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若桃花的意思是容貌像桃花一样明艳美丽。
桃花红中泛白,白里透红,娇美艳丽,故人们常用面若桃花比喻女子的脸庞象桃花一样烂漫芳菲,色如凝霞,倍显明媚 。
扩展资料:
面若桃花的出处:
《题都城南庄》唐 ·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译文:去年冬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参考资料:题都城南庄-百度百科
形容“女子安静恬美”的词句或诗词有哪些?
1.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____崔护《题都城南庄》2.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____李白《怨情》3.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____白居易《后宫词》4.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____曹植《杂诗·南国有佳人》5. 殷勤花下同携手。
更尽杯中酒。
美人不用敛蛾眉。
____叶梦得《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6.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____苏轼《浣溪沙·端午》7. 花似伊。
柳似伊。
花柳青春人别离。
____欧阳修《长相思·花似伊》8. 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____秦观《南歌子·香墨弯弯画》9. 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
____秦观《南歌子·香墨弯弯画》10.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
____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1. 去年春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
2. 美人卷起珠帘,深闺独坐还皱着蛾眉。
3. 红颜尚未老去已经失去了君王的恩宠,斜靠着熏笼一直坐到天明。
4. 在南方,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的面容若桃花般芳艳,如李花般清丽。
5. 我盛情邀请他们在花下同游,为爱赏这最后的春光频频劝酒。
美人啊,请你不要因着伤感而双眉紧皱。
6. 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或赤灵符)斜挂在耳下的黑色发髻上。
7. 看着花儿像你一样,柳枝像你一样;花儿柳枝已青的春天,人却要别离。
8. 身着蓝衫和杏黄裙,独倚栏杆上默默地涂着口红。
9. 用香墨勾画弯弯的眉毛,胭脂淡淡地匀在脸上。
10. 眉毛似柳叶,乌发如云雾,鲛人织的半透明的绉纱笼罩着洁白的肌肤。
参考资料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mingju/Default.aspx?p=1&c=%E4%BA%BA%E7%89%A9&t=%E5%A5%B3%E5%AD%90
肤若凝脂,面若桃花的出处及全句是什么啊?
面若桃花的出处中华诗词-唐五代-崔护。
原文为:《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拓展资料:译文去年冬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
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注释⑴都:国都,指唐朝京城长安。
⑵人面:指姑娘的脸。
第三句中“人面”指代姑娘。
⑶不知:一作“秖(zhǐ)今”。
去:一作“在”。
⑷笑: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崔护(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
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定州市)人,生平事迹不详。
公元796年(贞元十二年)登第(进士及第)。
公元829年(大和三年)为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广南节度使。
求关于桃花的诗词。
题城南庄 唐 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田园乐 唐 王维桃花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桃花坞 明 唐寅花开烂漫满村坞,风烟酷似桃源古。
千林映日莺乱啼,万树围春燕双舞。
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杜甫《绝句漫兴》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立徐步立芳洲。
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刘敞《桃花》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
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
袁枚《题桃树》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韩愈《题百叶桃花》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
应知吏侍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杜甫《风雨看舟前落花绝句》 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
影遭碧水潜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
杨凭《千叶桃花》 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软驻年华。
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
谢枋得《庆全庵桃花》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陆游《泛舟观桃花》 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
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晏几道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
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钰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形容花美的诗词
1、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唐王维《山居即事》2、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唐王维《临湖亭》3、竹色溪不绿,荷花镜里香。
唐李白《别储至剡中》4、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唐杜甫《为农》5、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
唐杜甫《暮春》6、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
唐刘长卿《留题李明府霅溪水堂》7、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唐高蟾《上商侍郎》8、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
宋欧阳修《和圣俞百花洲》9、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红。
宋米友仁《临江山》10、接天莲叶无究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出净兹寺送林子方》11、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宋王安石《咏石榴花》12、五月万枝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唐韩愈《榴花》13、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荫长。
唐李欣《送陈章甫》14、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宋司马光《客中初夏》15、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唐宋之问《灵隐寺》16、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唐刘禹锡《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17、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18、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
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19、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唐杜甫《宿赞公房》20、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21、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唐赵《长安晚秋》22、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2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宋李清照《醉花阴》2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落北风中。
宋郑思肖《寒菊》25、清霜醉枫叶,淡月隐芦花。
元许有《获港早行》26、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晋陶渊明《蜡月》27、一树寒梅白玉条,临村路傍溪桥。
唐张谓《早梅》28、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29、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
唐杜牧《初春有感寄歙邢员外》30、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唐齐已《早梅》31、折得蔬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
宋晏几道《清平乐》32、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宋王安石《临江仙》3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宋王安石《梅花》34、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宋苏轼35、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宋黄庭坚《虞美人》36、小春何处有梅花,想见水边篱落,数枝斜。
宋,吴则礼《虞美人》37、雪似梅花,梅似花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宋吕本中《踏莎行》38、不与群芳争绝艳,化工自许寒梅,宋叶梦得《临江仙》39、雪后蔬梅,时见两三花。
宋辛弃疾《江神子》40、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宋杜未《寒夜》带“花”的诗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虞美人诗歌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虞美人① 春花秋月何时了,②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③ 只是朱颜改。
④ 问君能有几多愁,⑤ 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作者】937-978, 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
李璟第六子,901年嗣位,史称南唐后主。
即位后对宋称臣纳贡,以求偏安一方。
生活上则穷奢极欲。
975年,宋军破金陵,他肉袒出降,虽封作违侯命,实已沦为阶下囚。
太平兴国三年七月卒。
据宋人王至《默记》,盖为宋太宗赐牵机药所毒毙。
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
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柔靡;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
后人将他与李璟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
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②了:了结,完结。
③砌:台阶。
雕阑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应犹:一作“依然”。
③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④君:作者自称。
能:或作“都”、“那”、“还”、“却”。
【品评】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
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
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
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诚然,李煜的故国之思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
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
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
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如面是什么意思
见字如面,是书信开头常见的问候语,集中反映书信的重要功能。
从接信、拆信、读信、收藏信到写回信等,贯穿全过程的,是一个“情”字;“站”在面前的,则是一个“人”字。
红笺开处,写信人便“站”在你面前,或问候或叙事,或直言或婉转,或抒情或说理,或基情洋溢,或絮语绵绵……读信其实是读人:写信人当时的心态、情绪、思想甚至健康状况等。
书信是有情物。
纯真的友谊,炽热的爱情,真知灼见的心灵对话,畅所欲言的坦荡胸襟,借书信尽情表达,展书信随时读到。
不独当时,若存之久远,愈发情深意浓。
“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唯把旧书看。
”“字字朝看轻碧玉,篇篇夜诵在衾裯。
”或不得相会,或再难相见,但读“旧书”,无异“如面”。
于是,“欲将香匣收藏却,且惜时吟在手头”。
唐代诗人元稹在妻子去世一年多后,读其“旧书”,其音容笑貌,一一在目:“检得旧书三四纸,高低阔狭粗成行。
自言并食寻常事,唯念山深驿路长。
”睹物思人,读信思情,古今一理。
“检得旧书”也好,“篇篇夜诵”也罢,道出一个事实:有“字”在手边,随时能“如面”。
鉴赏纳兰容若的诗词的文章???
问添衣 菩萨蛮 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
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
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捣衣,添置寒服是古代女子秋季常做的事。
是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好裁制衣服,多于秋夜进行,所以制好的衣服也被称为寒服。
词调中有《捣练子》词牌,即其本意。
凄冷的砧杵声又称为“寒砧”,诗词中往往用来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惆怅情绪,像王驾那句“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王诗之所以能够被人千载传颂,正是因为他如实如神的写出了思妇对远戍边关亲人的牵挂,道出关爱这种洁净如莲花的情感,文字也因此有了超越时间的力量。
千年以后的人读了一样很感动。
子夜秋歌里“风清觉时凉,明月天色高。
佳人理寒服,万结砧杵劳。
”写捣衣写得风致楚楚。
月下捣衣虽是劳作也是人世风景殊胜。
更何况是为意中人制衣?果真到了“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时候,就更感觉不到落寞了。
自家的砧声合着别家的砧声,声声阵阵,想着不远处也有人在为亲人赶制寒衣,天下有情人这样多,砧声虽寒入耳也温暖。
针线自古是女人的活计,缝衣制服也相应成变了女性传达爱意的方式。
容若此词据考证,应是作于康熙十六年秋,卢氏新亡后不久。
小令所截取的,正是生活中“添衣”这么一件细节小事。
自从妻子逝去之后,再没有人为容若添置寒服,对他嘘寒问暖。
家里虽有仆役无数,然而所制的衣服却没有亲人间的温柔牵挂。
感情的付出是相互映衬的。
卢氏的离开亦使容若失去疼惜补偿她的机会。
无语问添衣,为何只惯性的理解为妻子对丈夫的慰问,而不能是丈夫对妻子的关爱? 李白《菩萨蛮》词有“寒山一带伤心碧”,指日暮之时,山色转深。
伤心是极言之辞。
伤心碧即山色深碧,伤心白即极白。
后人之词多类于此。
在月光的映衬下水晶帘看上去一片白。
水晶帘内端坐的美人已然不在。
全词除却“云鬟香雾”的指代略露艳色之外,言语极平实。
如果知晓这指代是化自杜甫《月夜》,明白老杜藏在“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后面的相思凄苦,恐怕连仅有的一点艳色也褪色似的洇开来,变成了白月光似的惘然。
此词一说是塞上思情之作,一说是“悼亡”。
我细读词“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确似悼亡之音。
“欲”字更是用的恰倒好处,“欲”是将出未出,想流不能流,容若将那种哀极无泪的情状写地极精准。
年年秋日,你为我添制寒衣,如斯似是习以为常,总觉得日久天长。
手中好光阴无从消磨。
你我似陌上戏春的孩童,看见花开花谢都惘然欢喜心无凄伤。
待得一日光阴流尽,才醒转过来,懊悔哀伤。
看得见吗?是一样的秋色。
秋风虫鸣月色深浓,我伫立在桐阴之下。
仍似去年秋,你知我为何泪欲流? 此阕是容若小令中的佳作,上下阕折转之间从容淡定,然而于小处极见真情。
凄婉动人之处,似是眼前梨花雪舞,宛转细碎散落一地,让人心意黯然。
这一阕的最后两句,我每次读到,心里都梗然。
外公是在秋天去世,去年秋时人尚在,今年秋时风景不改,人已不在。
擦身而过。
生死如河,悍然相隔。
渡河时辰未至,人,无力穿越,只能观望。
情萧索 菩萨蛮·寄梁汾苕中 知君此际情萧索,黄芦苦竹孤舟泊。
烟白酒旗青,水村鱼市晴。
柁楼今夕梦,脉脉春寒送。
直过画眉桥,钱塘江上潮。
很多人知道顾贞观都是因为容若,其实顾贞观在清时,无论才气名望都不逊于容若,甚至隐隐有前辈的风范。
他是明代东林人顾宪成的曾孙,也算家学渊源。
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号梁汾。
生于崇祯十年(1637),幼习经史,尤好诗词。
少年时就和太仓吴伟业、宜兴陈维崧、无锡严绳孙、秦松龄等人交往,并加入他们的慎交社。
虽然年纪最小,但“飞觞赋诗,才气横溢”。
清廷慕其才学,于康熙三年(1664)任命他担任秘书院中书舍人。
康熙五年中举后改为国史院典籍,官至内阁中书,次年康熙南巡,他作为扈从随侍左右。
康熙十年,因受同僚排挤,落职返回故里。
之后一直沉沦下僚。
康熙十七年(1678)康熙下令开设“博学鸿词科”,一批文坛精英诸如朱彝尊、陈维崧、严绳孙、姜宸英均被荐到京,顾贞观、纳兰性德广交文友,经常聚会唱和,清初词坛的振兴和他们的活跃是分不开的。
他还受容若所托编订了《饮水词》,可知容若对他的才华学识也极为放心佩服。
最为难得的是,除了才气,顾贞观还仗义,没有酸腐文人的琐碎和小心算计。
他曾为营救诗友吴兆骞,求助于容若,更不惜下求于明珠。
容若被他所填的《金缕曲》感动,不避嫌疑地借助父亲明珠之力帮他救助吴兆骞。
说起来,世态炎凉锦上添花的数不胜数,真正肯在危难关头为朋友出头的又有几个?容若和梁汾都难得,他们都不势力,愿意做雪中送碳的事。
也许正因为看到了梁汾身上的侠气,容若才会对他倾心相交,视他如师如友如兄长。
容若对梁汾的依恋,到了琐碎的地步,以至于《饮水词》中大部分唱和之作都和梁汾有关。
顾贞观的确也是容若的知己,他读纳兰的《饮水词》轻易就明白了容若难以明言的心事,相传他自己也曾有过和容若相似的感情经历,只是他的恋人入的是候门而不是宫门。
所...
面若桃花朵朵开,回眸一笑百艳生什么意思
荼蘼之花,未央只爱。
壹、你可曾看见流年的慌张。
指间冰冷,渐渐擦过身体颤抖的痕迹。
在夹杂雨丝的冷风里将手伸出窗外,那刺痛的触感莫名的打湿双眼,你思及某一年的冬末,立在她楼下时的那一场倾盆大雨,滂沱洗往你的点点希翼,掏空的尽看。
手上是一柄不曾打开的伞,对面是立在屋檐下的你的无措的脸。
她可曾看得见流年的慌张呢。
在苍苍促促的离别与相拥里,一季一季的辗转在细碎的纠葛与疼痛里,不知行往何处,不晓回在哪方。
风声鹤戾。
倏然梦尽。
泪光闪烁的那些往事,终究不是可以凭据回首就能在指尖随意行走的安然。
撕开伤口,犹是不能尽解的潮红,在新生的肌肤里召告曾经的死亡。
于是想起很多年前向你呢喃过的那些话。
If I will forget you, so must be we h***e never met。
那些安好存放在故事里的片断,在此刻窗外疯狂倾泄的雨声里,再次回到了你的世界。
任凭岁月如梭,匆忙往返的那些梦呵,这一场没有尽头的追逐。
她在梦里许下一个愿,从此翩然在和你的争执里,迷失了誓言。
她说你恨我吧。
你张张口,哑了声线。
不想爱不能爱不要爱,所以你要她说恨。
不想恨不能恨不要恨,却在爱的时候开了口。
我这么恨你呵。
说出了口,便没有回头的远远走。
身后是她忽然无措的声音,亦步亦趋地随着你的奔跑逃离,断在风中。
她说这一生,我负你这么多。
你说这一生,亏欠的要怎么往补给。
要怎么还呢。
那些年华,那些疼痛。
慌慌张的途经谁的青春,在散场之前上演尽世倾情。
她们都无憾。
谢谢你这么爱过我。
谢谢我这么专心过。
然后相视而笑,各奔天涯。
从来,都只有那些风起云涌的岁月在高呼疼痛而已。
贰、这一场冬末的雨。
是否还记得,你说过假如没了雨季,便不会将你想起。
光明正大的留恋,此刻没有迟疑的刻在你思念的心尖,鲜血幻化成花朵,在最严冷的迎风口开成尽美的蔓佗罗。
缠在胸口左边口袋的毒药,如此甜腻着你的喜悦。
在远看与渴盼的期许里,等候一个梦醒时的庞大的沦陷。
她是舞着冰雪的女子,在十仲春末的冬雨里亲眼目睹了一场童话的幻灭,在你为时已晚的伸手里,看到你为她披上嫁纱,尽尘而往。
无神的走过,然后笨拙的跌倒。
不疼。
不疼。
谁看着谁成了他人的新娘,心头是麻痹,没有知觉。
你说假如可以,让她来世再遇见你,让你将所有的美好都交付到她的手心。
这样可好。
哪怕依旧得不到她的回应,你也会自顾自的紧守在那一个角落我若桃花开一面,任她赶,任你骂,都不远走。
那一日谁在雨中独立。
那一日谁与谁的对视。
不过镜花水月玉面桃花,指尖朝露,终是要风干无痕。
待到有一年你立在岁暮里想起曾经那个为你笨拙的掬起热和的女子时,是否会记得她第一次为你划落的那一滴泪?你说你怎么这么傻呢。
然后泪断珍珠,源源而出。
窗棂上斑驳的印记,仿若蝶影。
曾经如潮水一般的记忆枷锁渐渐脱落,在岁月的松懈里重新播放足以让人为之驻留的片断。
曾经是不祈求拥有的女子,在满眼天真的喜爱里纯粹的守着一个小小的角落,兀自生梦。
那是属于年少轻狂的执迷,在不肯悔悟的沉沦里,念叨她一颦一笑的温柔与热意,在风尘仆仆的追随里小心翼翼的不惊动荒年里寂寞遗留的疼痛。
而宿命写下的刽子手,残忍的斩断梦里的欢歌,当头棒喝,止殇雨季的情事,却舞起心事嫣然的战鼓。
谁在声嘶力竭的挣扎里落进风里,灰飞烟灭。
叁、左崖,右行。
谁的寂寞。
手被霜冷冻成紫色的样子容貌。
我曾经告诉她,那是一种死人的血液凝聚后的肌肤的颜色。
于是她在空荡荡的笑靥里止不住的颤抖。
这一双为谁敲打流年,婉转细语,无痛呻吟的手,如今呈现死亡的色彩,在依旧阴暗的天气里,疯狂的刺痛她的眼睛。
没有温度。
负数的气味东方论坛 面如桃花,在盘旋尽看的告知里载进禁止通行的区域,遇上死神的召唤。
天尽头,是你年梦断的预演。
魂消处,难再觅佳人芳踪。
忧伤结成透明的细节,惆怅遍布,指尖华丽的上下起伏,着起花颜纱桃花面,妆点尽色容,起舞清影,弄萧情切。
谁含一句君心似水依,便舞了千年的缘。
她向右行走,没有目的。
前方是寂寞的手,后面是寂寞的影。
身在当中,她是孤芳自赏的落瑛,一池碎梦,不过桃花人面不知深情事,独笑东风吹人迷。
纹路交错,寂寥如歌。
妙音一路,传了几世繁华几世皆无休。
肆、荒年无华。
荼靡过后,彼岸花开。
沙漏翻转,流失的那些幸福,婉如细碎消亡的沙料,片刻皆失。
年华推移,消散的那些时光,比如斗转星移的那些消逝,再无回往的可能。
那些忽明忽暗的情节,那些半恍半惚的疼痛,徘徊在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思里。
舞台纵刺眼,却演不出石头倔强的脸面似桃花,灯光再闪烁,亦唱不出青春萌动的显现。
曾被季风抚过的温柔,似是而非的浮在半空的凭托里,半生浮华梦,半世流年寂,悼念不了岁月荒年走散的思念。
缠绵绵。
再无边。
眉目流转,美色如花,旋转春光来临前的频频回顾,却不过对镜怜悯,孤芳自赏。
精心化妆等待最后荼蘼的绽放,将此生的压抑开释于华灯初上。
你渐渐步出我的世界,我缓缓流进黯然光年。
与你最后拥抱面若桃花,转身,微笑,付之一笑东流水,原谅过往吹起惆怅的风,然后解脱。
千百循...
经典诗词名句
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2.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唐.贾岛《戏赠友人》 3.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思二僧》 4.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金.王若虚《论诗诗》 5.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清.黄遵宪《杂感》 6.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7.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宋.戴复古《论诗十绝》 8.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 9.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宋.杨万里《读张文潜诗》 10.莫将死句入诗中,此诀传来自放翁——清.袁枚《仿元遗山论诗》 11.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12.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清.赵翼《论诗五绝》 13.不求好句,只求好意——宋.欧阳修《吊僧诗》 14.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15.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唐.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1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7.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18.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19.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苦吟》 20.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21.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清.袁枚《遣兴》 2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移居二首》 23.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清.黎志远《汉阳舟次》 2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5.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唐.李白《江上吟》 26.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韩愈《调张籍》 27.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28.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诗名句分类二:事理哲理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 4.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晋.刘琨《重赠卢谌》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焕《登鹳雀楼》 6.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7.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李绅《悯农》 9.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10.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11.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唐.杜甫《夏夜叹》 12.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宋.陈亮《三都乐》 13.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宋.王迈《读渡江诸将传》 14.万物兴歇皆自然——唐.李白《日出行》 15.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16.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17.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18.山外青山楼外楼——宋.林升《题临安邸》 19.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20.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21.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唐.李白《上李邕》 22.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唐.李绅《答章孝标》 2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4.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唐.刘禹锡《杨柳枝词》 25.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唐.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2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27.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28.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宋.释文向《过苕溪》 2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3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31.不是一番梅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3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33.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苏麟《断句》 34.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3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水调歌头》 36.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元.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杂剧》 37.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元.白朴《阳春曲.题情》 38.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明.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 3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古诗名句分类三:友谊爱情 1.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4.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6.海内存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