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句

陆游描写关于崇洲的诗有哪些?

fengsanhua 坐标: 156973 目录:/lu/

《夏日湖上》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乌帽筇枝散客愁,不妨胥史杂沙鸥。

迎风枕簟平欺暑,近水帘栊探借秋。

茶灶远从林下见,钓筒常向月中收。

江湖四十余年梦,岂信人间有蜀州。

写的是崇州市罨画池。

陆游的诗句

①爱国思想: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②恤民情怀: 富豪役千奴,贫老无寸帛③道德情操: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④理想信念: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⑤责任意识: 公卿有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⑥民族气节: 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

陆游描写关于崇洲的诗有哪些?

崇州有什么娱乐的地方?

崇州旅游 崇州市位于四川省岷江中上游川西平原西部。

山、丘、坝兼有的地理条件,造就 [崇州] 崇州 了众多的旅游风景区。

一千三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形成了多采的人文景观。

在全市境域内,则形成了以森林文化、熊猫文化、龙文化为主的雪山森林、湖光山色游览区,主要有:省级旅游风景区九龙沟,省级森林公园鸡冠山,湖光山色见长的白塔湖,康熙皇帝赐书"光严禅院"的凤栖山古寺等。

崇州最佳旅游季节 崇州金鸡风筝节,每年3月在崇州举行。

中国(道明)竹编文化节,每年7月举行。

中国西部孔子文化节,每年9月举行。

崇州交通 崇州位于川藏公路干线上,已实现乡乡通车,全市有国道1条,省道1条,成温邛快速公路贯穿全境,通车里程共244.2km,正在建设的川西旅游环线,怀华路崇州段,将推动我市交通事业的更快发展。

崇州住宿 崇州大酒店是一座集客房、餐饮、娱乐、商务为一体的二星级涉外酒店。

酒店设计新颖、建筑华丽、装潢典雅,设备先进,拥有套房及标准间共68套,拥有组合家具、空调、彩电音箱、闭路电视及国际国内直拔电话等设备。

设有中西餐厅、夜总会、健身房、保龄球馆、商务中心、棋牌室、酒吧、大小会议室、卡拉OK厅及KTV包间等综合服务项目,是宾馆下榻的食住游娱“一条龙”服务的理想场所? 崇州美食 美食和特产:汤麻饼。

[编辑本段] 景点介绍 凤栖山 凤栖山位于著名“一瓢诗人”唐求故里街子镇境,山幽林秀,百鸟啾啾,如和凤鸣。

山中深藏古寺,因留下明代皇帝出家踪迹,曾拥有旷世珍宝《洪武南藏》而享“西川第一天”之誉。

景区内拥有千亩古森林和梅花寨。

森林深处,古柏、古楠、古杉、古银杏参天蔽日;梅花寨区,红梅、乌梅、绿梅、腊梅暗香浮动。

街子镇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也是驰名全国的“兰花之乡”。

罨画池 罨画池位于城区中心,占地约38亩,素有川西名园之称,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园大门的仿明清建筑系新近规划之作,不久,园区将按规划扩大至百亩左右。

罨画池历史攸,始建于唐代,成胜景于宋代。

亦曾称"东亭"、"东湖"。

唐宋时期的罨画池为官司府地方官们待客的花园,其景色以梅花和菱花烟柳 [崇州] 崇州 为胜,直至明、清都被誉为蜀州胜景。

唐朝诗人裴迪任蜀州(今崇州)刺史时曾邀杜甫登临,杜甫曾作《和裴迪登临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一诗,赞颂"东阁观梅动诗兴"。

宋代爱国诗人陆游任蜀州通判后,留下100多首寄怀蜀州的诗篇,其中就有10多首描绘了罨画池的梅花和荷花。

如《次韵张季长正字梅花》有诗句:"插瓶直欲连全树"。

《日暮至湖上》有诗句"红凋荷更香"。

足见当时罨画池的梅花与荷花已成胜景。

"罨画池"之名,今存文献可考者始见于宋仁守嘉佑二年(1057年),江原县令赵汴应友人杨瑜之邀游览时留下的诗句:"占胜芳菲地,标名罨画池。

" 元、明、清时代,官府对罨画池均不断增修。

仅清代,在康熙、乾隆、咸丰、光绪年间均曾修葺。

民国5年(1916年)辟为公园。

建国后政府多次维修,1955年废东门,在北面繁华的大东街新开大门上,改称人民公园。

1974年,再次增修亭、榭、廊、轩。

1981年更名为罨画池公园。

如今,池内荷花胜景虽不复存在,但池畔红梅之盛仍驰名川西,琴鹤堂、问梅山馆、湖心亭、望月楼等建筑古朴典雅,诸景点之间或云墙环护、花木掩映,或曲径相爱、枝叶相接。

根据清代作家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改编的电影,有不少镜头都在罨画池拍摄而成。

游罨画池,会有一种再入唐时画境、池波寄意无穷的感觉。

鸡冠山 省级森林公园鸡冠山地处“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西部边缘,崇州市西北隅,是离成都市最近(仅96公里)总面积约90平方公里的纯原始状态的无人 0平方公里的纯原始状态的无人烟地区。

鸡冠山天然公园位于“大熊猫故乡”鞍子河自然保护区内,除大熊猫外,还有云豹等一级保护动物7种,二级保护动物11种及大量其它珍稀野生动物,为景区增添了无限生机和情趣。

园内林色秀美,纯朴原始,林木繁茂,奇花异卉,种类繁多,有“壮、美、奇、罕”四大特点,植物覆盖率达95%以大,其景随山势而赋形,随时节而多彩,随山高而变种,极富观赏和科考价值。

园内群峰兀立,有海拔3868米的蜀州第一峰鸡冠峰等八大山峰,汇集“雄、奇、旷、险”于一体。

八大山峰拔地而起,直指蓝天,极其雄伟壮观。

晴朗于峰顶向东远眺,成都平原尽收眼底,沃野千里,江河如带,夜间观景,平原灯火璨若繁星,天地难分。

峰上天象观极为丰富,云海、佛光变化无穷,日出奇美,冰雪壮观,尽显自然奇幻,造化之神功。

每年5月数千亩杜鹃竞相开放,形成一片花的海洋,为此峰增添了无穷魅力。

海拔3000米以上,有一条长 2.5公里,宽0.8公里的U形草甸带,形成一个天然的高山滑雪,滑草场。

公园内风景奇美,山高水清,飞瀑泉流,异常秀丽。

九龙沟 四川省级风景名胜区九龙沟位于崇州市西北三郎镇,因“九沟九槽九条龙”的神话传说而得名。

这一地区为龙门山脉口段前断裂带,地质构造复杂,群山在海拔700米到3868米之间起伏变化,相对高差悬殊较大,悬崖陡峭,多飞瀑迭湍...

诗仙: 诗圣: 诗神: 诗奴: 诗魔: 诗佛: 诗杰: 诗骨: 诗家天下,...

1、诗仙――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2、诗圣――杜甫(712-770),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

3、诗鬼――李贺(790-816),字长吉。

晚唐诗人。

一生体弱多病,27岁逝世。

今存诗242首。

他的诗作有讽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会现象的。

据统计,他的作品中出现“死”字20多个,“老”字50多个。

尤其是写神仙鬼魅的作品,常常让人感到幽灵出没,阴森可怖。

因此,后人称李贺为“诗鬼”。

4、诗神――陆游(1125-1210),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一生写有9000多首诗,被后人尊称为诗神。

5、诗奴――贾岛 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6、诗隐――孟浩然,唐代诗人。

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被人们称为“诗隐”。

7、诗魔――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祖籍太原[今属山西]。

8、诗佛――王维 (701~761),唐代诗人、画家。

字摩诘。

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他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9、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梦得。

洛阳(今属河南)人。

10、诗囚 ――孟郊。

因长年生活在穷苦潦倒之中,虽然都曾得到过当时韩愈的奖掖与资助,但并没使他们摆脱现实生活的困顿。

所以在他的诗中象"泪"、"恨"、"死"、"愁"、"苦"这样的字眼随处可见。

所以有诗囚之称。

11、诗虎――罗邺(825—?),唐余杭人。

父为盐铁小吏,家境贫困。

邺才智杰出,笔端超绝,气概非凡。

以七言诗见长。

12、诗瓢——唐求,一作唐球,唐末蜀州味江山(今崇州市街子镇)人。

生卒年已不可考。

在唐僖宗乾符年间,曾为青城县令==《全唐诗》中也只收其诗1卷,计35首。

《唐才子传》称唐求的诗“气韵清新,每动奇趣,工而不僻,皆达者之词”。

13、诗杰王勃――王勃(649-676)字子字,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初唐四杰”。

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14、诗骨――陈子昂 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15、诗狂――贺知章(659-744)字季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写景之作,较清新通俗。

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

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16、诗家天子――王昌龄 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17、诗癖——萧纲 18、诗窑——王仁裕19、诗魂——梅尧臣 20、诗肠——张藉

陆游诗词钗头凤全文

陆游《钗头凤》 红酥手, 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 欢情薄, 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 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莫,莫,莫!

陆游的诗词 鉴赏

陆游的词最爱他的《钗头凤》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上片 词的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分两层意思。

开头三句为上片的第一层,回忆往昔与唐氏偕游沈园时的美好情景:“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虽说是回忆,但因为是填词,而不是写散文或回忆录之类,不可能把整个场面全部写下来,所以只选取一个场面来写,而这个场面,又只选取了一两个最富有代表性和特征性的情事细节来写。

“红酥手”,不仅写出了唐氏为词人殷勤把盏时的美丽姿态,同时还有概括唐氏全人之美(包括她的内心美)的作用。

然而,更重要的是,它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这对恩爱夫妻之间的柔情密意以及他们婚后生活的美满与幸福。

第三句又为这幅春园夫妻把酒图勾勒出一个广阔而深远的背景,点明了他们是在共赏春色。

而唐氏手臂的红润,酒的黄封以及柳色的碧绿,又使这幅图画有了明丽而又和谐的色彩感。

“东风恶”几句为第二层,写词人被迫与唐氏离异后的痛苦心情。

上一层写春景春情,无限美好,到这里突然一转,激愤的感情潮水一下子冲破词人心灵的闸门,无可遏止地宣泄下来。

“东风恶”三字,一语双关,含蕴很丰富,是全词的关键所在,也是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症结所在。

本来,东风可以使大地复苏,给万物带来勃勃的生机,但是,当它狂吹乱扫的时候,也会破坏春容春态,下片所云“桃花落,闲池阁”,就正是它狂吹乱扫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说它“恶”。

然而,它主要是一种象喻,象喻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恶”势力。

至于陆母是否也包含在内,答案应该是不能否认的,只是由于不便明言,而又不能不言,才不得不以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出之。

下面一连三句,又进一步把词人怨恨“东风”的心理抒写了出来,并补足一个“恶”字:“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美满姻缘被迫拆散,恩爱夫妻被迫分离,使他们两人在感情上遭受巨大的折磨和痛苦,几年来的离别生活带给他们的只是满怀愁怨。

这不正如烂漫的春花被无情的东风所摧残而凋谢飘零吗?接下来,“错,错,错”,一连三个“错”字,连迸而出,感情极为沉痛。

但这到底是谁错了呢?是对自己当初“不敢逆尊者意”而终“与妇诀”的否定吗?是对“尊者”的压迫行为的否定吗?是对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否定吗?词人没有明说,也不便于明说,这枚“千斤重的橄榄”(《红楼梦》语)留给了读者来噙,来品味。

这一层虽直抒胸臆,激愤的感情如江河奔泻,一气贯注;但又不是一泻无余,其中“东风恶”和“错,错,错”几句就很有味外之味。

下片 词的下片,由感慨往事回到现实,进一步抒写妻被迫离异的巨大哀痛,也分为两层。

换头三句为第一层,写沈园重逢时唐氏的表现。

“春如旧”承上片“满城春色”句而来,这又是此时相逢的背景。

依然是从前那样的春日,但是,人却今非昔比了。

以前的唐氏,肌肤是那样的红润,焕发着青春的活力;而此时的她,经过“东风”的无情摧残,憔悴了,消瘦了。

“人空瘦”句,虽说写的只是唐氏容颜方面的变化,但分明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

象词人一样,她也为“一怀愁绪”折磨着;象词人一样,她也是旧情不断,相思不舍啊!不然,怎么会消瘦呢?写容颜形貌的变化来表现内心世界的变化,原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很常用的手法,但是瘦则瘦矣,何故又在其间加一个“空”字呢?“使君自有妇,罗敷亦有夫。

”(《古诗。

陌上桑》)从婚姻关系说,两人早已各不相干了,事已至此,不是白白为相思而折磨自己吗?著此一字,就把词人那种怜惜之情、抚慰之意、痛伤之感等等,全都表现了出来。

“泪痕”句通过刻画唐氏的表情动作,进一步表现出此次相逢时她的心情状态。

旧园重逢,念及往事,她能不哭、能不泪流满面吗?但词人没直接写泪流满面,而是用了白描的手法,写她“泪痕红浥鲛绡透”,显得更委婉,更沉着,也更形象,更感人。

而一个“透”字,不仅见其流泪之多,亦见其伤心之甚。

上片第二层写词人自己,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这里写唐氏时却改变了手法,只写了她容颜体态的变化和她痛苦的心情由于这一层所写的都是词人眼中看出的,所以又具有了“一时双情俱至”的艺术效果。

可见词人,不仅深于情,而且深于言。

词的最后几句,是下片的第二层,写词人与唐氏相遇以后的痛苦心情。

“桃花落”两句与上片的“东风恶”句前后照应,又突出写景虽是写景,但同时也隐含出人事。

不是么?桃花凋谢,园林冷落,这只是物事的变化,而人事的变化却更甚于物事的变化。

象桃花一样美丽姣好的唐氏,不是也被无情的“东风”摧残折磨得憔悴消瘦了么?词人自己的心境,不也象“闲池阁”一样凄寂冷落么?一笔而兼有二意很巧妙,也很自然。

下面又转入直接赋情:“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这两句虽只寥寥八字,却很能表现出词人自己内心的痛苦之情。

虽说自己情如山石,痴心不改,但是,这...

陆游诗词 万顷烟波鸥境界九秋风露鹤精神出自哪首诗词

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5、《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6、《梅花》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7、《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8、《梅花绝句》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

9、《渔家傲》 东望山阴何处是。

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得家书空满纸。

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

扁舟何日寻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亦。

愁无寐。

鬓丝几缕茶烟里。

10、《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1、《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2、《鹧鸪天》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13、《夜游宫》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候在万里。

有谁知? 鬓虽残,心未死。

14、《鹊桥仙》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

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

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15、《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16、《豆叶黄》 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

谁惜泥沙万点红。

恨难穷,恰似衰翁一世中。

17、《朝中措·梅》 幽姿不入少年场。

无语只凄凉。

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

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

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

18、《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绿树暗长亭。

几把离尊。

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

各自消魂。

一江离恨恰平分。

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19、《谢池春》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阵云高、狼烟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

笑儒冠、自多来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

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

叹流年、又成虚度。

20、《夜游宫》 雪晓清笳乱起。

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

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

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陆游所有的写给沈园与唐琬的诗词

《钗头凤》: 其一: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其二:(唐琬作)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晚风干,泪痕残, 欲传心事,独倚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询问,咽泪装欢, 瞒、 瞒、瞒。

关于沈园的: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林亭感旧空回首, 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醉题尘漠漠, 断云幽梦事茫茫。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这是我自己搜集的,了解陆唐的故事,这个视频是个不错的选择,里面也有不少陆游的诗词:http://flash.tom.com/flash_show.php?id=65781

找一些题诗词赏析,是陆游的,我想要的是练习题目,找对...

诉衷情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有人说该词的情调体现出幽咽而又不失开阔深沉的特色,请结合词句赏析。

答:上片开头以“当年”二字楔入往日豪放军旅生活的回忆,声调高亢,“梦断”一转,形成一个强烈的情感落差,慷慨化为悲凉,至下片则进一步抒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跌入更深沉的浩叹,悲凉化为沉郁。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这三句步步紧逼,声调短促,说尽平生不得志。

放眼西北,神州陆沉,残虏未扫;回首人生,流年暗度,两鬓已苍;沉思往事,雄心虽在,壮志难酬。

“未”、“先”、“空”三字在承接比照中,流露出沉痛的感情,越转越深:人生自古谁不老?但逆胡尚未灭,功业尚未成,岁月已无多,这才迫切感到人“先”老之酸楚。

“一事无成霜鬓侵”,一股悲凉渗透心头,人生老大矣!然而,即使天假数年,双鬓再青,又岂能实现“攘除凶,兴复汉室”的事业?“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云外华山千仞,依旧无人问”。

所以说,这忧国之泪只是“空”流,一个“空”字既写了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也写了对君臣尽醉的偏安东南一隅的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最后三句总结一生,反省现实。

“天山”代指抗敌前线,“沧洲”指闲居之地,“此生谁料”即“谁料此生”。

词人没料到,自己的一生会不断地处在“心”与“身”的矛盾冲突中,他的心神驰于疆场,他的身却僵卧孤村,他看到了“铁马冰河”,但这只是在梦中,他的心灵高高扬起,飞到“天山”,他的身体却沉重地坠落在 “沧洲”。

“谁料”二字写出了往日的天真与今日的失望,“早岁那知世事艰”,“ 而今识尽愁滋味”,理想与现实是如此格格不入, 无怪乎词人要声声浩叹。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两句作结,先扬后抑,形成一个大转折,词人犹如一心要搏击长空的苍鹰,却被折断羽翮,落到地上,在痛苦中呻吟。

陆游这首词,确实饱含着人生的秋意,但由于词人“身老沧洲”的感叹中包含了更多的历史内容,他的阑干老泪中融汇了对祖国炽热的感情,所以,词的情调体现出幽咽而又不失开阔深沉的特色,比一般仅仅抒写个人苦闷的作品显得更有力量,更为动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