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句

毛泽东诗集卜算子

Anaya 坐标: 156219 目录:/mao/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1961年12月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词的大意是:风雨刚刚把春天送回来,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寒冷的时刻,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梅花虽然美丽,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信息。等到百花盛开的时候,她将感到无比欣慰。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锦瑟,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水调歌头...

卜算子咏梅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毛泽东一九六一年十二月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译诗】 风风雨雨把冬天送走了, 漫天飞雪又把春天迎来。

悬崖已结百丈尖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丽竞放。

虽然美丽但不与桃李争艳比美, 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

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她却在花丛中笑。

【赏析】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

宋代林和靖,这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

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

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

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

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

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

年复一年,风雨送春归去,但漫天大雪又将春天迎了回来。

哪怕县崖峭壁上结下百丈冰棱,面对如此寒冷的冬景,梅花仍然一支独秀,傲然挺拔。

诗人当然也依古训,以诗言志,也借梅寄志。

就在这“高天滚滚寒流急”的严峻当口(即:当时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反帝、反修的激烈斗争),诗人以隆冬里盛开的梅花勉励自己,劝慰他人,应向梅花学习,在如此险峻的情况下,勇敢地迎接挑战,去展示自己的俊俏。

诗人这个“俏”字用得极好,梅花从未出现这的形象就在这一个字上出现了。

这是喜悦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胜利者的形象,当然这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共产人的形象。

这个“俏”包含了多少层深刻的含义啊,积极进取、永不屈服。

下阕,诗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向纵深引导,它虽俏丽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为我们送来春的讯息。

而当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时候,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欢笑。

梅花,它在诗人眼中是一名战士,它与严寒搏斗,它只为了赢得春天,通报春天的来临,然后退去,并不强夺春天的美景。

这一形象是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形象。

诗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它已从一个中国革命者成为一名世界革命者。

梅花在新中国里,它的形象已被诗人塑造成型,更加丰满高大了。

毛泽东诗集----卜算子

毛泽东诗词著名诗词朗诵按顺序30首

一、《沁园春长沙》1925年二、《菩萨蛮黄鹤楼》1927年春三、《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四、《清平乐蒋桂战争》1929年秋五、《采桑子重阳》1929年10月六、《如梦令元旦》1930年1月七、《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1930年2月八、《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1930年7月九、《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1931年春十、《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1931年夏十一、《菩萨蛮大柏地》1933年夏十二、《清平乐会昌》1934年夏十三、《十六字令三首》1934年~1935年十四、《忆秦娥娄山关》1935年2月十五、《七律长征》1935年10月十六、《念奴娇昆仑》1935年10月十七、《清平乐六盘山》1935年10月十八、《沁园春雪》1936年2月十九、《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二十、《七律和柳亚子先生》1949年4月29日二十一、《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1950年10月二十二、《浪淘沙北戴河》1954年夏二十三、《水调歌头游泳》1956年6月二十四、《蝶恋花答李淑一》1957年5月11日二十五、《七律二首送瘟神》1958年7月1日二十六、《七律到韶山》1959年6月二十七、《七律登庐山》1959年7月1日二十八、《七律答友人》1961年二十九、《七绝为女民兵题照》1961年2月三十、《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三十一、《七律和郭沫若同志》1961年11月17日三十二、《卜算子咏梅》1961年12月三十三、《七律冬云》1962年12月26日三十四、《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1963年1月9日三十五、《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1965年5月三十六、《念奴娇鸟儿问答》1965年秋...

吟诵花木的优美诗句

写花的诗句 咏梅(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钱氏池上芙蓉 (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 芙蓉宛转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 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 风吹罗带锦城秋. 相看未用伤迟暮, 别有池塘一种幽. 咏芙蓉 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 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 待我泛红光. 古风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陆游 梅花绝句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红梅 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探梅 杨万里 山间幽步不胜奇,正是深夜浅暮时。

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

比较毛泽东和陆游的 卜算子 咏梅 ,填写两首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两首诗的诗名一样,毛泽东这首词前有引语:“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说明写此试也是在读陆游的诗后有感而作。

而且都是借描写梅花生长的环境来表达自己的品格,和表达自己对社会的看法以及态度。

不同点: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

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

在思想上,陆游孤寂凄凉,借梅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死亦流芳之情;毛泽东不畏严寒,表达了自己乐观向上的情怀。

以上是我个人观点,以供楼主参考。

谢谢楼主及时采纳!!!...

三年级以下关于爱的诗句

《卜算子》 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诗经·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柳永洞房记得初相遇。

便只合、长相聚。

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

况值阑珊春色暮。

对满目、乱花狂絮。

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

一场寂寞凭谁诉。

算前言、总轻负。

早知恁地难拼,悔不当时留住。

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心处。

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