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老当益壮,大器晚成
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老当益壮,大器晚成日既暮而犹烟霞绚烂,岁将晚而更橙橘芳馨,故末路晚年,君子更宜精 神百倍。【译文】 夕阳西下时,在天空所出现的晚霞是那么灿烂夺目,深秋季节金黄色的柑桔正在吐露扑鼻的芳香,所以到了晚年君子更应振作精神奋发有为。【注解】 烟霞绚烂:烟霞是云气,绚烂是光采夺目的景色。芳馨:香气四溢。
【评语】 人的一生习惯于分年龄段计算其作用,而现代社会更重视年轻人的闯劲,发挥其创造力,使老人问题成为社会问题。以至有人慨叹“人到中年万 事休”。否认年龄差异,不讲生理机能之别不切实际,硬要说“人生七十才 开始”的话,只能是从精神而言。每个年龄段都具有特定的作用,四五十岁 的中年正是一个人奋发有为创造事业的黄金时代,六七十岁的人可以其丰富 的人生阅历,深厚的生活经验指导后来居上的人少走些弯路,避免不必要的 挫折。“岁寒而后知松柏之苍劲”人到晚年固然有夕阳黄昏之叹,但“老当 益壮”,“老骥伏枥”之雄心更显得辉煌。人的一生,没有精神追求,即使 是正当少年,但颓靡自堕,又有何用?有精神追求和理想抱负,即使在老年 却生机勃勃,又何来“徒伤悲”之叹呢?
最新老当益壮,大器晚成可以看看这篇名叫人到四十不要放弃,大器晚成的人可多着呢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老当益壮,大器晚成 人到四十不要放弃,大器晚成的人可多着呢

老当益壮_大器晚成
苏洵(27岁开始学习) “苏老泉,夺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这是过去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三字经》中的一则故事。讲的就是北宋大文学家、《六国论》的作者苏洵青年时代的事。 据说苏洵年轻时,读书不努力,糊里糊涂地混日子,常和一帮“狐朋狗友”赛马、游山玩水,直到二十七岁方有觉悟,于是发愤学习。学了一年多,自以为差不多了,就去考进士,结果没有考中。这才使他认识到,学习并不容易,要得到成果非下苦功夫不可。从此,他谢绝宾客,闭门攻读,夜以继日,手不释卷。如此发愤攻读了五、六年,终于文才大进,下笔如有神,顷刻数千言。仁宗嘉佑元年,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佑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佑五年(52岁),任为秘书省校书郎。 齐白石(27岁开始学画)
这位在近代中国画坛享有盛名的艺术大师也是起步晚,基础差。齐白石从小家境贫困,世代务农,仅在12岁前随外祖父读过一段私塾。他砍柴、放牛、种田,什么活都干,12岁学木匠,15岁学雕花木工,挣钱养家。27岁才开始正式学画画。这个时候所有人恐怕连他自己也不会想到,日后会成为一代大师,获得一连串的荣誉。 齐白石什么时候可以称的上“成”字不太好说,我想在他中青年的时候已经小有名气,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在56岁后开始大胆突破自己,转变画风后才从此声名大振。
1949年当选中国文联委员、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委员。1952年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大大、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大大、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曾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通讯院士”荣誉状。1956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1957年,担任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同年9月16日谢世。卒年95岁。
勾践(47岁报仇)
五、

老当益壮_大器晚成
勾践23岁就继承王位,刚继位不久就打败了强大的吴国,可谓是志得意满,但此时的勾践当然还算上“成”。因为强大的吴国正在发奋血耻,一场灭顶之灾随即就降临到了这位年轻的君王和他的国家。 阖闾受伤而死,其子夫差立志报仇。勾践于次年主动进攻吴。在夫椒山(今江苏吴县西南)与吴兵发生激战,越兵大败。勾践退兵至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用范蠡的计策,向吴称臣乞和。勾践五年,率妻和大臣范蠡亲去吴国臣事夫差入质于吴,抵达吴都,勾践忍辱负重,自称贱臣,对吴王执礼极恭,吃粗粮、睡马房、服苦役,“服犊鼻、着樵头;夫人衣无缘之裳、施左关之襦。”小心伺候夫差,做到百依百顺,养马,夫人给水、除粪、洒扫。三年不愠怒,无恨色。胜过夫差手下的仆役。勾践七年(30岁)归越,归国后,为了激励自己不忘报仇雪耻,睡觉时不铺褥子而铺上柴草。在房间里挂了一个苦胆,每顿饭前都要尝尝。这就是“卧薪尝胆”典故的由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勾践乘吴国争霸中原国内空虚加上国内天灾大败吴国。勾践二十四年(47岁),吴都被围三年后城破,夫差。吴亡。随后,勾践又乘船进军北方,宋、郑、鲁、卫等国归附,并迁都琅琊(今山东胶南南),与齐、晋诸侯会盟,经周元王正式承认为霸主。
“有志者,事竞成,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刘邦(47岁闹革命) 刘邦应该算是典型的大器晚成的人。除了运气出奇的好,我觉得他也有自己过人之处。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刘邦在沛县聚众响应陈胜&吴广起义,称沛公。此时的刘邦已是47岁的“高龄”了。47岁在今天想创一番事业也觉得自己老了,在2000多年前47岁的人可能相当于今天67岁的人。何况还是从一个县里小小的干部到国家最高花花的差距。
刘邦的革命事业进展非常迅猛。公元前206(仅仅3年时间)年十月刘邦便进抵霸上。秦王子婴投降,秦灭亡。入关后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因此受到人民的欢迎。项羽击溃秦军主力后,刘邦听从张良的意见,亲至鸿门,卑辞言好。项羽封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刘邦不甘心革命的胜利果实被项羽独占,率军东出,发动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汉王五年冬,刘邦约韩信、彭越等人率军进围楚军于垓下。项羽率部突围,至乌江自刎。当年二月(55岁),刘邦即帝位,初建都洛阳,不久迁至长安,史称西汉。
一般说“从奴隶到将军”表示一个人的飞跃,而刘邦8年时间就完成了“从亭长到皇帝”的跳跃,更牛。 屈原(50岁作离骚)

老当益壮_大器晚成
其实用大器晚成来形容屈原可能不太合适,但我认为屈原在文学上成就的顶峰确实是比较晚的时候。这于他一身坎坷的经历是有关的。早年的屈原一心想做忠君报国的忠臣可能在文学上不能投入太多的精力,而在政坛遭到排挤,被放逐后伟大的《离骚》才横空而出。 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楚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楚襄王二十一年(62岁),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诗人写作《离骚》时已经度过了大半生。他为了实现政治理想,不断遭到腐朽的贵族集团的排挤和打击,这时已经再被放逐,到了救国无路的地步;而楚国也由一个颇有希望的国家,被弄到了濒临危亡的绝境。诗人瞻前顾后,感慨万分,他把坚持奋斗而不能实现爱国理想的沉痛感情,熔成了这篇激动人心的诗歌。《离骚》通过诗人一生不懈的斗争和身殉理想的坚贞行动,表现了诗人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祖国的战斗精神;表现了与祖国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也表现了他的热爱进步、憎恶黑暗的光辉峻洁的人格。
据说屈原还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慕容垂(60岁称帝) 慕容垂重小就勇冠三军,深受父亲慕容皝的喜爱。后来却被太傅慕容评逼走,在在付坚麾下忍辱负重几十载,直到须发皆白才重新收拾了燕家天下,也可以算是大器晚成。

老当益壮_大器晚成

老当益壮造句
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老当益壮造句老当益壮1、行善团的成员都是老当益壮的银发族,他们不辞辛苦地走遍各地。2、让我们这些爷爷奶奶用歌声唱出老当益壮的豪情。
1、

老当益壮造句
3、我们参加银发族登山活动,就是要证明自己老当益壮,让那些浑浑噩噩的年轻人汗颜。
4、小花虽是条老狗,此次仍然奋力惊退小偷,真是老当益壮。
5、奶奶老当益壮,都八十几岁了,还跟我们一起去参加健行。
6、他们虽然年纪大,但却发下壮志要环游世界,真是老当益壮啊!
7、他虽年过七十,却老当益壮,工作热忱一点也不输给年轻小伙子。

老当益壮造句
8、显然,这要看他们是和以前一样,在同一年龄变得年老体衰,只是苟延残喘更长时间,还是老当益壮地度过延长的寿命。
9、无非是以廉颇自喻,老虽老矣,建功立业之心尚存,渴望拼搏之念不息,()此词是辛弃疾卒前两年而作,流露出老当益壮的战斗意志,一句凭谁问,将这种意志推向极致。
10、剑波朝着这两位坚守职务的老森铁员工,伸了一下大拇指头,“真英雄,老当益壮。”
11、这两口子真可谓老当益壮,精力充沛。
12、这张照片是爷爷当年登上玉山主峰照的,老当益壮的风采令人钦仰。

老当益壮造句
13、很多移居者在拉斯维加斯退休因为他们是如此的喜爱在那里度假,当他们刚到来的时候,他们是典型的“老当益壮”,健康而相对的富有。最新老当益壮造句可以看看这篇名叫描写老当益壮的句子 老骥伏枥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老当益壮造句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暮年,壮心不已。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4、三公与刺史,秩等二千石。人生不知足,奔驰竟朝夕。谁能话名理,尊酒时促席。贤愚在相远,业骋递丁6嘈徽拍铣玻部嫌杳佟@爬湃裘髦椋淅醋粤楸凇I苛慕獍埃笔畹觅认ⅰ

老当益壮造句

抒发老当益壮的诗句
1.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4.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抒发老当益壮的诗句
5.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6.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7.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8.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抒发老当益壮的诗句
9.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10.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1.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2.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抒发老当益壮的诗句
13.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4. 暮年,壮心不已。
15.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抒发老当益壮的诗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