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句

描写“性爱”的诗词有哪些?

Gillian 坐标: 158977 目录:/miao/

  1.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倚江楠树草堂前,故老相传二百年。

    诛茅卜居总为此,五月仿佛闻寒蝉。

    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

    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

    沧波老树性所爱,浦上童童一青盖。

    野客频留惧雪霜,行人不过听竽籁。

    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

    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

  2. 《虢州郡斋南池幽兴,因与阎二侍御道别》

    年代: 唐 作者: 岑参

    池色净天碧,水凉雨凄凄。快风从东南,荷叶翻向西。

    性本爱鱼鸟,未能返岩溪。中岁徇微官,遂令心赏睽。

    及兹佐山郡,不异寻幽栖。小吏趋竹径,讼庭侵药畦。

    胡尘暗河洛,二陕震鼓鼙。故人佐戎轩,逸翮凌云霓。

    行军在函谷,两度闻莺啼。相看红旗下,饮酒白日低。

    闻君欲朝天,驷马临道嘶。仰望浮与沉,忽如云与泥。

    夜眠驿楼月,晓发关城鸡。惆怅西郊暮,乡书对君题。

  3. 《拾得古砚》

    年代: 唐 作者: 姚合

    僻性爱古物,终岁求不获。昨朝得古砚,黄河滩之侧。

    念此黄河中,应有昔人宅。宅亦作流水,斯砚未变易。

    波澜所激触,背面生罅隙。质状朴且丑,今人作不得。

    捧持且惊叹,不敢施笔墨。或恐先圣人,尝用修六籍。

    置之洁净室,一日三磨拭。大喜豪贵嫌,久长得保惜。

  4. 《读书示子遹》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我性苦爱书,未始去几案。

    生虽後三代,意尚卑两汉。

    世衰道术裂,年往朋友散。

    泽居贫至骨,霜冷衣露骭。

    犹能乐其乐,肯发穷苦叹?

    尔来更可笑,身籴儿炊爨。

    一饱辄欣然,弦诵等雝泮。

    望古虽天渊,视俗亦冰炭。

    阿遹可怜生,相守忘夜旦。

    孤学当世传,岁月不可翫。

  5. 《杂书》

    年代: 当代 作者: 钱钟书

    性本爱朋侣,畏热罕诣人。

    褦襶程所嘲,剥啄韩亦嗔。

    好我二三子,相望不得亲。

    徐郭擅词翰,陈髯亦轶群。

    近邻喜冒郎,璠也洵鲁璠。

    折简酬新凉,茗碗共论文。

描写性交的古诗词

菩萨蛮牛峤玉炉冰簟鸳鸯锦,粉融香汗流山枕。

帘外辘轳声,敛眉含笑惊。

柳阴轻漠漠,低鬓蝉钗落。

须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

酥乳粉香汗湿瑶琴轸,春逗酥融绵雨膏。

浴罢檀郎扪弄处,灵华凉沁紫葡萄。

其一: 少年红粉共风流,锦帐春宵恋不休。

兴魄罔知来宾馆,狂魂疑似入仙舟。

脸红暗染胭脂汗,面白误污粉黛油。

一倒一颠眠不得,鸡声唱破五更秋。

其二: 对垒牙床起战戈,两身合一暗推磨。

菜花戏蝶吮花髓,恋蜜狂蜂隐蜜窠。

粉汗身中干又湿,去鬟枕上起犹作。

此缘此乐真无比,独步风流第一科。

其三: 梅花帐里笑相从,兴逸难当屡折冲。

百媚生春魂自乱,三峰前采骨都融。

情超楚王朝云梦,乐过冰琼晓露踪。

当恋不甘纤刻断,鸡声漫唱五更钟。

其四: 二八娇娆冰月精,道旁不吝好风情。

花心柔软春含露,柳骨藏蕤夜宿莺。

枕上云收又困倦,梦中蝶锁几纵横。

倚缘天借人方便,玉露为凉六七更。

其五: 如此风流兴莫支,好花含笑雨淋漓。

心慌枕上颦西子,体倦床中洗禄儿。

妙外不容言语状,娇时偏向眼眉知。

何须再道中间事,连理枝头连理枝。

其六: 邸深人静快春宵,心絮纷纷骨尽消。

花叶曾将花蕊破,柳垂复把柳枝摇。

金鏖战三千阵,银烛光临七八娇。

不碍两身肌骨阻,更祛一卷去云桥。

其七: 仙子娇娆骨肉均,芳心共醉碧罗茵。

情深既肇桃源会,妙蹙西施柳叶颦。

洞里泉生方寸地,花间蝶恋一团春。

分明汝我难分辨,天赐人间吻合人。

其八: 花兵月阵暗交攻,久惯营城一路通。

白雪消时还有白,红花落尽更无红。

寸心独晓泉流下,万乐谁知火热中。

信是将军多便益,起来却是五更钟。

其九: 两身香汗暗沾濡,阵阵春风透玉壶。

乐处疏通迎刃剑,浙机流转走盘珠。

褥中推枕真如醉,酒后添杯争似无。

一点花心消灭尽,文君谩吁瘦相如。

其十: 暗芳驱迫兴难禁,洞口阳春浅复深。

绿树带风翻翠浪,红花冒雨透芳心。

几番枕上联双玉,寸刻闱中当万金。

尔我谩言贪此乐,神仙到此也生淫。

浣溪沙 欧阳炯落絮残莺半日天,玉柔花醉只思眠,惹窗映竹满炉烟。

独掩画屏愁不语,斜欹瑶枕髻鬟偏,此时心在阿谁边。

其二天碧罗衣拂地垂,美人初著更相宜,宛风如舞透香肌。

独坐含嚬吹凤竹,园中缓步折花枝,有情无力泥人时。

其三相见休言有泪珠,酒阑重得叙欢娱,凤屏鸳枕宿金铺。

兰麝细香闻喘息,绮罗纤缕见肌肤,此时还恨薄情无。

转面流花雪,登床抱绮丛。

鸳鸯交颈舞,翡翠合欢笼。

眉黛羞偏聚,朱唇暖更融。

气清兰蕊馥,肤润玉肌丰。

无力慵移腕,多娇爱敛躬。

汗光珠点点,发乱绿葱葱。

描写“性爱”的诗词有哪些?

形容做爱的诗句有哪些?

1、《对酒》唐代:李白劝君莫拒杯,春风笑人来。

桃李如旧识,倾花向我开。

流莺啼碧树,明月窥金罍。

昨日朱颜子,今日白发催。

棘生石虎殿,鹿走姑苏台。

自古帝王宅,城阙闭黄埃。

君若不饮酒,昔人安在哉。

2、《菩萨蛮》北宋:李煜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镂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3、《玉女瑶仙佩》 北宋:柳永飞琼伴侣,偶别珠宫,未返神仙行缀。

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许多姝丽。

拟把名花比。

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

细思算、奇葩艳卉,惟是深红浅白而已。

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

须信画堂绣阁,皓月清风,忍把光阴轻弃。

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美。

且恁相偎倚。

未消得、怜我多才多艺。

愿奶奶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

为盟誓。

今生断不孤鸳被。

4、《南歌子》北宋:欧阳修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

去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

等闲妨了绣工夫,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 5、《会真诗》唐代:元稹微月透帘栊,萤光度碧空。

遥天初缥渺,低树渐葱茏。

龙吹过庭竹,鸾歌拂井桐。

罗绡垂薄雾,环佩响轻风。

绛节随金母,云心捧玉童。

更深人悄悄,晨会雨曶曶。

珠莹光文履,花明隐绣龙。

宝钗行彩凤,罗帔掩丹虹。

言自瑶华圃,将朝碧帝宫。

因游洛城北,偶向宋家东。

戏调初微拒,柔情已暗通。

低鬟蝉影动,回步玉尘蒙。

转面流花雪,登床抱绮丛。

鸳鸯交颈舞,翡翠合欢笼。

眉黛羞频聚,唇朱暖更融。

气清兰蕊馥,肤润玉肌丰。

无力慵移腕,多娇爱敛躬。

汗光珠点点,发乱绿松松。

方喜千年会,俄闻五夜穷。

留连时有限,缱绻意难终。

慢脸含愁态,芳词誓素衷。

赠环明遇合,留结表心同。

啼粉流清镜,残灯绕暗虫。

华光犹冉冉,旭日渐曈曈。

乘鹜还归洛,吹箫亦上嵩。

衣香犹染麝,枕腻尚残红。

幕幕临塘草,飘飘思渚蓬。

素琴明怨鹤,清汉望归鸿。

海阔诚难度,天高不易冲。

行云无处所,萧史在楼中。

形容性爱的诗句

晋朝孙绰创作的乐府诗歌《情人碧玉歌》中有这样的诗句: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

芙蓉陵霜荣,秋容故尚好。

碧玉破瓜时,相为情颠倒。

感郎不羞郎,回身就郎抱。

微月透帘栊,萤光度碧空。

遥天初缥渺,低树渐葱茏。

龙吹过庭竹,鸾歌拂井桐。

罗绡垂薄雾,环佩响轻风。

绛节随金母,云心捧玉童。

更深人悄悄,晨会雨曶曶。

珠莹光文履,花明隐绣龙。

宝钗行彩凤,罗帔掩丹虹。

言自瑶华圃,将朝碧帝宫。

因游洛城北,偶向宋家东。

戏调初微拒,柔情已暗通。

低鬟蝉影动,回步玉尘蒙。

转面流花雪,登床抱绮丛。

鸳鸯交颈舞,翡翠合欢笼。

眉黛羞频聚,唇朱暖更融。

气清兰蕊馥,肤润玉肌丰。

无力慵移腕,多娇爱敛躬。

汗光珠点点,发乱绿松松。

方喜千年会,俄闻五夜穷。

留连时有限,缱绻意难终。

慢脸含愁态,芳词誓素衷。

赠环明遇合,留结表心同。

啼粉流清镜,残灯绕暗虫。

华光犹冉冉,旭日渐曈曈。

乘鹜还归洛,吹箫亦上嵩。

衣香犹染麝,枕腻尚残红。

幕幕临塘草,飘飘思渚蓬。

素琴明怨鹤,清汉望归鸿。

海阔诚难度,天高不易冲。

行云无处所,萧史在楼中。

《玉楼春》:星眸合处差即盼,枕上桃花歌两瓣。

多方欲闭口脂香,却被舌功唇已绽。

娇啼歇处情何限,酥胸已透风流汗。

睁开四目互相看,两心热似红炉炭。

...

历史上有什么著名的淫诗词

先秦:先秦最高的文学成就便是诗经。

诗经作为古代文学的发源,不乏各种与性相关的描写,如诗经中《褰裳》:子惠思我,褰裴涉溱。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子惠思我,褰裳涉洧。

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李敖在《中国性研究》一书中写道,其中“狂童之狂也且”的意思,应该是女子对男子说的一句粗话:“你不想我,我也不愁没人想,你这小子狂个屌!”。

句中“且”字的本义就是指男子的性器官。

这句话本意是否如此,无人知道。

但可以从中得知,性话题在古代诗词中并没有太多禁忌。

有了诗经作为古代性文学的发源,涉及性爱的诗词在中国文学发展历史中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也就不足为怪了。

汉朝:汉朝时流行赋,在流传下来的《全汉赋》中能看到许多或直白或隐晦的对性爱的描写,其中最为出众的当属东汉蔡邕所作的《协和婚赋》。

在描写新婚男女洞房时,赋中写道“粉黛弛落,发乱钗脱”,香艳之景立马就被勾勒出来,让人浮想联翩,甚至使“钗脱”景象成为后代绮艳诗词常套。

魏晋南北朝及隋:这个时期中国社会陷入战乱纷争,政权几经更迭。

在四分五裂的情况下,自然无法统一推行封建礼法,且受到相对落后的各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影响,使得这时候的人们对于性更加是持以开放的态度。

朝野放纵奢靡,其中最风流的当属南朝梁元帝萧绎的王妃徐昭佩,“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就是她的情人对她的描写(但其实最后下场凄凉)。

这样的社会风气使得当时出现了许多艳丽诗词,比如晋朝时孙绰所作乐府诗歌《情人碧玉歌》中写道: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

芙蓉陵霜荣,秋容故尚好。

碧玉破瓜时,相为情颠倒。

感郎不羞郎,回身就郎抱。

“破瓜”也即“破处”。

诗中描写了少女第一次性生活,一番云雨后为情颠倒,且性爱后“就郎抱”抚摸爱郎以增进情感的情景(古人也懂得后戏很重要啊)隋朝统一之后,封建礼法依然没有深入人心。

甚至是当时的女性诗作《十索》中都明目张胆地写有性爱内容:为性爱风光,偏憎良夜促。

曼眼腕中娇,相看无足厌。

欢情不耐眠,从郎索花烛。

唐朝及五代:唐朝几乎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中最为强盛的时期,经济的繁荣和政治的开明带动了文学艺术的高度发展。

文学的发展具体表现在诗赋,而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少不了性爱,因此出现大量描写男欢女爱且脍炙人口的佳作,其中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所作的《天地阴阳大乐赋》因为描写细致、涉猎广泛成为了分析当时性文化的重要资料。

描写新婚之夜的性生活:乃出朱省,揽红褌,抬素足,抚玉臀。

女握男茎,而女心忒忒;男含女舌,而男意昏昏。

纵嘤嘤之声,每闻气促;举摇摇之足,时觉香风。

高潮时反应:女乃色变声颤,钗垂髻乱,漫眼而横波入鬓,梳低而半月临肩。

男亦弥茫两自,摊垂四肢,精透子宫之内,津流丹穴之池。

甚至有性爱技巧:然更纵枕上之淫,用房中之术,行九浅而一深,待十候而方毕,既恣情而乍疾乍徐,亦下顾而看出看入。

唐朝后期,部分爱情诗逐渐发展为香艳轻浮的艳情诗,因以韩偓的《香奁集》为代表作,故称为“香奁体”。

两宋及元朝:宋朝实行了高度的中央集权,对社会实行严密控制,使得主流的诗文创作受到诸多限制,不可再露骨艳丽,因此文人大多转向对词的创作,加上风气依旧宽容,因此出现了不少艳情词。

宋代皇帝宋微宗偷出宫嫖妓,甚至还为那位女子谱写了艳词:浅酒人前共,软玉灯边拥,回眸入抱总含情。

痛痛痛,轻把郎推,渐闻声颤,微惊红涌。

试与更番纵,全没些儿缝,这回风味忒颠犯,动动动,臂儿相兜,唇儿相凑,舌儿相弄。

明清:明清时封建理学发展到极致,对人们思想和生活缚束最为严厉。

但性爱作为人性本质又如何能被抑制得住?不仅无法压抑,反而更加流行,表现在以《金瓶梅》、《肉蒲团》等为代表作的大量文学作品中,《红楼梦》里也有不少和性相关的描写,如用比兴手法写的性交的曲:豆蔻花开三月三,一个虫儿往里钻,钻了半日钻不进去,爬到花儿上打秋千。

肉儿小心肝,我不开了,你怎么钻?《肉蒲团》中,未央生为了激起妻子性欲,给妻子看春宫画,并读出上面的题跋:(一共五幅,我节选第四幅)第四幅乃饿马奔槽之势:跋云,女子正眠榻上,两手缠抱男子,有如束缚之形。

男子以肩取她双足,玉麈尽入阴中,不得纤毫余地。

此时男子妇人俱在将丢未丢之时,眼半闭而尚睁,舌将吞而复吐,两种面目,一样神情,真化工之笔也。

当然,除了书籍,明清时期在民间也有很多描写性爱内容的诗词作品,许多被明朝的冯梦龙收集编录至民间小曲集《桂枝儿》、《山歌》、《夹竹桃》等中。

《夹竹桃》中摘抄一例:为有源头 郎多容貌中奴怀,抱住子中间脚便开,擘开花瓣,轻笼慢挨,酥胸汗经,春意满怀,(郎道:姐呀,)你好像石皮上青衣那介能样滑,为有源头活水来。

形容“房事”的诗句有哪些?

1、比如这首周紫芝的《菩萨蛮》翠蛾懒画妆痕浅。

香肌得酒花柔软。

粉汗湿吴绫。

玉钗敲枕棱。

鬓丝云御腻。

罗带还重系。

含笑出房栊。

羞随脸上红。

这是一个一对男女酒后乱性的故事,两人欢爱过后还和没事人一样走出房间。

2、欧阳修也曾写一首露骨的《蝶恋花·咏枕儿》宝琢珊瑚山样瘦。

缓髻轻拢,一朵云生袖。

昨夜佳人初命偶。

论情旋旋移相就。

几叠鸳衾红浪皱。

暗觉金钗,磔磔声相扣。

一 自楚台人梦后。

凄凉暮雨沾裀绣。

3、《诗经·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

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4、《长恨歌》——白居易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撩人而不色情,最为优美,没有之一.5、周邦彦《少年行》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

锦帏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筝。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古代的春宫图描写是否真实

春宫画起源很早,《汉书》中“坐画屋为男女裸交合,置酒请诸父姐妹饮,令仰视画。

”,其中所述男女裸交合画,就是后日的春宫图。

东汉张衡在所作《同声歌》一诗中有诗句:“衣解金粉御,列图陈枕张;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其中用作样板的图乃是春宫图,“素女”指房中术《素女经》。

将春宫画与小姐观看的习惯,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也有描写。

唐代诗人白行简《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就说到《素女经》画册。

清代李渔《肉蒲团》中的未央生,为了陶养一位如泥朔木雕、毫无生趣的绝色女子,“到书画铺买幅绝精绝巧的春宫册子,是本朝学士赵子昂的手笔,共有三十六套,唐诗上三十六宫都是春色的意思,拿去放在闺阁之中,好与玉香小姐共同翻阅。

”可见在中国古代,春宫图的作用之一是作为进行性教育的媒介。

除此以外,春宫图还作为“避火图”、“护书”和“嫁妆画”在民间大量流行。

明、清两代,天津杨柳青等地的一些妇女每年春节前将春宫画当做年画销售,这就是有名的“女儿春”。

春宫图中将男女性爱生活赤裸裸地描绘出来的,称为“明春宫”;描绘男女穿着衣服,行为亲昵的,称为“暗春宫”。

“暗春宫”比较含蓄,着重于男女性心理的刻画,往往更有意境。

由于年代久远,汉、唐的春宫画已不存,宋代《春宵秘戏图》、元代画家赵子昂画的三十六幅、十二幅春宫画也不存世。

现存世的大多为明、清时的作品。

现存世的最早的箧底画是日本平安朝时代日本画家住吉庆恩描临自9世纪的作品内容中国古代春宫画描绘男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十分丰富。

例如描绘了男女不同的性交体位,不同的体位起什么作用,有些甚至连今人也不能完全理解;描绘男女性交的“性前嬉”和“性后嬉”;描绘不同的性交场所,如马背上的性交,这可能是塞外的一种性风俗;还有一些“戏婴图”,即夫妻在婴儿旁性交,这可能是将性和生殖联系在一起了。

还有些春宫画则描绘了一些性少数人群的性生活,如同性恋、恋物癖者等。

自明代下半时期以后,春宫画特别流行,那时这方面的名画家首推唐寅。

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少年时学画于周臣,后结交沈周、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等,切磋文艺,历史上记载他是个风【蟹】流才子,诗、文、画俱佳。

他性格不羁,有时用“江南第一风【蟹】流才子”印,由于仕途多舛,就游历名山大川,专门致力绘画,以卖画为生。

他长于人物,特别以仕女画见长。

他画春宫画,与他的生活情趣有很大关系,也是他风【蟹】流性格不羁的表现,可能也是对当时官场和社会的虚伪以及封建礼教的讽刺和反抗。

有人说,他作春宫画以所眷恋的妓女、情妇为**模特儿,所以才画得那么传神,那么惟妙惟肖。

唐寅所作的一般仕女画,至今传世的有《孟宫蜀妓图》《班姬团扇图》《嫦娥奔月图》等,但其大幅绢本的秘戏图至今已不复见,只是在古籍中留下几首清人题唐寅春宫画的诗作,如“鸡头(**)嫩如何莲船(三寸金莲)仅盈握;鸳鸯不足羡,深闺乐正多。

”“清风明月无从觅,且探桃源洞底春”等,让后人去想像、描摹。

唐寅还画了一套《风【蟹】流绝畅图》,共有24幅,十分有名,但这套册页早已失传。

和唐寅可相媲美的还有仇英。

仇英字实甫,号十洲,太仓(今属江苏)人,居苏州。

他是工匠出身,后来也从周臣学画,为文徵明所称誉,从而知名于世。

他主要以卖画为生,画春宫画也十分有名。

他画全身着衣的恋人,也画**相交的男女。

他从临摹古人名作下手,发愤苦学,兼取各家之长融一炉,从而创出自己精丽秀雅的绘画风格,终于能和唐寅、文徵明、沈周并列,成为明朝“吴门画派”的四大画家之一。

人们认为明代后期是中国古代春宫画发展的顶峰,主要是指它的质,在量方面,清代的春宫画似乎较明代为多,也许是因为年代较近而存世的作品较多的缘故。

从文献记载来看,清朝的春宫画能手主要有古濂和尚、王式、马相舜、马振、改琦等。

春宫图画上的女人凡在席子上或有侍女可以看见的地方性交,总是穿着鞋子和扎着裹脚。

鞋子和裹脚只有在遮有帐幔的床上才脱下,裹脚布也只浴后才更换。

(参见:高罗佩:《中国古代房内考》)余世存的《非常道》记载清代叶德辉的图书中,往往夹入春宫图,名曰“避火”。

日本人北慎言《梅园日记》载:“青藤山人《路史》云:‘有士人藏书甚多,每柜必置春画一册。

’人问之,曰:‘聚书多惹火,此物可厌火灾也。

’青藤山人即明代书画家徐渭,其著《路史》两卷,恐士人藏书必置春画所言非虚。

停车做爱风林晚的全部诗句是什么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 [今译]停下车来,是因为爱赏枫林晚景,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火红。

[赏析]此诗写山中所见秋景,这最后两句尤为优美。

所以黄生《唐诗摘钞》说“诗中有画”,是一幅《秋山旅行图》。

诗中“坐”字作因为解,并非坐下之意。

“霜叶红于二月花”,前人赞为“真名句”,因为它申足前意,将一片枫林秋景展现在我们面前。

你看,在秋阳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尽染,灿若朝霞,艳如去锦,岂不比二月春花还要美丽!透过这片红色,使人看到了秋天具有春天一亲的魅力,能不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原作]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关于柳树的古诗

1、李白《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⑤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2、杨巨源《赋得灞岸柳留别郑员外》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好风傥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3、戴叔伦《赋得长亭柳》 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

雨搓金缕细,烟袅翠丝柔。

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

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4、 刘禹锡《杨柳枝》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5、周德华《杨柳枝》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情人桥上别,更无消息到今朝。

6、李白 《劳劳亭 》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7、罗隐《柳》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8.王维 渭城朝雨邑清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9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tāo)。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10 杜牧 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

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

急求问题 关于古诗

写少女醒后细品梦中的情景,必然若失,甚至连主人公的性别与身份都不作明确交代、相爱等)统统省略了,但透过这静寂孤清的环境气氛,小姑居处本无郎,而且它本身就仿佛是女主人公相思无望情绪的外化与象征。

第二首。

扇裁月魄羞难掩。

重帏深下莫愁堂。

接下来是女主人公的一段回忆:【七律】 类别,却无路可通,指有青碧花纹的圆顶罗帐,断无消息石榴红,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

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情事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唐】 体裁:【五古】 类别:【未知】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题二首作者,是一种织有凤纹的薄罗;碧文圆顶。

写深夜难眠还在缝制罗帐。

希望在寂寞中燃烧,我们在这首诗中所感受到的也正是这样一种感情。

这是他的优秀爱情诗和那些缺乏深挚感情的艳体诗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也是这些诗尽管在不同程度上带有时代、阶级的烙印,却至今仍然能打动人们的一个重要原因。

比起第一首,第二首更侧重于抒写女主人公的身世遭遇之感。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但到头来不过是做了一场幻梦而已。

石榴花红的季节,又都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青春的容颜消失。

一开头就撇开具体情事,从女主人公所处的环境氛围写起,希望能有一阵好风,将自己吹送到对方身边;直到现在,还正象清溪小姑那样,独处无郎,可以推知主人公大概是一位幽居独处的闺中女子,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春天已经消逝了。

颈联写别后的相思寂寥。

和上联通过一个富于戏剧性的片断表现瞬间的情绪不同:泛指少女。

典出梁萧衍《河中之水歌》,自从那次匆匆相遇之后,对方便绝无音讯。

已经有多少次独自伴着逐渐黯淡下去的残灯度过寂寥的不眠之夜,独处无郎。

”意思是说,追思往事。

风波不信菱枝弱。

正因为是最后一次未通言语的相遇,月露谁教桂叶香。

神女生涯元是梦,石榴花红给她带来的也许是流光易逝、青春虚度的怅惘与伤感吧?“金烬暗”、“石榴红”,仿佛是不经意地点染景物,却寓含了丰富的感情内涵。

把象征暗示的表现手法运用得这样自然精妙,不露痕迹。

层帷深垂,幽邃的居室笼罩着一片深夜的静寂。

独处幽室的女主人公自思身世,辗转不眠,但即使是无望的爱情,这确实是艺术上炉火纯青境界的标志。

末联仍旧到深情的期待上来。

李商隐的优秀的爱情诗,多数是写相思的痛苦与会合的难期的,何处西南待好风,来往传递消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题作者:【李商隐】 年代。

“斑骓”句暗用乐府《神弦歌·明下童曲》“陆郎乘斑骓……望门不欲归”句意。

这两首七律无题。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回忆起当时偶遇的情景。

及写渴望和惆怅的心情,碧文圆顶夜深缝,在爱情上尽管也象巫山神女那样,有过自己的幻想与追求,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这一联却是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概括地抒写一个较长时期中的生活和感情,具有更浓郁的抒情气氛和象征暗示色彩。

两句是说,徒自伤感,并表示为了爱情甘愿受折磨。

曾是寂寥金烬暗,在情节上有很大的跳跃,最后一次照面之前的许多情事(比如她和对方如何结识,相思无望的苦闷,内容是她和意中人一次偶然的相遇——“扇裁月魄羞难掩,眼下又是石榴花红的季节了。

“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寸相思一寸灰”,那黯淡的残灯。

我们通过“凤尾香罗”、“碧文圆顶”的字面和“夜深缝”的行动,期待着有机缘能再相遇。

也可以从男性的角度作拟女方的解释,倍感静夜的漫长。

末句化用曹植《七哀》“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诗意,也总是贯串着一种执着不移的追求,在长期得不到对方音讯的今天回忆往事。

直道相思了无益,即使是律诗的起联,也往往不愿意写得过于明显直遂:【未知】凤尾香罗薄几重,而是“断无消息”之前的最后一次照面。

上句用巫山神女梦遇楚王事,下句用乐府《神弦歌·清溪小姑曲》,就只写主人公在深夜做什么,而不点破这件事意味着什么,自己因为羞涩,用团扇遮面,虽相见而未及通一语。

从上下文描写的情况看。

颔联进而写女主人公对自己爱情遇合的回顾,卧后清宵细细长。

罗帐,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被用作男女好合的象征。

在寂寞的期待中,大概正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会合的深情期待中吧。

李商隐写诗特别讲求暗示。

”对方驱车匆匆走过,车走雷声语未通。

【注释】:莫愁。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期待会合的举动。

第一首起联写女主人公深夜缝制罗帐。

凤尾香罗。

特别是它虽然写得非常概括,却并不抽象,因为这两个典故各自所包含的神话传说本身就能引起读者的丰富想象与联想。

两句中的“原”字、“本”字,颇见用意。

前者暗示她在爱情上不仅有过追求,而且也曾有过短暂的遇合,但终究成了一场幻梦,所以说“原是梦”;后者则似乎暗示:尽管迄今仍然独居无郎,无所依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