,但无可细分确指”。可见,通常把《夜雨寄北》,说是李商隐寄给自己妻子的;这一说,似还可再斟酌。
李商隐的一生是不幸的。他刚刚踏入仕途,就被卷进了牛、李的朋之争中。(牛,牛僧孺;李,李德裕。朋,官僚集团。)852年随柳仲郢入蜀,实属迫不得已。仕途多艰,妻子早逝,心境是悲凉的。几年以前,当他在徐州卢循正幕府时,他颇为踌躇满志。“且吟王粲从军乐,不赋渊明归去来。”(《赠四同舍》)到四川以后,这种乐观情绪消失了。“三年苦雾巴江水,不为离人照屋梁。”(《初起》)他断绝了与外界的交往,甚至与同府的幕僚也没有什么交谊。《夜雨寄北》,写得一往情深,而且诗寄的“君”,关切地问着他的归期,他也盼着与“君”“共剪西窗烛”。这个“君”,至少具备三个条件。一,以往过从较密;二,此刻仍有诗书交往;三,彼此心心相印。从现存的李商隐的诗文看来,有一个人可以成为这样的“君”,那就是晚唐的词人温庭筠。李商隐在徐州幕时,温曾有诗“秋日旅舍寄义山李侍御”。李商隐在四川时,也有三首诗寄赠温。温的出身较李要名贵些,是唐初宰相温彦博的裔孙,但他也同样受到牛令狐绹的排挤和压抑,晚年才做了方城尉与国子助教。如果没有相反的证据,大概可以说,《夜雨寄北》,是李商隐在梓州幕府时写给温庭筠的。这样,或许能更为精细地品味出诗中蕴含的情感内容。
“君问归期未有期”,诗一开始,就摆出了不可解脱的矛盾。归期的希望与未有期的失望,两相对立。悲怆沉痛,笼罩全篇。“巴山夜雨涨秋池”,表面上看,是即景点题。但是这一景象把归期未有期的沉痛情绪,渲染得更形象、更浓郁了。独在他乡异域的巴山,是秋天,又是深夜,又是夜雨。这一情境本身就是令人伤感的。尤其是“涨秋池”三字,秋雨绵绵,把池水都涨满了。诗人抓住了这一精细的而又富于生活实感的画面,调动读者的想象,似乎秋池里涨的不是秋水,而是诗人难以解脱的痛苦。
绝句虽属短制,但也讲究结构的技艺。前人有言,绝句大抵起承二句困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这首诗的第三句,就显示了这种工夫。“何当共剪西窗烛”,宕开一笔,从眼前跳脱到将来,从巴山跳脱到北方(长安),用示现的修辞方法,写出诗人的遐想。“共剪西窗烛”,可能溶化了杜甫《羌村三首》中“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的诗境,但是由夫妇化为友朋,活用了,情味更浓。“何当”二字,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够”,照应首句“未有期”,既有热切地盼望,又有难以料定的惆怅。在情意上,与前两句,似断非断。
第四句显得更为精彩。“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承“共剪西窗”而来,为顺流之舟。在短小得只能有四句的绝句体裁里,毫不可惜地运用了重复句意,不能不谓之大胆。然而,再次出现的“巴山夜雨”,无单调之嫌,文意反而曲折深厚。如果说,前一句“巴山夜雨”是以景写情,那么这一句的“巴山夜雨”却是以情写景。它与“西窗剪烛”,组成一幅温暖的动态画面,表现了诗人对于归期的向往,对于“君”的深厚友情。这给诗中增添了欢欣感。这种欢欣只是一种难以卜料的期待,因而示现于将来的欣慰,又加剧了眼前归期未有期的痛苦。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不断起伏、跳跃,但是通篇的情感色调又是和谐、统一的。
李商隐的诗,特别是他晚年的诗,感伤情绪很浓。这种感伤反映了时代的黑暗,反映了他个人遭遇的不幸。《夜雨寄北》,虽然有些欢欣的折光,总的看来,也是感伤的。只是这种感伤表现得很曲折、很深沉。一句“巴山夜雨涨秋池”,隐含了多少丰富的潜台词。这里似乎不是由于夫妻分离而感到的痛苦,实在是深深包含了诗人此时此地回顾一生的哀愁,隐含着对于现实的愤懑与绝望。
这首诗即兴写来,写出了诗人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语言是朴实的,在遣词、造句上看不出修饰的痕迹。李商隐的大部分诗,辞藻华美,用典精巧,长于象征、暗示。这首《夜雨寄北》,表现了李商隐诗的另一种风格:质朴、自然,却同样具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特色。
巴山蜀水有关诗词
您好:描述巴山蜀水的诗词共有1.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早发白帝城》 2. 【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3.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也许还有其他的,但我的记忆里只记得这几首了。
希望对您有帮助。
为什么很多古代的诗词中都会提到“巴山”
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七)黄河晋陕大峡谷七律·中华新韵(作者不祥)撕裂高原猛发飚, 拖泥裹水卷狂涛。
禹门雄峙扬名耀, 雾谷迷朦隐秘翛。
壶口轰鸣惊鸟叫, 玉盘映日醉波摇。
黄河咆哮魂牵梦, 华夏根基万代牢!诗歌(作者不祥)曾经漂流龙泉,碧水幽谷,天然褶皱博物馆,养在深闺,沧海构造亿万年,雄险秀丽,碧水仙山诗画间。
犀牛望月南天门,白龙万丈双色泉,百兽聚会观音洞,老君宝剑一线天,雄鸡鸣天鸟明灯,鳄鱼上山铁门槛, 八戒石嘴落耳坡,七绝八怪九曲环。
二叠三叠古化石,鸡王溶洞迷神仙,流水云霞二龙瀑,云蒸雾绕老黄山,鹿虎锦鸡娃娃鱼,石郎符容仙女盘, 樊哙将军伟人峰,展翅欲飞神鹰岩。
以上供参考。
关于白帝城的诗句
前苦寒行二首】杜甫 汉时长安雪一丈,牛马毛寒缩如猬。
楚江巫峡冰入怀, 虎豹哀号又堪记。
秦城老翁荆扬客,惯习炎蒸岁絺绤。
玄冥祝融气或交,手持白羽未敢释。
去年白帝雪在山,今年白帝雪在地。
冻埋蛟龙南浦缩, 寒刮肌肤北风利。
楚人四时皆麻衣,楚天万里无晶辉。
三足之乌足恐断,羲和送将安所归。
【相和歌辞·后苦寒行二首】杜甫 南纪巫庐瘴不绝,太古已来无尺雪。
蛮夷长老怨苦寒, 昆仑天关冻应折。
玄猿口噤不能啸,白鹄翅垂眼流血, 安得春泥补地裂。
晚来江门失大木,猛风中夜吹白屋。
天兵断斩青海戎, 杀气南行动坤轴,不尔苦寒何太酷。
巴东之峡生凌凘, 彼苍回轩人得知。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一)赏析 白帝城头春草生, 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 北人陌上动乡情。
《竹枝词九首》是吟咏风土人情的民歌体乐府诗,此诗为《竹枝词九首》中的第一首。
一二两句写山水雄阔隽秀之美。
“白帝城头春草生”写高处。
白帝城在濒临长江的白帝山上。
时值春天,城头百草茂盛。
一个“生”字写出百草依视线次第出现,又写出百草滋生之广。
草因城脱俗,城缘草而含生机。
“白盐山下蜀江清”写低处。
蜀江即指白盐山脚下的一段长江:江水清澈倒映云天,又有耸入长空的白盐山作背景,山水互映,各尽其妙。
“南人上来歌一曲”写当地人以雄山碧水为背景放声高歌。
本句虽未直接写歌的内容歌的悦耳,但因了一、二两句雄阔灵秀山水的烘托渲染,读者自然能体会出歌声的优美。
四句笔锋一转,写路上的异乡人受那歌声的感染,触发起思乡之情。
此句当为全诗主旨所在。
全诗之妙,其一在动词传神,用白描手法勾勒出耐人品味的人物形象。
第三句中,“上来”既可理解为“登到高处”亦可理解为“出来”,无论作何解读,歌声那情绪饱满、难以自禁的形象呼之欲出。
而第四句中一个“动”字更是传神。
“北人”即外乡人。
春日雄奇秀丽美景,他无心欣赏,只顾匆匆赶路,忽然,当地人一曲高歌令其驻足而听,心为之怦然,神为之飞越。
一个“动”字写出北人神情,又引起读者共鸣。
其二在一景两用,烘托渲染人物形象。
山高草绿水澄明,春日美景烘托渲染当地人不吐不快的蓬勃之情,也烘托渲染异乡人心不在此的旁骛之意,一景两色一石二鸟。
其三在意味的绵长婉转和境界的高远。
诗人第三句,由景及人,此一转;至第四句,以当地人的高歌反衬异乡人的乡情,此二转。
同时,写乡情以大江大山和滋生无限的春草来烘托渲染,写出来的当然就不是儿女情长,小家碧玉,而是浩荡乡思,人所共识的那份故园情结了。
其他还有: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2117465.html?si=1
阆中滕王阁诗词
首先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杜甫的阆山歌 阆山歌(杜甫) 阆州城东灵山白,阆州城北玉台碧。
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
那知根无鬼神会,已觉气与嵩华敌。
中原格斗且未归,应结茅斋著青壁 阆水歌(杜甫)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因相依。
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
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
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滕王亭子(杜甫) 君王亭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
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
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斑。
人到于今歌出牧,来游此地不知还 阆州开元寺壁题乐天诗(元稹) 忆君无计写君诗,写尽千行说与谁? 题在阆州东寺壁,几时知是见君时! 曲池东园十咏之一(文同) 水似珠珰入,池如玉盘开。
临流惟自适,鱼鸟莫相猜 题目不详(陆游) 二月莺花满阆中,城南搔首立衰翁。
数茎白发愁无那,万顷苍池事已空。
陂复岂惟民食足,渠成终助霸图雄。
眼前碌碌谁知此,漫走丛祠乞岁丰。
阆中作二首(陆游) 残年作客遍天涯,下马长亭便是家。
三叠凄凉渭城曲,数枝闲淡阆中花。
擘笺授管相逢晚,理鬓熏衣一笑哗。
惧是邯郸枕中梦,坠鞭不用忆京华 阆中作二首(陆游) 挽住征衣为濯尘,阆州斋酿绝芳醇。
莺花旧识非生客,山水曾游是古人。
遨乐无时冠巴蜀,语音渐正带咸秦。
平生剩有寻梅债,作意城南看小春 仙鱼驿(李处讷) 少年尝读少陵诗,寤寐城南天下稀。
锦屏山色行看远,阆苑风光与愿违。
回收玉台山下路,黄粱初熟梦成非? 阆苑十景(锦屏春色)(杨瞻) 古阆城南别有天,幽奇端不类人间。
风光环绕读书洞,云物遥连纟散盖山。
烂漫百花春剩去,翱翔双鹤夜邀还。
冲天松柏真摩日,我欲凌空信手攀。
阆苑十景(嘉陵秋水)(杨瞻) 一曲长江南绕城,金风出动自澄清。
浪随远渚抑扬去,月到中天闪烁明。
蒲柳风前傍岸落,蛟龙水底见槎惊。
渔翁为怯烟波冷,故缆轻舟向树横。
阆苑十景(云台先风)(杨瞻) 仙观崚嶒占绝顶,俯临巨壑约千寻。
森森乱柏盘山古,漠漠白云锁洞深。
丛竹出墙连碧玉,野花压草衬黄金。
兴豪长吟谷声应,惊起玄猿度远岑。
阆苑十景(颐神古洞)(杨瞻) 石悬崖脚尽封苔,崖碍柴门半扇开。
万木茂时铺锦绣,半山平处寄亭台。
云辞老树飞扬去,江抱chan岩环绕来。
ps:哪个chan字找不出来,我也不知道它究竟念什么,左边是一个山,右边是一个馋的右边部分】 载酒披襟寻胜赏,名花奇卉织成堆。
阆苑拾韵:白塔好似在江边,奎星提笔点状元。
锦屏坐地纯阳主,玉带浮桥接南关。
华光四壁文风显,盘龙来脉落平川。
陈母教子三学士,滕王阁里会神仙。
(子午线)
带有山,水,江,河,木字的诗句和诗.带有花名,数字的诗句和诗.
山和花: 唐 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江:唐朝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数字::宋代理学家邵康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山和河:唐朝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咸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水:唐朝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朝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好不容易找到的~~~给个优呗~~~嘿嘿~~
“浓浓的乡情"有哪些诗词?
《杂诗》年代: 唐 作者: 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年代: 唐 作者: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送人游吴》年代: 唐 作者: 杜荀鹤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泊船瓜洲》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秋风引》年代: 唐 作者: 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春望》年代: 唐 作者: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秋思》年代: 唐 作者: 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归雁》年代: 唐 作者: 钱起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人日思归》年代: 南北朝 作者: 薛道衡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除夜有怀》年代: 唐 作者: 崔涂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刘禹锡的诗词名句
1.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 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4.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 刘禹锡《望洞庭》5.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刘禹锡《望洞庭》6.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7.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 刘禹锡《乌衣巷》8.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 刘禹锡《陋室铭》9.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10.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1.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12.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 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13. 孔子云:何陋之有?。
—— 刘禹锡《陋室铭》14.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 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15.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16.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 刘禹锡《秋词二首》17.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 刘禹锡《和乐天春词 》18.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19.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 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其一》20.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 刘禹锡《和乐天春词 》21.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 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22.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 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23.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24.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