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句

描写边疆的古诗有哪些?

baixiaosheng 坐标: 154536 目录:/miao/

  1.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意思是: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出处:从军行七首·其四[作者]王昌龄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意思是: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3.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意思是:明月还是以前的明月 边关还是以前的边关 将士们到万里之外驻守边关还没回家乡。
  4.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意思是: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5.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意思是: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出自:唐朝王之涣的《凉州词》,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

有一首歌其中有一句歌词是〈左宗堂抬棺收复边疆)歌曲名字 歌名:左宗棠演唱:周建坤作词:丁薇作曲:蒋舟歌词;放眼世界看西方双手举不起晚清的夕阳汗水洒遍罗星塔只留下一曲悲壮放眼世界看西方雄心挡不住东区的波浪翰墨磨尽马江水留下船政新篇章啊左宗棠莫道壮志难酬且看巨龙飞翔你那宏伟的蓝图还蓝在神圣的海上放眼世界看西方雄心挡不住东区的波浪翰墨磨尽马江水留下船政新篇章啊左宗棠莫道人生苦短且看山河雄壮你那高高的雕像还守望着祖国的海疆左宗棠莫道人生苦短且看山河雄壮你那高高的雕像还守望着祖国的海疆...

描写边疆的古诗有哪些_

关于战争、保家卫国的古诗词有哪些?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译文: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2、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译文:白玉精制的酒杯,盛满了西域盛产的葡萄美酒;将士们正要举杯痛饮,骑在马上的乐队高奏起动听的琵琶.喝醉了酒躺在沙场上请您不要见笑,自古以来出征作战能有几人回来?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译文:一个人孤独地站在玉门关上,只见青海湖上空浓云密布,雪山也失去了晶莹的光彩. 将士们在沙漠中身经百战,盔甲也磨破了,但是他们坚定表示,不把敌人打败就不回家乡!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杜甫《春望》)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家在哪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和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译文: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6、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唐·曹松《己亥岁》)译文:大片的水域江山都已绘入战图,百姓想要打柴割草度日而不得。请你别再提什么封侯的事情了,一将功成要牺牲多少士卒生命!


7、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醒时听见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

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美餐,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 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 完成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怜已成了白发人!


8、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唐·高适《燕歌行》)译文:杀气春夏秋三季腾起阵前似乌云,一夜寒风声声里如泣更声惊耳鼓。

互看白刃乱飞舞夹杂鲜血纷飞,从来死节为报国难道还求著功勋?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


9、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唐·李贺《雁门太守行》)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10、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唐·卢纶《塞下曲》)译文: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

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11、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译文:唐军将士誓死横扫匈奴奋不顾身; 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胡尘。 真可怜呵那无定河边成堆的白骨, 还是少妇们梦中相依相伴的恋人。

体现边疆将士,戍士思念家乡的诗 夜上受降城闻笛开放分类: 中国文学、唐诗名称: 夜上受降城闻笛作者: 李益主题主题词或关键词: 唐诗栏目关键词: 唐诗三百首类别: 七言绝句体裁: 诗年代: 唐 内容介绍原文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注解】:


1、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

回乐峰即当地的山峰。


2、受降城:唐代有东、中、西三座受降城,都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3、芦管:笛子。【韵译】: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评析】:??诗意在抒写边防将士之乡情。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能动征人回乡之望。

全诗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意境浑成。《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度曲入画。仔细体味全诗意境,确也是谱歌作画的佳品。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诗题中的受降城,是灵州治所回乐县的别称。在唐代,这里是防御突厥、吐蕃的前线。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远望回乐城东面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一排烽火台。

丘陵下是一片沙地,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象积雪一样洁白而带有寒意。近看,但见高城之外,天上地下满是皎洁、凄冷的月色,有如秋霜那样令人望而生寒。这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而一种置身边地之感、怀念故乡之情,隐隐地袭上了诗人的心头。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两字写出了征人迷惘的心情,“尽”字又写出了他们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经蓄势有余,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写出。

李益却蹊径独辟,让满孕之情在结尾处打个回旋,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夏然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

因而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成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陈志明)哪些描写和反映将士边疆生活的诗歌 描写和反映将士边疆生活的诗歌有:从 军 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关 山 月李 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塞下曲六首(选一)李 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望 蓟 门祖 咏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前出塞九首(选一)杜 甫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军 城 早 秋严 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塞 下 曲(二首)卢 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描写“戍边的”的诗句有哪些?


1.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寄夫》陈玉兰【释义】你守卫在边关,我却在吴地,凉飕飕的西风吹到我身上的时候,我正在为你而担忧。
2.“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兵车行》杜甫【释义】去的时候到里长那里用头巾把头发束起来,他们回时已经白头还要去守边疆。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王昌龄【译文】要是飞将军李广还依然健在,一定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
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范仲淹【译文】喝一杯陈酒怀念远隔万里的家乡,可是还未在燕然破敌收复,回归之日无法预料。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

出征的人不能入睡,将军连头发都白了,战士们流下眼泪。


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王翰【译文】醉卧在沙扬上,也请诸君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有关战争的诗词征 伐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戎机:指战争。若飞:象飞一样。○南朝梁·横吹曲辞《木兰诗》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旗彩:旗上的彩绘。

地暗:大地阴暗潮湿。鼓声:战鼓之声。○南朝陈·江总《雨雪曲》 但得将军能百胜,不须天子筑长城 ○唐·胡皓《大漠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唐·王维《老将行》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麾huī下:部下。偏裨pí:偏将和裨将。○·王维《陇头吟》 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髑髅:死人的头骨。

○唐·常建《塞下曲四首》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边烽;边界烽火,指边警。○唐·盂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行人:指出征将士。刁斗:军用炊具。公主琵琶:汉朝公主远嫁乌孙国时弹奏琵琶曲调,乐调哀怨。○唐·李颀《古从军行》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玉门被遮:《史记·大宛传》载:汉武帝太初元年,军攻大宛不利,武帝命人阻断退入玉门关之路,下令军士死战。

逐:跟随。轻车:武帝时有轻车将军。○唐·李颀《古从军行》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羌笛:边疆地区常用的乐器。出塞声:边疆的乐曲。○唐·李颀《古意》 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榆关:边塞。单chán于:汉时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唐·王昌龄《从军行》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唐·王昌龄《塞下曲四首》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骝 马:骅骝,骏马。

○唐·王昌龄《出塞》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辕门:营门。这两句写沙漠地区风扬尘土,天昏地暗,军队半卷持红旗,涌出军营。○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穿金甲:磨透铁甲。楼兰:汉时西域的鄯善国,在今新疆罗布泊西。这里泛指侵扰西北地区的敌人。○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洮táo河:是黄河上游的支流,在甘肃临洮县。

吐谷yù浑:鲜卑族中一支的首领,这里指敌酋。○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唐·王昌龄《出塞》(又作李白诗,题为《军行》)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夜光杯:用玉制成的精美酒杯。前两句说:正在见酒想喝之时,军中已奏起琵琶安排宴饮。后两句表现了战士们悲壮的心情,一说表现了战士们视死如归的豪放气概。

○唐·王翰《凉州词》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洗兵:洗兵器。条支:古西域国名,即唐时的大食。两句极写出兵广远。○唐·李白《战城南》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唐·李白《蜀道难》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唐·李白《塞下曲六首》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驿yì使:送信的人。发:出发。絮:整理缝制。○唐·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有限:有限度。

○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制:制止。侵陵:侵扰,侵略。○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唐·杜甫《后出塞五首》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平沙:平坦的沙地。万幕:成千上万的帐幕。部伍:各部队伍。见招:被招集。○唐·杜甫《后出塞五首》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寂寥:寂静无声。

○唐·杜甫《后出塞五首》 悲笳敷声动,壮士惨不骄 悲笳:悲切的号角声。两句说号角声音悲切,战士心情沉重。○唐·杜甫《后出塞五首》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群胡:指安史叛军。○唐·杜甫《悲陈陶》 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关山月》:汉乐府横吹曲名,是士兵伤别、怀念故乡的曲调。万国,即万方。

草木风:即“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意。○唐·杜甫《洗兵马》 故国犹兵马,他乡亦鼓鼙 故国:故乡。鼓鼙pí:战鼓,借指战争。○唐·杜甫《出郭》 健儿宁斗死,壮士耻为儒 斗:战斗。儒:读书人。打仗时须用长利剑,不能用笔,故曰“耻为儒”。○唐·杜甫《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寄高三十五记》 身轻一鸟过,急万人呼 ○唐·杜甫《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寄高三十五书记》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辚lín辚:兵车隆隆声。

萧萧,战马嘶鸣声。行人:出发的士兵。○唐·杜甫《兵车行》 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军声,军队作战喊杀声。○唐·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战格:作战时防御用的障碍物。逾:越。○唐·杜甫《潼关吏》 百万攻一城,献捷不云输 捷:胜利。不云输:不报告败绩。○唐·杜甫《遣怀》 汗马牧秋月,疲卒卧霜风 汗马:马因奋战而出汗。

疲卒:士兵因苦战而疲劳。○唐·刘湾《出塞曲》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辕门:军营门。风掣chè:风吹动如牵引。翻:飘动。○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伐鼓:击鼓。阴山:泛指边地的山。这两句形容军威声势雄壮,地动山摇。○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 ○唐·岑参《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 风头如刀面如割 ○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将...

形容“失而复得”的诗词有哪些?


1.《寄贺周子充除左相留正除右相王谦仲除参政》年代: 宋 作者: 赵蕃淳熙十六年,正月十九日。雪余雨更作,有客方抱疾。忽传底处书,昏暮叩蓬荜。问之何许人,乃是吾家侄。书中道何为,除目报甲乙。要令二父知,此意深所悉。我方盘谷归,讵应闻黜陟。虽云在田野,又可忘辅弼。况于乡里贤,与夫旧连率。

及其先友家,投分亦颇密。恭惟三君子,德盛难具述。要皆由从官,以至秉政笔。于今天下事,孰得复孰失。仰思与夜继,想不遑暇逸。置邮速传命,颂口当四出。而我病不能,欲置还未毕。要歌夔皋诗,称美宁敢溢。愿观勋业成,公论斯可必。曾闻鸟鸣春,气应还唧唧。喜甚屐且折,忧深纬宁恤。


2.《蒲涧行》年代: 宋 作者: 赵汝鐩君不见少君诧安期海上之枣,又不见坡仙咏安期宅边之蒲。

枣失其种岂复得,蒲生於涧何时无。涧流涓涓浅可涉,牵蔓披沙搜九节。仙家自欲供仙饵,灵根不容凡齿啮。循涧探奇岩石幽,瀑音迎耳锵琅球。阴壑常寒失炎热,终日自雨鸣春秋。振衣策足崔顶,跨历列缺凌倒景。天风海涛撼宇宙,神清骨冷肝胆醒。声传九霄景泰钟,更上上方梯睛空。两眼有尽天不尽,沧溟浩与银河通。指顾神山似非远,弱水谁云隔三万。

乘风直到金银台,握手安期话蒲涧。


3.《秋官少常伯失杯复得乃好客之报来诗误认天意》年代: 宋 作者: 周必大郭釜知藏几百杯,韦籯何止一尊罍。冶金太盛应须跃,塞马重归岂是灾。车到门前如可却,客来梁上若为回。遂疑同舍真疏矣,明与刘叉亦壮哉。
4.《郑州献卢舍人(时本官王令公收复两京后)》年代: 唐 作者: 罗隐海槎闲暇阆风轻,不是安流不肯行。

鸡省露浓汤饼熟,凤池烟暖诏书成。渔筹已合光儒梦,尧印何妨且治兵。会待两都收复后,右图仪表左题名。


5.《贺收复秦原诸州诗》年代: 唐 作者: 白敏中一诏皇城四海颁,丑戎无数束身还。戍楼吹笛人休战,牧野嘶风马自闲。河水九盘收数曲,天山千里锁诸关。西边北塞今无事,为报东南夷与蛮。杜甫的诗词作品"三别"分别是《新婚别》.《垂老别》和什么

三别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是指《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三别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郭子仪收复长安和洛阳,旋即,郭子仪和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使乘胜率军进击,以二十万兵力在邺郡(即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包围了安庆绪叛军,局势甚可喜。然而昏庸的肃宗对郭子仪、李光弼等领兵并不信任,诸军不设统帅,只派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使诸军不相统属,又兼粮食不足,士气低落,两军相持到次年春天,史思明援军至,唐军遂在邺城大败。

郭子仪退保东都洛阳,其余各节度使逃归本镇。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大肆抽丁拉夫。杜甫这时正由洛阳回华州任所,耳闻目睹了这次惨败后人民罹难的痛苦情状,经过艺术提炼,写成组诗"三吏"、"三别"。其中,三别是指《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比较大气磅礴的诗词


1、《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代: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愁余 一作:愁予) 译文: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鸣叫声。


2、《凉州词二首·其一》——唐代: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代: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译文: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4、《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明代: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译文:滚滚长江向东流,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不管是与非,还是成与败(古今英雄的功成名就),到现在都是一场空,都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消逝了。当年的青山(江山)依然存在,太阳依然日升日落。

在江边的白发隐士,早已看惯了岁月的变化。和老友难得见了面,痛快地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多少事,都付诸于(人们的)谈笑之中。


5、《夏日绝句》——宋代: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推荐阅读