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洛阳的诗词
展开全部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
唐·刘克庄《莺梭》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唐·张籍《秋思》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挂林风景异, 秋似洛阳春 。
唐·王绩《野望》花开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唐 白居易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 刘禹锡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唐 欧阳修当春天地争奢华, 洛阳园苑尤纷拏。
唐 韩愈香车倾一顾, 惊动洛阳尘。
唐·韩愈《李花二首》北邙山头少闲土, 尽是洛阳人旧墓。
唐 王建洛阳城里春光好, 洛阳才子他乡老。
唐 韦庄争得大裘长万丈, 与君都盖洛阳城。
白居易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朱敦儒(宋)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唐 杜甫洛阳,古称斟鄩、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下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
洛阳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馆藏文物40余万件。
[3][4] 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及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
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称,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蜚声中外。
...
《中国诗词大会》必背100首诗词,你都会了吗
展开全部 1、《山中》唐·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2、《山中》唐·王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3、《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6、《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8、《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9、《七步诗》三国·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0、《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1、《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2、《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3、《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4、《春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5、《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6、《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7、《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8、《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19、《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0、《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1、《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22、《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3、《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4、《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
。
。
。
。
...
与洛阳有关的诗词
1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唐·刘克庄《莺梭》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 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挂林风景异, 秋似洛阳春 .唐·王绩《野望》 6花开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唐 白居易 7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 刘禹锡 8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唐 欧阳修 9当春天地争奢华, 洛阳园苑尤纷拏. 唐 韩愈 10香车倾一顾, 惊动洛阳尘.唐·韩愈《李花二首》 11北邙山头少闲土, 尽是洛阳人旧墓. 唐 王建 12洛阳城里春光好, 洛阳才子他乡老. 唐 韦庄 13争得大裘长万丈, 与君都盖洛阳城. 白居易 14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朱敦儒(宋) 15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唐 杜甫 16洛阳春日最繁花,红绿荫中十万家. 宋 司马光 17何人不爱洛阳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清 刘灏 18曾为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唐 欧阳修 19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唐 武元衡 20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 李白 21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唐 欧阳修 22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唐 王维 23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那堪好风景, 独上洛阳桥. 唐 李益 24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唐 李颀 25洛阳吹别风, 龙门起断烟. 唐 李贺 26俯视洛阳川, 茫茫走胡兵. 唐 李白 27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在三湘. 唐 贾至 28今我不乐思洛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唐 杜甫 29寄语洛阳使, 为传边塞情. 唐 崔颢 30悠悠洛阳去, 此会在何年. 唐 陈子昂 31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唐 李白 32汉有洛阳子, 少年明是非. 宋 王安石 33洛阳城东西, 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 今来花似雪. 34洛阳名工见咨嗟, 一翦一刻作琵琶. 唐 吴均 35河中之水向东流, 洛阳女儿名莫愁. 晋 萧衍 36既乏琅邪政, 方憩洛阳社. 唐 谢珧 37悠悠远行归,经春涉长道. 幽冀桑始青,洛阳蚕欲老. 唐 崔颢 38洛阳三月梨花飞, 秦地行人春忆归. 唐 崔颢 39传闻合浦叶, 远向洛阳飞. 唐 江左 40洛阳谁不死? 戡死闻长安. 唐 白居易 41陶令门前四五树, 亚夫营里百千条. 何似东都正二月, 黄金枝映洛阳桥. 唐 白居易 42风起洛阳东, 香过洛阳西. 三国 曹邺 43洛阳之兴衰,天下治乱之喉也. 宋 李格非 44惶惶祖宗业, 永怀河洛间. 宋 陆游 45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周易》 46长安重游侠, 洛阳富财雄. 唐 卢照邻 47欲问古今兴废事, 请君只看洛阳城! 宋 司马光 48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三国魏 曹植 50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为王者之里. 晋 左思 《三都赋》 51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 汉 司马迁 52人间佳节惟寒食, 天下明园重洛阳. 宋 邵雍 53洛阳牡丹甲天下. 宋 54汉魏文章半洛阳. 汉魏 55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三国魏 曹植 56生在苏杭,葬在北邙. 唐 57洛阳名园歌舞沉, 乱鸦啼破林几深. 宋 58追本溯源,根在河洛. 59终童山东之英妙,贾生洛阳之才子. 晋 潘岳 60朝来渡口逢京使,说道烟尘近洛阳. 唐 白居易 61洛阳访才子,江岑作流人. 唐 孟浩然 62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古诗十九首之三》 63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 唐 李白 64华林满芳景,洛京遍阳春. 唐 李世民 65鼓吹威夷狄,旌轩溢洛阳. 唐 李隆基 66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唐 王昌龄 67何如御京洛,流霰下天津. 唐 许敬宗 68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唐 张九龄 69京洛皇居,芳禊春馀. 唐 崔智贤 70铭开武岩侧,图荐洛川中. 唐 武则天 71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唐 韩愈 72今到白氏诗句出,无人不咏洛阳秋. 唐 徐凝 73记得归诗章,花多属洛阳. 唐 白居易 74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窣地新. 唐 李隆基 75洛京千里近,离绪亦纷纷. 唐 武元衡 76行看洛阳陌,光景丽天中. 唐 张九龄 77东岳封回宴洛京,西墉通晚会公卿. 唐 苏颋 78缘忧武昌柳, 遂忆洛阳花. 唐 李商隐 79回首洛阳花石尽,烟渺黍离之地,更不复、新亭堕泪. 宋 文及翁 80人间何曾识姚魏,相公新移洛中裔. 宋 杨万里 81千娇百媚看不够,魂牵三月洛阳花. 唐 木兰花
描写洛阳的诗句多写几个 谢谢
1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
唐·刘克庄《莺梭》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唐·张籍《秋思》 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挂林风景异, 秋似洛阳春 。
唐·王绩《野望》 6花开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唐 白居易 7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 刘禹锡 8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唐 欧阳修 9当春天地争奢华, 洛阳园苑尤纷拏。
唐 韩愈 10香车倾一顾, 惊动洛阳尘。
唐·韩愈《李花二首》 11北邙山头少闲土, 尽是洛阳人旧墓。
唐 王建 12洛阳城里春光好, 洛阳才子他乡老。
唐 韦庄 13争得大裘长万丈, 与君都盖洛阳城。
白居易 14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朱敦儒(宋) 15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唐 杜甫 16洛阳春日最繁花,红绿荫中十万家。
宋 司马光 17何人不爱洛阳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清 刘灏 18曾为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唐 欧阳修 19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唐 武元衡 20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 李白 21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唐 欧阳修 22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唐 王维 23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
那堪好风景, 独上洛阳桥。
唐 李益 24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唐 李颀 25洛阳吹别风, 龙门起断烟。
唐 李贺 26俯视洛阳川, 茫茫走胡兵。
唐 李白 27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在三湘。
唐 贾至 28今我不乐思洛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唐 杜甫 29寄语洛阳使, 为传边塞情。
唐 崔颢 30悠悠洛阳去, 此会在何年。
唐 陈子昂 31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
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唐 李白 32汉有洛阳子, 少年明是非。
宋 王安石 33洛阳城东西, 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 今来花似雪。
34洛阳名工见咨嗟, 一翦一刻作琵琶。
唐 吴均 35河中之水向东流, 洛阳女儿名莫愁。
晋 萧衍 36既乏琅邪政, 方憩洛阳社。
唐 谢珧 37悠悠远行归,经春涉长道。
幽冀桑始青,洛阳蚕欲老。
唐 崔颢 38洛阳三月梨花飞, 秦地行人春忆归。
唐 崔颢 39传闻合浦叶, 远向洛阳飞。
唐 江左 40洛阳谁不死? 戡死闻长安。
唐 白居易 41陶令门前四五树, 亚夫营里百千条。
何似东都正二月, 黄金枝映洛阳桥. 唐 白居易 42风起洛阳东, 香过洛阳西. 三国 曹邺 43洛阳之兴衰,天下治乱之喉也。
宋 李格非 44惶惶祖宗业, 永怀河洛间. 宋 陆游 45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周易》 46长安重游侠, 洛阳富财雄。
唐 卢照邻 47欲问古今兴废事, 请君只看洛阳城! 宋 司马光 48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三国魏 曹植 50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为王者之里。
晋 左思 《三都赋》 51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
汉 司马迁 52人间佳节惟寒食, 天下明园重洛阳。
宋 邵雍 53洛阳牡丹甲天下。
宋 54汉魏文章半洛阳。
汉魏 55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三国魏 曹植 56生在苏杭,葬在北邙。
唐 57洛阳名园歌舞沉, 乱鸦啼破林几深。
宋 58追本溯源,根在河洛。
59终童山东之英妙,贾生洛阳之才子。
晋 潘岳 60朝来渡口逢京使,说道烟尘近洛阳。
唐 白居易 61洛阳访才子,江岑作流人。
唐 孟浩然 62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古诗十九首之三》 63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 唐 李白 64华林满芳景,洛京遍阳春. 唐 李世民 65鼓吹威夷狄,旌轩溢洛阳. 唐 李隆基 66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
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唐 王昌龄 67何如御京洛,流霰下天津. 唐 许敬宗 68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
唐 张九龄 69京洛皇居,芳禊春馀. 唐 崔智贤 70铭开武岩侧,图荐洛川中. 唐 武则天 71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韩愈 72今到白氏诗句出,无人不咏洛阳秋。
唐 徐凝 73记得归诗章,花多属洛阳. 唐 白居易 74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窣地新. 唐 李隆基 75洛京千里近,离绪亦纷纷. 唐 武元衡 76行看洛阳陌,光景丽天中. 唐 张九龄 77东岳封回宴洛京,西墉通晚会公卿. 唐 苏颋 78缘忧武昌柳, 遂忆洛阳花。
唐 李商隐 79回首洛阳花石尽,烟渺黍离之地,更不复、新亭堕泪. 宋 文及翁 80人间何曾识姚魏,相公新移洛中裔。
宋 杨万里 81千娇百媚看不够,魂牵三月洛阳花。
唐 木兰花 82古来利与名,俱在洛阳城。
唐 于邺
描写“赞美洛阳”的古诗词有哪些?
展开全部 《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唐·韦庄、《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宋·欧阳修、《秋思》唐·张籍 1、原文:《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唐·韦庄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译文:春暖花开,万象更新。
洛阳城里,春光明媚,娇好异常。
可是,我这个天涯浪子,却只能异地漂泊,老死他乡。
眼前的魏王堤上,杨柳依依,浓荫茂密。
而我心怀隐痛,满心凄迷,惆怅不已。
桃花嫣红,春水碧绿,烟笼柳堤,水浴鸳鸯。
此物之出双入对,相守相依,更勾起我这个离人永隔之悲苦。
无以释解,只好把一腔相思相忆之情凝结成的丝丝愁恨,化解到落日西沉的余晖之中。
远方的人儿呵,遥远的故国呵,你知道不,我这是在怀念着你呵! 赏析: 这首词是韦庄在公元九世纪(唐僖宗中和年间)避乱洛阳时的作品。
韦庄客居洛阳,正是国家多事之秋,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自己则浪迹他乡一事无成。
所以词一开头,就以排比偶句写景抒慨。
上句写景,洛阳多花,春光确实很好;下句抒慨,洛阳多才子,但他们却因为生不逢时而垂老他乡。
洛阳的大好春光未能使之陶醉,反而触发了他的隐忧,可见这位“洛阳才子”此时感慨颇深。
这里,“春光好”是淡写,“他乡老”却是重笔,情景两两对举,比照十分鲜明,以情景的反差表现了心理的反差,突出了“春光”却在“他乡”、虽“好”可惜已“老”的矛盾心境。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读到这里说“可怜可怜,使我心恻”(汤显祖评本《花间集》卷一),可见“他乡老”一语,既是韦庄一类晚唐士人的慨叹,也是历代失意士人胸有的块垒。
三四句承上,一句写景,一句写心。
魏王堤即魏王池,因“贞观中,以赐魏王泰”而得名,它是东都洛阳的游赏胜景。
但安史乱后,东都已失去昔日的魅力,更何况此时游赏,就更有一番今不如昔之感了。
句中着一“暗”字,虽是烟笼柳堤的实景描绘,但也确是作者的虚笔映衬,从中透露出一种历史与人生的迷蒙感,所以下句就直接托出“此时心转迷”的心态。
眼前所见的是春光缭乱、烟柳迷茫之景,胸中翻腾的是怀才不遇、心志凄迷之情。
眼迷心迷,景迷情迷,使他又一次陷入迷惘忧伤之中。
这也正是他在《中渡晚眺》一诗中所写的“魏王堤畔柳如烟,有客伤时独扣舷”的情与景,不过这里情景更为密合,意旨更为蕴藉。
过片与首句呼应,具体描绘春光之好:桃花红艳,春水清澈,鸳鸯双双,嬉戏水上,一片明丽的春色,一派盎然的春意。
写到这里,作者似乎已从上片心迷之情中解脱出来,陶醉于融洽的春光之中了。
其实并不,后面两句说明他又一次以情景的反差来表现自己心理的反差,又一次表达自己的心迷:“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这里,词人面对残晖,一方面是恨意郁结,家国之痛,身世之悲,都化成恨在心头凝结。
下一“凝”字,极共沉重。
另方面是深切忆念,故国之忆,亲友之忆,都化成怨在心底激荡。
下一 “忆”字,格外深挚。
“君不知”三字,以怨对方的不知、无情、无动于衷,曲折表达自己的忆念之深、之切、之诚、之纯,真是“无限低徊,可谓语重心长矣”(丁寿田等《唐五代四大名家词》乙篇)。
吴蘅照在《莲子居词话》中说:“韦相清空善转”。
这首词,以恨转忆,以景迷转心迷,以情景反差转心理反差,就此一端,也可看出吴蘅照说他“善转”是不错的。
洛阳是词人的第二故乡,因而他对洛阳有着深厚的感情。
此词开头,即叠用“洛阳”二字,而且突出地把它放在句首,就是这种感情的具现。
“洛阳才子”是词人自指,因为他的成名之作《秦妇吟》就是在洛阳写的,并获得了“秦妇吟秀才”的美誉。
洛阳的春光好在:一是魏王堤上阴翳的垂柳,上蔽天日,下荫游人;二是桃花水暖,鸳鸯双浴于澄波碧水之中。
杨柳依依,更添离别之情;鸳鸯喁喁,益增寂寞之感。
这些都是词人在洛阳所习见的景物,因而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心底的呼唤。
2、《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宋·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
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
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
译文:洛阳春浓花满城,姹紫嫣红香正浓。
游丝有意,苦留游客丝萦绕。
杨柳无情,争相送别为那般。
杏花红处,遮去青山一片青。
山路远,行人山下歇驿站。
相去远,今宵谁能与我伴,唯有寂寞、孤馆与明月。
赏析: 用“洛阳正值芳菲节”开头,一下子就把读者带进了离人所的满城春色的地方。
但作者并不满足于此,他又用“秾艳清香相间发”来进一步渲染“芳菲节”,使洛阳的春色变得更为具体可感。
“秾艳”一句不仅使人想见花木繁盛、姹紫嫣红的景象,而且还使人仿佛感受到了阵阵春风吹送过来的阵阵花香。
接下去两句“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既是写景,又已暗含眷恋送别者的感情。
“游丝”是蜘蛛所吐的丝,春天飘荡空中,随处可见。
庾信的《春赋》就曾用“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来点染春景。
游丝和垂柳原是无情之物,但惜别者眼中,它们却仿佛变得有情了。
这里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说游...
描写洛阳的的四句古诗词
展开全部 1、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2、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3、王维: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4、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5、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6、裴迪:送崔九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7、祖咏:终南望馀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8、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9、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0、李白: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1、李白: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12、杜甫: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13、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4、刘长卿:送灵澈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15、刘长卿:弹琴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16、刘长卿:送上人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17、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18、李端:听筝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19、王建:新嫁娘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20、权德舆:玉台体昨夜裙带解,今朝〔虫喜〕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21、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22、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23、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24、张祜:何满子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25、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26、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27、李频:渡汉江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28、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30、西鄙人:哥舒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31、崔颢:长干行二首之一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32、崔颢:长干行二首之二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为何古诗词中总有洛阳这个词,洛阳代表了什么
自古洛阳被称为“诗城”,历史上与洛阳有关或提及洛阳风物的诗词篇秩浩瀚,除了长安(数量要少一些)以外,世界上再没有类似的城市了。
这份独特的精神、历史遗产,足以使洛阳独步天下!一。
洛阳形胜适宜建都“三河建洛都”,是黄河、洛河和伊河孕育了洛阳。
洛阳是古代汉族主要聚居地的黄河流域水资源最充分的地域,洛河当时澄彻见底:“清洛象天河,东流形胜多”;“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沙。
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
伊水亦然:“悠悠涉伊水,伊水清见石”。
有诗人称赞洛阳:“九洛韶光媚,三川物候新”,形容洛阳的地势险要:“三河分设险,两崤资巨防”。
洛阳处于九州之中:“天中洛阳道”;交通四通八达:“御路浮桥万里平”,便于“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万国朝天中”。
古时洛阳的伊洛黄河均有舟船之便:“洛水泛泛中行舟”;“务使霞浆兴,方乘泛洛归”;“舟通南越贡”。
洛阳的气候也是古时诗人乐于称道的。
唐朝时期的洛阳可以清晰地看见嵩山:“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月明直见嵩山雪”;“宅东篱缺嵩峰出,堂后池开洛水流”。
白居易说:“地称高情多水竹,山宜闲望少风尘”;“老爱东都好寄身,足泉多竹少埃尘”。
所以古时洛阳是公认的帝王之都:“洛城本天邑,洛水即天池”;“千年王气浮清洛”;“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品江山、洛阳第一,金陵第二”;"洛阳天子县";二。
鼎盛时期的洛阳东汉和盛唐,洛阳都曾经有过辉煌时期。
由于唐诗的兴盛,洛阳的辉煌在其中得到了更多的反映。
1。
宫阙嵯峨,市曹兴隆:*洛阳宫阙当中州,城上峨峨十二楼。
*汉家伊洛九重城。
*洛阳宫观与天齐。
*凤楼龙阙倚清光。
*帝宅层甍垂凤翼。
*洛城今古足繁华。
*洛阳城里多池馆。
*宫官试马游三市,舞女乘舟上九天。
*九门开洛邑,双阙对河桥。
*蔼蔼鼎门外,澄澄洛水湾。
*洛水照千门,千门碧空里。
*皇宫对嵩顶,清洛贯城心。
*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
*洛阳十二门,官寺郁相望。
青槐罗四面,渌水贯中央。
*洛阳大道傍,甲第何深邃。
*唐代郑世翼如此描绘站在邙山上远眺洛阳城的情景:(“登北邙还望京洛”)步登北邙坂,踟蹰聊写望。
宛洛盛皇居,规模穷大壮。
三河分设险,两崤资巨防。
飞观紫烟中,层台碧云上。
青槐夹驰道,迢迢修且旷。
左右多第宅,参差居将相。
清晨谒帝返,车马相追访。
胥徒各异流,文物纷殊状。
嚣尘暗天起,箫管从飞扬。
伊余孤且直,生平独沦丧。
山幽有桂丛,何为坐惆怅。
*唐代韦应物眼中的洛阳:( 登高望洛城作)高台造云端,遐瞰周四垠。
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
河岳出云雨,土圭酌乾坤。
舟通南越贡,城背北邙原。
帝宅夹清洛,丹霞捧朝暾。
葱茏瑶台榭,窈窕双阙门。
十载构屯难,兵戈若云屯。
膏腴满榛芜,比屋空毁垣。
圣主乃东眷,俾贤拯元元。
熙熙居守化,泛泛太府恩。
至损当受益,苦寒必生温。
平明四城开,稍见市井喧。
坐感理乱迹,永怀经济言。
吾生自不达,空鸟何翩翻。
天高水流远,日晏城郭昏。
裴回讫旦夕,聊用写忧烦。
*唐 白居易 题洛中第宅水木谁家宅,门高占地宽。
悬鱼挂青甃,行马护朱栏。
春榭笼烟暖,秋庭锁月寒。
松胶粘琥珀,筠粉扑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