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东庐中学、溧水县实验中学、第一初级中学、县第二初级中学、县第三初级中学、溧水县第一高级中学、第二高级中学、白马中学、永阳中学、白马职业中学、县职业技术学校、回峰中学
溧水区位于南京市中南部,是国家重要影视基地和农业科技基地,华东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基地和现代化产业集聚区、国家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新城,同时也是南京四大副城之一,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发达的交通使之成为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的地区。
溧水区是秦淮河的发源地,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国家卫生城、国家生态区,具有水乡风韵、田园风光、山地风貌的特点,有耕地64万亩、林地49万亩、水面26万亩,林木覆盖率达35%,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2.4%,建有无想山国家森林公园,空气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东屏湖、中山湖等水质达国家二类标准,素有“天然氧吧”、“南京后花园”、“城市绿肺”之称。
溧水置县于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唐代诗人白季康、宋代词人周邦彦、清代文学家袁枚曾任溧水知县,韩国儒学宗祖崔致远曾任溧水县尉,谢灵运、李白、颜真卿、杨万里等历代文人曾游历溧水并留下大量赞颂溧水的诗篇。有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无想寺、无想山摩崖石刻、天生桥、胭脂河、长乐桥、蒲塘桥、永寿塔、驸马墓等众多文物遗址,以及中山毫、校官碑、骆山大龙及明觉铁画锻制技艺等文化遗存。
东庐中学: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初中,坐落在百里秦淮源头的东庐山下,风光旖旎的中山湖畔,位于南京市溧水县永阳镇,紧邻246省道,交通便捷,环境优雅。
赞美溧水的诗歌
【观沧海楷书】: 【天净沙楷书】: 【赏析】:《观沧海》是写曹操登高望远的景色以及所念所感。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
水波多么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耸立在水中。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的很茂盛。
水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雄伟的太阳,灿烂的银河和皎洁的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雄伟的太阳,灿烂的银河和皎洁的月亮,好像出自大海里。
喜悦高兴到了极点,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的小令名作《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作品内容本身,简简单单,普普通通,叙述羁旅漂泊人,时逢黄昏,感应突袭。
感而发,发而思,思而悲,悲而泣,泣而痛。
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
...
古诗词或历史故事里出现过的南京地名,请附出处原地名和现地名
都”,是一座名闻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以诗言志,兴怀感物,将南京的一点一滴尽入诗中。
且不说气势雄伟、龙蟠虎踞的钟山、长江,壮美秀丽的的六朝石刻,壮观宏大的明城垣,即便是古巷小境、寻常巷陌,说不定都可以在古诗词中寻到它的痕迹呢。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唐诗人刘禹锡的这首《乌衣巷》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一千三百多年后,南京依然保留留有乌衣巷和朱雀桥的地名。
同样,秦淮、石头城、台城、桃叶渡、凤凰台……这些古迹历来为诗人们所吟咏,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供我们寻觅历史的踪迹,品味古城的变迁,追溯文化的源流,发思古之幽情。
[桃叶歌] 东晋--王献之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
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
桃叶渡 桃叶渡为南京古名胜之一、金陵四十八景之列。
桃叶渡之名的由来,要追溯到东晋时代。
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七子王献之住淮水南乌衣巷内,他常在这里迎接他的爱妾桃叶渡河,他有一首《 桃叶歌》,其中所说的渡,即桃叶渡,当时因秦淮河上已设浮航(东城航),献之迎接 桃叶无需用船。
六朝以来,许多文人墨客来此揽胜对渡赋诗。
随着秦淮风光带的建设,“ 桃叶临渡”这一景点已再现游人眼前。
[地址] 位于淮清桥边,十里秦淮与古表溪水道合流处。
今渡口处立有桃叶渡碑,并建有桃叶渡亭。
(吴敬梓故居内,桃叶渡8号) [线路] 夫子庙风景区,4路,7路,40路,44路,49路,304路,夫子庙站。
[长干行] 唐---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订弄表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预堆。
五月不可触,猿鸣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
长干里 《建康实录》中记载:古代南京人,称“山陇之间曰‘干’,建业南五里有山冈,其间平地,庶民杂居。
有大长干、小长干、东长干、并是地里名。
小长干,在瓦宫南巷,西头出江”“金陵南郭群山环之,而雨花峰为最大,其脊曰石子冈,即古之大长干也。
稍西曰小长干,吴立大市,晋瓦宫寺适当其地。
”长干里地势高亢,雨花台陈于前,秦淮河卫其后,大江护其西,又是秦淮河的入江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秦、汉、六朝时期,长干里是南京最繁华的地方,是著名的商业区和货物集散地。
[地址] 长干里是南京古代著名的地名,遗址在今内秦淮河以南至雨花台以北,雨花台到长干桥一带。
[线路] 游2路、2路、16路、26路、33路、49路、802路、814路、816路、新善线、新九线,中华门内或雨花路站。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之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白鹭洲与凤凰台 白鹭洲原为古代靠秦淮河口的一个沙洲。
后江流改道,白鹭洲与陆地相连。
现在的白鹭洲公园紧邻夫子庙,历史上称为徐太博园,徐中山园、东园,是明初中山五徐达王府的东花园。
东园定名为白鹭洲,始于民国初年,其原因在于湖中有洲,四面环水,洲边多植芦苇,秋日时有水鸟白鹭飞来,与原长江边的白鹭洲相像,墨客骚人在此观景畅饮时,为了让名园平添诗情画意,故借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诗句,名之曰“白鹭州”。
凤凰台位于城内西南隅的一座山岗上,其遗址就在现今花露北岗一带。
建于南北朝刘宋暑期。
相传有凤凰翔集于此,因筑台而称凤凰台。
由于凤凰台是六朝胜迹,为历代文人墨客悼古吟咏之所,特别是李白晚年,于唐上元二年(761年),也就是去世前一年,还登凤凰台,抒发历史的慨叹。
从此,凤凰台的知名度迅速提高,在六朝胜迹中闪烁生辉。
至南宋,历经数次重建,最终圮废。
今有来凤街、凤台路。
[地址] 白鹭洲:古洲名,为江边沙洲,不是现在的白鹭洲公园。
凤凰台:古台名,故址在今集庆门附近,南京市秦淮职业学校(原四十三中学)内。
(花露北岗21号)。
[线路] 白鹭洲:夫子庙风景区,44路、304路,平江府路。
凤凰台:35路,集庆门站;14路、19路、21路、75路、80路、81路、305路,集庆门站。
[金陵五题--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乌衣巷与朱雀桥 乌衣巷在今南京秦淮河南岸夫子庙文德桥边,是一条幽静狭小的巷子。
乌衣巷得名于三国时吴曾在此扎营,吴兵皆穿乌衣。
六朝时,成为东晋名相王导、谢安的宅院所在地。
为纪念王导、谢安,在乌衣巷东建有来燕堂,建筑古朴典雅,堂内悬挂王导、谢安画像,仕子游人不断。
成为瞻仰东晋名相、抒发思古幽情的地方。
朱雀桥为东晋时建在内秦淮河上的一座浮桥,在今中华门内,已不存。
人们为追忆朱雀桥,往往把镇淮河当作昔日的朱雀桥,不知有多少历代文人名士来此抒发过桑梓情思,抚今追...
春日这首诗的楷书繁体字(图片)
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 一、长江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4.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5.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6.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二、黄河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三、桂林 1.桂林山水甲天下 2.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桂林山水》 3.汉碑看山东,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俗语) 四、杭州 1.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
3.嫩寒催客棹,载酒去、载诗归。
正红叶漫山,清泉漱石,多少心期。
三生溪 桥话别,怅薜萝、犹惹翠云衣。
不似今番醉梦,帝城几度斜晖。
鸿飞。
烟水 弥弥。
回首处,只君知。
念吴江鹭忆,孤山鹤怨,依旧东西。
高峰梦醒云起,是 瘦吟、窗底忆君时。
何日还寻后约,为余先寄梅枝。
4.《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 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6、【西湖十咏】(探春 苏堤春晓) 上苑乌啼,中洲鹭起,疏钟才度云窈。
篆冷香篝,灯微尘幌,残梦犹吟芳草。
搔首卷帘看,认何处、六桥烟柳。
翠桡才舣西泠,趁取过湖人少。
掠水风花 缭绕。
还暗忆年时,旗亭歌酒。
隐约春声,钿车宝勒,次第凤城开了。
惟有踏青 心,纵早起、不嫌寒峭。
画阑闲立东风,旧红谁扫。
四、其他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苏轼《题西林壁》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描写秋夏的古诗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王维《山居秋暝》红藕香残玉簟秋。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虞世南《蝉》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李商隐《夜雨寄北》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
——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 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刘禹锡《望洞庭》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李绅《古风二首 》昨夜西风凋碧树。
——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 黄巢《不第后赋菊》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杜牧《秋夕》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 皎然《寻陆鸿渐不遇》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张籍《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刘禹锡《秋词》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 李峤《风》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夏景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杨万里《小池》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 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 王昌龄《采莲曲二首》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 司马光《客中初夏》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高骈《山亭夏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阴阴夏木啭黄鹂。
—— 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 范成大《喜晴》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 李商隐《赠荷花》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 李商隐《晚晴》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 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 杜甫《江村》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 杜甫《夏夜叹》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 李白《别储邕之剡中》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 李商隐《赠荷花》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 李白《子夜吴歌·夏歌》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 戴敏《初夏游张园》绿槐高柳咽新蝉。
—— 苏轼《阮郎归·初夏》
后庭花古诗
泊秦淮 唐代: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隋宫 唐代: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金陵怀古 唐代: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泊秦淮》译文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
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
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隋宫》译文韵译长安的殿阁内弥漫着一片烟霞,杨广还想把芜城作为帝王之家。
如果不是李渊得到传国的玉玺,那么他的龙舟还会游遍到天涯。
如今隋朝的宫苑中已不见萤虫,只有低垂的杨柳和归巢的乌鸦。
如果杨广在地下和陈后主相遇,有心欣赏淫逸辱国的后庭花吗?散译长安的殿阁千门闲闭,空自笼罩着一片烟霞,又想在繁丽的江都,把宫苑修建得更加豪华。
若不是皇帝的玉印归到了李家;隋炀帝的锦帆或许会游遍天涯。
当年放萤的场所只剩下腐草,萤火早就断绝了根芽;多少年来隋堤寂寞凄冷,两边的垂杨栖息着归巢乌鸦。
他若是在地下与陈后主重逢,难道能再去赏一曲《后庭花》 《金陵怀古》译文春潮淹没了冶城的洲渚,落日余晖斜照在征虏亭。
蔡洲新草茁壮一片嫩绿,幕府山上仍是烟霭青青。
国家的兴亡取决于人事,山河也徒有险峻的地形。
玉树后庭花这支亡国曲,凄婉幽怨令人不忍再听。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www.gushiwen.org/...
谁有古诗大全???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答案1、《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2、《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4、《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春思》【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8、《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9、《春词》【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0、《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1、《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2、《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4、《玉楼春》【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5、《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6、《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
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
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17、《玉楼春》【宋】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
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18、《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9、《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0、《绝句》【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1、《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