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句

描写大暑的诗句有哪些

Hailey 坐标: 159520 目录:/miao/

《销夏》

【唐】 白居易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大暑》

【宋】 曾几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宋】司马光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关于大暑的古诗词诗句都有哪些 描写大暑节

有关大暑的古诗词诗句 关于大暑的诗词诗句 南朝诗人徐勉在《晚夏》诗中写道: “夏景厌房栊,促席玩花丛。

荷阴斜合翠,莲影对分红。

此时避炎热,清樽独未空。

” 诗说夏夜纳凉,从房中来到花丛中,席地而卧,欣赏水中莲荷,眼前又有美酒相伴,十分惬意。

唐代高骈《山亭夏日》诗云: “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 山亭古树参天,人迹罕见,蔷薇飘香,周身清凉,好一幅别开生面的山中消夏风俗画。

李白《夏日山中》诗曰: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 写出了盛夏时节赤身取凉的狂态。

白居易《消暑》诗说: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有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 诗人认为在室内少放东西,心平气和坐于窗下,清风便会自然而来,凉爽也就由心而生了。

...

描写大暑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大暑的诗句有哪些

《销夏》 【唐】 白居易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大暑》 【宋】 曾几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宋】司马光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

诗句都有哪些 描写大暑节气的诗词诗句句子赏析

唐 :白居易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大暑总是炎热的时节,而诗人白居易却能悠然处之。

他居住在小院之中,虽然贫穷身无长物,但是临风窗下,心静了,暑气自然消退,室内东西不多很是清爽。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诗人自得其乐,这种快乐也是不足为外人道的。

天气炎热,居住条件简陋,但是诗人却能安之乐之,颇有颜回遗风,让人钦佩不已。

此诗读来也是清爽宜人,为苦夏的人们送来一丝清凉。

夏日闲放 唐 :白居易 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

静室深下帘,小庭新扫地。

褰裳复岸帻,闲傲得自恣。

朝景枕簟清,乘凉一觉睡。

午餐何所有,鱼肉一两味。

夏服亦无多,蕉纱三五事。

资身既给足,长物徒烦费。

若比箪瓢人,吾今太富贵。

这首诗同样是白居易大暑所作,表达的感情也与上篇相似。

诗人似乎很是安贫乐道,悠然自得。

大暑酷热,诗人不愿出门,也无人来访。

安静的房间挂着纱帘,隔出一片静谧,小院的地刚刚扫过,干净整洁。

“褰裳”即撩起衣裳,“岸帻”即推起头巾,表示自己很洒脱不羁,闲适又恣意。

竹席清凉正适合歇觉。

午餐一两道小菜,夏衣也只几件蕉纱。

既然已经能自给自足,多余的财物就是劳心费神了。

若是同颜回相比,自己只怕还太富贵舒适了。

诗人描写了自己夏日简约却不简单的生活,表现了自己悠然自在的心境。

司马光.宋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不是每个人的大暑都如同白居易过的那边自在无边。

司马光就与之相反,颇有愁绪。

听着夏虫的鸣叫,看着萤火虫在荒芜的庭院里飞舞。

明明正是苦夏,却一下子到了秋凉的时节。

诗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年华的老去,不禁为之感慨。

寒水,白头,夜半,谒公侯,无一不体现着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无奈。

珍惜当下,珍惜年华。

时光太瘦,指缝太宽,不要让它在你不知不觉间,悄然流逝。

和晁应之大暑书事 张耒.宋 蓬门久闭谢来车,畏暑尤便小阁虚。

青引嫩苔留鸟篆,绿垂残叶带虫书。

寒泉出井功何有,白羽邀凉计已疏。

忍待西风一萧瑟,碧鲈斫鲙意何如。

这是一首赠答诗,诗人似乎及其畏热,闭门谢客,也不甚出门。

由于人迹罕至,青苔长满庭院惹鸟儿来散步,绿叶也自在垂下,带着虫子的痕迹。

寒泉从井中流出算什么呢,白羽的飞鸟已招不来清凉。

等到秋节到来,西风萧萧,我邀你一起品佳肴美酒,不知你意下何如?可以感受到诗人虽不喜酷热天气,但仍能记得与友人相约一场,不难看出诗人对友人的感情。

大暑 曾几.宋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大暑时的太阳十分毒辣,不知何时才能落下,清风也似乎躲了起来,无处寻觅。

几卷经书聊以打发悠长的白日辰光,水中湃着的瓜果起起浮浮。

“兰若(re三声)”佛教指森林,引申为寂静之处。

“茅茨”意为茅屋。

表现了一种安谧寂静的景象。

诗人在末句指出,虽则天气这般炎热,更应爱惜光阴。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黄庭坚.北宋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大暑的月夜于水阁之上聆听笛音。

似乎古人的生活总是诗意满满,一日的暑气在夜晚消散,邀三两好友,携几壶浊酒,在水阁上吹风赏笛。

想来都是无比自在与惬意的。

诗人在诗的前两句描写了笛音的美妙,如同水底蛟龙,矫健宛转。

吹笛玉人不似凡人,合该住在广寒宫中。

诗人也希望能早日洗尽这整日的炎热,让泠泠音符化作清爽秋风。

大暑竹下独酌 南宋:郑刚中 新竹日以密,竹叶日以繁。

参差四窗外,小大皆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