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蚕妇》
张俞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形容老年人年事已高爱哭的诗词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在著名的《春望》中写道:“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其实,这满头稀疏的白发是诗人忧愁劳心所 致。
杜甫怀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伟大理想,然而却眼睁睁看着挚爱的国家一步步沉沦,这无疑是对他最沉痛、最残忍的打击。
春来,祖国的大好河山依 旧,只是战乱之火却无情地蔓延,国破家亡,哀鸿遍野,连花鸟都让人触目惊心。
更可怕的是音信不通,家里的亲人境况如何,不得而知。
当时杜甫年仅46岁,本不应该有太多的白发,因为忧愁而生白发,因为忧虑而致白发脱落,以至越来越稀疏了,几乎连簪子都插不住了。
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通过 “搔”这一个动作,把内心的焦虑彷徨和痛苦之情,极其有力地表达出来,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白发苍苍,忧愁郁闷的老人形象。
“尘满面,鬓如霜”苏轼在写《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时,不过四十岁,却已经“尘满面,鬓如霜”了。
“尘满面,鬓如霜”,简单质朴的六个字,把作者饱经 风霜、仕途失意的坎坷人生概括出来。
诗人陈师道也是如此,他在《除夜对酒赠少章》一诗中感慨道:“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
”说自己备受无情的现实之摧 残,以至头发脱落斑白,面容衰老只有依靠酒力才能显现红光。
这里说“发短愁催白”不一定是实写,“颜衰酒借红”也不一定真的如此衰老。
诗人此时不过三十出 头,本不应该有白发衰颜,只不过是借此表达愁之深、心之苦、生活之艰辛罢了。
据记载,陈师道早年受业于曾巩,得到器重。
曾巩推荐他作为自己的助手参与修 史,但朝廷以陈是未做官的“白衣”而拒绝。
曾巩去世后,陈师道虽先后又结识了苏轼、张耒等人,但生活一直无着,甚至贫穷得无力养家,以至孤苦伶仃。
直至宋 哲宗元祐元年(1087年),才由苏轼荐任徐州教授。
在这样的人生遭际中,诗人怎不“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呢。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白居易的《秋雨夜眠》一诗,诗人抓住秋雨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并进行细致的描写,成功地塑造出一个安闲的老翁形象。
“凉冷三秋夜”是老翁所 处的背景,他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十分“安闲”。
“安闲”二字勾画出“老翁”喜静厌动、恬淡寡欲的形象。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两句,写老翁就寝的 情景,也是“安闲”的一个具体体现。
“卧迟”是老年人的特性,正因为睡得晚,他才能在秋雨声中“睡美”。
灯灭之后,闻着窗外淅沥的秋雨声入眠,他的心中是 静美的,连梦都是美的。
睡醒之后,他仍是安闲的——“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烘瓶里的燃料经夜已化为灰烬,按理说老翁应该起床了,可他还要添香,打算 继续躺着,生动地描绘出体衰闲散的老翁形象。
末两句“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以景作结,写出老翁淡泊清净的内心。
此时,诗人白居易已六十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俨然“安闲一老翁”,再加上亲密的诗友元稹已经谢世,心情自然特别淡然。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写《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这首诗时,刚击败袁绍父子,平定了北方乌桓,正踌躇满志,充满乐观自信的情调。
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 了,想到自己的人生历程,不由得感慨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作者认为神龟虽然可以活几千年,最终仍难免一死,腾蛇虽能乘云驾 雾,最终仍不免成为土灰。
人生也是如此,生命都是有限的,然而诗人却唱出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高歌。
他说,千里马虽然形老体 衰,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
那些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即使到了晚年,仍有一颗勃勃雄心,他对宏伟理想的追求永远不会停息。
诗人以千里马自比,表 达自己不应因年暮而意志消沉,而要乐观奋发,积极进取,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活力。
这四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气势豪迈,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 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轼在《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中则高唱道:“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这两句,以反诘领起,并作回答。
人生只有一次,青春一旦逝去,就不 可能再来,正是“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然而,在苏轼看来,人的青春虽然不可再现,但人可以老当益壮,可以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往往使人焕发出 青春的光彩,即人生可以再少,就像溪水尚可以西流一样。
这两句振奋人心的议论,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休将白发唱黄鸡”,再次唱出催人奋进之曲。
人们惯用“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
而作者却反其意而用之,希望人们不要悲叹白发,感慨黄鸡催晓,光阴易逝, 体现出苏轼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描写九旬老人的优美诗词有哪些
1.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青娥老 —— 唐 · 白居易《长恨歌》2.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 唐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 —— 宋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4.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 唐 · 杜甫《石壕吏》5.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 唐 · 杜甫《石壕吏》6.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唐 ·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7.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 宋 ·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8.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宋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9.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唐 · 杜甫《蜀相》10.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 唐 · 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11.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 唐 · 杜甫《登岳阳楼》12.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 唐 · 刘长卿《新年作》13.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 明 · 钱福《明日歌》14.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 宋 ·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15.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 宋 · 陈与义《登岳阳楼》参考资料诗词名句:http://www.shicimingju.com/chaxun/shiju/%E5%B9%B4+%E8%80%81
赞美六十岁老人的诗词
发白如雪那是岁月沧桑洒下的鲜花弯躯是弓那是时间老人积蓄的能量手如槁木那是神农赐予不断收获的硕果睛若黄珠那是上苍赐予五彩缤纷的颜色岁月的触角爬满额头时间的河流趟过血管穿越雪白血红我们在成长而白雪纷飞您是风雪中最后一片斑驳的红叶而生命将尽您是星空中最后一颗流星的眼泪您的头发白了,是雪您的身躯弯了,是弓那雪花是岁月沧桑为您洒下的鲜花那弓是时间老人为您储蓄的力量您的双手钝了是播种机您的眼睛花了是摄相头那播种机是神农赐予您不断收获的硕果那摄相头是上帝赐予您五彩缤纷的世界当岁月的触角爬满您的额头穿过你的白发,我在长大当岁月的河流趟过您的血管穿过您的全身,我在长大在白雪纷飞时,是谁做最后一片红叶在生命将尽时,是谁想把你留下来多看一眼
中国诗人尊敬老人的诗词
【名言警句】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2、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庄子)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祖孙两人,更相为命。
(李密) 1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15、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
(黄遵宪) 16、子孝父心宽。
(陈元靓) 17、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
(康德) 18、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孟郊) 19、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
(意大利谚语) 20、我望着摇篮,我的儿子在成长,我没有休息的权利!(何塞·马蒂) 21、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
(司汤达) 22、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
(戴维·德克尔) 23、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
(俗语) 24、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
(苏霍姆林斯基) 25、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
(茹贝尔) 26、必须拿出父母全部的爱、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养出伟大的人来。
(马卡连柯) 27、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
(马卡连柯) 28、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俗语) 29、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时也没有人来扶助。
(印度谚语) 30、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
(马卡连柯) 31、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 32、莫把心爱的儿子留在你身边,放他出外锻炼才会名满天下。
(泰国谚语) 33、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
(马克思) 3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35、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
(康熙)
歌颂老人的诗词
江畔老人愁 作者:崔颢 体载: 乐府 江南年少十八九,乘舟欲渡青溪 口。
青溪口边一老翁,鬓眉皓白已衰朽。
自言家代仕梁陈,垂朱拖紫三十人。
两朝出将复入相,五世叠鼓乘朱轮。
父兄三叶皆尚主,子女四代为妃嫔。
南山赐田接御苑,北宫甲第连 紫宸 。
直言荣华未休歇,不觉 山崩 海将竭。
兵戈乱入建康城,烟火连烧未央阙。
衣冠士子陷锋刃,良将名臣尽埋没。
山川改易失市朝,衢路纵横填白骨。
老人此时尚少年,脱身走得投海边。
罢兵岁余未敢出,去乡三载方来旋。
《不与老为期》 白居易不与老为期,因何两鬓丝?才应免夭促,便已及衰羸。
昨夜梦何在,明朝身不知。
百忧非我所,三乐是吾师。
闭目常闲坐,低头每静思。
存神机虑息,养气语言迟。
行亦携诗箧,眠多枕酒卮。
自惭无一事,少有不安时。
忠厚传家的古诗词写眏壁
1、来家不面母,咫尺犹千里。
矶头洒清泪,滴滴沉江底。
——明:史可法《燕子矶口占》 译文:回到家乡但没有回家见到母亲的面,虽近在眼前但如同相隔千里。
站在燕子矶上洒下泪水,滴滴 落到江上。
2、忽梦吾母来,宛然度山阿。
—— 元:刘宗远《山中梦母》 译文:恍惚间梦见去世的母亲度过千山万水又来到儿子身边。
3、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清: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译文:秋风吹冷,孤独的情怀有谁惦念?看片片黄叶飞舞遮掩了疏窗,伫立夕阳下,往事追忆茫茫。
4、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楚:屈原《九歌·国殇》 译文: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5、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宋:陆游《沈园二首》 译文:自身即将化为会稽山一抔泥土,仍然来此凭吊遗踪而泪落潸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