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著名的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李清照豪放派的诗词有哪些?
1. 《夏日绝句》 李清照 宋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2.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 宋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3. 《永遇乐·落日熔金》李清照 宋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4. 《临江仙 梅》 李清照 宋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5. 《点绛唇·蹴罢秋千》李清照 宋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豪放诗和词有哪些 辛弃疾啊稼轩《中秋饮酒达旦用天问体作木兰花慢以送月》曰:“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木兰花慢 中秋饮酒》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是辛弃疾隐居江西上饶时写下的诗句。那时候的稼轩诗人,感叹生年近半,却怅惘,交游零落,知者只余二三子。辛弃疾是南宋诗人、爱国将领,出生时,宋朝北方的疆土已沦陷金人之手。少年时的他立志恢复中原,果敢起义,抗金雪耻,这使他名重一时,并得到宋高宗青眼,任他为江阴通判,而后辗转亦得重用。
俗语有云,乱世出英雄,然而,更多的时候,却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辛弃疾多次上书抗金北伐,写下不少建议书,如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奈何南宋朝廷积弱,主张缓战甚至不战。他出色的军事才干,满腔的热血和北伐的决心,终是免不了与古往今来郁郁埋首的人落得同样结局。闲云野鹤固然是情致丛生的人生,可当他登高望远,临川听潮时,剖开心里沉重的关口,其中俨然是对剩水残山的痛惜,对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家国飘摇的慨叹。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开禧元年,他出任镇江知府,登临北固亭,凭高望远,抚今追昔,写下了怀古诗的传唱千古之作。但,又一次沉重的打击,使他被迫离职,彻底击碎了他报国的期望。两年后,朝廷再次起用他,诏令刚到铅山,他已身染重病,卧床不起,只得上奏请辞。次年秋,他带着满腔的愤怒与爱国之心离开了人世,享年六十八岁。
据闻,他临终时,依然仰天大呼:“杀贼!杀贼!”——参考古风专辑人间词话李清赵的一首豪放词 渔家傲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人们工人李清照是婉约派词宗但为什么李清照有许多豪放的诗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九万里风鹏正举”,从对话中宕开,然仍不离主线。因为词中的贯串动作是渡海乘船,四周景象是海天相接,由此而连想到《庄子。逍遥游》的“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说“鹏正举”,是进一步对大风的烘托,由实到虚,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宏。大鹏正高举的时刻,词人忽又大喝一声:“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气势磅礴,一往无前,具大手笔也!“蓬舟”,谓轻如蓬草的小舟,极言所乘之舟的轻快。
“三山”,指渤海中蓬莱、方丈、赢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可望而见,但乘船前去,临近时即被风引开,终于无人能到。词人翻旧典出新意敢借鹏抟九天的风力,吹到三山,胆气之豪,境界之高,词中罕见。上片写天帝询问词人归于何处,此处交代海中仙山为词人的归宿。前后呼应,结构缜密。李清照的豪放面阅读答案 婉约派:代表人物李清照优点:
1.婉约派的词大多描绘当时人们的生活情节,反映其对生活的各种态度。
2.婉约派的词大多富含浓烈的感情人彩,其文藻唯美,给人以心灵的极大享受。缺点:
1.宋词顾名思义在宋代,但是当时国家饱受风霜,婉约派的诗词大多对战事描绘较少。李清照也仅有一首豪放的诗: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婉约派的词虽然美,但豪气不足,给人的整体感觉太过悲凉。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优点:
1.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