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北倾风格的作者

jinchuan 坐标: 145586 目录:/lei/

史记的作者是谁

我们找到第128篇与中国人平均智商有关的信息,分别包括: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中国人平均智商 智商与关注的距离有关 鹦鹉只关注5米 解决5米之内问题鹦鹉的智商是200 人的智商只有10 林恩教授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商研究专家 他的研究认为 中国人只关注50米 解决50米之内问题中国人的智商是105 当要解决正常人关注的事情

中国人的智力最多只有50 是全世界各种族中最底的 欧洲人拥有全世界最高的平均智商,平均值为105 而之后排位是日本人(100) 爱斯基摩人


(91) 东南亚人
(87) 美洲本土印第安人
(87) 太平洋诸岛土著居民
(85) 南亚及北非人
(84) 撒哈拉非洲人
(67), 澳大利亚原著民
(62) 而人种智商最低地区是南非沙漠高原的丛林人和刚果雨林地区的俾格米人,平均智商为54。

中国人最不幸运中国人只关注50米 解决50米之内问题中国人的智商是105 当要解决正常人关注的事情 中国人的智力最多只有50 是全世界各种族中最底的最新中国人平均智商可以看看这篇名叫【巧妙回答中国被黑被赞智商高令人折服】最新张玉安为什么去韩国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中国人平均智商我们找到第1篇与【巧妙回答中国被黑被赞智商高令人折服】最新张玉安为什么去韩国有关的信息,分别包括:

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巧妙回答中国被黑被赞智商高令人折服】最新张玉安为什么去韩国

史记的作者是谁

史记的作者是谁
周觅因前段时间在韩国爆自己妈妈被迷魂喷雾骗钱后,遭到了众多中国网民的职责,称周觅完全是在抹黑中国,造谣 是非,随后周觅的事情越闹越大。如今,同样是中国国籍的节目主持人张玉安在节目中认真回答问题,以幽默和高智商的答题 水准展现了自己的智商和爱国感情。
因周觅的言论使得中国在韩国人眼里大打折扣,而如今张玉安却夸起了自己的祖国,韩国网友表示,周觅不会撒谎, 中国从未重视安全和国民之间的沟通,这影视因为如此,张玉安才会撒谎说中国是如何的安全干净,就好比周觅,如果说不好 的就会收到指责。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相信每个中国人心里都明明白白。

张玉安在韩国的综艺节目《非首脑会谈》中表现的非常出色,每当有人因为周觅的言论问张玉安中国的负面时,张玉 安都会非常机智的回答出来,不仅严丝合缝,更是让媒体没有做文章的机会,不仅直面的负面,也巧妙的回答了问题,堪称高 智商高才情的典范。

即便如此,张玉安还是因为为自己国家说话而受到了指责,依然有非常多的韩国网民认为中国是非常危险的国家,这 直接导致张玉安在节目中为中国说话变成了他人眼中的美化中国,让张玉安躺着也中,更有非常激烈的网友说要让张玉安下 车,不再出现在《非首脑会谈》的节目中。

张玉安曾是北京电视台的主持人,那么,一个中国首都的主持人为何会跑到韩国呢?
张玉安曾在节目中说到“在 中国男女工资几乎没有差距,称男女平等政策反而比韩国实施的更加好。”于是,有韩国人问张玉安,那男人岂不是很 不方便,没想到,张玉安非常机智的说“所以我才来到了韩国”,原来,张玉安是因为这个才来到了韩国。

 

 张玉安个人资料:
史记的作者是谁

史记的作者是谁
姓名:张玉安 年龄:30岁 出生日期:1984年3月4日 职业:前北京电视台主持人、学院老师 毕业院校:吉林大学 代表作品:《非首脑会谈》

史记的作者是谁

史记的作者是谁
张玉安跳骑马舞:下页更多精彩巧妙回答中国智商令人折服最新韩国【高】被黑被赞张玉什么去安为■

史记的作者是谁
史记的作者是谁
史记的作者是谁

二十四诗品的作者是

我们找到第523篇与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意思有关的信息,分别包括: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意思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是一个汉语成语,此语有两个出处:《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篇》和《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意思是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了,就没有伙伴。现在用来表示对人不可要求太高。俗话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果子,带有各种各样的残缺,都有这样那样不如意的地方。如果你过于追求完美,对人求全责备,那一定严重影响你的人际关系,就没有一个人敢跟你交朋友,你也将因此错过成功和幸福的机会。海瑞是明朝的大清官,清廉耿直千古第一,但最后连个朋友都没有,全家基本上都是饿死的,一生过得很惨。做人,要留有三分薄面,日后相见相求,才不尴尬。做事,要留有三分余地,遇到困难才有回旋的空间。朋友之间,要适当保持点距离,感情才能长久。夫妻之间,要多换位思考,才能天天爱恋如初。据说有一位女子到婚姻介绍所征婚,工作人员问她有什么样的择偶标准。她说:“他必须是讨人喜欢、有教养、能说会道、爱说爱笑、爱好体育、消息灵通……还有一条,我希望他每天都陪在我身边。我要他讲话,他就得开口,我感到厌烦,他就得闭嘴。”听了她的要求后,工作人员回答说:“我懂了,。电视机是你最好的选择。” 当下的剩男剩女特别是剩女们可能应该好好品味一下这句成语啊!(2019.01.19)

最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意思可以看看这篇名叫无所顾忌的意思的文章,可能你会获得更多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意思


19.
二十四诗品的作者是

二十四诗品的作者是
我们找到第1篇与无所顾忌的意思有关的信息,分别包括:以下是的一些我们精选的无所顾忌的意思现如今,许多人发现在QQ聊天或者微信聊天中会出现许多有趣的表情包,并且每年的网络热词也是层出不穷,很多人喜欢在网上聊天的时候喜欢使用这些流行语和表情包。那么从去年开始一直流行到现在的ojbk是什么意思呢?许多人也发现了这个可是使用率相当频繁的一个网络用语还与关于这个的表情包,但是家里不经常上网或者刚学会上网的父母或者小朋友问起来这句话什么意思的时候,你是不是会无语却又不知道咋个解释。

二十四诗品的作者是

二十四诗品的作者是
网络图片对于ojbk是什么意思,这个词其实就是“ok”的缩写形式,常见的用法就是“完全ok”,就是为一般OK就是ok的意思了,中间加上的“”二字意为勉勉强强、无可奈何的意思,“完全”一词也作为表示程度的副词,意思就是为太OK了!而“完全 ok ”具体出处是由之前由《中国有嘻哈》火起来的“我觉得ok”一梗,衍生发展而来,由于“我觉得ok”梗被使用的太过频繁,一些网友烦躁的表示“ok”啊,该词因此走红网络。该词走红之后,被网友们制作成的“完全ojbk”表情包也开始被大家传播开来,不断的开始走红网络。 

网络图片
二十四诗品的作者是

二十四诗品的作者是
不仅现在的年轻人喜欢用网络热词,而父母还有现如今一些刚学会使用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小孩子们也慢慢学会了这些词语并还经常出现在小的嘴里,孩子们日常说习惯了有时候居然还会将这些热词用到了平时的作文以及考试当中,比如“打call”、“么么哒”、“互怼”等等。但是就像我们今天文中所提到的这个“ojbk”一词,当他们问起来具体什么意思的时候,大人简直是非常无语但是却也不知道怎么和他们解释。所以还有学校也应该

多多倡导对于传统经典的朗诵、读名著、读经典诗词等,让孩子形成习惯并乐于运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无所意思的顾忌■

二十四诗品的作者是
二十四诗品的作者是
二十四诗品的作者是

蒙娜丽莎的作者

精选的激光眼睛手术后遗症

我非常非常后悔做了近视手术。我知道打出这句话,很多人就会说:你手术之前没有彻底地了解手术的风险吗?自己选择了就应该承担,不要怨天尤人,诸如此类。事实上,我做过充分的调查和了解。但是近视眼手术的后遗症仍然超越了以往的常识,而一直以来的所有描述都过于轻描淡写。这些后遗症非常影响生活质量,使我后悔莫及,我愿意用所有的财富,名誉去换取过去的视觉质量。

用一句话概括近视眼手术的后遗症中超越常识的地方:通常的情况下,看不清楚一个东西可以凑近仔细观察,但是经过手术之后,远近都看不清了。也就是说:视觉质量/最佳视力损失了。而这个损失是永久性的,无法通过配眼镜等通常手段解决。这个后遗症出现的概率并不小,可以说是该手术固有的弊端,只是各人程度轻重而已。而经过我的调查了解,我的症状已经算是非常轻的了,更为严重的后遗症群体大量广泛存在。

(文章比较长,觉得太长的话请看黑字部分。这篇文章基于我个人调查,有专业性问题敬请指正。涉及到部分专业术语,阅读需要一些前期的调查了解。看不清楚导致现在打字有点费劲,估计写了不少错别字,敬请指正。)


关于手术选择

很多人认为术后后悔的人都是因为调查准备不够,选的医院/医生/术式不够好,但是我认为并不是这样。我在术前做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在此我想说明,即便你很聪明,考虑了解得很全面,手术的后果依旧是不可控的。我了解到了手术的各种可能的情况,包括各种术式的优劣,各家医院的仪器,医生,最终选定使用角膜地形图引导的Visumax,EX500个性化半飞秒。因为认为该手术风险较小,愈合时间短(一般24小时),不像ICL是内眼手术有感染风险,也不像普通飞秒/半飞秒一样难以追踪眼球,高阶相差的风险较小。visumax也是目前最先进的机器之一,制瓣切口较为平滑。EX500也是目前比较好的机器,准确性比较高。

我在国内的和平眼科和日本的医院都做了详尽的检查,最后因为时间安排等原因,在日本做的手术,医院名字就不提了,有认识的人在该院做的不错。院长给我做的手术,应该手术经验也是比较丰富的。日本的近视眼手术人数在百万人以上,也不存在缺乏经验的问题。手术之前,我也看了很多知乎上关于近视手术的回答和文章,包括这一篇:关于我后悔做了近视眼手术 - 和子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46735715

精选的激光眼睛手术后遗症

我非常非常后悔做了近视手术。我知道打出这句话,很多人就会说:你手术之前没有彻底地了解手术的风险吗?自己选择了就应该承担,不要怨天尤人,诸如此类。事实上,我做过充分的调查和了解。但是近视眼手术的后遗症仍然超越了以往的常识,而一直以来的所有描述都过于轻描淡写。这些后遗症非常影响生活质量,使我后悔莫及,我愿意用所有的财富,名誉去换取过去的视觉质量。

用一句话概括近视眼手术的后遗症中超越常识的地方:通常的情况下,看不清楚一个东西可以凑近仔细观察,但是经过手术之后,远近都看不清了。也就是说:视觉质量/最佳视力损失了。而这个损失是永久性的,无法通过配眼镜等通常手段解决。这个后遗症出现的概率并不小,可以说是该手术固有的弊端,只是各人程度轻重而已。而经过我的调查了解,我的症状已经算是非常轻的了,更为严重的后遗症群体大量广泛存在。

(文章比较长,觉得太长的话请看黑字部分。这篇文章基于我个人调查,有专业性问题敬请指正。涉及到部分专业术语,阅读需要一些前期的调查了解。看不清楚导致现在打字有点费劲,估计写了不少错别字,敬请指正。)


关于手术选择

很多人认为术后后悔的人都是因为调查准备不够,选的医院/医生/术式不够好,但是我认为并不是这样。我在术前做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在此我想说明,即便你很聪明,考虑了解得很全面,手术的后果依旧是不可控的。我了解到了手术的各种可能的情况,包括各种术式的优劣,各家医院的仪器,医生,最终选定使用角膜地形图引导的Visumax,EX500个性化半飞秒。因为认为该手术风险较小,愈合时间短(一般24小时),不像ICL是内眼手术有感染风险,也不像普通飞秒/半飞秒一样难以追踪眼球,高阶相差的风险较小。visumax也是目前最先进的机器之一,制瓣切口较为平滑。EX500也是目前比较好的机器,准确性比较高。

我在国内的和平眼科和日本的医院都做了详尽的检查,最后因为时间安排等原因,在日本做的手术,医院名字就不提了,有认识的人在该院做的不错。院长给我做的手术,应该手术经验也是比较丰富的。日本的近视眼手术人数在百万人以上,也不存在缺乏经验的问题。手术之前,我也看了很多知乎上关于近视手术的回答和文章,包括这一篇:关于我后悔做了近视眼手术 - 和子的文章 - 知乎 arc_6">当时我看到作者认为自己手术不太成功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个性化,所以我对自己的选择还比较自信。我周围有很多手术很成功的人(样本大于8)。偶尔看到不成功的案例,我也觉得应该是他们运气太差了,或者自身条件不行吧,总归不会发生在我身上。我后来看到很多人术后后悔自己选错了术式或医院,现在看来选哪一种术式都有风险,术前做详尽的检查也基本无济于事周围的案例再多,也不代表自己的手术会完全成功。经过仔细研究之后,我才了解到出问题的人做啥术式的都有(样本大于100),包括全飞秒、半飞秒,tprk,smart的(smart的似乎稍微少一些),之后我会更新一些小样本统计。


关于我自己的术后恢复与遇见的问题

手术后我的小白脸非常到位。术后一周我基本上都戴着保护镜,是在昏暗的地方躺着睡觉,边听说书边吃胡萝卜,坚持定时滴眼水,很少使用电子屏幕。第二天和第一周结束时,我都去医院测了视力,发现两眼视力为


1.2,
1.5
,我当时非常高兴。但是同时,我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我看东西不太清楚了——能看见和能看清是两个概念。这一点在我的左眼表现尤为明显,看近看远字都是虚的,字周围都是飘的,凑得再近也看不清,尤其在室内光线下(开着大日光灯)。因为我的左眼是主视眼,所以这个问题表现得尤为严重,导致我在室内都不太能看手机,看电脑,看书,更不要提去更昏暗的地方了。

因为一开始我都几乎没有用电脑手机,所以我当时没有放在心上。医生的解释是:你左眼度数深,切掉的角膜量也比较多(实际上一样多),恢复所需时间比较长。我就淡定地回家休息了。可是这个问题,到了第二周以后也没有好转,可以说没有任何变化。我这时才开始焦虑。做过一定调查研究的朋友应该知道:角膜基质细胞并不会愈合,只会有一些胶质组织在术后会重新黏合到一起。也就是说,术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视力重新提高的可能性比较小。

这个困难很难和他人描述,甚至我最亲密的朋友也难以完全理解。因为它是超越过去的常识的。过去的常识来说,如果你看不清一个东西,你把它拿近就可以看清。但是现在它不管拿远拿近都看不清了,视觉质量/最佳视力永远损失了。经过在眼科医院的量化,我左眼在室外或者很亮的灯光下视力为


1.2,在普通室内(2个日光灯)却只有
0.8了(远视力),33厘米近视力表只能看到
0.4。相对昏暗的室内(1个白炽灯)远视力只有
0.3
0.4,看近的东西更是糊的一坨。
右眼好点,白天晚上都在
1.2-
1.5(但其实右眼夜视力损失也挺严重的,晚上在外面比苹果手机的拍出来夜景效果还差得多),左右两眼存在巨大的相差。我在室内看手机/电脑/书都难受,只能把字号调成最大,勉强用用这样子。(视觉效果如下图的左下角)

我第一时间寻求了医院的专业医生,询问我的情况,检查了角膜地形图。医生的意见是:目前看地形图正常,flap没有偏移,未见手术明显失误。这个问题被描述为“夜间视力差,对光线变化较敏感,要努力适应。”我问道:“我现在不仅仅是夜间视力呀,我在室内也看不清了。“回复为:”夜间视力差,可以是室内,可以是晚上。“也就是说,我的情况被医生认为完全正常,这个叫做“夜间视力差”的常见后遗症,不仅仅让你晚上在外面无法看清东西,也可以深刻影响你白天/在室内的日常生活。我手术前看到这个后遗症时想,应该对生活影响不大吧,晚上不要出去就行了呗。谁能想到,现在我大白天在明亮的机场候机室打字,也因为无法看清电脑屏幕而困难重重了呢。

在我的调查过程中,夜视力下降这一后遗症的发病率相当的高,几乎是做了手术就会有的,只是程度轻重,是否影响生活而已。矫正度数越高,夜视力下降越严重。有相同症状的人已经过去11年了(08年,半飞秒手术,同仁医院),也还是无法适应,仍然在寻医问,因为两眼视差太大,白天晚上视差又不同,无论如何都难以适应。人脑的适应能力还是有限的——要是那么牛逼啥能调节适应,人还要眼镜干啥呢。我认为“夜视力下降”这一说法应该向消费者准确地描述为“较弱光照下视物模糊”。


关于我自己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我虽然非常焦虑,但是我还是一个比较坚强理性的人。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设想了最好和最差的情况,试图确定原因,寻找解决方案。下周我还会进一步诊疗,但是我目前基本上排除了手术的操作/机器的问题,也就是说,我面对的是手术的固有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医生认为我的情况基本正常


1.医生操作问题:光区过小,或者偏心切割

可能的解决方案:二次手术,扩大光区。这就好比相机的感光的部分比镜头还大,或者镜头偏了,导致室内光线时成像模糊,和夜间的严重炫光。这个问题一般主要因为医生的技术不行/手抖/手术配合不行,在我接触过的案例中,有一位暗瞳


8.5,光区做了
6.4的朋友(18年,全飞秒,上海五官科医院),晚上看的极其不清楚,无法继续医生和教师职业生涯的朋友,还伴有飞蚊症。

这个原因对我可能有少许影响,但是医生认为应该不是这个原因,因为我左右眼的暗瞳差不多大小(


6.7,
6.8),光区也是一样大(
6.5)。初步根据角膜地形图判断,也没有偏心切割的情况。

蒙娜丽莎的作者
蒙娜丽莎的作者


2.医生操作问题:度数不吻合,过矫或者散光

可能的解决方案:戴眼镜。如果能戴眼镜就解决我简直谢天谢地,看见别人戴眼镜我就羡慕。遗憾的是是这个原因也基本上排除了。因为我通过数次去了不同的眼镜店验光,发现已经几乎没有近视/散光的度数了,可能只有一点点远视度数,但是理论上它的影响不会到被人察觉的地步。我甚至尝试了蔡司近年刚研究出的最先进的i.Profiler Plus解决方案,号称可以纠正高阶相差,提高夜视力。经过半小时的复杂验光程序,我试戴了一个约有100度远视和一点点散光的眼镜,但是我左眼戴上眼镜以后,没有明显改善。

【更新:后来发现戴一点远视镜可以减轻一部分左眼模糊的情况,弱光下的左眼视力可以提高到


0.8(看不太清),减少两眼相差。有的医生建议说今后一直戴,有建议我练习调节功能,有建议我过度用眼把它用成近视(什么鬼)】


3. 手术的固有问题:角膜不规则带来的高阶相差

可能的解决方案:二次手术(可预测性差,可能变更糟),长期佩戴RGP接触镜(一辈子杯具),角膜交联(角膜会变硬变不自然,可能还是会不规则散光或者变成规则散光)。这个问题是之前的一篇知乎文章作者提到的问题,也是该手术的固有问题。因为角膜切开再放回去,总归没有原来那么平滑了,由于表面的褶皱/激光照射的不平滑等原因,会有不规则。光线就在眼球内漫散射,造成了成像质量的下降。这就好像你把相机的镜头切开一块,打磨掉一部分再拼回去,虽然还能拍照,但是因为镜头上的坑坑洼洼,成像质量总归会下降。类似加钱换了个长焦镜头,结果这镜头中间凹凸不平。根据目前不完全的调查,这个问题在全飞秒手术中比半飞秒更显著,lasek/tprk出现这个问题的似乎少见一些(请随时指正)。

【更新:回国检查并找专家看了,左眼确实存在高阶相差


0.5以上,不太清楚这个数字应该怎么看。根据地形图看中心一些不规则。因为我不考虑二次手术,针对它也没啥办法。希望干眼症状尽快改善,停止不规则的发展。】目前没有机会试用角膜接触镜(术后6个月以上才能戴)。有机会的话期望用RGP矫正,之后再更新。


4. 手术的固有问题:手术的负压吸引导致的玻璃体浑浊

可能的解决方案:换人工玻璃体/玻璃体切除(那就变成内眼手术了,风险简直不敢想)。半飞秒手术中,会有负压吸引眼球的过程。该过程对于玻璃体会产生一定的压力。我当时眼睛滴了很多麻,机器摁上眼睛时依旧能感觉很痛,可能是玻璃体承受了太多压力。这是术后飞蚊症的可能成因。(飞蚊症和激光手术的关联性好像还没有数据证明,一些人反驳说没有关联,近视就会得飞蚊症。我认为这个说法不一定准确,自然情况下飞蚊症的发生在四五十岁,而很多术后三四个月开始飞蚊的患者只有20多岁。)

值得提醒的是,飞蚊症并不一定是手术后当时就会出现的,接触过的案例中,有三个月/半年/一年半/7年之后逐渐出现飞蚊症,并越来越严重的人。这个原因应该与我目前夜视力下降关系不大。虽然挺怕飞蚊这个症状,但是实际上也没有办法预防/治疗,所以也没有做啥检查。


5. 手术固有问题:角膜混浊(haze,上皮下混浊,雾状混浊)

可能的解决方案:短期大量使用FML类眼水/掀开角膜瓣冲洗其实这个问题和我自己眼睛的问题应该没有太大关系,但是不少人问我smart手术有什么样的后遗症,其最大的后遗症就是haze。这个问题主要来源于上皮细胞或手术刀碎片落入瓣间,切除的基质层没有清理干净,或者角膜不规则的愈合。这个问题一般在几个月内是可以治愈的,当然几年治不好的也有。

总结:尽管我还在寻医问,但是经过我的探索,很多lasik相关的并发症和后遗症是无可医的。我手术之前也乐观的认为:后遗症发病率概率小,不会轮到我身上。就算真的有啥后遗症,几百万人做了手术了,科技又已经如此发达,总归现在有治疗方法了吧?——经过探索,我现在可以断定,没有有效的完全恢复术前视觉质量的方法,医生只能是在不瞎的前提下稍微帮你维持一下这样子。


关于其他风险预警和预期

关于详尽的后遗症描述可以参考这个帖子:总结:十多年过去了,第一批激光治疗近视的人是否有出现不良反应? - 许潇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603127/answer/112501416来自豆瓣的个例总结: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38793427/在近视手术之前,大家都会签署知情同意书。我也不例外,在手术之前详细地阅读了知情同意书的每一条,评估了风险。然后手术后进行诊疗时才发现,知情同意书的描述非常暧昧,涵盖了一些之前你根本没有想象到的情况,以至于就算你不满意后果,也是完全无法维权的。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知情同意书对于症状的轻描淡写

蒙娜丽莎的作者


2.医生操作问题:度数不吻合,过矫或者散光

可能的解决方案:戴眼镜。如果能戴眼镜就解决我简直谢天谢地,看见别人戴眼镜我就羡慕。遗憾的是是这个原因也基本上排除了。因为我通过数次去了不同的眼镜店验光,发现已经几乎没有近视/散光的度数了,可能只有一点点远视度数,但是理论上它的影响不会到被人察觉的地步。我甚至尝试了蔡司近年刚研究出的最先进的i.Profiler Plus解决方案,号称可以纠正高阶相差,提高夜视力。经过半小时的复杂验光程序,我试戴了一个约有100度远视和一点点散光的眼镜,但是我左眼戴上眼镜以后,没有明显改善。

【更新:后来发现戴一点远视镜可以减轻一部分左眼模糊的情况,弱光下的左眼视力可以提高到


0.8(看不太清),减少两眼相差。有的医生建议说今后一直戴,有建议我练习调节功能,有建议我过度用眼把它用成近视(什么鬼)】


3. 手术的固有问题:角膜不规则带来的高阶相差

可能的解决方案:二次手术(可预测性差,可能变更糟),长期佩戴RGP接触镜(一辈子杯具),角膜交联(角膜会变硬变不自然,可能还是会不规则散光或者变成规则散光)。这个问题是之前的一篇知乎文章作者提到的问题,也是该手术的固有问题。因为角膜切开再放回去,总归没有原来那么平滑了,由于表面的褶皱/激光照射的不平滑等原因,会有不规则。光线就在眼球内漫散射,造成了成像质量的下降。这就好像你把相机的镜头切开一块,打磨掉一部分再拼回去,虽然还能拍照,但是因为镜头上的坑坑洼洼,成像质量总归会下降。类似加钱换了个长焦镜头,结果这镜头中间凹凸不平。根据目前不完全的调查,这个问题在全飞秒手术中比半飞秒更显著,lasek/tprk出现这个问题的似乎少见一些(请随时指正)。

【更新:回国检查并找专家看了,左眼确实存在高阶相差


0.5以上,不太清楚这个数字应该怎么看。根据地形图看中心一些不规则。因为我不考虑二次手术,针对它也没啥办法。希望干眼症状尽快改善,停止不规则的发展。】目前没有机会试用角膜接触镜(术后6个月以上才能戴)。有机会的话期望用RGP矫正,之后再更新。


4. 手术的固有问题:手术的负压吸引导致的玻璃体浑浊

可能的解决方案:换人工玻璃体/玻璃体切除(那就变成内眼手术了,风险简直不敢想)。半飞秒手术中,会有负压吸引眼球的过程。该过程对于玻璃体会产生一定的压力。我当时眼睛滴了很多麻,机器摁上眼睛时依旧能感觉很痛,可能是玻璃体承受了太多压力。这是术后飞蚊症的可能成因。(飞蚊症和激光手术的关联性好像还没有数据证明,一些人反驳说没有关联,近视就会得飞蚊症。我认为这个说法不一定准确,自然情况下飞蚊症的发生在四五十岁,而很多术后三四个月开始飞蚊的患者只有20多岁。)

值得提醒的是,飞蚊症并不一定是手术后当时就会出现的,接触过的案例中,有三个月/半年/一年半/7年之后逐渐出现飞蚊症,并越来越严重的人。这个原因应该与我目前夜视力下降关系不大。虽然挺怕飞蚊这个症状,但是实际上也没有办法预防/治疗,所以也没有做啥检查。


5. 手术固有问题:角膜混浊(haze,上皮下混浊,雾状混浊)

可能的解决方案:短期大量使用FML类眼水/掀开角膜瓣冲洗其实这个问题和我自己眼睛的问题应该没有太大关系,但是不少人问我smart手术有什么样的后遗症,其最大的后遗症就是haze。这个问题主要来源于上皮细胞或手术刀碎片落入瓣间,切除的基质层没有清理干净,或者角膜不规则的愈合。这个问题一般在几个月内是可以治愈的,当然几年治不好的也有。

总结:尽管我还在寻医问,但是经过我的探索,很多lasik相关的并发症和后遗症是无可医的。我手术之前也乐观的认为:后遗症发病率概率小,不会轮到我身上。就算真的有啥后遗症,几百万人做了手术了,科技又已经如此发达,总归现在有治疗方法了吧?——经过探索,我现在可以断定,没有有效的完全恢复术前视觉质量的方法,医生只能是在不瞎的前提下稍微帮你维持一下这样子。


关于其他风险预警和预期

关于详尽的后遗症描述可以参考这个帖子:总结:十多年过去了,第一批激光治疗近视的人是否有出现不良反应? - 许潇的回答 - 知乎 arc_24">例如我自己的情况,前面所说的“夜视力下降”在术前医生并未充分解释,但是术后我在诊疗过程中才发现,医生认为这也包含了“室内视力下降”,没想到吧?而且夜视力下降,是非常普通的一个后遗症,只是个人程度轻重而已。其它情况,比如干眼,眼痛,视疲劳也是很常见的情况。知情同意书中一般对这些情况都没有详细/可感知的描述。例如眼干是干到多久滴一次眼水?一天滴个十八次和三五次不是同一概念。眼痛/异物感是何种程度的痛,与眼镜的不适感相比如何?如果比戴还难受,还做啥手术呢?

根据我的了解,甚至有人眼痛发展到身上别的地方神经痛,被大家认为是神经病。但是我自己眼痛过一次之后也能理解这说不清的杯具了orz。手术中会切断大量的角膜表层神经(记得丰富度是皮肤神经的数倍,找到具体数据再更新),不规则的愈合会导致神经痛,和眼镜那种磨人的痛还挺不一样的,会觉得后脑勺抽痛。我只能祈祷自己赶紧愈合,以后别痛了。

蒙娜丽莎的作者

蒙娜丽莎的作者
【更新:后来不神经痛了,但是滴了弗美隆有胀痛感,医生就让不要滴了】


2. 知情同意书缺乏对发病率和恢复状况的量化

第一点中提到的这些反应也许存在个人差异,难以量化,但是经过我的了解,多数的医院/医生并没有对手术后遗症的发病率/恢复状况进行跟踪调查。根据我的知情同意书:“多数的人这些症状在3-6个月会减轻至无法自觉”。首先,它并没有说会痊愈,而是说可能你就不注意到这些情况了。其次,“多数”是指多少比例的人呢?51%和99%都可以被称为多数,但是完全不是同一概念。当我询问医生,“夜视力下降”的人多少比例的人可以好转?医生说:每个个体不一样,你这个问题根本没意义(我都无语惹)。

而根据我的调查,长时间的眼干(1年以上),视疲劳并不罕见。只是大家到后面也知道不会好转了,懒得去医院了自寻烦恼了,医生就认为好了,我自己的主治医师就是这么解释的(再次无语惹)。关于手术后的其它后遗症我做了一些小样本的调查(30人以上)。我了解到例如飞蚊症,炫光等,并不像知情同意书或者医生描述的那样,三个月就会完全好。相反,一些案例中(我了解到大于5个),在术后3个月反而炫光变的非常严重,甚至室内的日光灯也会出现像卡车那么大的光晕,严重影响生活。暗瞳大的人在术后立刻就会体会到眩光,有可能慢慢减弱。但是术后一段时间之后,玻璃体液化有可能会再次造成眩光,并且不可逆转。眩光的发病率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程度严重到影响生活的比例比较小,如果找到统计数据后面更新。

而飞蚊症也有可能在手术后的3-6个月产生或者越来越严重,并不是像医生描述的,会随着时间症状减轻或者不再能自己感觉到。严重的飞蚊症会在眼前有数十个黑色点或者条块,严重影响阅读,最后某一视觉点可能会失明。我目前对这方面了解比较少,后面可能会更新。而最可怕的会致盲的圆锥角膜术后发病率,目前的统计数据约为


0.57%左右。虽然看起来几率不高,但是你想想要是全年级2000个人,你有10个同学都得了这个病瞎了,还算少嘛?圆锥角膜说起来可以通过视网膜移植治疗,但是实际上移植后视觉质量还是很差,估计也就看到
0.1,而且因为排异现象等原因一次移植只能管10年不到,移植2次还排异的话就彻底瞎啦,致盲是早晚的事情。

(补充:美国政府的食品物部门的数据显示,在手术六个月内,多达28%的人有眼干症状,16%的人视力模糊,18%的人无法在夜晚开车。)


3. 个体感知的差异大

有些人会问:我身边谁谁谁就说手术效果挺好的呀,你是不是想太多了。实际上,每个人手术之前的视觉效果就是不一样的,手术前后的视觉效果的落差也不同。有些人本来也看不太清,例如未使用正确的框架度数进行矫正,本身视觉质量就不高。有些人纯粹心大,例如有人说:“我眼前老大的黑点一个劲地飞我也不在乎,毕竟比以前方便了嘛”。有些人术前两眼视力完全相同,术后无从比较,也没有察觉出视觉质量的下降。就算察觉到了,也已经无计可施,不想自寻烦恼,就只能勉强生活下去这样子。


4. 被手术影响生活的群体失去了正确表达的能力——后遗症群体的污名化

有些人会问:要是手术真有你说的这么差,早就被禁止了吧,我怎么没听说呢?怎么可能还到现在还有这么多人做呢?正如前文所描述的,近视手术的风险比多数文章描述的都要大,几率也相当高,而且未被广大群体正确认识。在手术之前,我也自认为了解了很详尽的信息了,现在看来我只看了自己想看的,关于后遗症的内容都过于轻描淡写,以至于我术前抱着很强的侥幸心理,很多知乎的回答与欺骗/软文无异(医托和杠精欢迎来辩呵呵)。

而真正很多在近视手术后出现问题的人,都大多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丧失了正确地认识/表达问题的能力,无法警告更多人,也不会被听取。其中重度抑郁的也不在少数——自己的选择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除了悔恨还有什么可以做的呢?这些人已经丧失了理性表达的能力,不要说给公众讲手术的副作用了,连家人朋友都不想听他们的负面情绪,让他们变成了一个个孤岛。其中心态积极点的有些在学盲人按摩或勉强持续原来工作,心态比较差的已经变成社会边缘人了。

最终有些医院会把问题归结于:“这些人心理有问题。”因为只要验光机器出来没有度数了,手术就可以被医生称为成功。“看得清”和“看不清”毕竟是个人主观的判断,难以量化。由于各种复杂原因出现的视力下降,医生是完全可以不管的。如果你一直看不清,一些医生会解释为:“你的大脑没调整过来/你的精神有问题/你过分敏感焦虑了/建议看看神经科”。后遗症群体被严重污名化,因为生活不便导致的抑郁/焦虑等情绪,多数被归结为“他们自己有毛病才看不清楚的”。日本甚至有一个专门的单词叫做“レーシック難民”来贬损这一群体。

出现后遗症群体污名化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因为没有一个客观中立的标准进行判断。所有有资格进行相关后遗症诊疗的医生,实际上自己也都在施行激光手术,通过手术来获得普通眼科诊疗完全没有办法相提并论的巨大收益。这是一个眼科医生“又比赛又做裁判员”的情况。即使你去寻求其他医院/其他医生/其他国家的诊疗,除非巨大的失误,人家也不能把同行的饭碗给砸了吧。要是你想拿A医生的诊疗结果去告B医生手术失误,那可拉倒吧,我看了一堆案例瞎了的都没告赢,再说,你要是手术没做好你还看得见裁判书吗?就算告赢了你眼睛是能复原还是咋地?

(题外话,如果有人文学科的朋友对这一群体的研究感兴趣,我可以一大堆样本。)若不是我另外一支眼做的结果目前尚可接受,还能积极努力地查资料/找医院/找医生,获得了诸多朋友的帮助,我估计也早就自寻短见,无法在这里理性地分析了。我希望把这一切的利弊和背后的理性逻辑分析清楚,让大家更多地进行思考判断,能劝退一个是一个。


如果你已经做了激光手术

我看到不少朋友在“你是否后悔做了激光手术”这一问题下面回答“不后悔”,在此我真诚地恭喜你们手术的成功,希望你们以后也不会出任何问题,能够一生拥有高清的世界。但是希望大家不要掉以轻心,术后几年之后才出现问题的不在少数,请千万要每年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圆锥角膜筛查/白内障/青光眼的筛查。一旦出现早期症状(例如近视/散光突然大幅加深),及时的诊疗可以多少控制病情。

平时也要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对屏幕用眼(与飞蚊症关联),保持眼睛湿润不过分眼干(与圆锥角膜有关联),保持身体健康尽量不要得高血压和糖尿病(可能引发青光眼和白内障)。有不少术后出现单眼/双眼问题的朋友,我感同身受。一方面庆幸自己至少没有生活不能自理,另外一方面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视觉质量下降而引起的生活质量下降。

我真诚地建议大家处理好自己的心理状态问题,积极寻求朋友/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并在国内外寻求眼科解决方案。虽然我一通调查之后挺气馁的发现基本上没治orz,但是也就只能一边想想办法一边勉强生活下去这样子。。。激光术后效果不好的朋友,请参考我这一篇文章,写了需要做哪些检查,如何寻医问:
蒙娜丽莎的作者

蒙娜丽莎的作者
Laksa:近视激光手术后遗症自救指南zhuanlan.zhihu.com(补充一个让我无语的现实中朋友的表姐的事例:术前600度,刚做完手术很好,术后几年“反弹”到1000度近视,目前就戴着普通眼镜也没有去医院看。事实上近视“反弹”这件事根本就不存在,很明显她这是疑似圆锥角膜中后期了,过几年可能要瞎的,竟然不去医院看,我醉了…)

(再补充一个病友的例子,以前是爱尔眼科的护士,目前术后2年,一个眼视力只有0.3无法继续工作了。其地形图显示高度疑似圆锥角膜(机器计算的结果),且中心厚度不断变薄,医生竟然到现在也没有告诉她…)关于圆锥角膜:援友社区:A姑娘最近有点烦(圆锥角膜心路历程故事)zhuanlan.zhihu.com我觉得很多医院和大公司例如蔡司/鹰视,通过这项技术获得了很大的利润,但是没有负起相关的社会责任,没有将部分利润投入到后遗症防治R&D之中,也没有投入对后遗症患者的检查/关怀/帮助。商业利益的驱动体现了人性之恶,我希望未来可以多少改变这一点。


如果你坚持要试试自己的运气

对于尚未手术的人,我的建议是显而易见的:尽量不要做,多去尝试几种替代方案,例如轻质框架镜,眼镜,硬性角膜接触镜(RGP),再不济戴眼镜也比永久的视力损失和眼睛的疼痛/干涩/未来巨大风险要好。如果你觉得自己运气特别好,那我只能随你咯。我手术之前也是听不进去劝的那种,觉得倒霉的都是别人肯定不会是我,现在想回到过去把自己腿打断。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建议:充分与医生沟通,了解手术的设计和细节,例如使用什么术式?暗瞳,光区多少?角膜去掉多少厚度?剩余多少厚度?术后目标视力是多少?看近/精细工作是否会有问题?术前干眼现象是否严重?夜视能力下降会不会很严重?波前像差是多少?该医生做过多少例手术?眼底是否有病变前兆?基因筛查中是否有圆锥角膜、夜盲、青光眼的可能?是否为瘢痕体质,会不会出现不规则愈合?

很多医生并不会对所有问题都帮助你进行排查,等到真正术后出问题,就会归咎为你自身的基因/身体素质的问题。如果对于任何一个问题,医生的回答模棱两可,那就别做了。(更新:我本来觉得ICL可逆还算好,但是最近碰到ICL后几年内出现视网膜脱落的案例,也不敢贸然和大家推荐了…)如果要比较各术式可能出现的后遗症可参考下图:


后记和其他

我不想成为一个被术后的不良结果占据全部生活的人,因此还在积极地寻求解决方案,会在世界范围内寻找诊疗方案。我希望还有改善的可能性。如果有类似情况的朋友后来变好的,麻烦联系告知我你们用了什么,有什么解决方案,多久变好的,是否有其他注意事项来防止情况恶化。目前主视眼已经慢慢变成了右眼,对距离的感知有些错乱,开始有点走路不平衡的情况。感觉有点沮丧,以前喜欢的滑雪,潜水,登山,打游戏估计都有点困难了。更担心的是,在室内读书时视差太大,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适应。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和往常一样工作,学习,追求自己的人生意义和幸福。更害怕以后会恶化,父母年纪大了不能照顾他们。我最近收拾搬家,收到很多以前买的化妆品,想到做手术以前,觉得自己摘掉眼镜一定会更好看,也摆脱了麻烦的眼镜。没有想到现在如果要画右边眼线都看不太清楚了,更加没有任何心思化妆,不禁悲从中来,落下眼泪。

积极寻医问的同时,我的思想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以前我有很多想法,生活中既追求意义又追求成功,总是在挑战自己,追求卓越。现在才发现一切都只是illusion,自己的身体健康,幸福快乐才是最重要的。能够有支持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过上平淡幸福的生活就已经太令人感动了。我今后绝对不会拿自己的健康冒一点点风险。我愿意付出自己的所有钱/机会去换以前的视力质量,毕竟那些东西都可以失而复得,可是时光无法倒流。以前爸妈和我曾经多次说到,学业,工作都无所谓,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我健康快乐。如今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却是非常的苦涩。我觉得我以后一定会更加积极努力地面对生活,珍惜身边的家人朋友和幸福平淡的生活。

也许有人觉得我小题大做,只是一只眼有点糊,又不是完全瞎了。但是它给人的生活带来的不便,也许和一只手永久性骨折差不多,比如我必须在很亮的灯光下看书,普通教室或office可能就不行,长时间用眼的工作可能做不了了。而且从此一生就像得了个定时炸弹,要常常进行疾病的筛查和预防,未来要面对很多未知的风险。真诚地希望尚未选择手术的朋友三思再三思,尽量不要选择手术。而那些做过了手术的朋友,希望我们都能找到适合的治疗方案,尽快获得帮助。眼睛是一个过于精密的器官,对于人的生活影响太大了,就算戴眼镜不好看/不能参军,也尽量不要做手术。


【更新:因为检查下来左眼有高阶相差,远视,不规则,调节功能略差几个问题,双眼均存在严重的干眼,短期之内也没有什么解决方案,只能就先这样戴着远视眼镜适应一下,同时做反转拍练习,等到满6个月试下RGP。本来想借着手术摘掉眼镜,结果多了一堆眼镜。以前脑子里面想象的是,针对这种问题,可以干细胞培养基质层细胞,然后用纳米机器人送到对应区域去。实际查一查才发现人类还没到这一步,眼科的很多病还是束手无策的。只能哪里出问题激光打哪里。人类的医科学水准还没跟上想象力和自负心。】

非常感谢很多人对本文的认可和赞同,尤其是部分视光科专业人士的意见,形成了非常有益的更正和补充。也很感谢读者的鼓励。


有的人问我这样的视觉质量下降的是不是只是个案。抱有这样疑问的人可以去好大夫上面去搜一搜“半飞秒”“飞秒”“模糊”“看不清”“重影”等关键词看看案例。我粗略翻了一下,陈跃国大夫(术后问题专家)的在线问诊里面,就有一千多个人是激光手术后看不清楚的。这个问诊注册要,没有人会去发假话的,更别提众多去面诊的,去找其他专家的。评论区也有很多出现类似症状的,大家可以自己判断。


0.
蒙娜丽莎的作者
蒙娜丽莎的作者
蒙娜丽莎的作者
专题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