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句

锣鼓喧天用诗词表达

wulie 坐标: 166474 目录:/luo/

描写热闹的诗句

展开全部 一、描写热闹”的诗句: 1、长安大道连狭邪,青牛白马七香车——卢照邻《长安古意》 2、 长安雪后似春归,积素凝华连曙辉——岑参《和祠部王员外雪后早朝即事》 3、沽酒长安陌,一旦起楼高百尺——韦应物《酒肆行》 4、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皇甫冉《长安路》 5、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7、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8、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一、描写热闹的词语: 笑语喧哗、熙熙攘攘、欢呼雀跃、摩肩接踵、欢声雷动、人头攒动、熙来攘往、锣鼓喧天 二、描写热闹的句子: 1、宽阔的马路上,样式繁多的汽车穿梭来往,像一条彩色的河在流动。

2、你在哪里,如果有风如果有雨,如果有繁华的街道映衬晚归的孤寂,我会内疚未到的过去,也难以知会曾经颠沛流离,我在未来眺望未来,悠悠岁月,紫色的旋律仍旧未停,你,竟已是当时梦境。

...

有没有写烟花炮竹的诗句?

展开全部1、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荆楚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 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

3、南昌诗人来鹄的《早春》: 新历才将半纸开,小亭犹聚爆竿灰。

4、《中国实业》: 湘省爆竹之制造,始于唐,盛于宋,发源于醴陵、浏阳。

5、《神异经》上说: 西方山中有焉,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

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魈惊惮,后人遂象其形,以火药为之。

——这是爆竹起源最早的记载,说明当初人们燃竹而爆,是为了驱吓危害人们的山魈。

据说山魈最怕火光和响声,所以每到除夕,人们便“燃竹而爆”,把山魈吓跑。

这样年复一年,便形成了过年放鞭炮、点红烛、敲锣打鼓欢庆新春的年俗。

6、明朝人写的《鞭春牛》一诗: 年年春打六九头,烟火爆竹放未休。

五彩旌旗喧锣鼓,围看府尹鞭春牛。

——诗中可见,明代时期的立春民俗仍沿袭流行“鞭春牛”,各府都由长官亲自主持该仪式,亲策耕牛下田开耕,倡导人们重视春耕生产。

仪式盛况可见一斑,都要燃放烟花爆竹以示喜庆,还要锣鼓喧天渲染气氛,满城遍插五彩旗帜营造节日情景,立春的重要性、全民参与性毕现无遗。

7、唐诗《早春》中的诗句: 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8、《武林旧事·岁除》中曾有记载: 至于爆仗……内藏药线,一爇连百余不绝。

——说的是将许多小型爆仗用药线串在一起,称“爆仗”,引燃后响声不绝。

但也称“爆竹”。

9、南北朝的《荆楚发时记》中有记载: 说当时在节日或喜庆之日,为了能驱除山鬼,“用火烧竹,爆裂发声”,称为“爆竹”。

10、元人赵孟畹那Ч琶对叛袒鹫摺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