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凤.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见欢》又名《乌夜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望江南二首》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 。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渔父》(其一):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渔父》(其二):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李煜的诗词赏析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赏析一】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
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
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
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诚然,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
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 “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调》“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
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
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是李煜自述囚居生活,抒写亡国离愁的佳作.词的上阕,写深秋月夜,词人独处的情景,"无言独上"点明了词人沦为阶下囚,受人视的孤苦处境,交代了登楼所见之景.一钩新月,几株梧桐.凄冷的气氛中显示了孤独者的形象.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是一首忆旧词。
原作有两首,内容相近,这里选第一首。
这首记梦小词,是李煜亡国入宋被囚居汴京时的作品。
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
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句意是:一切的悲愤,都来自昨夜梦中之事。
这句话总领全词,点明主旨。
所恨的当然不是“昨夜梦魂中”事,而是昨夜这场梦的本身。
梦中的事固然是他时时眷恋的,但梦醒后所面对的残酷现实却使他倍感难堪,所以反而怨恨起昨夜的梦了。
廖廖八字将日夜思念、悲愤交加、郁愁难解的心情概括地描述出来。
有荡气回肠之至。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三句均写梦境。
在梦境中又重现了昔日南唐春季去游上苑时的欢乐情景。
“车如流水马如龙”这句话出自《后汉书·马皇后纪》本该为:“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在唐诗中也有成句:“车如流水马如龙,仙史高台十二重。
”尽管前人一再说过,却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一经李煜入词,便成佳句。
原因在于:一是出现在梦境中,富于迷离惝之感;二是有上下文烘托,犹绿叶之扶红花。
此句虽只七字,却写出了内苑车马喧阗的景象,而词人游兴之浓,亦寓于字里行间。
紧接着再加上一句充满赞叹情味的结尾——花月正春风。
这一句写出了游赏时间和观赏对象;同时还象征着李煜生活中最美好,最春风得意的时候。
这一句将梦游之乐推向最高潮。
而词却就在这高潮中陡然结束。
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实际上作者更想表达的是今日处境的无限凄凉。
梦境越是美好,现实就越是悲惨。
这是一种“正面不写,写反面”的艺术手法的成功运用。
这首小词, “深哀浅貌,短语长情”,在艺术上达到高峰。
“以梦写醒”、“以乐写愁”、“以少胜多”的高妙手法,使这首小词获得耐人寻味的艺术生命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
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
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
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 有入声与去声(暮)两种读法。
作“莫凭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
两说都可通。
“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人世。
“天上人间”句,颇感迷离恍惚,众说纷纭。
其实语出白居易...
李煜写了几首诗词
现存词四十四首。
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三十八首。
他的旧臣说他有《文集》30卷及“杂说”百篇。
《郡斋读书志》载《李煜集》10卷,《宋史·艺文志》也载《南唐李后主集》10卷,均佚。
《直斋书录解题》中载《南唐二主词》1卷,现能见到的有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墨华斋本,录李煜词34首,其中《望江南》一首可分为二首。
后清代邵长光又录得 1首,近代王国维为《南唐二主词》补遗,增加了9首,不过其中有问题的似不少。
据近代多数学者的意见,能确定为李煜词的不过32首。
其词集注本有清刘继增的《南唐二主词笺》、近人唐圭璋的《南唐二主词汇笺》、王仲闻的《南唐二主词校订》等。
詹安泰的《 李璟李煜词》,注释颇详。
事迹见《新五代史》、《宋史》及马令、陆游二家《南唐书》,今人夏承焘《南唐二主年谱》。
诗李煜 晚雨秋阴酒乍醒感时心绪杳难平。
黄花荒凉不可艳红叶飕飗竞鼓声。
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
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
【秋莺】 李煜 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
老舌百般倾耳听深黄一点入烟流。
栖迟背世同悲鲁浏亮如笙碎在缑。
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
【病起题山舍壁】 李煜 山舍初成病乍轻杖藜巾褐称闲情。
炉开小火深回暖沟引新流几曲声。
暂约彭涓安朽质终期宗远问无生。
谁能役役尘中累贪合鱼龙构强名。
【送邓王二十弟从益牧宣城】 李煜 且维轻舸更迟迟别酒重倾惜解携。
浩浪侵愁光泛动乱山凝恨色迂回。
君驰桧楫情何极我凭阑干日向西。
海角烟江多少地不须度量重凄凄。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李煜 江南江北旧故乡三十年来梦一场。
吴苑宫闱今荒凉广陵台殿已荒野。
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枯坐细考虑。
【挽辞】 李煜 珠碎面前目今珍花凋世外春。
未销内心恨又掉掌中身。
玉笥犹残药喷鼻奁已染尘。
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
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
秾丽今安在飘荡事已空。
沉沉无问处千载谢西风。
【悼诗】 李煜 永念难消释孤怀痛自嗟。
雨暮秋寂寥愁引病增加。
咽绝风前思昏蒙眼上花。
空王应念我穷子正迷家。
【感念】 李煜 又见桐花发旧枝一楼烟雨暮凄凄。
凭阑难过人谁会不觉潸然泪眼低。
层城无复见娇姿佳节缠哀不矜持。
空有昔时旧烟月芙蓉城上哭蛾眉。
【梅花】 李煜 殷勤移植地曲槛小栏边。
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
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
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
掉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
幽喷鼻更何用犹发客岁枝。
【书灵筵手巾】 李煜 浮生共干瘪壮岁掉婵娟。
汗手遗喷鼻渍痕眉染黛烟。
【书琵琶背】 李煜 侁自肩如削难胜数缕绦。
天喷鼻留凤尾余暖在檀槽。
【病中感念】 李煜 干瘪年来甚冷落益自伤。
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
夜鼎唯煎药朝髭半染霜。
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
【病中书事】 李煜 病身结实道情深宴坐幽喷鼻思自任。
月照静居唯捣药门扃幽院只来禽。
庸医懒听词何取小婢将行力未禁。
赖问佛门知气息不然烦末路万涂侵。
【赐宫人庆奴】 李煜 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消魂感旧游。
多谢长条似了解强垂烟态拂人头。
【题金楼子后】 李煜 牙签万轴里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
不于祖龙留面貌遗篇那掉掉如今。
满意请采纳
李煜诗词最著名的三首词
浪淘沙: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襟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响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上,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菩萨蛮:花明月黯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急求李煜关于写雨的诗词
李煜的词,留传下来的虽仅仅三十余首,但首首脍炙人口,皆为文学创作的珍品。
他的词以风情旖旎,妩媚溢芳;抚心凝神,细微有致;深哀结郁,真率、真切、自然隽永见长。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这样描述李煜。
称“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概遂深……”“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阅世愈浅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他的词,虽缱绻幽凄,然婉约中尽显大气。
如他描写人的孤独,那种忧郁和悲愁别恨…… 他的一曲《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道尽了人对往事、岁月的眷恋之情。
一曲《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 常恨水常东!”览尽光阴如梭,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奈心结。
此外,他对自然景致、美好风光的勾描亦达炉火纯青之境。
以他的一首《望江梅》为例:“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此景此境,又怎能不令人为之唏嘘惋叹!并由此而盼,至那南国胜地览游一番。
还有他那首《蝶恋花》“遥夜亭皐闲信步,乍过清明,早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暖度,谁在秋千,笑里低低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 那首《捣练子》“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那首《浪淘沙》“帘处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关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那首《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映花楼阁谩斜晖。
登临不惜更沾衣!” 那首《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 均将人不遂心愿的无奈及怅然凄清之痛,别离后悲切的挚血情衷和万千思绪,镌刻于心的深处。
无不叫人感而泣之。
资料来源网上
李煜诗词全集长恨水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南唐·李煜《相见欢》[今译] 人生之长恨,水之东流,都是自然之理。
[赏析] 此词通过伤春来抒发自伤身世之感,当系降宋后所作。
这一句词人从一个亡国之君的立足点总结出一条人生哲理,把自然现象与个人感情结合在一起,极其凝练而富于感染力,因而往往引起不幸者的共鸣。
他的《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论者以为美中不足在“恰似”两字,因为这样点明了反觉得意味很浅。
此句泯尽比喻之迹,笔致更觉深婉。
[原作] 林花谢了春江,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为大周后作的所有诗词
回复:【资料】李煜为大周后所作的诗词 【 浣溪沙】 【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作者:汉水舟峨嵋月 2008-11-4 01:26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资料】李煜为大周后所作的诗词 【长相思】 【长相思】 云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
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作者:汉水舟峨嵋月 2008-11-4 01:26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资料】李煜为大周后所作的诗词 【书琵琶背】 【书灵筵手巾】 浮生共憔悴,壮岁失婵娟。
汗手遗香渍,痕眉染黛烟。
侁自肩如削,难胜数缕绦。
天香留凤尾,余暖在檀槽。
作者:汉水舟峨嵋月 2008-11-4 01:27 回复此发言 -------------------------------------------------------------------------------- 5 回复:【资料】李煜为大周后所作的诗词 【梅花】 殷勤移植地,曲槛小栏边。
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
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
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
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
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
作者:汉水舟峨嵋月 2008-11-4 01:27 回复此发言 -------------------------------------------------------------------------------- 6 回复:【资料】李煜为大周后所作的诗词 《浣溪纱》: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作者:汉水舟峨嵋月 2008-11-4 01:28 回复此发言 -------------------------------------------------------------------------------- 7 回复:【资料】李煜为大周后所作的诗词 《一斛珠》: 晓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